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网上作业.docx_第1页
现代科技网上作业.docx_第2页
现代科技网上作业.docx_第3页
现代科技网上作业.docx_第4页
现代科技网上作业.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古代,自然哲学的最高成就出现在()。A.古埃及B.古希腊C.古印度D.中国2、勾三股四弦五的规律在西方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律,最早出现在()数学著作中。A.九章算术B.周髀算经C.数学九章D.黄帝九章算法细草3、最早运用公理化方法演绎数学体系,代表了古希腊数学最高成就的著作是()。A.算术B.九章算术C.几何原本D.周髀算经4、提出科学的氧化燃烧理论,完成划时代“化学革命”的法国化学家是()。A.拉普拉斯B.李比希C.维勒D.拉瓦锡5、著名的“丝绸之路”形成于()代。A.秦B.汉C.唐D.宋6、被尊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是()A.牛顿B.哥白尼C.伽利略D.麦克斯韦7、最早把实验引入力学研究,并通过望远镜进行天文学研究的科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B.牛顿C.阿基米德D.伽利略8、被后人誉为“力学之父”的古希腊物理学家是()。A.阿基米德B.朗开米基罗C.亚里士多德D.欧几里得9、近代科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B.牛顿C.欧几里得D.爱因斯坦10、提出光量子理论的是()A.普朗克B.爱因斯坦C.海森堡D.德布罗意11、被马克思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的是()。A.阿基米德B.朗开米基罗C.亚里士多德D.欧几里得12、最早养蚕和织造丝绸的国家是()。A.印度B.中国C.埃及D.巴比伦13、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勇敢提出“日心说”观点的科学家是()。A.布鲁诺B.哥白尼C.拉普拉斯D.伽利略14、近代欧洲第一个科技强国是16世纪的()。A.英国B.法国C.德国D.意大利15、中医采用的望色、闻声、问病、切脉四诊法,最早是()所采用的。A.华佗B.扁鹊C.张仲景D.李时珍16、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是()A.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B.量子论的建立C.狭义相对论的建立D.量子论与狭义相对论的建立17、1158年以波伦亚大学为代表的近代大学以()为发祥地。A.英国B.法国C.德国D.意大利18、被称为“有机化学之父”和“农业化学之父”的德国化学家是()。A.拉瓦锡B.波义耳C.李比希D.维勒19、中国传统以木结构为主体的建筑风格,大约形成于()代。A.秦B.汉C.唐D.宋20、英国对于()的发明和改进,使其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并以此为标志迎来了第一次产业革命。A.蒸汽机B.织布机C.炼钢炉D.发电机二、多选题1、诺贝尔基金会设立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奖项包括()。A.物理学B.数学C.化学D.生理学或医学2、从19世纪到20世纪,美国有一系列重要的发明,包括()。A.摩尔斯发明电报B.贝尔发明电话C.爱迪生发明白炽灯D.莱特兄弟发明动力滑翔机3、现代科学一般分为()三大部分。A.基础科学B.技术科学C.应用科学D.操作科学4、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是()。A.细胞学说B.牛顿力学定律C.达尔文的进化论D.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5、下列属于基础科学的有()。A.化学B.材料科学C.物理学D.生物学6、现代物理学理论的两大基石是()。A.量子理论B.万有引力定律C.相对论D.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7、下列作品中属于中国古代医药学著作的有()。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神农百草经D.本草纲目8、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体现在()等学科方面。A.农学B.医药学C.天文学D.逻辑学9、下列属于中国古代农学方面的著作有()。A.汜胜之书B.齐民要术C.笠翁对韵D.农政全书10、现代技术一般分为()三大类。A.实验技术B.基本技术C.生物技术D.产业技术三、判断题1、技术不但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2、一般来说,科学的任务是“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而技术的任务则是回答自然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3、世界上最早的力学著作是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4、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可燃物中含有燃素可以燃烧,而不可燃物因为不含燃素因而不能燃烧。5、维萨留斯在人体构造中通过人体解剖得出的结论对于生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6、最早提出高等教育要实行“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原则的国家是意大利。7、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发明发电机之后,电力技术迅速推广,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8、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世界科学技术最辉煌的国家是古埃及。9、文艺复兴运动为欧洲的近代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10、科学与技术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11、技术除了需要经验、理论和技能等主体要素,还需要借助于工具和机器等客体要素。12、科学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因而科学认识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13、科学的成立需要经过技术的检验,而技术的形成不需要科学的根据。14、北宋时期,毕升发明的雕版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15、最早运用公理化方法演绎数学体系的著作是丢番图的算术。1、在发电机的发电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由()A.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热能转化为电能C.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电能转化为机械能2、发现并命名了X射线,获得世界上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是()。A.汤姆孙B.贝克勒尔C.伦琴D.查德威克3、组成一切能量的最小单元是()A.原子B.电子C.量子D.细胞4、2006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确认太阳系的行星数量为()颗。A.7B.8C.9D.105、天文学家在对比星系的光谱后发现宇宙中所有的星系都在彼此远离,提出宇宙处于普遍的()状态之中。A.膨胀B.静止C.收缩D.无序6、卫星通信所用的载波是()。A.长波B.中波C.短波D.微波7、原子是由()所组成。A.质子和中子B.质子和电子C.原子核和电子D.中子和电子8、以下哪一波段的电磁波会穿透电离层()A.长波B.中波C.短波D.微波9、1665年英国科学家()首次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A.孟德尔B.沃森C.克里克D.胡克10、最早提出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单元,且具有不可分割特性的古希腊科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B.德谟克利特C.阿基米德D.阿佛加德罗11、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为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基础的德国天文学家是A.哥白尼B.托勒密C.第谷D.开普勒12、微波通信使用的电磁波波长一般为()。A.小于0.001mmB.0.1mm1mC.10m100mD.100m1000m13、下列人物中提出宇宙大爆炸模型的是()A.牛顿B.爱因斯坦C.伽莫夫D.哈勃14、原子核是由()组成的。A.质子和中子B.质子和电子C.原子和电子D.中子和电子15、运用距地面20km左右的飞艇或气球作为基站进行通信的方式,叫做()。A.光纤通信B.卫星通信C.平流层通信D.对流层通信16、生命活动的最小单位是()。A.病毒B.细胞C.细胞核D.线粒体17、原始生命的化学演化过程中,最神秘和复杂的阶段是()。A.从无机物分子到有机物小分子B.从有机物小分子到有机高分子物质C.从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D.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18、通信的数学理论的作者是()A.笛卡儿B.欧几里德C.牛顿D.申农19、最先提出生物进化论观点的是()。A.达尔文B.拉马克C.华莱士D.孟德尔20、病毒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小生物,其结构通常只由核酸和()组成。A.DNAB.RNAC.蛋白质D.酶二、多选题1、物联网技术能够将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从而实现智能化管理。主要包括()。A.射频识别B.红外感应器C.全球定位系统D.激光扫描器2、对于物质的基本结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有()。A.波义耳B.拉瓦锡C.道尔顿D.阿佛加德罗3、19世纪末,物理学三大发现证明了原子具有内部结构,提供了探索微观世界的基本工具。它们是()。A.X射线B.天然放射性C.电子D.中子4、现代地球构造理论发展过程中提出的理论有()。A.盖天说B.板块构造说C.海底扩张说D.大陆漂移说5、下列属于类地行星的是()。A.水星B.金星C.火星D.土星6、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基础是()。A.信息B.物质C.文字D.能量7、下列属于光纤通信优点的是()。A.便于敷设和运输B.通信容量大C.保密性能好D.使用寿命长8、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是()。A.传感技术B.遥感技术C.通信技术D.计算机技术9、物体之间最基本的相互作用的力,主要表现为()。A.强力B.弱力C.电磁力D.引力10、类木行星特点的是()。A.卫星多B.自转慢C.无固体外壳D.有浓密的大气三、判断题1、微波通信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微波在传输过程中不受地形限制,不会被障碍物阻断。2、根据板块构造说,喜马拉雅山是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3、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的机制是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过程。4、DNA双螺旋结构的阐明标志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面。5、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6、基因不仅能稳定遗传,而且能够突变。7、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有机体,能够独立生存。8、“机器人三定律”最初是在科幻小说中提出的。9、宇宙胚种说认为生命起源于原始地球上的无机物,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进化为原始生命体。10、基因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或RNA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1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的单位。12、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本轮均轮”模型,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13、居里夫人在研究阴极射线管中气体放电实验时,发现了一种神秘的射线并命名其为X射线,因此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14、光年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长度概念。15、化学家门捷列夫研究了原子量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分子原子”学说。1、纳米材料是一种性能独特的新型材料,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米。A.一千万分之一B.一亿分之一C.十亿分之一D.一百亿分之一2、在冻土带和海洋深处发现了一种新型固体能源“可燃冰”,它的主要成分是()。A.甲烷和水B.甲醇和水C.丁烷和水D.硫化氢和水3、原子能和平利用的关键在于()。A.自然界核燃料的储藏量B.核辐射的控制C.链式反应的实现D.可控链式反应的实现4、参与“神舟七号”海上测控任务的“远望六号”是一艘()。A.地质勘察船B.海洋监测船C.极地考察船D.航天测量船5、卫星通信所用的载波是()。A.长波B.中波C.短波D.微波6、目前世界上用得最多的半导体材料是()。A.硅B.锗C.砷化镓D.磷化稼7、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的()。A.51%B.61%C.71%D.81%8、原子是由()所组成。A.质子和中子B.质子和电子C.原子核和电子D.中子和电子9、以下哪一波段的电磁波会穿透电离层()A.长波B.中波C.短波D.微波10、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人造卫星种类是()。A.应用卫星B.技术试验卫星C.科学卫星D.物理探测卫星11、微波通信使用的电磁波波长一般为()。A.小于0.001mmB.0.1mm1mC.10m100mD.100m1000m12、下列人物中提出宇宙大爆炸模型的是()A.牛顿B.爱因斯坦C.伽莫夫D.哈勃13、运用距地面20km左右的飞艇或气球作为基站进行通信的方式,叫做()。A.光纤通信B.卫星通信C.平流层通信D.对流层通信14、生命活动的最小单位是()。A.病毒B.细胞C.细胞核D.线粒体15、原始生命的化学演化过程中,最神秘和复杂的阶段是()。A.从无机物分子到有机物小分子B.从有机物小分子到有机高分子物质C.从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D.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16、通信的数学理论的作者是()A.笛卡儿B.欧几里德C.牛顿D.申农17、以下航天器中,往返于地面和太空,并能重复使用的载人航天器是()。A.深空探测器B.载人飞船C.航天飞机D.航天站18、我国农村常用的沼气发酵池,采用的是()。A.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B.生化转换技术C.热解制油技术D.干馏技术19、病毒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小生物,其结构通常只由核酸和()组成。A.DNAB.RNAC.蛋白质D.酶20、1970年中国使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是()。A.亚洲一号B.天链一号C.风云一号D.东方红一号二、多选题1、超导现象发生受三个临界值的约束,分别是()。A.临界压力B.临界温度C.临界磁场D.临界电流密度2、太阳能的转换和应用技术主要是()。A.太阳能热利用B.光电转换C.光化学转换D.光磁转换3、计算机技术的内容极其广泛,大致包括()。A.计算机系统技术B.计算机器件技术C.计算机部件技术D.计算机组装技术4、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是()。A.限制性内切酶B.神经氨酸酶C.逆转录酶D.连接酶5、生物质能的主要来源有()。A.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B.城市固体废物C.禽畜粪便D.农林业资源6、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是指()A.塑料B.合成纤维C.纳米材料D.合成橡胶7、人类古代史按照生产工具的不同发展阶段划分为()。A.石器时代B.青铜器时代C.铁器时代D.黄金时代8、我国当代远距离通信的主要形式有()。A.微波通信B.光纤通信C.卫星通信D.平流层通信9、利用生物技术缓解能源危机方面的应用主要有()。A.生产沼气B.生物质热裂解气化发电C.生产乙醇D.生物质液体燃料10、从大的类别来分类,材料可以分为()。A.金属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C.有机高分子材料D.复合材料三、判断题1、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能源,它起源于地球内部的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2、高温超导材料是指临界超导温度高于零摄氏度的材料。3、氢燃料电池是一种储能装置,把电能储存起来,需要时可以释放出来。4、细胞核移植技术是目前动物、植物品种改良的主要育种方法。5、细胞工程是应用细胞生物学方法,按照人们的预定设计,有计划地保存、改变和创造细胞遗传性状的技术。6、有缆水下机器人的体积小、制造成本低,但是下潜深度不如载人潜水器。7、海上石油钻探平台的建造和海底通信光缆的铺设都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主要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