高中物理专题训练——加速度.doc_第1页
高中物理专题训练——加速度.doc_第2页
高中物理专题训练——加速度.doc_第3页
高中物理专题训练——加速度.doc_第4页
高中物理专题训练——加速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成就未来高中物理专题训练加速度(9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部分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表所示是一些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则其加速度最大的是( )跳伞者着陆-24.5汽车(加速)2单位m/s2喷气式飞机着陆-5-8无轨电车(加速)1.8汽车急刹车-4-6旅客列车(加速)0.35A.跳伞者 B.加速的汽车 C.旅客列车 D.急刹车的汽车 2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横轴的从静止开始运动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0甲t0乙t0丙抛物线t0丁A.甲是at图象 B.乙是vt图象 C.丙是st图象 D.丁是at图象3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20 m/s的速度行驶,当汽车以5 m/s2的加速度刹车时,刹车2s内与刹车6s内的位移之比为( )A1:1 B3:4 C4:3 D3:14目前正进行的第六次火车大提速,从北京到上海只需 7 小时就能到达.有一列火车正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一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180m ,第二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360m.则火车的加速度为( )A.0.01m/s2 B. 0.05m/s2 C.36m/s2 D. 180m/s25某一列车,其首端从站台的A点出发到尾端完全出站都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站在站台上一侧A点的观察者,测得第一节车厢全部通过A点需要的时间为t1,那么第二节车厢(每节车厢长度都相同)全部通过A点所需要的时间为( )A(-1)t1 Bt1 C(-1)t1 D(-)t1t/sv/m/s0123424ABCD6如图所示为一辆玩具汽车运动的vt图象,对线段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表示的加速度最大B. BC表示物体做匀加速运动C. CD表示运动速度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D. CD与横轴间包围的面积表示第4s 内的位移7两个小球分别拴在一根轻绳两端,当一人用手拿住一球将它们从三楼阳台上由静止释放,两球先后落地的时间差为t1,若将它们从四楼阳台上由静止释放,它们落地的时间差t2(不计空气阻力),则t1、t2满足( )A. B. C. D.都有可能8如果不计空气阻力,要使一颗礼花弹上升到320m高处,在地面发射时,竖直向上的初速度至少应为()( )A.40m/s B.60m/s C.80m/s D.100m/s9如图甲所示为质点的st图象,则它对应图乙中的t 图象是哪一幅( )图甲10甲乙两物体相距s,它们同时同向运动,乙在前面做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运动,甲在后面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1= a2,它们只能相遇一次 B若a1 a2,它们可能会相遇二次 C若a1 a2,它们一定会相遇二次D若a1 a2,它们不能相遇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1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经过t,速度达到,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位移为 .12打点计时器原来使用的交变电流频率是50Hz,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交变电流的频率变为60 Hz而未被发觉,这样测得的打下相邻两点的位移与真实值相比是 ,计算出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是 .(填“偏大”、“偏小”、“不变”)13跳伞运动员以5m/s的速度匀速下降,在距地面10m处掉了一颗扣子,跳伞运动员比扣子晚着地的时间为 .(不计空气阻力对扣子的作用,g取10m/s2)三、科学探究与实验(本题共2小题,共10分)14某次实验得到小车做直线运动的s-t关系如图所示.(1)由图象可以确定,小车在AC段和DE段的运动情况分别为()t/s s/mABCDEAAC段是减速运动;DE段是匀速运动BAC段是减速运动;DE段是匀加速运动CAC段是加速运动;DE段是匀速运动DAC段是加速运动;DE段是匀加速运动(2)在与AB、AC、AD对应的平均速度中,最接近小车在A点瞬时速度的是_段中的平均速度.15做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纸带拖在小车后面,随小车一起运动,利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如图所示.依次选取A、B、C、D、E为计数点,并测得相邻两点间的距离s1 、s2 、s3 、s4.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每小题可能有多个正确答案,请把它们选择出来. (1)若不考虑实验误差大小,用实验数据能求得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是 . A. B. C. D. (2)若不考虑实验误差大小,用实验数据能求得打下C点时小车速度的表达式是 . A. B. C. D. 四、论述、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满分38分.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6(7分)一辆摩托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m30 m/s,要想在3 min内由静止起沿一条平直公路追上在前面s01000 m处、正以v20 m/s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则摩托车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起动?以下是甲、乙两位同学的求解方法.甲同学的解法是:设摩托车恰好在3 min时追上汽车,则:at2vts0,代入数据得:a0.28 m/s2乙同学的解法是:设摩托车追上汽车时,摩托车的速度恰好是30 m/s,则vm22as2a(vts0)代入数据得:a0.1 m/s2你认为他们的解法正确吗?若都是错误的,请给出正确的解法17(9分)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正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时,遂鸣笛,5s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又行驶10s司机第二次鸣笛,3s后又听到回声.请根据以上数据帮助司机计算一下客车的速度,看客车是否超速行驶,以便提醒司机安全行车.已知此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20km/h,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18(10分)由水管口滴出水滴,每相邻水滴滴出的时间间隔基本上是相等的.在水管口的正下方倒扣一个小盆,水滴到盆底,发出响声,逐渐向上移动小盆,直到看到水滴从水管口刚好滴出时,恰听到水滴落到盆底的响声,记录盆底距地面的高度H1=10cm, 再继续上移小盆,第二次、第三次看到水从水管口滴出同时听到水滴到盆底的响声,分别测出H2=45cm、H3=70cm.g取10m/s2.试求:(1)相邻水滴出的时间间隔;(2)自来水水管离地面的高度.19(12分)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时,飞机离地面224m高水平飞行,运动员离开飞机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展开伞后运动员以12.5m/s2的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时竖直方向的速度最大不超过5m/s,g=l0m/s2.试求: (1)运动员展开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应为多高;(2)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是多少?参考答案1. A 2. CD 3. B 4. B 5. A 6. D 7. C 8. C 9. C 10. AB 11. 、 12. 不变、偏小 13. s14. (1)C (2)AB 15.(1)AD;(2)BC16. 解:他们的解法都不对.(2分) 设摩托车的加速时间为t,且正好用时t03min追上汽车,则有: (2分),得(1分).所以摩托车最小加速度为m/s2.(2分)17. 解:设客车行驶速度为v1,声速为v2,客车第一次鸣笛时客车离悬崖的距离为L.由题意:在第一次鸣笛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应有:(2分)当客车第二次鸣笛时,客车距离悬崖的距离为(2分) 同理: 即:(2分)由两式可得:m/s(2分) v1=24.3m/s=87.5km/h,小于120km/h,故客车未超速.(1分)18. 解:(1)设相邻水滴的时间间隔为T , S12=H2H1=0.35m(1分),S23=H3H2=0.25m(1分),S12S23=gT2(2分),解得T=0.1s.(1分)(2)利用公式求得v2=3m/s(2分) 故水管口离第二次小盆位置的高度h= =0.45m(2分),因此自来水水管离地面的高度H=h+H2=0.9m.(1分)19. 解:(1)飞机离地的高度为H=224m,设运动员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h,此时速度为v1,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12.5m/s2,运动员落地速度恰好为v2=5m/s则: 2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