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贵11标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doc_第1页
成贵11标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doc_第2页
成贵11标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doc_第3页
成贵11标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doc_第4页
成贵11标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目 录录 一、一、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二、二、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 三、三、监测任务和目的监测任务和目的2 四、四、 人员组织人员组织2 五、五、 量测设备和元器件量测设备和元器件.8 六、六、 监控量测项目监控量测项目9 七、七、 量测断面间距、断面布置量测断面间距、断面布置 .10 八、八、 量测频率量测频率19 九、九、 量测方法量测方法19 十、监控量测基本规定及工作程序十、监控量测基本规定及工作程序20 十一、十一、监控量测数据采集记录上传监控量测数据采集记录上传22 十二、量测预警等级管理及相应措施十二、量测预警等级管理及相应措施23 十三、量测数据分析及反馈十三、量测数据分析及反馈.25 十四、监控量测体系流程十四、监控量测体系流程.26 十五、十五、 量测管理质量保障措施量测管理质量保障措施 .27 十六、量测工作注意事项十六、量测工作注意事项.28 十七、监督考核十七、监督考核32 十八、附十八、附 则则32 1 一、一、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成贵铁路 CGZQSG-11 标各隧道设计施工图; 2、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Z10121-2007); 3、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 技术规定的通知 (铁建设2010120 号) ; 4、关于印发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工管办函201492 号); 5、 成贵铁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管理实施办法 (成贵201438 号) 二、二、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隧道工程:本标段共有隧道 8 座,隧道设置具体见表 2.1。 表表 2.12.1 隧道统计表隧道统计表 围岩级别及长度(m)序 号 隧道名称、长度(m) 及起讫桩号IIIIIIVV 工程水文地质特征 1 姚家坪隧道(3025) D3K317+262D3K320+ 287 /3852165475 隧道地层岩性较复杂,构造 复杂,非可溶岩与可溶岩相 间分布,地表岩溶,溶蚀破 碎带,岩体结构面发育。 2 庙埂隧道(4841) DK321+668-DK326+509 117033520051331 隧区位于云贵高原北部扬子 准地台滇东台带,区域地质 构造复杂,以东向西构造为 主,总体为单一斜层。隧道 存在断层、大型节理;隧道 平时涌水量预测为 25464(m3/d) ,雨季最大涌 水量为 58501(m3/d) 。 3 姚家沟隧道(348) D3K326+920D3K327+ 268 /348 出露地层为上覆第四系全新 统坡积层粉质黏土;下伏基 岩为白垩系下统花岗岩。地 下水多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 基岩裂隙水,总体水量小。 4 熊家坡隧道(757) D3K327+320D3K328+ 077 /460297 隧道穿越三叠系飞仙关组地 层,垂直节理及裂隙发育, 其地层为二叠系煤系地层施 工中有毒有害气体沿岩体裂 隙及破碎带上渗的可能性较 大。 2 围岩级别及长度(m)序 号 隧道名称、长度(m) 及起讫桩号IIIIIIVV 工程水文地质特征 5 田坝隧道(4882) D3K328+158D5K333+ 040 /21592304396 全隧洞身通过二叠系长兴+龙潭 组煤系地层,为高瓦斯隧道, 隧区褶曲较发育,地层岩体较 破碎,以北东向构造为主,隧 区岩体节理较发育。隧道平时 涌水量预测为 7829.74(m3/d) , 雨季最大涌水量为 15518(m3/d) 6 坪上隧道(2444) D5K333+241D5K335+ 685 /8641261319 隧道洞身穿越过地层岩性单一, 地表岩溶强烈发育,地表多见 岩溶及落水洞,暗合进出口等 岩溶形态。地下水位埋深较深, 赋水量丰富。 7 岩头上隧道(2563) D3K335+895D3K338+ 458 /8361440287 属剥蚀低中山地貌,地形连绵 起伏,陡峻、沟壑、谷溪纵横。 8 高坡隧道(4568) D3K338+601D3K343+ 169 /114519261497 全隧洞身通过可溶岩地层及二 叠系长兴+龙潭组煤系地层,为 岩溶及高瓦斯隧道,隧区褶曲 较发育,地层岩体较破碎,以 北东向构造为主,隧区岩体节 理较发育。 三、三、监测任务和目的监测任务和目的 1、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要求进行监控量测,以量测资料为基础及 时修正支护参数,使支护参数与地层相适应并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围岩与支护体系达到最佳受力状态,并在施工中进行信息化动态管理, 达到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进度。 2、通过对围岩变化情况及支护结构的观察和动态量测,对监测数 据进行归纳整理,综合评价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并提出注意事 项和建议,以达到合理安排施工工序、进行日常施工管理、确保施工安 全、修改设计参数和积累资料的目的。 3、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量测,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与必 3 要的计算和判断后,及时进行预测和反馈,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 并及时反馈给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以便指导施工作业和业 主、设计作出决策等。 4、经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与必要的计算和判断后,进行预测和反 馈,以保证施工安全和隧道围岩及支护衬砌结构的稳定。 四、四、 人员组织人员组织 1、 量测组织机构 4 组长:项目经理 邸建玄 CGZQSG-11监控量测体系图 副组长:总工程师 崔玉斗 专业工程师:尹超安质部长:朱垚华 副组长:安全总监 贾少山 工程部长:余金凯 二 分 部 经 理 李 东 平 二 分 部 总 工 李 斌 强 三 分 部 经 理 李 守 生 三 分 部 总 工 王 忠 伟 四 分 部 经 理 李 心 平 四 分 部 总 工 申 惠 涛 测 量 负 责 戴 名 江 二 工 区 测 量 李 秋 林 庙 埂 隧 道 出 口 田 坝 隧 道 进 口 田 坝 隧 道 出 口 坪 上 隧 道 姚 家 坪 隧 道 出 口 庙 埂 隧 道 进 口 岩 头 上 隧 道 出 口 高 坡 隧 道 进 口 岩 头 上 隧 道 进 口 一 工 区 测 量 黄 明 成 测 量 负 责 刘 文 军 图图 4-14-1 施工量测组织机构图施工量测组织机构图 2、 量测组分工及职责 一、项目部监控量测组管理小组织机构人员、部门岗位职责: (一)项目经理:负责监控量测的督察,以及施工决策及指导性意 见,负责应急救援指挥、管理。关注和了解监控量测信息平台数据上传 情况和预警情况,有权处理红色预警停工和处置。对监控量测工作考核 评比结果审查批准。 5 (二)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现场监控量测管理检查与监督工作,主 持审查分部上报项目部的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陪同总监理工程师进 行现场监控量测工作检查。关注和了解监控量测信息平台数据上传情况 及预警情况,负责红色预警情况的处理和汇报。组织对监控量测工作进 行考核,对监控量测考核评比工作结果负责。 (三)安全总监:检查日常监控量测实施情况、监督工作,关注隧 道位移量及应急救援指挥、管理,参与考核评比工作。 (四)工程部: (1)负责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的编制,参与现场监控量测指导、检 查与督促工作。负责工区上报的方案审批。 (2)将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按相关要求报监理审批、成贵公 司毕节指挥部备案。 (3)对设计单位根据本单位报送的量测信息进行的修改设计等具 体措施,及时将具体措施交底下发工区组织实施。 (4)协调分部配合设计单位对报送的有疑问的量测结果进行验证 量测。 (5)负责向监理、指挥部按期汇总审查上报监控量测周报、月报、 信息化系统运行情况。 (6)及时将经过审批的监控量测实施细则下发各工区并组织交底、 培训工作。 (7)负责管段内隧道各作业口所有监控量测周报、月报的统一收 集、审查并上报。 (8)对分部反馈的监控量测信息以及异常情况及时判悉后上报组 长或副组长,并经同意转报监理、设计以及建设单位。 6 (9)对监控量测仪器设备管理和登记,汇总和掌握监控量测设备 情况。对监控量测专用电脑管理,禁止其他用途,防止黑客对成贵公司 监控量测专用服务器进行攻击,编制监控量测系统正常运行。 (10)对分部监控量测信息化工作执行情况调查、负责考核评比汇 总个部门评比结果,向组长或副组长提交评比结果。 (五)安质部:负责现场监控量测管理检查与监督工作,负责监控 量测预警程序的实施。参与审查分部上报的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参 与考核评比工作。 (五)物资设备部:提供监控量测元器件的购置,提供应急物资的 储备供应,参与监控量测督促检查、应急救援指挥,参与考核评比工作。 (六)财务部:负责监控量测设备购置费用以及负责监控量测应急 储备金,参与监控量测督促检查、应急救援小组。 (七)综合部:负责监控量测后勤保障工作,联系网络运营商进行 隧道洞内网络信号覆盖工作的落实,满足监控量测工作需求,参与应急 救援后勤工作的调度与协调。 二、分部监控量测工作小组岗位职责: (一)各分部负责人: 作为分部第一行政领导,要对监控量测工作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必要 帮助,严禁对测量过程进行干预,为监控量测实施开通绿色通道; 组织提供机具配合作业,参与制订量测元件保护措施,避免工程机 械破坏测点;保证洞内网络信号的覆盖,避免无网络信号造成监控数据 不连续情况。 根据监控量测反馈信息进行及时掌握,实现隧道动态施工。负责监 7 控量测信息化系统黄色预警的处理。组织施工资源根据量测情况需要确 定需要采取的施工措施组织落实。 定期用手机查看监控量测数据,了解监控量测工作情况,询问和督 导监控量测工作的开展情况,对监控量测小组根据三级位移等级管理发 出的预警通知,要及时进行反应,并根据等级管理应对措施及时响应。 参与现场应急措施、施工方案的制定;核查编制的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细则、制度、监测计划。 接受项目部组织的检查和工作督导,落实考核评比中有关问题的整 改的落实。 (二)分部技术负责人: 为监控量测提供技术支持,全过程督导监控量测实施情况,加强本 分部监控量测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全体量测人员的业务能力, 负责本分部监控量测技术工作的总体协调。 每天定期查看监控量测数据,掌握监控量测工作开展情况以及了解 量测数据变化情况,检查本分部监控量测小组外业的实施的准确性(量 测点位埋设、标识、量测频率、量测时间点、量测方法等),数据的真 实性,内业资料是否及时收集、整理和按照三级位移管理进行对比分析 和反馈;有权处理网络平台中监控量测黄色预警信息的处理,参与组织 施工措施的落实。 对监控量测数据实时分析显示达到预警情况的要及时签发预警通知 单,并且立即反馈本分部负责人、项目部、现场监理工程师,并由分部 负责人反馈项目经理部,逐级及时上报; 审核编制的作业指导书,根据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对制定的应对措 施进行技术培训、交底并协助组长进行现场组织实施。 8 安排量测小组成员配合设计单位对本单位报送的有疑问的量测结果 进行现场验证量测。 通知监理工程师对重点部位的量测实施旁站监理。配合现场监理工 程师每天对监控量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在月报中对安全管理基准(变形速率和累计变化量)进行分析评估, 并对预留变形量提出调整建议,每月 25 日前向监理站上报分析报告。 (三)分部监控量测客户端负责人: 是监控量测内业、外业具体实施落实者,根据铁路隧道监控量测 技术规程、设计文件、建设单位、项目部有关工作要求,编制分部管 段范围内隧道的围岩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 案、管理制度等要求,编制每月监控量测实施计划,并根据计划组织 实施。 负责对客户端电脑的专人管理和维护,保证软件正常运行。根据现 场施工进展及围岩情况,及时按规定添加监测断面,上传断面信息,以 便现场检测。 利用软件按规定对监测情况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反馈。将监控量测信 息反馈于施工。将量测数据以周报(月报)形式报项目部工程部,复核 无误后向监理工程师报审,存档。同时每日向监控量测副组长反馈实时 的监控量测实施情况。 (4)测量人员 掌握施工现场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工作,填写监测日志;原始数据 采集、记录、量测仪器的保管、保养、鉴定以及初期支护表面裂纹情况 日常巡视工作,并及时将监测数据复核后上传至服务器,并对上传的数 据的真实性、及时性负责。 9 表表 4- -3 现场监控量测小组名单及分工现场监控量测小组名单及分工 观测小组人员负责人负责区段 第一观测小组 王贤明 廖家勋 刘欢 王贤明 姚家坪隧道出口、庙埂隧道进 口 第二观测小组 李志超 张瑞鹏 李志超庙埂隧道横洞工区 第三观测小组 董亚锋 张天明 董亚锋田坝隧道进口工区 第四观测小组 李周志 计晨 李周志田坝隧道出口工区 第五观测小组 罗耀宇 徐琪 罗耀宇 坪上隧道出口、岩头上隧道进 口 第六观测小组 胡成 刘政委 胡成岩头上隧道出口、高坡隧道 (5)现场测点布点人员 根据进展情况,提报监测用元件材料计划,根据技术交底在正确 的位置甚至检测点元件,严格进行测点埋设、对现场标识牌的挂设维护、 测点的清洁保护工作负责。 五、五、 量测量测设备和元器件设备和元器件 所使用测量仪器必须由国家计量部门授权的检定单位检定合格,以 满足相应规范规定和量测的精度要求。元器件必须是正规厂家的合格产 品,量程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具有良好的防震、防水、防腐性能。在高 瓦斯隧道(庙埂隧道出口、田坝隧道、高坡隧道 2 号斜井)投入瑞士生 产的徕卡 TS06uitra 防爆全站仪、摩托罗拉 GP328plus 防爆对讲机、防 10 爆型便携数据采集设备。以满足高瓦斯隧道对监控量测的要求。 表表 5-15-1 主要量测设备汇总表主要量测设备汇总表 序号量测设备型号数量生产厂家 进场日期 1 防爆全站仪 TS06uitra3 瑞士徕卡2014.0601 2 全站仪 SRX24 日本索佳 2014.02.10 3 智能手机Note3 8 三星 2014.5.15 4 防爆手机 EW4Q3-2014.5.24 六、六、 监控量测项目监控量测项目 监控量测的项目主要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及难易程度、量测目的、工 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工程周边环境等综合而定。 根据设计文件及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确定表 6-1 中所列监控量测项目为 我标段必须进行的监控量测项目,以及根据现场需要灵活选择表 6-2 中 的部分量测项目为选测项目。 表表 6-16-1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序号监测项目测试方法和仪表测试精度备注 1 洞内、外观察现场观察、地质罗盘、数码相机 2 衬砌前净空变化隧道净空变化测定仪(全站仪) 1.0mm 一般进行水平收敛 量测 3 拱顶下沉全站仪 1.0mm 4 地表下沉全站仪 1.0mm 浅埋隧道必测 (H030m) 表表 6-26-2 监控量测选测项目监控量测选测项目 序号监测项目常用测量仪器备注 1 围岩内部变形压力盒需要时 2 锚杆轴力钢筋计需要时 3 围岩压力压力盒需要时 4 钢架内力及所承受的荷载钢筋计、应变计需要时 11 5 喷射混凝土衬砌混凝土应力与应变混凝土应变计需要时 6 隧底隆起水准仪需要时 七、七、 量测断面间距、断面布置量测断面间距、断面布置 1.洞外地表浅埋段 (1)洞外监测的重点为洞口段和洞身浅埋段、山间洼地、岩堆、 破碎带、地表塌陷区、及偏压洞口的地表开裂、下沉和隧道洞口边、仰 坡的稳定状态、地表渗、流水等情况并做好记录。 (2)观测点布置执行技术规程要求,监控范围应延伸布置在隧道 开挖影响范围以外。地表构筑物应在其周围增设观测点。量测应超前于 隧道开挖工作面进行(距离为隧道埋深与隧道开挖高度之和) 。监控量 测时间应一直持续到地表下沉长期稳定、隧道衬砌施作完毕后停止。 (3)观测桩点应在开挖前布设,并与洞内观测点布设在同一断面 里程。桩点埋深 30cm,长宽均为 20cm,观测标志采用直径 20 的不绣 钢元件,用水泥砂浆灌注至与地面平齐,周围设 5cm 高的保护井。观测 桩埋设见图 7-1。 1 2 3 4 5 图图 7-17-1 地表沉降点标石埋设图(单位:地表沉降点标石埋设图(单位:cmcm) 注:1-原地面;2-保护井;3-不锈钢观测标;4-加长钢筋;5-混凝土 (4)观测桩横向间距为 2米,与线路方向成 90布置。在隧 12 道中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隧道中线量测量测范围不应小于 H0+B,地 表有建筑物时,量测范围适当加宽。 (5)测点顺序编号:沿铁路里程增大方向,从左向右顺序编号: 如 DB320+252-01、DB320+252-02、DB320+252-03 等。其测点布置如图 7-2 所示。 不动点 DB320 +252-01 DB320 +252-02 DB320 +252-03 DB320 +252-04 DB320 +252-05 DB320 +252-06 DB320 +252-07 DB320 +252-08 DB320 +252-09 图图 7-27-2 地表沉降横向测点布置示意图地表沉降横向测点布置示意图 (6)观测断面纵向间距:当 HB2B 时,量测断面距 2050m(注: H 表示隧道埋置深度,B 表示隧道开挖宽度,地表无建筑物时取断面距 的上限值) 。一般条件下,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应按表 7-1 的要求布 置。 表表 7-17-1 地表下沉量测测点纵向间距地表下沉量测测点纵向间距 隧道埋深与开挖宽度纵向测点间距(m) 2.5BH02B 20 BH02B 10 H0B5 注:H0隧道埋深,B 隧道最大开挖跨度 (7)各隧道地表沉降桩布设里程范围见表 7-2。 表表 7-27-2 地表观测桩布设里程范围表地表观测桩布设里程范围表 13 隧道名称地表下沉观测桩布设里程范围备注 姚家坪隧道出口:DK320+170DK320+262 不少于 18 个观测断面 庙埂隧道 进口:DK321+820DK322+034;出口: DK326+094+194;DK326+374+492 不少于 22 个观测断面 姚家沟隧道 进口:DK326+942+979;出口: DK327+189+264 不少于 22 个观测断面 熊家坡隧道 进口:DK327+330+370;出口: DK327+841DK328+072 不少于 56 个观测断面 田坝隧道 进口:DK328+166+206;出口: DK332+885+945;DK332+980DK333+025 不少于 34 个观测断面 坪上隧道 进口:DK323+280+419;出口: DK335+644+675 不少于 34 个观测断面 岩头上隧道 进口:DK323+280+419;出口: DK335+644+675 不少于 45 个观测断面 高坡隧道进口:DK328+740+780 不少于 9 个 观测断面 2.洞内拱顶下沉、水平净空收敛观测 (1)拱顶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拱顶下沉测 点原则上设置在拱顶轴线附近。当隧道跨度较大时,应结合施工方法在 拱部增设测点。根据围岩级别不同采用相应的施工方法,围岩收敛测线 布置相应变化。全断面法:一条水平测线。台阶法:每台阶一条水平测 线。分部开挖法:每分部一条水平测线。 14 GD832+825 接接ZB832+825-1 接接ZB832+825-2 0.51m 接接接接 图图 7-37-3 台阶法开挖量测断面布点示意图台阶法开挖量测断面布点示意图 GD832+825 接接ZB832+825 图图 7-47-4 全断面法开挖量测断面布点示意图全断面法开挖量测断面布点示意图 15 GD832+825-Z ZB832+825-Z1 ZB832+825-Z2 0.51m 接接接接 GD832+825-Y ZB832+825-Y1 ZB832+825-Y2 图图 7-57-5 CDCD 法或法或 CRDCRD 法开挖量测断面布点示意图法开挖量测断面布点示意图 GD832+825-G ZB832+825-Z2 接接接接 ZB832+825-Y2 GD832+825-ZGD832+825-Y ZB832+825-Z1ZB832+825-Y1 图图 7-67-6 双侧壁导坑法开挖量测断面布点示意图双侧壁导坑法开挖量测断面布点示意图 (2)测点编号:拱顶测点编号为 00,沿铁路里程前进方向,左侧测点 编号为奇数(01,03,05) ,右侧为偶数(02,04,06) ,成对编号。 (3)量测点采用 25 螺纹钢,粘贴反射片,要求嵌入隧道基岩内 20cm,按图 7-7 埋设。 16 1 2 3 4 图图 7-77-7 隧道围岩量测点埋设图(单位:隧道围岩量测点埋设图(单位:cmcm) 注:1-隧道基岩;2-喷射混凝土;3-观测标;4-22 螺纹钢; (4)拱顶下沉、收敛量测初读数宜在每次开挖后 12h 内取得初读数, 最迟不得大于 24h。同一处拱顶下沉、收敛量测、隧底隆起、围岩压力 等洞内量测应设在同一断面,以便于整个量测形成信息体系,相互印证。 拱顶和地表下沉量测基点应与洞内、外水准基点建立联系。 (5)量测断面间距按表 7-3 设置 表表 7-37-3 必测项目量测断面间距必测项目量测断面间距 围岩级别 断面间距(m) 51030 注:洞口及浅埋地段断面间距取小值;软岩隧道的观测断面适当加密; 在特殊部位(斜井与正洞交叉口等)应加密测点布设断面,且点位可以不在 一个断面上;II 级围岩视具体情况确定间距。 (6)各隧道断面布设按表 7-4 设置,为掌握各级围岩位移变化规律, 在各级围岩起始地段还应增设量测断面。 17 表表 7-47-4 各隧道点位布置一览表各隧道点位布置一览表 项目 名称 起始里 程终止里程 长 度 (m) 围岩 级别 量测断面 (个) 每断面测点 (个) DK317+262DK317+28018V35 DK317+280DK317+585305IV315 DK317+585DK317+65065V135 DK317+650DK317+985335IV345 DK317+985DK318+06580III33 DK318+065DK318+240175IV185 DK318+240DK318+445205III73 DK318+445DK318+660215IV225 DK318+660DK318+760100V205 DK318+760DK319+635875IV885 DK319+635DK319+735100III33 DK319+735DK319+995260IV265 姚 家 坪 隧 道 出 口 段 DK319+995DK320+262265V535 DK321+820DK322+034214V435 DK322+034DK322+634600IV605 DK322+634DK322+67733V75 DK322+677DK323+169492IV495 DK323+169DK323+20940V85 DK323+209DK323+22920IV25 DK323+229DK323+339110III373 DK323+339DK323+484145IV155 DK323+484DK323+614130V265 DK323+614DK323+68470IV75 DK323+684DK323+74965III23 DK324+214DK324+22410III13 DK324+589DK324+759170III63 DK324+759DK324+929170IV175 DK324+929DK325+269340V685 DK325+269DK325+29930III13 DK325+299DK325+599300IV305 DK325+599DK325+6394013 DK325+639DK326+094455IV465 庙 梗 隧 道 DK326+094DK326+492398V805 18 项目 名称 名称 起始里 程终止里程 长 度 (m) 围岩 级别 量测断面 (个) 每断面测点 (个) DK326+924DK326+97955V115 DK326+979DK327+189210IV215 姚家 沟隧 道DK327+189DK327+26475V155 DK327+330DK327+38151V105 DK327+381DK327+841460IV465 熊家 坡隧 道DK327+841DK328+072231V465 DK328+158DK328+20648V105 DK328+326DK328+641315IV325 DK328+641DK329+126485III163 DK329+126DK329+351225IV235 DK329+351DK329+721370III123 DK329+721 DK329+896 175IV185 DK329+896 DK330+176 280III93 DK330+176DK33O+441265IV275 DK330+441DK330+561120III43 DK330+561DK330+676115IV125 DK330+676DK330+836160III53 DK330+836DK330+961125IV135 DK330+961DK331+166205III73 DK331+166DK331+25185IV95 DK331+251DK331+591340III113 DK331+591DK331+766175IV185 DK331+766DK331+986220III73 DK331+986DK332+676690IV695 田 坝 隧 道 DK332+676DK333+025349V705 DK333+246DK333+419173V355 DK333+419DK333+51495IV105 DK333+514DK333+903389III133 DK333+903DK334+369466IV475 DK334+369DK334+599230III 83 DK334+599 DK334+689 90IV95 DK334+689 DK334+789 100V205 DK334+789 DK335+149360IV365 坪 上 隧 道 DK335+149DK335+394245III83 19 项目 名称 起始里 程终止里程 长 度 (m) 围岩 级别 量测断面 (个) 每断面测点 (个) DK335+394DK335+47682IV85 DK335+500DK335+644144IV145 坪上 隧道 DK335+644DK335+67531V65 DK335+907DK336+099192V385 DK336+099DK336+13940IV45 DK336+163DK336+339176IV185 DK336+339DK336+975636III213 DK336+975DK337+300325IV335 DK337+300 DK337+500 200III73 DK337+500 DK338+375 875IV885 岩 头 上 隧 道 DK338+375DK338+44873V155 DK338+608DK338+66557V115 DK338+689DK338+71526IV35 DK338+715DK338+845130V265 DK338+845DK339+050205IV215 DK339+050DK339+895845III283 DK339+895 DK339+94045IV55 DK339+940 DK340+020 80V165 DK340+020DK340+360340IV345 DK340+360DK340+42565V135 DK340+425DK340+600175IV185 DK340+600DK340+800200III73 DK340+800DK340+83535IV45 DK340+835DK340+91075V155 DK340+910DK341+700790IV795 DK341+700DK341+79595V195 DK341+795DK341+930135IV145 DK341+930DK342+030100III33 DK342+030DK342+06030IV35 高 坡 隧 道 DK342+060DK343+1691109V2225 20 八、八、 量测频率量测频率 1.洞内外观察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已施工工区观察及地表观察,开 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开挖后进行一次,内容包括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工 作面稳定状态、围岩变形等,当地质情况基本无变化时,可每天进行一 次,观察后应绘制开挖工作面略图并作好地质素描,填写工作面状态记 录表及围岩级别判定卡。对已施工工区的观察每天至少一次,观察内容 包括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的状况,以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 求。洞外观察包括洞口地表情况,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的稳定,地表 水渗透的观察。 2.净空水平收敛量测和拱顶下沉量测及地表下沉量测采用相同的量 测频率。量测频率按表 8-1 确定。由位移速度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当 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良地质时,应增大监控量测频率。 表表 8-18-1 量测频率量测频率(按位移速度) 位移速度(mm/d)量测频率 5 2 次/d 1-5 1 次/d 0.5-1 1 次/23d 0.2-0.5 1 次/3d 0.21 次/7d 九、九、 量测方法量测方法 采用全站仪,利用自由设站的方法测得各测点的绝对坐标或与绝对 坐标网相关联的局域网坐标,通过手机上传至成贵公司监控量测管理平 台。 21 表表 9-19-1 量测方法及要求量测方法及要求 序 号 量测 项目 测点布置测点布置量测方法及要求量测方法及要求仪器 1 洞内外 观察 开挖及支护后进行 目测:地质观察在爆破后初喷前进 行,绘制地质素描图,填写开挖工 作面地质调查记录表;检查喷射混 凝土有无开裂及发展,锚杆有无松 动,钢架支护状态等,并做好相应 记录;查看边仰坡有无开裂、起壳, 地表有无裂纹;地表水位有无异常 变化。 2 地表沉降 量测 隧道洞口进行地表沉降量测, 横断面方向沿隧道中心及两侧 间距 25m 处设地表下沉测点 (测点间距 25m),在同一断 面内应取 711 点,量测范围 在隧道开挖影响范围以外。 地表下沉量测和拱顶下沉及净空水 平收敛的频率相同;地表下沉量测 在开挖工作面前方,隧道埋深与隧 道开挖高度之和处开始,直到衬砌 结构封闭、下沉基本停止时为止。 全站仪 3 水平收敛 测量 左右两侧对称布置量测点,量 测断面间距根据围岩级别确定 开挖后按要求迅速安装测点(贴设反 设片)并编号,初读数应在开挖后 12h 内读取,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 识别并妥为保护 全站仪 4 拱顶下沉 测量 与水平收敛断面对应拱顶设量 测点 喷射混凝土后迅速在拱顶设点(或贴 设反射片),采用全站仪进行量测。 全站仪 十、监控量测基本规定及工作程序十、监控量测基本规定及工作程序 .现场情况的初始调查。施工前对隧道周边的地质条件、地下水 状况及施工影响区域内周边环境进行初始调查,掌握工程特点和难点, 为监控量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 .编制标段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现场监控量测小组按照监控量测 设计要求,结合初次调查结果编制实施细则。项目部编制指导性细则, 分部编制各隧道监控量测量测实施方案。 .布设测点并取得初始监测值,基准点、测点的埋设必须按照相 22 关规程进行,以确保监控量测数据可靠,测点埋设后及时取得初始值。 然后按规定要求的频率进行现场数据采集及原始数据的上网传输。 .监控资料的分析及信息反馈及采取工程措施。现场监控量测由 监控量测小组实施,并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对隧道施工安全及结构的稳定 性做出分析评价,根据结果分级处理,总结判定以采取工程措施,达到 理想效果。 .提交监控量测成果,利用监控量测客户端软件平台完成。监控 量测客户端负责人,通过客户端软件操作,自动生成以周报月报形式的 监控量测成果。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即时反馈,以便采取相应对策。 现场监控量测工作停止后,应在一个月内编写出该工程施工监控量测总 结报告。 6.监控量测信息化工作要求监控量测系统应可靠、稳定、耐久,在 服务期内运转正常。客户端 PC 机专机专用,专人管理。仪器设备应按 规定进行检查、校对和标定。用于上传数据的手机或蓝牙设备,必须与 测量仪器固定匹配。 7.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 每个断面为一个完整的作业区。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埋设断面测点 采集数据数据分析预警处理 23 在系统建立基础信息下载至手机或其他手持设备 隧道开挖后,埋设反射贴片 全站仪与手机或手持设备建立并开始采集数据 手机或其它手持设备接受数据 是否存在 错误数据 手机或其他手持设备网络传输数据至数据中心 专业软件自动分析数据并发布预警信息 用户利用专业软件查看预警信息 现场按红、黄预警采取不同处理措施 消除预警 重测 图图 11-111-1 监控量测信息化系统工作流程监控量测信息化系统工作流程 十一、十一、监控量测数据采集记录上传监控量测数据采集记录上传 1.由于成贵铁路目前监控量测数据采用全站仪配置蓝牙与在网手机 通讯,实现了监测数据即时上传。进入现场测量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 检查确认仪器、外置蓝牙、测量用手机的状态良好。仪器工作正常,蓝 牙传输正常、手机电力充足,客户端软件版本最新、运行正常,断面信 息已经下载到手机客户端,洞内能见度好,网络信号正常,满足数据测 量传输要求。 2. 测量时及时填写记录以及监控量测日志表,测量工程师应对记 24 录薄上的所有记录数据进行复核,包括点名、里程、观测数据、日期、 人员等。监控量测日志表根据现场技术人员提供的信息认真填写。 3.洞内数据的记录应采用复核制。测量人员应依照上次手工记录的 数据记录与手机中记录的数据逐项核对计算,确认测读的点位、断面信 息。确认被测点的断面里程与手机上选择的断面一致,若测点毁坏重设, 必须在手机上进行归零处理。双方确认后,每点通过三次量测三次读数, 由手机客户端系统自动计算,剔除粗差,提高精度,取平均值后,记录 人员复核确认,然后储存上传。记录员必须在记录薄中记录清楚测量人 员和测量时间,以便对测量事故责任进行分析和认定。观测员与记录员 之间应密切配合,观测速度与记录速度协调一致,以防止记录员忙乱中 听错、看错、记错观测数据。测量数据完成上传后必须在手机客户端复 查一次上传的数据,看有无错误,是否出现预警,若出现预警,及时将 情况反馈给监控量测管理人员处理。 4.在因测量人数受限而采用单人操作记录时必须遵循单记录双复核。 测量人员测量前首先确认测点情况,测量数据要至少进行两次复核,核 对手机与记录本上的数据,确认无误后再储存上传。当发现测存记录上 传错误时,及时将情况反馈给监控量测管理人员处理。 5.测量原始记录簿按工点分开记录,以便查阅,用完后的测量记录 薄应及时归档。 十二、量测预警等级管理十二、量测预警等级管理及相应措施及相应措施 1.采用变形总量和变形速率对隧道安全进行等级管理,位移管理 等级(见表 11-1)及采取措施(见表 11-2) 。 25 表表 11-111-1 位移管理等级位移管理等级 安全等级 变形量/mm 正常 (绿色) 预警二级 (黄色) 预警一级 (红色) 备注 27275353 33336666 围岩 级别 、5050100100 不包括高地应力软岩和 膨胀岩隧道 注:“”含义为包括上、下限值 表表 11-211-2 措施对应表措施对应表 安全等级处理措施 正常(绿色)正常施工 预警二级(黄色)加强监测,必要时采取网喷混凝土等措施进行补强 预警一级(红色) 暂停施工,增设横、竖支撑进行抢险,后续施工时,应加强 支护,调整施工工法。 2.测点位移速率5mm/d 时,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在施工现 场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处理措施;当速率连续 2 天10mm/d 时,由监 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进行原因分析和制定处理措施并上报建设单位段落 指挥部批准;当测点位移速率大于 15mm/d 由公司段落指挥部组织设计、 监理、施工等单位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处理措施。 3.隧道稳定性结合现场观测和位移发展变化趋势,综合以下几方面 作出判别: 1)隧道开挖工作面状态及支护状态观测结果; 2)位移速度;根据相关规定及以往经验,位移速率控制值为 5mm/d,稳定临界值为 0.10.2mm/d 4.当出现下列失稳先兆时应加强支护或尽快施作二衬: 1)局部石块坍塌或层状劈裂、喷混凝土层的大量开裂及钢架扭曲 26 等; 2)累计位移量已达到极限位移的2/3,且仍未发现位移速度有明显 减缓的趋势; 3)初期支护接近侵入二次衬砌结构尺寸内。 十三、量测数据分析及反馈十三、量测数据分析及反馈 1.每次量测后应及时通过网络将电子数据整体传输上传至公司服务 器用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时态曲线图的形成。 2.通过平台获取初期的时态曲线应进行回归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 最大值和变化速度。 3.目前使用的成贵公司监控量测信息系统进行分析与反馈。该系统 省去人为操作和复杂的回归分析方法对大量的监控量测数据处理可能产 生的错误。各监控量测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成贵公司要.求与部署,切 实履行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全面应用工程监控量测信息化系统,及时 提出合理化建议。 4.信息反馈以位移和变形速率反馈为主,以通过系统设置好预警极 限位移值,参照分级管理等级,速率大于5mm/d或累计超过1/3极限位移, 系统提示黄色预警,超过极限位移系统提示红色预警,预警信息即时出 现在网络平台和客户手机上,部分主要管理人员的手机位有短信提醒功 能。 5.施工过程中应对监控量测数据及时进行实时分析和阶段分析 1)实时分析:由软件自动完成。每天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及时查看 手机客户端各断面的检测数据分析图形,发现安全隐患应分析原因并报 告,出现预警提示要按规定及时处理。 2)阶段分析:各分部监控量测系统负责人按周、月进行阶段分析, 27 利用电脑客户端软件自动生成报表,总结监控量测数据的变化规律,对 施工情况进行评价,提交阶段分析报告,按程序报审,指导后续施工。 6.资料整理、数据分析及反馈 结合隧道施工情况,利用软件预测变形发展趋向及围岩和隧道结构 的安全状况,并将结果通过报告形式及时反馈给设计、监理,从而实现 动态设计、动态施工。 7.监控量测分析报告实行上报、审查、传阅制度,各分部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工程部长、技术主管、安质部长、质检员、安全员、超前 地质预报技术员、施工员等必须传阅到位,传阅以电子文档方式,可以 通过分部内部QQ群在网上传阅。以便时实掌握围岩的稳定性、支护结构 的工作状态及二次衬砌时机控制,指导和组织隧道施工。 8.分部监控量测测量负责人将软件生成的周报、月报按期上报目部 工程部,作为项目部对作业队监控量测实施情况的宏观掌控。工程部复 核无误后,并传阅项目部监控量测有关部门。并上传报监理反馈予监理 单位、设计单位和成贵公司。分部将报告装订成册报现场监理批准,存 档。若有特殊情况,报告需要上报监理单位总监审查,毕节指挥部备案 处理。 9.及时对监测数据进行检查判别。出现预警是及时对预警情做出处 理意见。项目部经理、总工对红色预警做出处理,处理期限不超过 2 小 时。分部负责人或分部技术负责人有权对黄色预警情况做出处理,在网 页平台上备注处理意见,处理过程不得超过 3 小时。 10.工程竣工后各分部按照单位工程分别将各隧道的监控量测资料 整理归档并纳入竣工文件中。 十四、监控量测体系流程十四、监控量测体系流程 28 量测人员按时向施工监理、设计单位、量测监管部门提交监控量测 周报和月报,同时对当月的施工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施工建议,及时反 馈指导信息,调整施工参数,保证安全施工。 施工量测管理流程见图 11-3。 图图 11-311-3 施工量测管理流程图施工量测管理流程图 十五、十五、 量测管理质量保障措施量测管理质量保障措施 1.将监测管理及监测实施计划纳入施工生产计划中,作为一个重要 的施工工序来抓,并保证监测有确定的时间和空间。 。由工程技术管理 中心组成专门监测小组,具体负责各项监测工作。 2.监控量测工作必须紧接开挖、支护作业,按设计要求进行布点和 监测,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或增加量测的项目和内容,制定切 实可行的监测实施方案和相应的测点埋设保护措施,并将其纳入工程的 施 工 量 测 安 全 性 经 济 性 量测计划是否变 管理基准是否变 措施(改变施工方法, 调整支护参数) 措施(优化支护结构) 改变量测计划 改变管理基准 是 是 否 否 否 否 是 是 29 施工进度控制计划。 3.施工监测紧密结合施工步骤,监控每一施工步骤对周围环境、围 岩、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据此优化施工方案。 4.积极配合监理、设计单位做好对监测工作的检查、监督和指导, 及时向监理、设计单位、量测监管部门报告情况和问题,并提供有关切 实可靠的数据记录,工程完成后,根据监测资料整理出本标段的监测分 析总报告纳入竣工资料中。 5.量测项目人员要相对固定,保证数据资料的连续性。量测仪器专 人使用、专业机构保养、专业机构检校。量测设备、元器件等在使用前 均经过检校,合格后方可使用。 6.蓝牙数据线、手机、平板电脑、专用终端机专人管理,保证系统 运行正常。量测设备、元器件等在使用前均经过检校,合格后方可使用。 7.雨季是隧道施工的不利情况,地下渗水比较严重。因此雨季在保 证正常的量测频率的情况下,应加强一些薄弱环节项目的量测频率,如 拱顶下沉、既有线变形等。同时,应根据量测结果,加强一些不利区域 的量测,以保证整个工程始终处于监控状态。 8.监测数据应及时整理分析,应每周上报周报一次,特殊情况下, 每天报送一次,月末应上报一次,工程完成有总报告。 十六、量测工作注意事项十六、量测工作注意事项 1.1.加强隧道围岩监控量测过程控制加强隧道围岩监控量测过程控制 1)确保观测数据的真实性 加强隧道围岩监控量测的过程控制是隧道围岩监控量测的核心内容。 只有抓好隧道围岩监控量测工作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才能确保观测数据 的真实性。隧道围岩监控量测分析是建立在真实数据的基础上,观测数 据的真实性是获得隧道工程建设质量真实信息的基本依据,观测数据的 30 真实性是隧道围岩监控量测工作的基石。因此监测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 感,实事求是开展工作。 2)注重观测数据的连续性与准确性 隧道围岩监控量测数据必须按照规定的频率连续、不间断采集。为 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减少误差,监测务必做到四固定:固定观测人 员、固定监测仪器、固定测量方式与线路、固定测量水准基点和工作基 点,使监测工作在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完成。 3)注重观测数据的规律性 围岩监控量测包含多种观测项目,每一观测项目都有其自身的变化 规律,观测项目在不同的阶段的变化规律也有其特点,监测人员应有所 研究,以便能较好地把握观测数据是否符合规律。 4)重视异常数据的分析与排查 实施“监测数据及时预分析、对异常数据应及时查找原因、对异常 监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