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nt2移动信道的电波传播特性.ppt_第1页
oint2移动信道的电波传播特性.ppt_第2页
oint2移动信道的电波传播特性.ppt_第3页
oint2移动信道的电波传播特性.ppt_第4页
oint2移动信道的电波传播特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2 2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 移动通信的特点 与其他通信方式相比较,移动通信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环境。 移动台处在快速运动中,多径传播会造成瑞利衰落(又称 快衰落快衰落),接收场强的振幅和相位会快速变化。 移动台还经常处于建筑物与障碍物之间,场强中值随地形 环境而变动,这将导致接收信号的阴影衰落(又称慢衰落慢衰落)。 多径传播产生的多径时延扩展,等效为移动信道传输特性 的畸变,对数字移动通信影响较大。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的理论基本模型是超短波在平面大地上 的直射波与反射波的矢量合成直射波与反射波的矢量合成。 第第2 2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 2.1 移动信道的电波传播特性 现代移动通信广泛使用VHF和UHF频段。从移动信道的 电磁波传播上看,有三种传播方式: (1)直射波:是指在视距覆盖范围内无遮挡的传播, 是超短波、微波的主要传输方式,经直射波传播的信号最强 。 (2)反射波:是指从不同建筑物或其他反射体反射后 到达接收点的传播信号,其信号强度较直射波弱。 (3)绕射波:从较大建筑物或山丘绕射后到达接收点 的传播信号。它需要满足电波产生绕射的条件,其信号强度 亦较直射波弱,与反射波相当。 第第2 2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 对移动信道进行研究有以下三种基本方法: 1)理论分析 建立数学模型描述移动信道。 2)现场电波传播的实测 移动信道特性的测试,信号场强测试和误码率测试。 3)移动信道的计算机模拟 现场实测较为费时费力,并且也是针对某个特定环境进 行的。因而,计算机模拟越来越成为研究移动信道的重要方 法。 第第2 2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 2.1.1 直射波 1.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自由空间传播是指在理想理想的、均匀的各向同性的介质中 传播,不发生反射、折射、散射和吸收现象,只存在因电磁 波能量扩散而引起的传播损耗。在自由空间中,若发射点处 的发射功率为Pt,以球面波辐射接收的功率为Pr,则有 (2.1) 第第2 2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定义为 (2.2) 若以分贝数表示,则有 (2.3) 式中:f为工作频率(MHz);d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的距离 (km)。 由上面的传播损耗公式可知,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只与工 作频率f和传播距离d有关。当f或d增大一倍时,Lbs将分别增加 6dB。 第第2 2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 2.1.2 反射波多径传播理论模型 1.双径传播模型 实际的多径传播环境是非常复杂的。在研究传播问题时 往往将其简化,并且是从最简单的情况入手。仅考虑从基站 到移动台以及地面反射波的两径传播模型是最简单的传播模 型。在开阔地区,两径传播模型很接近于移动信道。 第第2 2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 2.多径传播模型 当存在建筑物和起伏地形时,接收信号中将包含建筑物 等反射的电波,此时,可用三径、四径等多径传播模型来描 述移动信道。考虑到N条路径,式(2.9)可推广为 (2.11) 这里,要根据实际传播环境计算出各路径反射电波的Ri 和i。采用三径模型且仅考虑一个反射体时,根据基站、移 动台和与建筑物反射波之间的相互位置以及建筑物表面材料 可求出建筑物反射波的反射系数和相位差。四径、五径等模 型也是如此,当模型中的电波达到四、五径后,电场强度变 化的不规则性逐渐增大,这种情况下,已不能用公式准确地 计算出接收信号的功率,必须用统计的方法来分析。 第第2 2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 移动通信中,基站用固定的高天线,移动台用接近地面 的低天线。例如,基站天线通常高基站天线通常高303090m90m;移动台天线通移动台天线通 常为常为2 23m3m以下以下。这样,引起多径的主要原因是移动台周围引起多径的主要原因是移动台周围 的建筑物和各种反射体,包括车辆甚至行人的建筑物和各种反射体,包括车辆甚至行人。移动台周围的 区域称为近端区域,该区域内的物体造成的反射是形成多径 效应的主要原因。离移动台较远的区域称为远端区域,在远 端区域,只有高层建筑物的反射才能对移动台构成多径,并 且,这些路径要比近端区域中建筑物所引起的多径的长度要 长。离移动台更远的区域,如较高的山峰,也能对该移动台 构成多径,不过路径将更长。区域反射情况如图2-5所示。 第第2 2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 图2-5 各种多径反射 第第2 2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 衰落测试示意图 第第2 2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 图2-9 多径时延扩展 第第2 2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 2.6 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 2.6.1 地形、地物的分类 1.地形特征的定义 从电波传播的角度考虑,有关地形特点的两个基本问题 必须给以明确。第一,传播路径中的地形变形如何衡量;第 二,从天线发出的电波会覆盖一定的区域,而这个区域中的 地形又是起伏的,那么,天线的高度如何计算呢?为此,定 义下面两个参数。 第第2 2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 1)地形波动高度h 地形波动高度h在平均意义上描述了电波传播路径中 地形变化的程度。h定义为:沿通信方向,距接收地点 10km范围内,10%高度线和90%高度线之间的高度差,如 图2-12所示。所谓10%高度线,是指在地形剖面图的有10% 地段的高度超过此线的一条水平线。90%高度线可用同样的 方法定义。 第第2 2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 图2-12 地形波动高度的定义 第第2 2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 2)天线有效高度 移动台天线有效高度hm定义为移动台天线距地面的实 际高度。 基站天线的有效高度hb定义为沿电波传播方向,距基站 天线315km的范围内平均地面高度以上的天线高度,如图 2-13所示。 第第2 2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 图2-13 天线有效高度的定义 第第2 2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 2.地形分类 实际地形千差万别,但从电波传播角度考虑,可以分为 两类,即准平滑地形和不规则地形。 准平滑地形是指该地区的地形波动高度在20m以内,而 且起伏缓慢,地形峰点与谷点之间的距离大于地面波动高度 ,在以公里计的范围内,其平均地面高度差仍在20m内。实 际上,平坦地形也包括在这一类中。 不规则地形是指除准平滑地形外的其他地形,包括丘陵 地形、孤立山岳、斜坡地形和水陆混合地等。 第第2 2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 3.地物分类 影响电波传播的因素不仅有地形条件,还有楼房、人工建筑 以及高大的树木等,即地物。从广义上讲,地物应包括电波传播 地区的自然地形、人工建筑和植被状况。根据建筑物分布情况和 植被状况,可将地物分为三类: (1)开阔地:在电波传播方向上没有建筑物或高大树木等 障碍物的开阔地带,可有少量的农舍等建筑。平原地区的农村就 属于开阔地。另外,在电波传播方向300400m以内没有任何遮 挡的小片场地,如广场也可视为开阔地。 (2)郊区:有12层楼房,但分布不密集,还可有小树林 等。城市外围以及公路网可视为郊区。 (3)市区:有较密集的建筑物和高层楼房。 第第2 2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 2.4.2 移动信道上传播损耗估算的经验模型 .准平滑地形上的传播损耗中值 1)市区传播损耗中值 在计算各种地形、地物上的传播损耗时,均以准平滑地 形城市市区的损耗中值或场强中值作为基准,因而我们把市 区传播损耗中值称为基准中值。 第第2 2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教研室 图2-14 中等起伏地上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