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中美贸易摩擦分析及对策思考.doc_第1页
开题报告-中美贸易摩擦分析及对策思考.doc_第2页
开题报告-中美贸易摩擦分析及对策思考.doc_第3页
开题报告-中美贸易摩擦分析及对策思考.doc_第4页
开题报告-中美贸易摩擦分析及对策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题报告-中美贸易摩擦分析及对策思考 一、论文(设计)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经济存在着巨大的互补性,中美贸易关系总能够不断往前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竞争因素和政治因素在中美贸易关系中交替出现,又使中美贸易摩擦和争端总是伴随着中美贸易的发展而发展。自2001年入世以来,随着中国对外贸易出口的大幅增长,中美贸易逆差在不断扩大。据中国商务部统计,中国外贸出口从2001年的2661.0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9690.7亿美元,6年间增加了2.6倍。同期,据美国普查局2007年6月统计,美中贸易逆差从2001年的831.0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2325.9亿美元,6年间增加了1.8倍。中国在保持对外贸易出口大幅增长的同时,却遭受来自主要贸易伙伴的一系列反倾销等贸易壁垒,这其中以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摩擦和贸易冲突尤为显著。截止到2005年6月,美国对华反倾销案件为112起,居世界首位。美对华反倾销领域已从最初的农产品、纺织品和粗加工产品,扩展到目前的钢材、电器产品、计算机软盘等工业制成品,甚至高技术产品。在第16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上,美方向中方提出的要求涉及知识产权、执法、政府采购、生命科技产品市场准入、保险和电信市场准入等众多领域,许多以前属于一国内部的政策措施也成为国际经贸争端谈判的内容。在最近几年内这种摩擦更是剧烈,仅在2007年14月间美国就已连续三次挑起美中贸易摩擦,特别涉及反补贴贸易政策和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问题。2008年8月21日,继加拿大之后,美国政府也正式立案,对原产于或出口自中国的厨房设置物架产品进行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以此展开了引人注目的“两反两保案”。2009年4月,美国国内产业接连对中国油井管产品和轮胎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和“特殊保障措施”调查申请,涉案金额巨大,涉及中国众多企业的利益。中美之间接连发生的这些贸易摩擦,涉及面之广泛、影响之深远、各方关注程度之高,都为近年所罕见,预示着中美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敏感时期。如何看待这种情况,如何把握局势、履险如夷,是对国际贸易争端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我们协调国内发展和国际事务智慧的考验。因此,研究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把握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分析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并且有针对性的从自身及对外发展两个方面制定应对策略,在维持中美关系稳定的基础上缓解日益激烈的贸易摩擦,于逆境中求得立足和发展的机会,是当前中国对外贸易研究中重中之重的课题,也是中美贸易间迫切需要得到解决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现状(文献综述)中美贸易摩擦由来已久,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对这个问题做过研究并提出了很多观点和理论。以下所列的都是专家学者在这方面的学术成果。1、对于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经济原因,许多学者都针对性的给出了理论根据。罗素娟、王燕子在中美贸易摩擦分析及对策思考(价格月刊第372期,2008.5)中运用由赫克歇尔-俄林创立的,又经萨缪尔森等人加以完善的要素禀赋贸易理论(又叫现代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中美贸易逆差出现的必然性,她们说:“美国产品同中国相关产品比较优势相对来讲是比较弱的,因而出现贸易逆差现象严重的局面。加之美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存在优势,这决定了美国对我国出口的产品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主,该类产品总的出口需求弹性较小,只有价格大量下降才会导致需求大幅度上升。虽然我国国民收入会有所增加,但这类产品的需求不会大幅度增加,同时,美国政府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到中国的限制也使得美国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对我国的出口不会有较大增长;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主要对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总的出口需求富有弹性,在需求偏好不变的条件下,随着美国国民收入的提高,这些商品对美出口将会大量增加。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中美贸易赤字不断增加是一种必然趋势。”另外,聂晶晶在我国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的应对策略一文中说道:“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告诉我们,比较优势并不一定等于竞争优势,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成本优势并不一定保证我们在竞争中取胜。相反,出口产品过多集中在发达国家保护贸易最严重的劳动密集产品上,使中国频繁遭遇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颜雨晴和宋科艳在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一文中说:“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两国进行国际贸易的原因在于生产某种产品具有相对优势。我国劳动力充足,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优势。这就决定了中国出口产品基本上是资源性产品,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而这些产品由于缺乏技术含量和自主品牌,许多产品在消耗了大量资源出口后换回的只是少量的经济利益,甚至还不断地被指责为低价倾销。”还有陈泓舟在他的中美贸易摩擦及对策研究一文中说:“从经济学角度看,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经济结构上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根据国民经济恒等式,总投资与总储蓄的差额要用贸易差额平衡。美国政府和国民的高消费导致总储蓄小于总投资,产生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这是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源所在。”2、针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政治原因,学者们也总结出了一系列因素。李鑫在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中说:“随着经济因素在国家安全利益中地位的上升,贸易问题政治化倾向变得越来越严重,作为世界霸主的美国会更加敏感,往往会在处理有关贸易方面的问题时,更多地考虑政治象征意义。当经济利益取得以美利坚民族自豪感的丧失为代价时,美国的民族主义就会强化起来,贸易摩擦也会加剧。”廖屹甍在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政治起因与相应对策一文中也说道:“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于7%的增速,中国各方面的快速发展使得美国的警惕性大大提高。基于中国的崛起成为美国在21世纪初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的错误判断,美一些利益集团认为,到2015年前后,中国必将挑战现存的世界格局,威胁美国在亚太乃至全世界的经济和安全利益。为了遏制中国,美国当然要不断挑起贸易争端。”另外,张恒梅在国际经济观察上发表的当前中美贸易摩擦问题的政策分析中说道:“一方面,越是在美国经济衰退增长乏力之时越容易出现贸易保护的倾向;另一方面,美国政治周期转换期间,容易出现经济利益服从政治需要的情况。特别是每当总统换届大选之年,失去国际竞争优势的部门会借此机会寻求保护。而政府迫于产业界的压力,为政治需要牺牲由国际贸易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张正萍、李多全在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上发表的中美贸易摩擦的表现形式、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中也提到:“在很多情况下,政府出于自身政治上的某些特殊考虑,也会主动掀起贸易摩擦。”这就解释了为什么2009年美国对华展开一系列反倾销反补贴及特别保障措施的调查。而且,克里斯托弗莱恩指出,强国争夺是国际政治的正常现象,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中国强国地位的上升,中美冲突不可避免,不加管制的自由贸易只会加速中国成为强国的速度。因此,美国与中国的贸易应从战略而不是从市场考虑来推动,华盛顿不能阻止中国上升到强国地位,但多少总能控制中国成为强国的速度。也许正是因为美国国民抱有这种想法,所以中美贸易摩擦才会越演越烈,陈勇2007年在东北财经大学学报上发表的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摩擦一文中认为:“从层面因素看,美国发起对中国的贸易争端是因为美国在贸易逆差中蒙受了就业机会的损失,政府面对强大的工会势力和相关产业利益集团的压力而不得不有所作为,但是从深层次因素看,中美贸易争端反映了国家的利益博弈。”正是这样才更显出了研究中美贸易摩擦问题的深刻现实意义,因为这种摩擦已经从产业间竞争得层面上升到了国家间竞争的层面。3、关于中美应对摩擦地相关战略与策略的研究,国内专家学者发表的系统成果比较少,2006年倪峰在当代世界中发表的从利益攸关方到建设合作者胡锦涛主席访美与中美关系中说:“佐利克点出了未来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方向,即把中国拉进来的阶段已结束,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让中国承担责任,让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其核心含义就是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应该对全球的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美国公布的新国家安全战略正式确认了利益攸关方的提法,这标志着布什政府内部终于在对华政策上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即接受中国崛起这一事实。美国将通过加强与中国的合作,维护世界秩序。”2007年陈东琪在中国物价中发表的中美贸易不平衡产生的原因和对策一文中认为中国方面能够做的工作是适当扩大进口,合理控制出口。成健在工业技术经济上发表的中美贸易摩擦经济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中说:“由于出口市场的过度集中是导致我国频繁遭遇贸易争端的原因之一,所以从长远来看,通过出口市场多元化、产品差异化战略来分散市场风险、适应市场需求是减少贸易摩擦的途径之一。另一方面,减少贸易摩擦必须要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竞争力。”李智勇、徐晓亮在大众科技上发表的中美贸易摩擦及其对策分析中说:“根据加入WTO和国际经济形势的要求,我国新一轮产业结构升级不可能实行梯级升级模式,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是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我们在发挥本国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的同时,大力改善后天因素,包括创造有效率的市场环境、投资环境、形成聚集效益,促使资本、技术和专业人才向本国流动,以弥补资源禀赋方面的劣势。”吕明华在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原因及对策中说:“首先,应该认识到国际经济摩擦是一种经常性的现象,因而针对这种经常性的现象,需要设立常规性的经济机构来处理这种问题。建立起与世贸组织规则相协调的经济政策运行机制,为中国外贸的发展争取到较好的国际经济环境。”王冬雪在其中美贸易摩擦分析一文中说:“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在解决世贸组织成员间的贸易争端、调整各国的经贸关系,促进多边贸易的自由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成员方在发生争议时,多了一条稳定的解决途径,我们应该把诉诸争端解决机制作为解决我国对外贸易摩擦的最后保障,以此避免美国等摩擦频发的国家对中国滥用贸易摩擦手段。”马强则在中美贸易摩擦和我国应对策略中指出,我国应加强与欧盟的沟通,以贸易为纽带,为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寻找突破口。通过以上学者和专家的研究分析,中国作为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美国作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近年来的经贸关系一直快速发展,但与发展相随的是日益加剧的贸易摩擦。无论从经济还是政治角度来看,中美贸易摩擦都是一个长久而深远的问题,不是一两年就能解决的。中国要改变出口贸易结构,把产品比较优势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或技术型转变,适当的减少出口增加进口,多创建自主产业,提升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还要与欧盟保持友好贸易关系,力争赢得西方国家对我国“市场经济”的认同,在这种摩擦冲突中寻得发展。 二、论文(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如下: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及特点 (一)自入世以来中美间贸易的摩擦 1、早期中美间的贸易摩擦 2、金融危机中中美贸易摩擦升级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 1、中美贸易摩擦的领域不断扩大 2、中美贸易摩擦的手段多样化 3、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有所变化 二、中美贸易摩擦产生原因的分析 (一)造成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因素分析 1、现代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中美贸易逆差的必然性 2、中国对美国长期巨额的贸易逆差 3、中国商品对美国企业的直接冲击 (二)造成中美贸易摩擦的非经济因素分析 1、中国威胁论:美国遏止中国成为战略需要 2、美国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华采取歧视性贸易政策 3、美国政党为争夺政治选票不断制造摩擦 三、中美贸易摩擦应对策略的思考 (一)转变“出口至上”的观念 (二)改善我国外贸中存在的问题 1、外贸经营体制的不完善 2、出口产品结构和竞争不合理 (三)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政治策略 1、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处理贸易摩擦 2、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同时提高国内各项规则标准 (四)从其他途径缓解中美贸易摩擦 1、加强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巩固和促进周边经贸关系发展 2、加强与欧盟的沟通,以贸易为纽带,为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寻找突破口 3、积极参与,稳步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建设 4、不断拓展和深化同拉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关系 预期目标: 论文拟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介绍中美贸易摩擦在近几年来的情况及特点和发展趋势,运用数据、理论及实例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深层次根源和多层次原因进行阐述,从而得出我国应采取的多个途径的应对对策,努力消除摩擦的不良影响,使局面向双赢方向发展。 三、论文(设计)的主要研究方案(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准备工作情况及主要措施) (一)研究方法 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即理论分析和举例相结合的方法(二)准备工作情况及主要措施 1、首先查询国内外的相关理论文献,对其认真学习和总结 2、查询与论文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和总结 3、把写作意图与导师讨论,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4、按照讨论的结果,拟定题目并进行开题报告的写作 5、开题报告通过审核后,着手进行论文初稿的写作 6、把论文的初稿与导师讨论,对其进行修改 7、最终确定论文四、论文(设计)研究工作进展安排(一)2009年11月15日完成论文题目选定(二)2009年11月16日12月3日收集资料,查阅相关资料(三)2009年12月4日12月10日与论文指导老师讨论完成开题报告与论文大纲制定(四)2009年12月15日2010年2月独立完成论文初稿写作(五)2010年3月4月完成论文至少三次的修改(六)2010年4月中旬论文定稿并进行答辩的前期准备(七)2010年5月进行论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 王勇.中美经贸关系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2 李创英. 中美贸易顺差持续增加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J . 广西轻工业,2007,(03) . 3 尹承德. 中美双边贸易发展趋势.中国经济时报,2007 年4 月.4 李稻葵,李丹宁. 中美贸易顺差_根本原因在哪里_J. 国际经济评论,2006,(05) .5 陈泰锋. 中美贸易摩擦根源的反思J . 国际经济合作,2005 , (9) .6 韩立民,于静. 我国贸易摩擦的现状、原因与对策J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