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三政治总复习课件:专题9文化与生活(第2轮浙江专用).ppt_第1页
2011高三政治总复习课件:专题9文化与生活(第2轮浙江专用).ppt_第2页
2011高三政治总复习课件:专题9文化与生活(第2轮浙江专用).ppt_第3页
2011高三政治总复习课件:专题9文化与生活(第2轮浙江专用).ppt_第4页
2011高三政治总复习课件:专题9文化与生活(第2轮浙江专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本专题近年来的高频考点为: 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一 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密切联系、相 互交融。 二、备考复习策略: 本专题在文化生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从新课标地区近年的高考命题看,以知识立意的题 目逐步减少,而以能力立意的题目增加;考查学生 记忆能力的题目减少,考查学习能力、情感态度、 价值观题目增加。所以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 1注重基础知识,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文化的内涵和作用为基础,联系有关知识进行复 习。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对有关知识的 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学会思考,从多层次、多角 度去思考问题,准备解答需要发挥创造性和创新能 力要求的试题,提高应对高考试题中由“知识立意” 到“能力立意”转变的能力。 3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把握时代脉搏,提高 知识延伸迁移能力。 三、2011 年高考预测: 1结合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山寨文化的产生 和发展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通过分析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说 明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并结合我国文化产业 发展的现状,说明增强文化软实力对于提高我国综 合国力的意义; 3结合当前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阐述以 及 “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优秀文 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4结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十一届亚运会、我国 动画发展以及韩剧的热播等事例,说明文化与经济、 政治相互交融; 5通过列举优秀的电影、电视剧、经典图书、优 秀歌曲等,说明积极向上的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6结合抗震救灾精神说明文化的作用,结合网络 、流行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等说明不同的文化 对人的影响不同; 7引用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说法,如老子说“以天下 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来考查文化的作用或考查文 化对人影响的特点等。 一、文化生活整个模块的知识导图 二、文化与生活专题知识网络 本单元作为全书的起始,在全书中起着开篇立论和探 究引领的作用,后面各单元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并进行深 入探究的。所以,学好本单元的知识,你就会明确学习全 书的意义和方向,从而为学好本书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习本单元的知识必须重点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理解一个概念文化的含义。 第二,明确两个关系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 与人的成长的关系。 第三,掌握一个观点文化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 分。 1.(2010福建卷25)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 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 艺表演后,感叹道:“太精彩了!这一表演让我们 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化的博大 精深。”这反映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命题视角】本题结合时政热点世博会考查了文化 生活的骨干知识,其中有文化对人影响两方面特点 的辨析。 解析:美籍华人欣赏了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 后,深受感染,由衷发出感叹,说明文化对人的影 响是潜移默化的,C深远持久则不选。其他选项本 身表述无误,但题干未涉及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人 们在文化的感染下,力量增强,故B、D二项与题意 无关。 答案:A 感悟:注意选择题的审读三步法:审题干、审题肢、 审题干与题肢的内在联系。第一,审题干,要逐字逐 句阅读,圈画出并准确理解“题眼”(即关键词、句),把 握材料的中心,提取出有效信息,题干较长时,往往 要扣紧题干最后一句话的规定性要求;第二,审题肢 ,运用排误法即排除本身是全部错误或正误相混的题 肢;第三,审题干与题肢的内在联系,把题肢与题干 一一对照,认真分析题肢是否符合题干的要求和规定 性,运用排异法即排除题肢本身正确,但与题干的要 求和规定性无关的题肢。选择正确题肢时一定要紧扣 题干中“主体”及其相关属性 2.(2010广东卷31)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 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文化具有继承性 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 B C D 【命题视角】 本题以古诗词为背景,考查文化的 来源、作用。 解析:通过审题肢,马上可排除错误的题肢,文 化是由人民创造的,因为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 体,得出正确答案C。 答案:C 感悟: 这是以古诗词为题干的选择题。主要是综合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进行诗词鉴赏和领悟 的能力,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作 为考查的知识点本身并不难,但对考生理解能力上 的要求却较高。解答引文型选择题时,第一步要注 意准确获取引文的有效信息,认真读懂引文的中心 意思或主旨。第二步要将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进行 准确迁移。第三步利用做选择题的常规方法,对照 干肢关系来解题。 3.(2010福建卷39)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重 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 的影响。有人认为,“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产生 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 的根本上是一致的。” 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对这一观 点加以评价。 【命题视角】本题以“两会”提出的人们生活有“尊 严”为主线设置材料情境,体现的是党和国家重视 民生的民本思想。 解析:本问考查文化模块,知识点为文化与经济 、政治的关系,体现为观点评析类。既要指出经 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还需 要结合不同时期的民本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反作用 进行简要分述。 答案:B 答案: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 治的反映。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都是 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传统的民本思 想是剥削制度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建立 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基础上。文化反 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传统的民本思想有利于缓和当时社会的阶级矛 盾,根本上是为了巩固剥削阶级的统治。中国共 产党“以人为本”的实践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的发 展,根本上是为人民服务。 感悟: 这是一道“认识(评价)类”主观题,它的题 型一般来说是材料给出的是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 或观点,要求用所学的知识谈谈对这一现象(或观 点)的认识(或评析)。常见设问有“如何认识”、“如 何看待”、“对某一观点进行评析”等等。 “认识(评 价)类”主观题可按照“判断表态”“阐述道理” “明确做法”的解题思路来作答。也可按照“是什 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解题思路来作答 。 “是什么”即题目说(做)的是一件什么事? 或题目观点是对还是错? “为什么”即说 (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不 做这件事的危害性等。“怎么办”即相关主体准 备怎样做这件事、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 4.(2010浙江卷41)近年来,浙江省政府在统筹城乡 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经济上,着力改变 传统工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状况,推进 新兴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各类专业市场,加 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的力度,推进 农村住房改造和城镇化建设,力推“家电下乡”, 建立和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等。在文化上, 实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电影放映 “2131”、送戏送书下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 等一系列文化工程,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有人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政府只要多出钱 就行了,不必搞什么文化工程。”运用文化生活 的有关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命题视角】 本题以“统筹城乡发展”为背景,主 要是考查文化生活中有关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文 化的作用等知识。 解析:本题是一道评析题,学生只要按照评析的 要求,对题目中提出的观点进行评价,然后进行 分析即可。 答案:农村的发展不仅需要经济的发展,还需要 文化的发展。经济是文化的基础,然而文化对经 济有反作用。实施一系列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可 以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满足农 村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建设既需要物 质载体,也需要正确引导。实施文化工程,不仅 有助于农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也有利于保证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因此,统筹城乡发 展,政府既要给钱,也要加强文化工程建设。 感悟: 这是一道“认识(评价)类”主观题,它的题型 一般来说是材料给出的是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或观 点,要求用所学的知识谈谈对这一现象(或观点)的 认识(或评析)。常见设问有“如何认识”、“如何看待” 、“对某一观点进行评析”等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