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观测系统知多少.doc_第1页
我国海洋观测系统知多少.doc_第2页
我国海洋观测系统知多少.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海洋观测系统知多少?本文源自:海洋资料网:/html/hykx/2012/0524/352.html获得海洋资料、数据、信息,需要在海、陆、空建设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建立这样的观测系统需要哪些技术设备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简要的介绍:1、海上建设: 主要有测报船舶、海床基、平台站、浮标和自定位漂流仪等。船舶测报:通过对远洋航行船舶加装气象、水文观测仪器,实现船舶航行过程中对航行地的海洋环境观测。另海监船带有拖曳式多参数剖面测量仪:拖曳式多参数剖面测量系统或称水下拖曳系统是一种日益广泛应用于海洋研究、海洋监测与军事等领域的水下探测装置,它在海洋环境与海洋资源调查以及国防建设中有着特殊的用途。海床基:通过坐底式观测剖面流速等水文要素。平台站:通过在海洋石油开采平台安装海洋环境观测仪器,实现海洋石油平台的观测。浮标类:小浮标:用于流速仪测流困难或超出流速仪测速范围的高流速、低流速、小水深等情况的流速测验浮标。大浮标:直径达10米的浮标,通过自身的观测系统开展附近海域的海洋气象(风向、风速、气压、气温、相对湿度)、海洋水文(波浪、表层海水温度、表层海水盐度、剖面海流)等要素观测和数据传输。波浪浮标:能自动、定点、定时(或连续)地对海面波浪的高度、波浪周期及波浪传播方向等要素进行遥测的小型浮标测量系统。潜标:系泊于海面以下, 并可通过释放装置回收,具有获取海洋水下环境剖面资料的能力,并具有隐蔽性好不易被破坏的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海啸浮标:用于对海啸波进行监测,为我国沿岸地区防御海啸袭击提供预警信息。自持式漂流浮标:是一种海洋观测平台,首先应用在国际Argo计划,故又称之为Argo浮标,专用于海洋次表层温、盐、深剖面测量。另有表面漂流浮标、深海多功能浮标等自定位潮位仪:通过预设程序自主定位,实现对海洋潮汐的观测。2、陆地建设海洋站:通过自身的观测系统开展附近海域的海洋气象(风向、风速、气压、气温、相对湿度、能见度、天气现象)、海洋水文(潮汐、表层海水温度、表层海水盐度)等要素观测和数据传输;海洋灾害数据、灾情信息的采集;观测数据一级质量控制;数据传输节点、综合信息节点管理;具备开展订正预报的功能;对观测系统、功能设备及基础设施进行维护;对所辖测点进行定期巡检、对比观测和运行管理等。卫星接收处理站: 三亚地面站位于我国海南省三亚市的海坡渡假区内,接收系统设备由国内研制,用于我国HY-1A卫星及其后继星X频段传输的遥感数据跟踪接收、解调、数据记录、实时显示。同时兼容接收EOS卫星、L频段的美国NOAA系列卫星和我国FY-1卫星的数据。系统包括天线跟踪、信号接收解调、数据记录、快视、站管理、标校测试分系统和时频设备等。天线跟踪分系统由5.2米标准抛物面天线、L/S/X频段馈源、X-Y装架、天线伺服控制设备和天线轴角编码设备等组成。信号接收解调分系统主要任务是完成对卫星遥感信号的接收和解调。射频前端信号中频分别为720MHz和70MHz,并分别由高、低速解调器进行数据解调;快视分系统可对HY-1A、NOAA、FY-1、EOS等格式化同步,数据记录速率在0.1160Mb/s之间,整个系统在WINDOWS平台上工作,根据卫星轨道参数任务自动管理。数据接收处理中心:南海区实时数据中心在南海预报中心(广州)。GPS观测站:通过GPS技术监测地壳运动、滑坡和重点工程建筑物沉降等。地波雷达:作为一种新兴的海洋监测技术,具有超视距、大范围、全天候以及低成本等优点,利用海洋表面对高频电磁波的一阶散射和二阶散射机制,可以从雷达回波中提取风场、浪场、流场等海况信息,实现对海洋环境大范围、高精度和全天候的实时监测。X波段雷达:通过X波段导航雷达提供的海浪反向散射强度数据来计算海浪的相关信息,从而实现对海表波浪的测量。3、空中建设卫星:海洋一号(HY-1A)卫星是中国第一颗用于海洋水色探测的试验型业务卫星。星上装载两台遥感器,一台是十波段的海洋水色扫描仪,另一台是四波段的CCD成像仪。HY-1A卫星于北京时间2002年5月15日9时50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与FY-1D卫星由长征四号乙火箭一箭双星发射升空,在完成了7次变轨后,于2002年5月27日到达798公里的预定轨道,并于2002年5月29日按预定时间有效载荷开始进行对地观测。海洋一号(HY-1B)卫星是中国第一颗海洋卫星(HY-1A)的后续星,星上载有一台10波段的海洋水色扫描仪和一台4波段的海岸带成像仪。该卫星在HY-1A卫星基础上研制,其观测能力和探测精度进一步增强和提高。主要用于探测叶绿素、悬浮泥沙、可溶有机物及海洋表面温度等要素和进行海岸带动态变化监测,为海洋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服务。通讯卫星:作为无线电通讯中继站。通信卫星像一个国际信使,收集来自地面的各种“信件”,然后再“投递”到另一个地方的用户手里。由于它是“站”在36000 公里的高空,所以它的“投递”覆盖面特别大,一颗卫星就可以负责 1/3地球表面的通讯。如果在地球静止轨道上均匀地放置三颗通讯卫星,便可以实现除南北极之外的全球通讯。海监飞机:可用于近海支援、海上救护、巡逻、空中摄影、鱼群观测,特别是对污染海洋环境的赤潮、溢油等的监测。有了海监飞机的加盟,海洋执法更具有监视覆盖广、灵活快速的优势,为沿海海洋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注: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是海洋高技术的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