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SⅢ型无砟轨道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CRTSⅢ型无砟轨道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CRTSⅢ型无砟轨道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CRTSⅢ型无砟轨道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CRTSⅢ型无砟轨道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方案目录1、编制依据和范围11.1 编制依据11.2 编制范围12、工程概况22.1 概况22.2 施工条件22.2.1气象特征22.2.2交通条件22.3 无砟轨道板结构形式22.4 主要工程数量及材料用量22.4.1轨道板主要工程数量22.4.2主要材料数量33、总体施工安排43.1 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任务划分43.1.1 施工组织机构43.1.2 施工任务的划分53.1.3 总体进度计划53.1.4 主要临时工程53.1.5 施工供水、供电54、总体施工方案及主要项目施工工艺64.1 总体施工方案64.1.1 底座、自密实砼64.1.2 轨道板铺设64.2 主要项目施工工艺64.2.1 施工准备74.2.2 桥梁底座板施工124.2.3 轨道板粗铺134.2.4 轨道板精调144.2.5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165、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195.1 质量目标195.2 质量保证体系195.3 质量保证措施205.3.1 组织措施205.3.2 管理措施205.3.3 经济措施215.3.4 技术措施215.4 竣工验收质量保证措施216、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226.1 安全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226.1.1 安全保证体系226.1.2 安全组织机构236.2 安全保证措施236.2.1 安全管理制度236.2.2安全施工管理措施246.2.3 施工安全注意事项2735CRTS型无砟轨道板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和范围1.1 编制依据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0)2.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4-2010)3.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5.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6.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7.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8.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9.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10.客运专线铁路变形观测评估技术手册(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11.关于印发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工管线路函2012159号)12.新建郑徐客运专线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施工图、参考图。13.现场调查所获得的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1.2 编制范围铺设轨道板里程范围为DK302+270.94-DK317+300段双线,全为CRTS型板铺设。主要内容为底座施工、轨道板粗铺、轨道板精调、自密实混凝土灌注等。2、工程概况2.1 概况我分部CRTS型无砟轨道板施工起止里程桩号为DK302+270.94-DK317+300,正线长度15.03km。其中连续梁两处,其余全为简支梁。2.2 施工条件2.2.1气象特征本段所属地区气候湿润,每年8、9月份为雨季,11月至来年4月份基本为旱季。气象特征表如下:气象特征值单位萧县历年平均气温C18.2历年最高气温C39.1历年最低气温C-72.2.2交通条件管段主要交通为沥青公路,便道发达,材料及设备能运输到各个施工入口。2.3 无砟轨道板结构形式CRTS型板无砟轨道结构由钢轨、扣件、预制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限位凹槽、土工布隔离层和钢筋混凝土底座等部分组成。自上而下分为:钢轨、WJ-8式扣件、20cm厚混凝土轨道板、9cm厚自密实混凝土、4mm后土工布隔离层、混凝土底座板(桥梁直线度19.6cm厚)。轨道板有5600mm、4925mm、4856mm三种。桥梁底座板宽2.9m,桥梁底座混凝土按单元板设置,两块底座板之间设置一道伸缩缝,底座板通过梁上设置连接钢筋与梁面连接成整体,每两个底座单元之间设置宽度为20mm伸缩缝,。2.4 主要工程数量及材料用量2.4.1轨道板主要工程数量序号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P4925块17402P5600块35103P4856块2742.4.2主要材料数量序号项目部位单位桥梁1钢筋底座板t13102自密实砼t10683混凝土底座板m181284自密实砼m77146聚氨酯嵌缝材料m187有机硅嵌缝材料m11.68塑料绝缘卡个19533694mm厚土工布73864泡沫板17103、总体施工安排3.1 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任务划分3.1.1 施工组织机构根据工程需要,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择优选调富有类似施工经验、符合建设单位要求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成立专门的队伍来全面负责轨道板铺设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工作。本项目部管理层次分为: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工程部、安质部等部门以及2个轨道板施工队。其组织机构见施工项目部组织机构框图。3.1.2 施工任务的划分无砟轨道一队负责范围:起点至大沙河连续梁;无砟轨道二队负责范围:大沙河连续梁至终点。详见下表。CRTS型无砟轨道板施工底座板分段情况序号施工队施工范围全长(m)备注1无砟轨道施工一队DK302+270.94DK309+470.3707199.42无砟轨道施工二队DK309+470.370DK317+3007829.63两个轨道板施工队分别负责本段的钢筋半成品的制作、吊运、安装、CRTS型无砟轨道板的运输及临时存放看管以及底板的浇筑和轨道板的铺设等工作。3.1.3 总体进度计划我单位轨道板施工范围为DK302+270.94-DK317+300段总长15.03km。底座板计划于2015年3月1日开始施工,2015年7月15日完成自密实混凝土全部施工。3.1.4 主要临时工程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数量备注1临时便道Km152混凝土拌和站座13钢筋加工场座34型板存放场处43.1.5 施工供水、供电各施工工点用水采用打设专门取水井取水,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施工用电采用原电力线路配合发电机发电。4、总体施工方案及主要项目施工工艺4.1 总体施工方案我部铺设轨道板5524块, 浇筑底座混凝土约18128m3,浇筑自密实混凝土7714m3。根据我部便道情况结合各种因素,无砟道床总体施工方案如下:4.1.1 底座、自密实砼底座板及自密实混凝土钢筋网片为生产厂家制作定型后运至施工现场安装,底座混凝土在桥下便道较好地段用泵车直接泵送混凝土至桥上浇注,在便道较差或不通地段采用分段倒退施工法、单线施工法(利用已施工底座作为通道)。自密实混凝土采用农用车转运或是利用已施工底座作为施工通道。4.1.2 轨道板铺设轨道板由运板车运输至便道上,由桥上龙门吊铺直接吊装上桥且粗铺。4.2 主要项目施工工艺CRTS型板式无砟道床施工工艺流程图4.2.1 施工准备4.2.1.1 CP网测设a、 CP点的埋标与布设桥梁上一般布置在桥梁固定支座端防护墙上,每隔5070米左右设置一对CP标套筒,成对布置。CP预埋套管可在临时支柱灌注时预埋或后期打孔埋设。b、 CP控制网平面测量CP基桩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规定:控制网名称 测量方法方向观测中误差距离观测中误差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同精度复测坐标较差CP平面网自由测站边角交会 1.8 1.0mm 1mm 3mmCP控制网应采用自由设站边角交会法施测,每隔60m 左右一对点。线路左右对称布设,采用自由站点边角交会法进行观测。CP控制网精度指标如下,处理结果不能满足所要求的精度指标时,应进行返工测量。CP基桩控制网平差精度控制指标主要为:方向观测值的改正数4,距离观测值的改正数2mm;约束网平差的点位中误差2mm,距离观测值的中误差1mm,相对点位中误差1mm。若不满足要求,必须重测,以保证数据质量。测段分段平差时,前后段独立平差重合点坐标差值应满足3mm。满足该条件后,后一测段CP网平差,应采用后测段的CP、CP控制点及重叠段至少3对重合CP点进行固定约束平差计算。坐标换带处CP基桩控制网进行平差计算时应分别采用相邻两个投影带的CP、CP 坐标进行约束平差,并分别提交相邻投影带两套CP平面网的坐标成果,两投影带的CP测段重合长度应不小于800m。对于测量数据的整理和保存,须保证数据信息从开始测量一直到评估验收和存档都完整一致。CP基桩控制网在平差后的各项精度指标应复合下表要求控制网名称与CP、CP 联测与CP联测点位中误差方向改正数距离改正数方向改正数距离改正数CP平面控制网4 4mm 3.0 2mm 2mmCP基桩控制网平差计算取位应符合下表要求水平方向观测值水平距离观测值方向改正数距离改正数 点位中误差 点位坐标0.1 0.1mm 0.01 0.01mm 0.01mm 0.1mmCP高程控制网测量精密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mm)水准测量等 级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每千米水准测量全误差MW限 差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往返测不符值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差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精密水准 2.0 4.012L8 L8 L4L注:表中L 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等级每千米高差中误差(mm)路线长度(km)水准仪等级水准尺观测次数往返较差或闭合差(mm)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精密水准42 DS1因瓦往返往返 8 L注:1、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路线的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0.7 倍。2、L 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精密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尺类型水准仪等级视距(m)前后视距差(m)测段的前后视距累积差(m)精密水准 因瓦DS1 602.0 4.0下丝读数0.3DS05 65注:1、L 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2、DS05 表示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中误差为0.5mm。在观测数据存储之前,必须对观测数据作各项限差检验。检验不合格时,对不合格测段整体重测,至合格为止。测量方法为了保证测量精度,CP水平控制网附合于线路水准基点按精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施测,水准路线附合长度不大于3KM。CP控制网水准测量应对相邻4 个CP点所构成的水准闭合环进行环闭合差检核,相邻CP点的水准闭合环差不大于1mm。区段之间衔接时,前后区段独立平差重叠点高程差值应当3mm,满足条件后,后一区段CP网平差。应当采用本区段联测的线路水准基点及重叠段前一区段连续1-2 对CP点高程成果进行约束平差。相邻CP高差中误差不大于0.5mm。d、所施工段落通过由设计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参加,按照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指南要求进行的沉降评估。4.2.1.2 核对设计文件a、接到设计文件后,结合设计技术交底,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全面熟悉核对设计文件,充分了解设计意图,编写会审记录。如现场与设计不符,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同时抄报监理工程师与建设单位。b、根据设计文件中的工程数量、工程特点、施工工期、环保要求以及施工调查收集的有关资料,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编写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质量计划,对重点工程和关键工序编制作业指导书、重点工程施工方案、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对重点控制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编制专门的施工操作细则。以确保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施工工艺水平。4.2.1.3 技术交底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项目部技术骨干编制年度施工计划、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件。项目部技术人员应对施工中的每道工序下达详细的技术交底书,技术交底内容包括相应的安全技术交底。4.2.1.4 岗前培训针对本工程标准高、规模大的特点,组织技术人员和相关专家对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安全员等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验收暂行规定,技术标准和施工技术指南、技能培训、工程质量、职业道德,以及国家、行业、地方现行的有关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4.2.1.5 工艺性试验我部工艺性试验为线外模拟施工,地点选在1号搅拌站内,通过工艺性试验,对工艺方案不断改进完善,形成标准化的无砟轨道施工工艺、质量检测、设备配置和劳动力组织管理模式。经检验评估合格,确定出合理的施工工艺及工装设备配套方案后,再进行全面开展无砟轨道施工作业。4.2.1.6 铺设条件评估、接口验收必须经过铺设条件评估后方可进行无砟轨道施工,铺设条件评估应符合下列规定,桥面中线、高度、宽度、平整度、相邻梁端顶面相对高差、排水坡、预埋件位置等符合设计要求。4.2.1.7 劳动力、机械设备配置1)劳动力配置a、钢筋工班 钢筋作业人员配置50 人左右,分10 个小组,每组4人,设总负责1 人、质量检查确认23 人、现场技术23人、后备保障人员3 人。b、模板工班施工作业人员配置30人左右,其中技术人员2人,质量检查人员2人,模板总负责1人。c、混凝土工班砼灌注施工人员布置20人左右,按3 个灌注作业面组织施工,其中每作业面桥上设2 人专门配合泵送到位;设灌注质量检查确认及技术人员1 人,计3 人;3 个作业面设施工总负责1 人。每个作业面劳动力配置表工 序工班名称劳动力数量工班名称劳动力数量轨道板铺设轨道板运输工班4人场地清理等辅助工人6人轨道板铺装工班6人现场管理和技术人员(其中测量7人与底座施工共用)7人自密实砼灌注工班6人底座及凹槽施工底座及凹槽施工工班30人13人2)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设备名称单位数量用途及说明持有形式备注高压喷水枪台4梁面清洁自购桥梁底座板设备机具配置空压机台4梁面凿毛已有模板套144底座板混凝土浇筑自购凹槽模板套144底座凹槽自购全站仪台4测量放样已有水平仪台4测量放样已有特质开口扳手个30用于紧固螺栓自购铺板龙门吊台1用于铺板自购轨道板运输车台4运送轨道板自购轨道板粗铺设备机具配置双向运输车台2转运轨道板自购25t汽车吊台4吊运底板钢筋等材料租赁水平仪台4已有精调测量系统套6含检测用靠尺六把自购精调作业设备机具配置压紧装置套144包括板侧压紧夹具和板端压紧槽钢自购特制扳手把30含长套筒自购钢模板m144自密实混凝土灌注购买自密实混凝土设备机具配置灌注设备套2自密实砼灌注购买混凝土运输车台8运输混凝土已有农用运输车台4转运自密实砼租赁高压喷水枪台2中间罐清洗自有检测靠尺把12自密实砼浇筑前对精调作业的抽检自购4.2.2 桥梁底座板施工4.2.2.1 钢筋加工与安装1、钢筋网片由专用工厂提供,架立钢筋由钢筋场集中加工,平板车运输至现场,现场绑扎。2、钢筋进场时,应按相关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进场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检查检验不合格者不得进行使用。3、钢筋在钢筋场加工完成后吊车吊至平板运输车,平板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吊车将钢筋吊至作业面。4、底座混凝土钢筋设计为钢筋网片,钢筋绑扎完后加设混凝土垫块,确保混凝土的最小保护层。4.2.2.2 模板安装混凝土底座板模板采用型钢加工专用钢模,并满足普通地段和曲线超高地段模板拼装需要,模板组合高度高于底座板设计厚度,并组装一块控制标高的模板,以适应线路曲线超高变坡情况。模板支撑采用外侧支撑、外侧拉钩拉紧的加固方法,确保底座的外形尺寸符合要求且模板稳定。4.2.2.3 混凝土浇注桥梁底座板设计采用C40混凝土,由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采用罐车输送至现场,汽车泵泵送入模。底座板混凝土施工主要包含混凝土的浇注、震捣、整平、收面及养生等工序。1、混凝土用搅拌运输车运输, 如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发生离析,严重泌水或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第二次搅拌。二次搅拌时不得任意加水,如有必要时,可同时加水和水泥以保持水灰比不变。如二次搅拌人仍不符合要求时,则不得使用。2、混凝土布料时,应由模板低边往高边进行,左右两幅布料速度要基本保持一致;泵送操作人员应选择有一定操作经验、责任心强的人来担任,以免影响泵车的性能发挥。3、泵送作业时,一定要控制混凝土的下料口位置,下料口不要离料斗太高。高压泵送时,最好制作一个过渡槽,使混凝土经滑槽进入料斗。4、泵送时要连续进行,尽量减少停泵次数,缩短泵送时间。5、混凝土振捣时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6、插入式振捣器在每一振动位置的主动时间不可过短或过长,过长则混凝土产生离析,过短则混凝土捣振不密实。一般情况下,适宜的振动时间可通过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有大量气泡冒出;表面出现平坦、泛浆。7、一般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收浆后尽快予以覆盖、洒水养护,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混凝土的表面;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为7d,可根据空气的湿度,温度和水泥品种及掺用的外加剂等情况,酌情延长或缩短。每天洒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准。4.2.3 轨道板粗铺为了控制轨道板铺设的质量,规范化施工,以及铺板数据的可追溯性,轨道板粗铺前,由技术部门出具工艺流程卡,由调度领取。工艺流程卡每块板一份,必须在对应的板施工时填写,每份记录表按上个工序完成,填写流程卡,交下一工序负责人的顺序填写,并签字确认,每份流程卡在对应板施工完成的当天必须填写完成并交回技术部门。4.2.3.1 轨道板放样轨道板精确调整之前先用铺板龙门吊粗放到位。在轨道初放前对轨道板铺设位置测量放样可以使轨道板相对准确地定位,这样可以提高轨道板铺设精度,使随后的精确调整工作量减少。在底座混凝土浇筑完成和轨道板铺装机械到达之前,进行轨道板铺设测量放样。利用CPIII控制网测设每块轨道板的铺板安放点,用墨线或油漆在轨道板中心线上画出轨道板端线位置。4.2.3.2 弹性缓冲垫板和土工布铺设在底座混凝土上铺设4mm厚土工布和弹性橡胶垫层前,先用扫把清除底座砼表面杂物,再用高压射水全面地清洗水硬性承载层清除表面残留的尘土。弹性缓冲垫板比照凹槽侧边尺寸裁剪,用胶带固定于凹槽侧表面,胶带应粘满缓冲垫板,防止混凝土流入土工布下面。桥梁上土工布沿底座居中铺设,用裁纸刀划出凹槽位置,并用胶带固定于凹槽上表面。土工布铺设应位置准确、平整、贴实底座表面。弹性缓冲垫板和土工布不得有破损、污染。4.2.3.3 钢筋加工自密实混凝土层内的钢筋网由厂家制作成型,由平板汽车运送到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加设混凝土垫块。钢筋网用吊车或运输车转送上桥。在桥上存放时,底部加木垫,用麻绳对钢筋网加以固定,防止倾倒,并用防水帆布加以覆盖,防止油、水侵蚀钢筋。4.2.3.4 轨道板的检验轨道板运到铺设地点后,由铺板工班长检查每块板的状态,检查内容如下: a、核对轨道板的型号、编号(缓和曲线序号、圆曲线左、右); b、轨道板位置正确(轨道板方向即埋入的接地构件必须总是位于外侧边缘;单线上,面朝大里程方向时接地端子总是靠近防护墙一侧); c、检查轨道板表面边缘是否有损坏,如有混凝土剥落,深度不得超过5mm,面积不得大于50平方厘米,并及时修补;d、检查轨道板、承轨台是否有裂纹,若出现时,不允许铺设应并及时报告施工主要领导和技术人员。4.2.3.5 原材料检验所有原材料进场必须在入场时及时填写原材料进场验收表,材料部门负责对原材料的验收,并由专人管理。4.2.3.6 轨道板粗铺根据便道贯通状态,便道宽度,跨河沟跨公路地段等施工条件的不同,轨道板上桥吊装和铺设方法也采取不同的方案。轨道板由运板车运输至便道入口,再由桥上龙门直接吊铺装。4.2.4 轨道板精调4.2.4.1 精调定位技术方案在轨道板粗铺就位后,使用精调支架、螺栓扳手配合轨道板测量系统完成对轨道板的精调定位。精调支架两端竖向和侧向用精调爪对轨道板进行微调。仪器转站一次,可以精调单线5块轨道板。轨道板精调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轨道板运输轨道板吊卸轨道板粗铺轨道板纵向位置对中位轨道板高程调整轨道板中线调整轨道板精调轨道板状态复测。4.2.4.2 轨道板精调工艺要点4.2.4.2.1 轨道板粗铺1、在轨道板粗铺前,埋设和设置CP点,并根据CP和线路线形,在底座混凝土上放样轨道板粗铺定位点;要对底座混凝土采用专用的检测工具对底座混凝土顶面高程、尺寸、中线位置、平整度等进行平整度及高程检测检查验收。利用铺板龙门吊进行初步铺设。底座混凝土外形尺寸检测应符合下表规定: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1顶面高程52宽度103中线位置34平整度10/3m5伸缩缝位置106伸缩缝宽度57底座外侧排水坡1%4.2.4.2.2 全站仪设站1、精调时全站仪在CPIII控制网内做自由设站,计算出测站点的理论三维坐标值和所在的里程;当全站仪测量放置轨道板上承轨槽精调标架上的棱镜后,可以测量出该棱镜所处位置的实测三维坐标,根据坐标可以确定它在线路中的里程,经过软件的里程推算,得出该处的理论三维坐标,软件计算实测和理论坐标的偏差,将偏差值显示在显示器上,根据偏差对轨道板进行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调整。2、轨道板铺设放样时,以轨道板纵向中轴线的两个端点作为轨道板粗铺的定位点。全站仪宜设在线路中线附近、两对CPIII控制点之间;每一测站观测的CPIII点数为34对;设站点的三维坐标分量偏差不应大于0.5mm;观测时应避免在气温变化剧烈、阳光直射、大风或能见度低等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宜选择在阴天无风或日落2h后,日出前、气象条件稳定的时段进行;测距应进行气象改正;每次设站放样距离不应大于80m;按设计确定各编号轨道板位置,并在底座混凝土上标注轨道板编号;轨道板粗铺时,将轨道板面中轴线对准前后定位点,铺设纵横向位置偏差应小5mm。3、全站仪自由设站,一般情况下后视8个CP点,困难地段可后视6个CP点。4.2.4.2.3 精调1、连接工控机选板,获取温度传感器温度值,确定板型,开始调板。进行双向调整器的安装,调整器受力后调整轨道板高度至支撑松动,取出木撑后,用全站仪及精调标架对轨道板位置进行测量,用双向调整器调整轨道板横向及高程位置至设计要求。精调板时,高程值可以各点分别调整,横向值左右相向调整,使板平稳地达到定位要求。2、轨道板精调作业时,将测量标架放置于轨道板的固定位置上。全站仪设站应符合规定,用已设程序控制的全站仪测量放置在适配器或标架上的4个棱镜,获取4个工位的调整量。按照4个显示器上的调整量用轨道板调整机具作相应调整。重复以上精调作业步骤,直至满足轨道板铺设允许偏差的要求。3、轨道板精调作业,轨道板专用调整机具应具有横向和高低的精确调整功能。轨道板精确定位的测量方向为单向后退测量,一个测站内的全站仪与轨道板之间的测量距离宜为530m。4.2.4.2.4 轨道板铺设精度检测轨道板铺设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1高程0.52中线0.53相邻轨道板接缝处承轨台顶面相对高差0.54相邻轨道板接缝处承轨台顶面平面位置0.55轨道板纵向位置曲线地段2直线地段34.2.5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4.2.5.1立模4.2.5.1.1 立模施工准备1、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施工应该在轨道板精调完成之后进行。2、模型安装前,应检查模型板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凹凸变形,并清除模板上的灰碴及其他杂物,特别是模板连接处的混凝土残渣要清理干净。3、模型安装前,在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上涂脱模剂,严禁使用废机油、废柴油混和物作脱模剂。涂刷脱模剂时应注意少而均匀,做到不漏涂且板面不积聚。4、检查立模需用的模板型号、螺栓、堵漏土工布等是否安全、齐备;检查模板安装时所需的各类联接件、紧固件是否齐全。4.2.5.1.2 立模操作:在底座混凝土和轨道板之间的充填层灌注C40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的设计分直线段和超高段不同的高度。1、由于底座凹凸不平,在模板与底座之间的缝隙用土工布或海绵堵漏,注意要封堵密实,且不得侵入自密实混凝土层内。2、分块式模板注意模板交接边的平整,不得出现错边。3、立模完成后检查堵漏、固定、支撑情况,并复核模板与轨道板侧边的间距、钢筋保护层厚度等,不符合要求则应调整或重新立模。4.2.5.1.3 注意事项:1、施工过程不得碰撞、侧击及其他可能导致轨道板位移的行为。2、严禁把模板堆放在轨道板表面。3、立模过程防止对轨道板表面的污染。4、应避免同时、多人站在轨道板上。5、立模完成后注意清理模板和轨道板槽内杂物,并保持清洁。4.2.5.2 自密实混凝土灌注4.2.5.2.1 灌注前准备: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准备包括技术准备、机械设备及计量器具的准备、材料准备、劳动力准备,还包括组织混凝土施工从拌合、运输、灌注的协调一致,以及突发事件状态下保证灌注顺利进行的应急措施等。1、混凝土浇注前技术人员和现场调度人员在混凝土灌注前应检查轨道板土工膜是否平顺、钢筋网片是否平顺、清理板下的垃圾杂物,以减小混凝土的流动阻力,(应在前道工序进行严格控制),同时检查模型是否严密,防止在灌注中漏浆。并作好检查记录,确认无问题时才可开始灌注。2、混凝土入模温度应为530;混凝土入模含气量应控制在4-6%。环境温度、模板温度超标时不进行混凝土灌注,因此,在灌注混凝土前,须掌握当天天气变化情况。3、夏季灌注时间应选择在早、晚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土浇筑。在炎热气候下浇筑混凝土时,应避免模板和新浇混凝土受阳光直射,应掌握好天气预报,不宜在高温时段灌注,以免气温升到最高时加速混凝土的内部温升,更要避免雨天灌注混凝土。若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突降暴雨时,应终止施工。4、混凝土泵车和桥面混凝土灌注料仓应提前安放到位,泵车的安放位置应保证能灌注最多的轨道板为宜,以避免在泵车移位过程中造成混凝土的滞留。5、泵车在放入混凝土前可以在料斗内加入一定量的水,用于泵送时润滑泵管,但在泵送混凝土时前面部分混凝土必须弃掉,在泵管出口混凝土与放入的混凝土一致时方可将泵管移到桥面灌注料仓进行泵送灌注。4.2.5.2.2 混凝土灌注自密实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制,罐车运送至施工地点。拌制的混凝土方量要依据现场实际需要的方量为依据,同时考虑罐车运输混凝土的来回时间。4.2.5.2.3 混凝土现场检验及调整为保证自密实混凝土能顺利灌注,试验人员在每车混凝土灌注前应对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检测,包括扩展度、含气量等。4.2.5.2.4 混凝土浇筑1、在泵送过程中,应有专门的人员固定泵车的出料口,并随时观察料仓中混凝土的高度,发现料仓中混凝土高度过低或过高时,应及时通知现场调度人员,防止灌注停顿或混凝土溢出的现象出现。2、浇筑过程中,要有专人检查模板,发现螺栓、支撑等松动应及时拧紧和打牢。发现漏浆应及时堵严,钢筋和预埋件如有移位,钢筋班组须及时调整保证位置正确。3、灌注完成后,应将阀门紧闭,防止溢出的混凝土或浆体污染轨道板及梁体。将多余的自密实混凝土舀出,舀至轨道板侧面的红线,并舀出的混凝土装入专门的容器中,不得随地乱扔。5、从灌注端舀出的自密实混凝土应废弃,不得用于下一块轨道板的自密实混凝土调整层。6、自密实混凝土在灌注时,非相关人员不得在轨道板上走动,防止轨道板因为这些荷载引起位移。若操作人员需在轨道板上作业时,应尽量降低动作幅度。4.2.5.2.5 混凝土养护1、养护用水采用生活用水,水温与表面混凝土之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自密实混凝土调整层养护洒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表面充分潮湿为度。2、正常情况下带模养护三天,三天脱模后,应保证混凝土处于充分湿润的状态,自然养护不少于14d,并作好养护记录。同时,对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件进行洒水养护,使试件强度与自密实混凝土强度同步增长。 5、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5.1 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实现“一流的工程质量”,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实车最高检测速度达到设计速度的110%,开通速度达到设计速度。消灭工程质量大事故及以上事故的发生,减少和避免一般事故的发生。5.2 质量保证体系施工后将严格按照质量体系模式运行,成立以项目部经理为组长,项目部副经理、项目部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由工程部、安质部、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组织机构详见质量管理机构框图,责任到人,督查督办。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见下。质量管理目标确定5.3 质量保证措施5.3.1 组织措施5.3.1.1 调集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技术力量强、设备过硬的施工队伍投入本标段工程施工,以高素质的施工队伍、精良的施工设备和雄厚的技术力量保证工程质量。5.3.1.2 建立以项目部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责任制,健全技术管理体系,实行管理部、施工队两级技术质量管理机制。5.3.2 管理措施5.3.2.1 三阶段控制质量项目质量管理严格执行三阶段控制质量程序,即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通过三阶段的控制,确保工程质量控制始终处于监控状态。(1)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根据工程特点,制订项目质量计划,做好机构设置、专业人员配备、施工材料调查和检验、施工设备选型、场地布置、技术交底、图纸审核、规范标准和图表选定等工作。(2) 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组织高水平的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控制。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中对测量质量控制的要求,实行从放线到竣工“一条龙”的质量控制程序,严格执行复核制度、交底签字制度、向监理工程师报批制度,以及“放准、勤复测,点、线、面通盘控制”的方法,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无误。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操作规程,高起点、高质量地做好每一道工序的“第一个”,将每个“第一”的检验数据结果定在全优起点上,并以此做样板,通过高标定位的全方位控制手段,确保每道工序、每部位、整项工程最终达到优良标准。通过严把过程检验和试验关,保证工程施工的每一段、每个部位的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受到控制。严格按照“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的内容和要求保证三级验证制度的效能;及时组织质量工程师和有关技术人员对各工序进行自检,按有关规程规范进行检验、试验、标识和记录;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研究分析,订出纠正和预防措施,以确保达到其实施效果;并及时通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经现场认可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积极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把工程的质量重点、难点和特殊点列为技术攻关项目,发动群众集思广益,把好各道工序的质量关,达到设计图纸、技术文件和验收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3) 施工后的质量控制每项工序质量控制结束后,要及时对控制结果进行评价和对质量偏差进行纠正。为了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应按照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对不合格进行评审,分析原因,制订纠正措施,跟踪和记录纠正措施的结果,并对其有效性做出评价。5.3.3 经济措施坚持优质优价的原则,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评比,对质量优的单位和个人实施奖励,对不合格工程坚决推倒重来,对造成质量问题的单位和个人严加惩处。5.3.4 技术措施 组织技术人员认真会审设计文件和图纸,全面仔细了解和掌握工程施工技术标准,提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施工图设计的建议。 进场后,详细审查设计文件是否有遗漏内容,设计方案、技术措施能否满足质量要求,施工是否便利,对施工方案进行充分讨论,补充完善并形成图纸会审记录。5.4 竣工验收质量保证措施本工程竣工验收将实施备案制,由质量监督部门会同建设单位、设计、勘察、施工单位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属于环境保护治理设施的,应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报竣工验收。严格按国家或铁道部新标准、新规范和强制性要求等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6、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6.1 安全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6.1.1 安全保证体系针对本项目的工程情况,从多层次、多方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定期、不定期地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研究项目安全生产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使各级明确安全职责和安全目标,制定好各自的安全规划,达到全员参与,全面管理的目的,充分体现“安全生产、事事相关、人人有责”。施工生产做到预防为主,消除隐患,实现安全生产之目的。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杜绝安全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杜绝死亡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消灭一切责任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工地。安全预防措施基 础 工 作管 理 层 次建设单位监督班组建设监理工程师监督施工教育内部安全监督规 范 教 育规章制度施 工 安 全 管 理人 员有关规定、办法机 械技术交底管 理 手 段物 资规范施工活动方 法工标准规 范 活 动环 境职业道德岗位责任制实 现 目 标检查、评比、总结奖 惩各种竞赛活动责任制兑现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见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图。6.1.2 安全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部经理为组长,项目部副经理、项目部总工程师为副组长,有关部室负责人、施工队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安全生产的组织、协调和领导。各施工段、施工队成立相应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安全生产,做到程序化、规范化施工,全面实现安全目标。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框图。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6.2 安全保证措施6.2.1 安全管理制度6.2.1.1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工人在上岗前,进行安全教育,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养安全生产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计划的对重点岗位的生产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制度、施工纪律进行培训和考核。6.2.1.2 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对专职安全员、班组长、从事特种作业的钢筋工、起重工、电气焊工、电工、场内机动车辆驾驶员等,必须严格进行安全教育、考核、复验,经过培训考试合格,获取操作证者才能持证上岗。对已取得上岗证者,要进行登记存档,操作证必须按期复审,不得超期使用,名册应齐全。6.2.1.3 安全检查制度1、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规定定期检查日期和参加检查的人员。2、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安全隐患,要建立登记、整改、消项制度。要定人、定措施、定经费、定完成日期,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果有危及人身安全的险情应立刻停止施工,处理合格后方可施工。3、安全检查与完善和修订安全管理制度要结合起来。把安全生产责任制与各级管理者的经济利益挂钩,严明奖惩,保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制度真正落实。6.2.1.4 安全防护制度在工程施工中,对安全有影响的重要环节,在施工前要制定出具体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实施细则,并报请监理工程师代表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开工前由工点安全负责人进行书面安全交底,施工中严格执行安全规则,关键工序技术人员、安全员应跟班作业,现场监督。6.2.1.5 安全评比制度班组在班前要进行上岗交底、上岗检查、上岗记录的“三上岗”和每周一次的“一讲评”安全活动,对班组的安全活动,要有考核措施。6.2.1.6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岗前培训、定期考核制度。提高机械作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操作维修技能。2、定人、定机、定岗制度。保证机械作业人员的相对稳定,使各个环节责任明确,责任到人。3、岗位责任制度。使用机械必须坚持“两定三包”即定人、定机、包使用、包保管、包保养;操作人员作到“三懂四会”即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4、持证上岗制度。机械工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发给机械操作合格证后方能上机操作。5、安全检查制度。坚持安全教育,坚持日常和定期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工要及时制止,追查原因,及时整改,杜绝事故隐患,真正做到“安全第一”。6.2.2安全施工管理措施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的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切合实际的安全管理方案和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完善安全生产内业资料管理,开展安全标准工地建设和安全生产检查活动。6.2.2.1 安全教育管理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开工前组织人员学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特殊工人员持证上岗。2、深化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坚持安全员持证上岗,施工生产中时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3、教育职工在施工现场养成按规定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良好习惯,施工负责人和安全检查人员随时检查防护用品穿戴情况,未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的禁止上岗。4、推行安全标准化工地建设,抓好现场管理,搞好文明施工。5、认真实施标准化工,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严肃劳动纪律。6施工各班组间,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交班人将本班组工作情况及有关安全问题,向接班人详细交待,并记载于交接班记录薄内,双方签字认可。工地负责人、领工员要认真检查交接班情况。7、执行日常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认真填报各种安全统计报表,分析安全动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8、按照本工程特点,组织指定本工程实施中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案。对各类事故,均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即: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过;责任者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出今后防范措施不放过;责任人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同时事故发生后要及时按规定上报。6.2.2.2 认真做好安全交底和检查落实工程开工前,工程项目负责人应向参加施工的各类人员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使大家明白工程施工特点及各时期安全施工的要求,这是贯彻施工安全措施的关键。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应按施工安全措施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工序、工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