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与工艺实训指导书.doc_第1页
设备与工艺实训指导书.doc_第2页
设备与工艺实训指导书.doc_第3页
设备与工艺实训指导书.doc_第4页
设备与工艺实训指导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备与工艺实训一、实验目的 1.掌握凸轮开口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掌握多臂开口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掌握投梭机构和打纬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4.掌握卷取和送经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二、实验设备 凸轮开口机构小样机、多臂开口机构小样机、1515织机、剑杆织机。三、实验内容 观察五大运动的机构。作业题:1.开口机构的含义、作用以及类型。2.凸轮开口机构原理3.画出有梭织机平纹凸轮开口机构简图。4.织机开口清晰度对织造有何影响?5.投梭时间的早迟对引纬、织造的影响。四、基本知识开口机构开口的含义:在织机上,按照织物组织的要求,把经纱上下分开,形成梭口的运动,简称开口。完成开口动作的机构称为开口机构。开口机构的作用:1)使经纱上下分开,形成梭口;2)根据织物组织的要求,控制经纱的升降次序。开口机构的类型: 1)凸轮和连杆开口机构织制平纹、斜纹等简单织物,可用2-8页综框。 2)多臂开口机构织制较复杂的小花纹织物。一般用16页综框,最多可达32页综框。 3)提花开口机构织制复杂的大花纹织物。直接用综丝控制每根经纱的升降。 一、凸轮开口机构1、综框联动式凸轮开口机构例织制平纹, 综框的下降:靠凸轮作用 左图是有梭织机织制平纹织物时的凸轮开口机构。综框下降内凸轮积极驱动,综框上升依靠两页综框的关联作用。此时,对应的凸轮对上升综框只起约束作用。因此这是消极式凸轮开口机构。这种开口凸轮习惯上称为踏盘。图中凸轮1和2以180。相位差联结在一起,并固装在织机的凸轮轴(又称中心轴)3上。凸轮铀每回转,就通过转子4和5使两根踏综杆6和7按相反的方向上下摆动一次,由吊综鞭护8连在一起的前、后页综框9和10做一次升(降)、降(升)运动,形成两次开口。前后综通过吊综带11分别吊在轱辘的小、大直径的圆周面上。这里,凸轮兼有带动综框运功、把经纱分开形成梭口和控制综框升降次序两种作用。梭口的高度由凸轮的大小半径之差以及踏综杆作用臂的长短来决定,而综框的运动规律则由凸轮外廓曲线形状决定。综框的上升:吊综辘轳回转时的联动作用 特点:中心轴(凸轮轴)每一回转,形成两次梭口;梭口高度由凸轮的大小半径之差及踏综杆作用臂的长短决定;综框的运动规律由凸轮外廓形状决定。 织平纹时,织机主轴每回转一转,经纱开口一次,而踏盘每回转一转,则要开口2次.2、多臂开口机构的分类 1)按传动方式分单动式:主轴一回转,拉刀往复一次,仅形成一次梭口。特点:每页综框配置一把拉钩,拉动拉钩的一把拉刀由织机的主轴传动, 因此主轴每回转一转,拉刀仅往复一次,形成一次梭口。机构的结构简单,动作剧烈,织机速度受到限制,适合低速织机。单动式多臂开口机构的拉刀往复一次仅形成一次梭口,每页综框只需配备一把拉钩(如图715),拉动拉钩的拉刀由织机主轴按11的传动比传动,因此主轴一转,拉刀往复一次,形成一次梭口。由于拉刀复位是空程,造成动作浪费。复动式多臂开口机构上,每页综框配备上、下两把拉钩,由上、下两把拉刀拉动。拉刀由主轴按2的传动比传动,因此,主轴每两转,上、下拉刀相向运动,各作一次往复运动,可以形成两次梭口。复动式:主轴每回转两转,上下拉刀各作一次往复运动,形成两次梭口。特点:每页综框配置上、下两把拉钩,由上、下两把拉刀拉动。拉刀由中心轴传动,因此,主轴每回转两转,上下拉刀各作一次往复运动,形成两次梭口。机构动作比较缓和,能适应较高速度,应用广泛。2)按纹板和阅读装置分: 机械式,机电式,电子式。3)按提综装置分:拉刀拉钩式 、偏心盘回转式。4)按回综方式分:积极式 、消极式。梭口有关梭口的概念梭口:开口时,经纱上下分开,形成引纬的通道,BC1DC2即为梭口。上层经纱:BC1D; 下层经纱:BC2D;梭口的几何形状综平位置:梭口完全闭合时综框的位置,即BCD;梭口高度H:开口时经纱随综框上下运动时的最大位移C1C2(H)经纱位置线 经纱位置线定义:经纱处于综平位置时,经纱由织口至后梁所构成的一条曲折线BCDE。径直线:如果D、E两点在BC直线的延长线上,则经纱位置线是一根直线,称为径直线。 实际生产中,胸梁高低、织口位置、综平时的综眼位置一旦确定一般不再改变,经纱位置线的调整是指改变后梁的高低位置。 摩擦摩擦是引起经纱断头的原因之一改变摩擦大小的途径:1、减小停经片对经纱的摩擦,合理选择停经片重量;2、减小后梁对经纱的摩擦,适当减小后梁仰角;3、减小综眼对经纱的摩擦;4、减小钢筘对经纱的摩擦;5、梭子对经纱的摩擦。引纬引纬的作用将纬纱引入由经纱所构成的梭口,以便经纬交织,形成织物。引纬方式1、有梭引纬 由梭子将纬纱引入梭口,梭子既是引纬器,又做存纬器用。2、无梭引纬 各种新型引纬器或流体引纬介质将一定长度的纬纱引入梭口,引纬器不再载有纬纱卷装,或仅有极小数量的纬纱卷装。有梭引纬梭子1、材料:一般采用耐冲击、耐磨损、质地坚韧,重量较轻、并有一定弹性的木材。目前,也有用有机合成材料,复合材料制作。2、结构形式: 外形呈流线型且表面光滑; 梭子的尺寸由梭口大小及其内腔尺寸大小决定。3、梭子重量: 以轻为好,以利于提高织机速度,减少噪声和机器振动。4、分类:自动换梭;自动换纡。引纬机构常见的引纬机构(投梭机构)有三种。根据传递投梭棒运动的作用力位置的高低分上投梭、中投梭、下投梭。麻织机:上投梭 棉织机:多采用下投梭 丝织机:中、下投梭 毛织机:多采用中投梭 国外有梭织机:多采用中投梭1) 下投梭机构特点:投梭棒顶端作圆弧运动,所以皮结套在投梭棒上,击梭前皮结的定位不十分准确,故只用于换梭织机(棉、丝),皮结、投梭棒易损坏,噪音大。2) 中投梭机构有铁鞋式和四连杆式。特点是:击梭时皮结相对筘座的运动轨迹为一直线,皮结与投梭棒上部铰接,皮结定位准确,有利于梭子平稳飞行,击梭,制梭噪音下降,皮结,投梭棒的损坏减小,可用于换纡织机(毛、丝)。梭子引纬运动分析织机主轴回转一周时间内,梭子经历静止、击梭、自由飞行、制梭、静止几个阶段。击梭:皮结与梭子接触到梭子开始脱离皮结。自由飞行:梭子离开皮结、进入梭口直至离开梭口。制梭:梭子离开梭口,进入对侧梭箱受到制梭及缓冲作用。静止:停在一定位置上,待下一次反向击梭。无梭引纬无梭引纬:以空气或水的射流,或以一种体积小、重量轻的引纬器代替梭子引纬。特点:织机速度提高,入纬率(单位时间内织机引入纬纱的长度)增加。引纬方式:剑杆、喷气、喷水、片梭、纬向多梭口引纬等。剑杆引纬 1、引纬过程2、引纬的特征1)产品适应性好。2)夹持纬纱的运动独立于剑杆的引纬运动,有利于工艺调整和操作。3)多色纬功能强:8-16色,设计灵活性强,不影响织机速度。4)入纬率继续得到提高。3、分类及特点:1)按剑杆形式分 刚性剑杆引纬利用刚直、坚硬的引纬杆在梭口中往复移动,达到引纬目的。 特点:引纬可靠;因可悬空引入梭口,对经纱的磨损小;占地面积大。 挠性剑杆引纬利用截面形状扁平的钢带或尼龙带的伸卷作用进行引纬。 特点:机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对经纱的磨损较大。2)纬纱握持方式分叉入式:圈状引纬,只适宜于少数织物,如帆布,带类,每次引入双纬。 特点:机构简单,交接纬纱可靠;纬纱易划伤;纬纱退绕速度2倍于引纬速度;纬纱易退捻。夹持式:线状引纬,每次引入单纬,应用广泛。 特点:纬纱退绕速度等于引纬速度,适合织机高速;纬纱不易划伤;剑头设计较复杂;纬纱不产生退捻。运动配合:1)接纬剑比送纬剑先到运动的极限位置,且接纬剑先退出;2)两剑杆存在交接冲程,两剑杆作同向运动,两者相对速度最小,此时,交接纬质量稳定。剑杆引纬工艺特点及主要适用品种 最高入纬率:1000m/min; 最大织机幅宽:4600(mm); 多色纬功能:8-16色; 积极引纬,对纬纱握持良好,低张力引纬,适合强捻纬纱织造,抑制纬缩疵点。 适用纱线:多种纤维的长丝及短纤纱,适用于花式纱,变形纱及弱捻低强纬纱 适用织物:细布,府绸,卡其类,多色纬织物,花式纱,复合纱的厚重织物,特种工业用,精纺毛织物,毛圈织物,劳动布们,割绒,双层,多层织物 。剑杆引纬示意图剑杆交接喷气引纬 1、概述1)引纬介质:气、水2)喷射引纬原理a. 流体流经纬纱表面,流体对纬纱产生摩擦力。利用流体与纱线表面的摩擦所产生的牵引力,将纬纱引过梭口。b. 单元长度纬纱所受的射流牵引力正比与气流对纱线的摩擦系数、空气密度、(射流速度-纬纱速度)2、单元纱段直径、单元纱段长度。3)喷射引纬从根本上不同于其它形式的引纬方式主要有:a.载纬介质与纬纱之间存在速度差;b.该速度差产生引导纬纱越过梭口的牵引力。4)射流的运动压缩空气从圆管的出流为自由射流。自由射流即是将压缩空气无阻挡地喷向大气中,并随后消失在大气中的气流。自由射流的特点:a. 轴对称射流;b. 边界上射流速度为0;c. 随着射流离喷嘴的距 离愈远,流速愈低。5)喷射引纬的特点a. 高速高产 WIR=1500-2000m/minb. 占地面积小c. 需要定长储纬装置,目的是节约牵引力d. 停台主要是纬停2、喷气引纬系统1)喷气引纬装置:气流、喷嘴、定长储纬装置、导流管道。a. 气流:集体供气:用于多喷嘴接力引纬。特点:引纬气流质量好且稳定;基建投资大;灵活性较差。b. 喷嘴 孔径、长度孔径大:气流速度一定时,耗气量上升,引纬距离增加;耗气量一定时,气流速度下降,引纬距离减小;孔径小:纬纱与喷管的磨损增加,能量损失太大;有利于引纬距离的延长。一般喷嘴长度长有利于引纬(气流与纬纱接触长,牵引力增大) c. 导流管道 管道片异型筘(风道筘)a. 单喷嘴引纬系统组成:定长盘储纬; 主喷嘴引纬; 管道片限制压缩空气膨胀,抑制管道内引纬气流速 度的下降,减少气流对周围静止空气的扩散; 吸嘴对纬纱自由端进行牵引,减少纬缩。b. 多喷嘴引纬系统 (又称接力引纬) 组成:定长储纬器 主喷嘴 辅助喷嘴使引纬气流的流速得到周期性补偿; 风道筘纬纱穿越梭口的飞行通道。3、气流引纬形式对纬纱飞行的影响1)单喷嘴引纬系统飞行一段时间后,气流头端速度减慢,而尾端喷嘴处仍很快,纬纱经一段距离后浮动、成圈,纬纱前端速度小于后端速度,造成“前拥后挤”现象。2)多喷嘴引纬系统纬纱头端气流不断得到补充。1、 喷气引纬工艺特点及主要适用品种 WIR=1500-2000m/min;多色纬功能:4-6色;引纬方式:消极引纬(自由端引纬);适用纱线:多种短纤纱及长丝,粗重结子纱、圈圈纱等花式纱线作为纬纱。适用织物:可以加工轻薄到厚重各类织物2、引纬过程 可分为:击梭、飞行阶段、制梭击梭:扭轴投梭。击梭后片梭初速度与织机车速无关,而取决于扭轴的变形能量、扭轴的扭转变形量。飞行阶段:片梭在导梭片形成的轨道内飞行。制梭:片梭进入制梭箱后,制梭装置吸收片梭动能,使片梭的速度迅速下降为零,并准确定位。刚性剑杆引纬挠性剑杆引纬喷气引纬打 纬打纬机构对打纬机构的要求:打纬机构的摆动应为引纬运动留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打纬机构的作用1、用钢筘把纬纱推向织口;2、确定经纱密度和织物幅宽;3、控制梭子在梭口中的运动方向;4、打纬时梭子停留在梭口区域外。从长、短牵手的速度图线看:牵手越短,曲柄处于后止点附近时,筘座的运动速度愈慢;牵手越短,曲柄处于前止点附近时,筘座的运动速度愈快,对打紧织物有利;从长、短牵手的加速度图线看:牵手越短,筘座的加速度越大,对构成紧密织物有利;牵手越短,筘座的加速度变化也越大,织机振动也越厉害。2、共轭凸轮打纬特点:筘座的运动可任意控制。1)筘座静止角大,引纬时筘座静止不动。2)筘座摆动动程小,产生的振动小,适应高速运行。打纬与织物的形成织物的形成 织物结构的稳定并不是在一次打纬后就结束,而在离开织口若干距离的织物形成区内仍发生纬纱和经纱的相对移动。在织物形成区外,仍不能获得确定的结构。下机后,织物结构在若干时间内还略有变化。影响打纬区宽度的主要因素:1)织物结构:经纬纱密度越大,织物交织点增多,打纬阻力增大,打纬区宽度较大;织物组织:平纹交织点多,打纬阻力较大,打纬区宽度较大;斜纹交织点较少,打纬阻力较小,打纬区宽度较小。2)纱线性能:如摩擦系数、纱线弯曲刚度系数、纱线弹性等。3)上机参数:如经纱上机张力等。经纱上机张力与织物形成的关系经纱上机张力:综平时的经纱静态张力。1、织物的外观质量上机张力大,织物平整、条影多且深、狭幅长码;上机张力小,织物不平整、条影不明显、阔幅短码。2、织物的内在质量上机张力大,织物经向强度增大、经向伸长减小。3、织造条件上机张力大,开口清晰;经纱易疲劳;打纬区宽度减小,由此可减低断头率;纬纱不易反拨回退;打纬阻力有一定程度的增加。4、采用较大的上机张力,下机织物的缩水率较大。5、组织结构平纹交织点较多,为了打紧纬纱,用较大的上机张力;斜纹类织物则采用相对小的上机张力。制订上机张力的原则:在保证顺利织造的条件下,上机张力越小越好。一般上机张力小于纱线断裂强度的30%。卷取和送经卷取机构的作用将已织成的织物引离织口,卷绕到卷布辊上;确定和控制纬纱在织物内部的排列密度。卷取机构的类型:积极式:连续式、间隙式 / 卷取量恒定、卷取量可变消极式:积极式卷取机构积极式连续卷取机构(新型织机采用) 织造中由织机积极传动而连续卷取织物。 作用原理:主轴回转一周,织入一根纬纱,对应卷取织物长度为: L (100/机上纬密)= 系数*D D-卷取辊直径 只要任意搭配齿轮的齿数,可使织物纬密在一个较大范围内变化,但齿轮齿数是有级变化的。 2)纬密的计算纬密:单位长度内所织入的纬纱根数(根cm)机上纬密: 在织机上具有一定张力条件下的纬密,理论纬密。机下纬密: 即实际纬密 Pw ,下机后量得的纬密。织物下机缩率:a% = ( Pw - Pw)/Pw * 100% Pw = Pw/(1-a%)3)影响织物下机缩率的因素: 织物原料种类; (棉2-3%) 织物组织、密度; 纱线特数; 经纱上机张力; 车间温湿度等。2、 积极式间歇卷取机构: 七齿轮卷取机构 卷取作用周期性发生1)作用原理织机主轴一转,织入一根纬纱,对应卷取的织物长度为: L = 系数*D (D-卷取辊直径) 改变变换齿轮的齿数,实现织物的纬密调节。2)间歇式卷取机构的优缺点优点:结构简单,调节方便。缺点:机件容易松动和磨损,导致卷取失灵,使织物纬向出现稀密不匀现象;布面游动大,容易造成边经断头。3、(卷取量可变的)蜗轮蜗杆间歇式卷取机构机械式:时而等量卷取,时而停止卷取电子式:不需要变换齿轮;纬密可无极变化,满足织物设计要求;可定量卷取和停卷,还可改变卷取量。边撑在织物形成过程中,经纬纱的交织决定了成布的宽度小于经纱的穿筘幅宽,造成织口处的经纱(特别是边经纱)的倾斜曲折。1、作用:阻止织口处布幅的收缩,减少边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