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案例》word版.doc_第1页
《反思与案例》word版.doc_第2页
《反思与案例》word版.doc_第3页
《反思与案例》word版.doc_第4页
《反思与案例》word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促使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陈佳胜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从课程改革的观点来说,资源的教育价值最大化的体现在于有效地促进作为主体的学习者的认知发展,并充分发挥学习者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让学习者在资源应用的过程中积极深入地思考和分析,选择和挖掘适合自己的知识资源进行实践和创新,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从网络等信息技术教学运用中可以不断的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创新、合作学习、信息资源的利用、对现代教育的认识等科学素养,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促使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网络教育资源;信息技术;科学素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此网络教育资源的构建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并与教育人力资源、教育环境资源、教育信息资源三者交叉结合的“人文发展观”。期待学习者在资源实践应用的过程中能具备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终身学习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一、现代教育在教会学生从网络等信息技术中收集信息过程中提升了科学素养。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首先对所学科目有了兴趣,充满好奇心,就会主动的去探究它,想方设法知道其所以然。在科学的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教材替代抽象科学课本,虚拟技术使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世界和复杂的生理过程生动直观地显现在学生的眼前,比如在七年级下册新生命的诞生教学设计中,运用多媒体动画展现了受精和胚胎发育的过程,将抽象的内容转化成可以用感觉器官去感受的真实过程,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分化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再加上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一些问题讨论,使学生感到科学知识趣味无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主要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想象能力、创造性的计划组织与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学生对科学课有了兴趣,解决了“为什么”之后,就会想要去“怎么做”。通过多媒体的课堂演示分析,学生自己就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多方寻求答案。比如在七年级下册参照物的教学和运用中,展示飞机在空中加油的影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受油机、加油机的相对静止或运动情况,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动物的生命周期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影片了解青蛙的生活史后,能对青蛙在不同时期的形态特征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就会引导他们创造性的计划组织与实施观察青蛙生长发育活动,进一步从实际中探索青蛙的一生。这些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非常有利。3、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七年级科学教学中好多知识的探究、拓展需要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因特网的查询与交流,利用信息技术为学习者的双向交流提供了广阔空间,达到了“人机人”相互学习,即学习者通过网络与教师和其他学习者进行相互交流,协作学习,体现了学习者与人力资源的交互及学习群体的人文关怀。比如在七年级下册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的实验,我们让学生根据探究的实验设计自行在家中操作实验,由于实验时间跨越较长,大家就利用网络的优势及时在班级的QQ群反馈实验的进展情况,包括实验观察日记、图片、视频等,最后进行集中反馈。让学生在实验的操作、观察、记录、思考、合作学习中锻炼能力。4、学会信息资源的利用运用多媒体进行科学教学,将科学中一些抽象的、用文字或图片去解释使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真实化、系统化,使学生初步形成了信息社会所必须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能力。比如通过“神六”的发射影片的过程展示,让学生在过程中去获取运动和能的形式、力的存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摩擦的利和弊等七年级下册第2章运动和力的大部分内容,使知识系统化;学生从信息中培养了观察、分析、理论联系实际等能力。5、增强了对现代教育的认识信息社会使知识的创造、存储、学习和利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音像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网络教学完全改变了“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使学习者与信息资源的交互方式主要是学习者开展基于资源的学习实践,如研究性学习、个别化学习、自主学习等。二、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培养学生在现代教育中获取信息技术、收集信息的能力。1、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培养学生获取收集信息能力的关键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这包括教学心理和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营造,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个学生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只是简单地否定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获取收集信息能力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这样思维活动得以启动运行,获得信息,检验信息,使自己的知识水平由量变到质变,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因此多媒体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1)、目标激学:目标是一人奋斗的归宿,只有目标明确才会争取目标的实现。针对实际确立目标,激励学生拼搏进取,自觉地朝着预定的目标不懈地努力追求。于是我采用远景目标与近景目标相结合的方法:远景,告诉学生社会的变革,网络将逐步成为全社会广泛交流的工具。近景,上课伊始,展示目标,课前钻研教材,查阅科学知识相关的背景资料,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不断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投入科学学习,激发进取心。(2)、竞赛激学:争强好胜,学生对竞赛性的活动很乐意参加,因此,对于班级QQ群讨论老师布置的题目,要求人人上机,看谁的答案呈现快,评价快,就进行表扬,树立榜样。学生在运用了网络、信息技术思考回答科学知识,给他们带来成功的喜悦。这样一来,也促进了键盘操作及汉字录入的熟练程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敢于冒险挑战的精神,达到了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上双赢的目的。3、利用信息技术抓好课外活动中学生能力的提升 课堂教学在形式上虽是集体授课,课外活动小组则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学生们即可以有自己的学习进度,也可以互相探讨、交流,使每个人的思路更开阔、更清晰。若教师能适当引导,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就能很好的保持和提高。科学课外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有研究性学习和课外实践活动等,活动宗旨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独立地学习知识、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品质。在小组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自愿,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学生可以用教师提供的题目,也可以自己找题目,利用课堂所学的知识,拓宽知识。教师不控制每个组的进度,而是在学生遇到问题时,鼓励学生用网络查找相关的资料,要求各小组在实验、观察时要积极用图片或影片记录,并保存于电脑中,作为向同学和老师展示的依据。这样,学生的学习从原来的“教师要你做”,变成了“我要做”。在这种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在小组活动中,我们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因为有了主动探究本领,就等于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总之,信息社会使知识的创造、存储、学习和利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信息技术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应根据科学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特点,通过各种适当的方法积极运用休息技术,使学习者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思想情感与发展价值观,在实践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的同时能创造出更大价值的教育资源,从而实现符合课程改革指导思想的网络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作业设计 关键字: 作者:赵崇大更新时间:2005-12-24 13:55:50 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作业设计 内容摘要:作业是巩固消化所学知识的有效手段,同时又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的最佳载体。伴随着课程改革的热潮,广大教师正对课堂教学进行着大胆的创新,层出不穷的教学形式也令人耳目一新。而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经新课程培训学习和本学期的教学,我们逐步领略新课程的理念,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尤其是新课程科学课外作业设计引起了我的思考。过去作业布置是巩固知识点为重,在新课程的理念作业布置应形式多样、注重学生能力发展。关键词:探索、实践、操作 科学课外作业是科学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整个科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布置适量和有效的课外作业,不仅可以加深对课内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课内的学习,而且能使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发展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养成自学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尤其在新课程标的理念下,学生的作业更要体现科学性及对学生的发展作用,现在我结合七年级科学教学内容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一、体现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设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七年级上册常见的动物这一节,可以通过下面的设置加强学生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各类纲或门特征的理解。试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对下列7种动物进行分类:鲸,梭子蟹,蝴蝶,麻雀,乌贼,袋鼠,蚱蜢评析与反思:这个问题的分类标准不唯一,可以根据水生和路生,也可以根据脊椎和无脊椎,也可以根据是否会飞翔,经济类和非经济类,是否是国家保护动物,体色是否鲜艳等特征进行分类,所以学生有较大的回答余地。(1) 按水生和路生分,水生的有:鲸、梭子蟹、乌贼,路生的有:蝴蝶、麻雀、袋鼠蚱蜢。(2) 按脊椎和无脊椎,脊椎的有:鲸、麻雀、袋鼠,无脊椎的有:梭子蟹、乌贼、蝴蝶、蚱蜢。(3) 按经济类和非经济类,经济类的有梭子蟹乌贼,非经济类的鲸、麻雀、袋鼠、蝴蝶、蚱蜢。 上述问题属结论开放性问题,它所涉及的知识概念比较符合学生的实际,在对部分学生的考查中,他们都至少能给出一种分类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各自的思维特点,个别思维水平较高的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捕捉经济类与非经济类,是否是国家保护动物,体色是否鲜艳等信息,给出了多种分类方法,体现了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和浅层的建构能力。除结论开放外,开放性问题的类型还有条件开放与综合开放,开放性的问题是大受学生欢迎的,尤其是平常教学成绩差的学生,在教学中穿插一些开放性问题会给科学教学带来生机,有利于调动学习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同时它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意识,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的好材料,当然在问题的难度上要适当控制,以求得广大学生的参与,在作业设置上要选择有用、有趣、学生较熟悉的问题情境,使不同学生都能在解决问题中得到最佳发展,有自己特有的收获,在新教材的实施中,我们可以经常布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作为学生的课外作业。二、体现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观察能力(1)观察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正如巴甫洛夫说的:“不管鸟的翅膀如何完善,它任何时候也不可能不依赖空气飞向高空,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没有它,你的理论就是无用的挣扎。”因此,要获得事实就应当观察,不学会观察,你永远当不了科学家。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仅凭课堂上教师的演示和几节实验课是远远不够的!在新课程的理念,课堂上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如何观察、怎样观察等观察的方法。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及事物的观察主要是在课后完成,所以教师布置一些带观察任务的作业是非常必要。如:七年级科学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在上课前就应布置学生去捉蜗牛并观察它。评析与反思:在这过程中学生对蜗牛的生活习性有所了解,同时,学生会用放大镜(教师发给学生)观察蜗牛各种结构,也只有这样学生对观察方法才有独立实践机会。第二天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观察方法是否掌握并及时给予纠正。(2)自然科学的实验是人们运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控制或创造的自然过程,使之按预期的进程发展,在尽可能减少干扰的客观状态下,探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活动。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如何进行科学探究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比备条件,为此, 教师应布置一些实验操作题目的作业,来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同时教师应注意实验的可操作性,比如取材、实验条件控制等。范例:取两个相同大的矿泉水空瓶,并把其中的一个外表涂黑。用一根中间有一段有色液柱的塑料导管相连。把它放在阳关下照射一段时间后:(1)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2) 端的矿泉水空瓶里的温度高?为什么?(3) 认为太阳能热水器的管子最好是什么颜色?为什么?评析与反思:本题的答案对于初一的学生只有做好实验才能知道,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让学生知道怎样控制变量,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应变量。学习细致地观察,尊重实验结果。学生在这样的观察实验中会逐渐培养起一种对科学的兴趣,若学生能经过自己的实验得出一些课本没有的结论,那将是对他科学学习的最好动力。三、 体现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当今社会正逐渐步入信息时代,以电子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传输、存储、处理等技术被迅速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以电子媒体为主的电化教育正在世界各国的各级学校广泛开展并逐步走向成熟。这也使得现代教学过程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呈现形态和处理方式等较传统教学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对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布置少量题目让学生搜集有关科学知识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范例:调查我国环境污染状况或查询我国有那些自然保护区?为什么要建立这些保护区?等等评析与反思:通过本题可以加深理解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同时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学生获取知识的多样化,有利于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过广大农村学生家里没有电脑等设备。为此,不同类型的学生应布置不同的有关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题目。发展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使之适应现代教学和未来社会要求的有用人才。四、体现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创造能力是最高层次的能力,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他们将来创造能力的发挥,学生在对具体对象的创设中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创造性问题的设计和适当的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当然可以改变课堂结构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也可以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除了这些之外教师布置设量的创新题目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蝗虫的呼吸通道是那?请就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评析与反思:所给的是蝗虫呼吸通道可能在头部、腹部、胸部。实验设计方案需要学生创造性的完成,学生会感觉到这样的实验有趣又具有挑战性,从而会投入到这样快乐的创造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自己的作品,从而在多媒体平台上直接进行评选活动。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和作业结构,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新教材的作业设计更多的突出了学生的归纳探究能力以及实践操作活动,同时它也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体现它的层次性设计要求,在新课理念的指导下,作业设计将变得更加开放,学生有更大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七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一、科学教材的特点 科学新教材,从整体上看,体现现代科学的特点,展现科学精神,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在今后的个人生活和社会工作中具有科学信息的认识与理解、表达与交流、实践与决策、预测与判断、探究与创新的能力。在新教材中,将抽象的内容转化成具有较强启发性、趣味性和可读性的内容,使教材呈现开放性和动态性,充分体现现代科学的特点;注重科学史和科学研究过程的介绍,使学生在了解科学的同时学习有关科学知识;教材提供了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栏目,注重学生个性化表现,也可以给学生提供无限启发;新教材中还体现了人文精神,如生物的资源、环境保护等,虽然没有正面阐述,但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的领悟。 科学教材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强化科学探究,提倡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实施生命科学与社会、技术相结合的教育,加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体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特点,因此,本课程教学具有适切性和可操作性。 二、教学体会 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的观念和方法,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教会他们探究大自然的能力,给学生“鱼”,不如教会学生“渔”。因此我加强学生自主参与的探究,通过让学生积极投入、亲身体验和主动探究,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生命科学知识解决自身实际问题及生活相关问题的能力;更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主动独立的学习态度与人格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一起探究实验课题,逐步培养学生对科学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精神,使学生形成敢于质疑,善于实践,尊重事实,积极奋发的精神面貌,掌握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学会自主探究,提高学习品质。 科学新教材中,增加了科学发现和研究史、信息资料,还有更多是来自生活中的知识,我以任务驱动学生,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几个板块,供学生自主选择,然后进行自主探究。新课程教学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思维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表达交流的能力。学生获取、整合、内化、表达、交流信息,得到的知识远远超过教师在40分钟中能传授的,知识内容得到拓展。学生在科学的学习中反映出他们迫切想学的心态,这主要是基于教材新颖的优势、教师教学方法改革的优势,更基于学生学习观念转变的优势。 三、尚需改进的问题 1. 知识内容的拓展需要更多的教学时间,有许多内容在课堂上不能让学生充分讨论,影响知识的拓展,对于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应用只能有待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但本学科处于一个较被忽视的地位,所以有些课题的探究学生不能深入进行,只能停留在一个较肤浅的水平。 2. 在长期的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没有充分的转换,学生的主动探究还不够,他们主动学习显得还不够。 科学的教学不仅要给学生“鱼”,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渔”,才能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要创造条件满足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培养学生科学的基础性学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生活科学教学之源一、引言从生活走向科学,让科学回归生活。这是科学教学中活化课堂,体现人性化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在新课程理念下课程资源开发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基于此种想法,我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截取了学生容易操作的一个课题探究微生物滋生的条件。二、教学准备学生对食物霉变有深切的体会,于是我便结合课本内容: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给学生每人都准备了五个一次性塑料杯,按照下列程序进行操作:取两个塑料杯,分别放入适量的猪肉汁,用塑料薄膜扎口,并在薄膜上用针扎几个小孔,保持与外界通气,分别放于冰箱中和鞋盒里;另取三个塑料杯,分别放入干面包片,加水湿润的面包片和清水,静置20分钟,然后用塑料薄膜扎口,放于上述的鞋盒里。以上操作结果等到一星期后课堂中进行研究。学生非常愉快地接受了任务。三、教学过程一星期后,同学们兴奋地将自己的实验成果搬到课堂中,教室里顿时成了臭气的海洋,学生已充分感受到自己的实验效果,是“忧”还是“喜”呢?课堂中,我为同学们带来了许多新鲜的食品,用自己诙谐的语言激起他们的食欲。在此同时,我赶紧抓住时机,问“你们的食物呢?”同学们纷纷看了看自己的食物,作出了很不情愿的回答:“变质了,真臭!”在同学们的埋怨声中,我继续发问:“请用放大镜观察一下,是什么导致了你的食物变质呢?”“上面有黑黑的,一丝一丝的,我估计是霉菌。”“上面有绒毛状的,我估计也可能是霉菌。”“上面有一个小球,一个小球的,我估计是菌落,是细菌在上面生活。”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不失时机地进行了概括:食物变质是由微生物在上面滋生引起的,并提出了本节的课题探究微生物的滋生条件。以下以学生活动的形式展开。活动一:用放大镜观察冰箱中的猪肉汁和鞋盒里的猪肉汁,并将观察结果填入下表。塑料杯观察结果冰箱中的猪肉汁鞋盒里的猪肉汁(说明:若观察不到微生物则用“”表示,如观察到有微生物用“+”表示,微生物较多用“+”表示,微生物很多用“+”表示。)记录其中一个同学的结果:“+”与“+”。组织学生汇报时,由于学生自行操作环境的差异性,如果不出现原则性的错误,都给予积极的肯定。活动二:组织学生分析上述的实验现象。“上述处理中,只有一处在处理上有所不同,你知道吗?”“环境不同,一个在冰箱里,另一个在鞋盒里。”“温度不同,一个在较冷的环境里,另一个在温和的环境里。”从上述学生的回答中,对环境中的温度不同肯定无疑,趁此机会,我又向学生提问:“你能从上述的现象中得出什么结论?请谈谈看。”“微生物在冷的地方生长较慢,热的地方生长较快。”“不对,高温能将微生物杀死的。暖和的地方生长较快。”“微生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在同学们的回答、争辩中,问题已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通过上述问题的解决,我将学生的思路引向生活。“从以上的结论中,你知道食物将怎样保存吗?请举例。”“我把食物藏在低温的地方,如放于冰箱内。”“低温保存,如把食物放于水井中,较凉快些。”“冷藏法,如把食物放于有冰的山洞里。”“冷藏法,如鱼用冰来保鲜。”“加热法,在高温下,可以杀死微生物,高温保藏。”我惊叹学生的回答,虽然他们的回答中不乏显得有点雅气,但更可贵的是显现了他们的灵气。活动三:用放大镜观察分别放有干面包片,用水湿润的面包片和清水,并将观察结果填入下表。塑料杯观察结果干面包片加水湿润的面包片清水记录其中一位同学的结果:“+”、“+”与“”汇报中学生的意见发生了分歧,我便采用了逐个击破的办法。先确定清水,然后再比较干面包和加水湿润的面包片,最终在不影响结论的前提下达成了一致。活动四:组织学生分析上述实验现象。“在对干面包片和加水湿润的面包片的处理上有一处不同,它是什么呢?”“干面包片上没水,湿面包片上有水。”“是否加水。”我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积极评价的同时,又向学生提问。“你能从上述的现象中得出什么结论?”“没水的地方,微生物生长缓慢;有水的地方,微生物生长较快。”“不,干面包上也有少量的水分。”“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分。”学生的争论有时会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并会产生思想的火花。此时,我又将学生的思路引向生活。“由此,你又将怎样来保存食物呢?”“将食物放于干燥的地方。”“把食物弄干,如把鲜鱼晒成鱼干。”“干藏法,把菜晒成菜干保存,把稻谷晒干了存放。”在此同时,我也向同学们展示了我所带来的麻花,加深了学生的认识。“在对加水湿润的面包片与清水之间的处理上也有一处不同,是什么呢?请你谈谈。”“是否加面包。”我又追问:“你又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呢?”“微生物的生长需要现成的食物。”此时,学生的回答是那么的一致、流畅,象是胸有成竹。趁此机会,我又继续追问:“微生物的生长为什么需要现成的有机物,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吗?”“没有食物,微生物要死的。”“微生物不能自己制造养料。”“微生物没有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通过同学们的相互启迪、相互合作,终于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在同学们沉浸于解决问题的愉乐之中时,我再一次将学生的思路引向生活。“除了上述保存食物的方法外,你还有其它的方法吗?”“真空保存法。将食物保存在没有空气的地方。”在征求同学们对此法的认同之后,我故意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我不赞成这一观点,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说服老师呢?”“做实验。”“你的实验将怎样设计呢?”“取两只瓶子,分别放入面包片,加上盖,将其中的一只抽成真空,过一段时间观察结果。”“不,这样太麻烦了。我去商店里买两包相同的真空食品,其中一包将其撕破,让空气进入。过一段时间,观察结果。”此时此刻,我感到学生的思维已被充分的激活。思路的清晰、思维的敏捷,令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我继续追问:“还有其它保存方法吗?”“有,用盐来腌制食物,如腌鱼。”我又故意吊难学生,问:“你又有什么办法来说服老师?”“取两块猪肉,其中一块用盐腌制,过一段时间进行观察。”学生的思路已变得十分的流畅,问题便也多了起来。“为什么盐能防止微生物的生长?”由此,同学们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生理盐水能用来消毒,我在医院用过。”“海水能刺激我们的伤疤,使其发疼。”“鱼怎么能在海水里生活呢?”一石激起千层浪,由问题引发的问题层出不穷,本节课便在大家的思考辩论中落下了帷幕。四、教学反思科学与生活的结合,赋予了科学以生机和活力,赋予了学生以体验和灵感。生活是科学教学取之不竭的资源库,也是一本学生具有亲生经历的活生生的教科书。由“学科”向“科学”的跨越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在义务教育理科各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都被提到了核心的地位。让学生通过探究的方式来学习科学,不仅为各学科所共同倡导,而且被作为内容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期重点关注探究性学习。 综合课程科学能否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目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学科教师”能否顺利地实现向“科学教师”的跨越。 更新观念是前提 人本的学生观。新的科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既是学习“知识和技能”、掌握“过程和方法”的过程,又是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身心发展的过程。教育不再是为了谋求一纸证书,而是为了开发学习者的个体潜能,教育也不再是仅仅为了追求“就业”,而是一种贯穿于学习者终身的活动。 动态的知识观。现代教育观认为,知识不仅是一种静止的“状态”,更重要的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分析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科学教师“不能只为学生的一阵子着想,而要为学生的一辈子着想”,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 综合的课程观。随着分科课程局限性的逐渐暴露和人类活动领域中综合性的问题的不断凸现,以及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与方式的日趋多样化,要求更高层次的综合课程的呼声愈来愈高。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更高层次的综合课程并不意味着对传统分科课程的抛弃,恰恰相反,它是建立在传统分科课程基础上的,没有学科的分化,没有分析性的知识在数量上的增长,综合化便无从谈起。 发展的评价观。与学科课程的分数评价不同,科学的评价更重视学习的过程性、形成性。由甄别和遴选转向激励和发展,即把学生学习的成果,比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方案设计、制作等以及形成这些成果的过程和在这一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评估学生的重要依据。除了观念,教师还要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教育方式的改进是关键 在知识的传授和掌握上,由面向结果向面向过程转变。所谓面向结果,是指教师把引导学生寻找现成的说明、现成的结论、现成的认证、现成的答案等视为教学过程的首要任务,教学效果的衡量也是以学生接受知识的多少为标准的。所谓面向过程,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的过程,理解其产生的基础以及它与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等。 在教和学的方式上,由单向输导向多向交流转变。综合课程科学的教学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更要求多向交流交往、互动。师与生、生与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思想相互摩擦、碰撞、共振。同时在这种互动中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情感、体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在对待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上,由因材施教向因材择学转变。也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选择切合自己认知水平的一系列学习方式和学习材料,使学的过程真正个性化。针对学生间的差别开展多侧面、多层次的引导,学生能否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关键取决于教师能否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条件。 在学习主体心理能力的调动与投入上,由注重认知向注重情感转变。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和情感交融的过程,教学双方不仅要实现知识信息的相互传递和融合,而且要实现情感信息的相互传递和融合。在教学中,教师没有感召力和缺乏激情的教学,常常使学生们的心理能力处于“冬眠”状态。因此,在情感上与学生实现沟通融合比在认知上与他们取得沟通融合更为重要。 在教材的使用和开发上,由“教教科书”向“用教科书教”转变。由于科学课程结构的学际性和内容的开放性,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下了足够的发挥空间。科学教师教学的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理上。教师应多方组织素材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这就是一个教学再创造的过程。另外,由于科学课程资源的广博性,电子课本、电子阅览室、信息网等已成为科学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教学素材已从教材延伸到实验室、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植物园、动物园、科研所、社区、工厂、田间、医院等。同时,学校教师也不再是惟一的“教师”,实验员、科研人员、工人、社区管理员等也都将是科学课程的教师。所以,科学教师要“实现跨越”必须由“教教科书”向“用教科书教”转变。科学探究一课的教学设计思考临海市台州初级中学 金京生科学探究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突出科学探究也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因此,教材在科学第一册第一章即进行科学探究的教学有其层次上及内容安排上的科学性。作为初中科学方法教学的起始,该课教学需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目标如何定位?如何实现?是科学探究教学的关键。一、教学目标及定位 由于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初一学生对科学的本质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第一章“科学入门”的教学,已初步掌握了实验、观察和运用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且对周边自然现象的感知,正经历着从“是什么”向“为什么”阶段的过渡。学生迫切需要了解和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因此,本课时教学目标主要有三:1、知道并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2、学习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3、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体验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知道收集数据的方法,了解收集与处理信息的相关技术。二、教学设计与实施后体会1、编写教案时的设计意图(具体教学设计参照教案)(1)问题是探究的源泉,先有问题再有探究。因此,教学中主要通过三个设问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入新课。(2)对于探究一般过程的提出,教材主要依靠 “电灯为什么会熄灭” 的探究。但由于该探究较难在课堂内完成,制作多媒体课件缺乏互动性、难以及时于课堂教学中调整,初一学生较难长时间将注意力维持在教师的描述中,因此,通过讲授、引导学生想象电灯熄灭及故障排除的情景,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效果不是十分理想。而台灯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家用电器,小学科学中已学过简单电路,日常经验丰富;分析和排除台灯一般故障对初一学生已不构成学习的难点,可以轻易解决。在此前提下,设计“台灯故障分析”的演示实验,通过台灯故障排除与分析,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了解科学探究一般方法和步骤,体验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作用,可能较易实施。(3)对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提出,主要通过板书引导学生回忆和思考“解决台灯故障”的过程,在学生讨论、补充中明确科学探究一般方法和基本环节。(4)对脚印探究的讨论主要是巩固和强化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了解,在讨论和分析中使学生体会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以及了解实验设计和数据收集、记录的一般方法。(5)黑盒实验是一个全新的探究实验,也是本课时教学的高潮。通过分组实验,组长汇报,学习黑盒探究的方法,能让学生重温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体会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及体验观察需要运用身体的各种感官参与。在实验之中,要求运用表格记录实验的操作、目的、现象或感觉、并进行判断,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明显的感觉探究的一般过程和基本环节。在教学结束之时通过问题:黑盒是否一定是黑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黑盒问题?让学生初步感悟科学探究普遍性的思想。2、实施后的体会(1)教学中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设问激疑的三个设问,并非学生真正希望了解的问题,所以设问勉强,没有真正起到激疑引入新课作用。(2)在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和思考“解决台灯故障的过程”从而明确科学探究一般方法和基本环节的教学中,由于对学生缺乏信心,没有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而是采用教师一问一答,从而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限制了思维的发散性。(3)黑盒探究中,当学生回答:自然界中所有无法观察、测量的问题都是黑盒时,教学活动可以适时而止。而教师却仍按教学设计进行了重复但不生动的总结,从而有了画蛇添足之嫌。三、教学反思与体会1、教学理念转变是关键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传递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很难转变,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缺乏信心,无法完全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而是希望学生按教师设计的程序进行思维和学习,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在本课时教学中,探究台灯故障之后学生完全可以阐述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而教师却低估了学生的认知,没有完全让学生发挥,而是逐步引导学生得出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黑盒探究中之后部分学生已经明了黑盒的喻义,部分学生可以准确的表述。结果教师最后又重复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有了画蛇添足之嫌。2、探究教学应有充分的准备教学准备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科学课程中的教学设计大多体现着综合性、开放性和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应有充分的准备。(包括备学生、备实验及演示用品、教师自身知识和心理的准备)备学生:应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备实验:教学之前应精心选择和设计演示、学生实验,使之现象明象,操作容易,贴近学生生活,增加学生动手分组实验,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培养合作精神。知识和心理准备:科学课程中的教学设计大多体现着综合性、开放性。在进行教学时,学生知识的广博性和思维的发散性可能远超出教师的想象。教师要驾驭课堂,真正做到收发自如,就需在课前阅读和掌握大量的相关知识和接触现代科学信息,对学生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充分的预测,并有一定的临时调整教学的心理准备。若教学中出现教师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应该以引导、鼓励为主,分析学生思维的优点,辨析其思维的不足,做到既保持学生探究的欲望,又能拓展探究的思路。3、教学相长,向学生学习现代学生处在一个信息社会之中,他们每天通过多种媒体接受了大量的信息。在教学中总有一小部分学生思维特别活跃,发散性强,经常会蹦出一些思维的闪光点:如脚印探究中学生提出应测量正常人的脚印;平面镜成像教学中学生提出利用折叠法画平面镜所成的像等。对于这些思维火花,教师应及时进行点拔、引导,乃至向学生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师只有不断的探究才能走进科学新课程。物质的溶解性上课心得探究式学习中教师的关注点玉环县实验学校 李旦福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如何关注学生,关注什么,怎样关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并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着重去关注的,能力和情感目标的落实理应是教师在教学中予以关注的,但是在探究式学习的教学设计和施教中,以下几点是实施探究式教学中体会比较深刻的,是关注点中值得深究的方面。一、 对学生的重认识和问题设置教学设计是课前的主要准备工作,而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应用于课堂教学,所以教学设计还必须考虑学生方面的因素。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往往自认为对学生已经非常了解,对某一个知识点,学生会错在那里,为什么错了,都了如指掌。但是在探究式教学最难的却是对学生的了解,特别是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反应的预测,如学生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会怎样回答,是应了教师之意呢还是与教师本意相违背?如果学生不提问题或乱提问题该怎么办?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要学生提出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并不容易,在有些情形下,学生可能根本提不出问题,或提出许多无关的问题,从而对学习主题产生干扰。所以,在教学设计中事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和问题的设置是最为困惑的,也是教师特别需要关注的。这实际上也就是学生自身出现的问题和教师问题设置的相关性问题。从知识建构的角度看,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知识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的了解也就是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了解。本节课设想引发学生检索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创设一个问题情景,让学生根据这个情景来提出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然后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从学生的回答中提炼归纳出五个问题,从而展开教学。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有意无意地知道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其他物质中,比较清楚地知道大多数物质可以在水中溶解,但对一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无限制溶解,各种物质在相同条件下溶解的能力并不同,某种物质的溶解能力与外界条件有关,液体和气体的溶解情况等还是比较模糊,缺乏系统的整理。当然,问题的设置不仅应用于课前的引入,还应该一环扣一环,逐步展开课堂教学思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思路。众所周知,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探究活动的始点。在有些情形下,起始的问题也可以由教师提出。关键是教师直接给出学生一个问题的答案,还是与学生共同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经历解决的历程。显然,提问题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思考、回顾知识经验、理解知识,而不是去为难、考验学生,如果学生答非所问,可能是所问的问题不够明确或学生不明白所涉及的知识点。所以,对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是煞费苦心的,如果教师有一个好的问题就可以引发学生更多的问题。设置的问题要考虑提出的问题能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能否给学生明确的回答方向。设置问题这一环节是教师起主导作用,因为教师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解问题,把握结构,这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其中新知与旧知的联系教师要特别给予注意,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去发现。二、 教学引导和评价教学既然是师生的交往与对话,那么,作为对话式的教学有时是难以预设的,它应是随机应变的,要应学生而教,应学生而变。教师讲课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如果教师固守于自己预设的教学方案,凡学生落入教师预设的框架,则将受到肯定;反之,将会遭受冷遇。那么,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有违于教育的宗旨。现代教学论与传统教学论的根本区别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这一点上,在物质的溶解性一节课中,让学生提一些有关物质溶解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适当的评价和尝试性的回答。如:“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能提出这样的问题,相当不容易。”“这位同学很会思考,有创意。”“有没有不同的意见?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是否可以换一种说法来描述同一现象呢?”等等。再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检验“不同的物质溶解的能力相同吗?”这一问题,在其中渗透控制变量进行比较的科学方法。这是教学的难点,所以首先告之“要进行溶解能力大小的比较可以通过比较溶解物质的量的多少来衡量,对蔗糖和食盐来说就可以研究两种物质溶解的质量的多少,是食盐溶解的质量多还是蔗糖溶解的质量多。”然后组织小组讨论:要比较蔗糖和食盐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你认为怎样做实验才能比较得出来?在回答中只要学生能说出相同的水即可。在学生缺乏足够的依据来回答这些问题的情景下,围绕这五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认真地阅读任务单,并按任务单的要求去做实验,边做边思考边交流。教师观察学生做完前三个实验后,开始针对每一任务引导众多的学生来表述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尽量使学生的参与面广一些和足够的时间来表达完整,并适时适度地给予评价。如:学生说“加热”和“加水”,是缺乏充分的依据的,因为他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他们是在猜测。对此,问学生:你怎么知道加热和加水可以呢?(学生没有充分的理由)老师再指出:因为你的判断没有充分的理由,所以,它是一个猜测。又问:怎样检验你的猜测是不是正确呢?学生会说:做实验。除了“加热”和“加水”两个猜测外,学生的心里还有一个猜测:“搅拌可能会使物质继续溶解”。所以,当学生提出“加热”和“加水”后,应当问:“还有什么方法吗?”让学生继续去猜。不能因为学生猜到的两个都是对的,而其他猜测都是错的。如果教师只希望学生猜对而不希望学生猜错就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