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关于君子的名言(释义).doc_第1页
古人关于君子的名言(释义).doc_第2页
古人关于君子的名言(释义).doc_第3页
古人关于君子的名言(释义).doc_第4页
古人关于君子的名言(释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人关于君子的名言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孔子说:“君子相互团结但不互相勾结,小人相互勾结但不能互相团结。”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孔子说:“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有利可图;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侥幸。”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4、子曰: “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孔子说:“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作用仅限于某一方面,应多才多艺。”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孔子说:“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孔子说:“君子态度和顺,但不会苟同别人;小人容易附和别人的意见,但其实不能与别人平和相处。”8、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孔子说:“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9、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10、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名利。”11、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孔子说:“君子穷困时尚能安守,小人穷困了就不约束自己而胡作非为了。”1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孔子说:“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强调内省的态度,遇事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怨天尤人。”13、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1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孔子说:“君子庄重自尊而不与人争强斗胜,团结群众而不结党营私。1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意思是:君子以言行不一致为耻。16、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论语卫灵公孔子说:“君子坚守正当而不能不顾是非地讲究信用。”17、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意思是:如果君子舍弃“仁义”这种品德,君子又如何成其为有名的君子?君子就算是酒足饭饱也不违背“仁义”这中品德的,当他们停留在某个(国家)落脚后,必然会为这个(国家)奔走。18、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子贡向孔子请问君子之道。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1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意思是: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20、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论语阳货子贡问:“君子也有所厌恶吗?”孔子说:“有厌恶。厌恶传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处于下位而毁谤上级的人,厌恶勇敢而不明礼节的人,厌恶果敢而顽固不化的人。”21、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意思是说:上层的道德好比风,平民百姓的言行表现像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顺着风的方向倒。2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论语雍也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23、君子周急不继富。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对于穷困危急之人的帮助是雪中送炭,而对于富贵人家的帮助并非锦上添花。24、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孔子说: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会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25、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孔子说:“君子的遗恨是到死而名声不被人称颂。”26、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曾子说:“真正的君子用道义去交朋友,通过交友辅助仁德。”27、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曾子说:“君子考虑问题,从来不超出自己的职权范围。”28、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孔子说:“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29、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孔子说:“ 有了义字当先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否则,一个君子会以勇犯乱,一个小人会因为勇敢沦为盗贼。”3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论语里仁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规定要怎样干,也没规定不要怎样干,只要怎样干合理恰当,便怎样干。”31、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孔子说:“君子所行的三件事,我一件也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虑,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惧怕。”32、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孔子说:“人渊博广泛地学习文化、文明,并约束于社会行为规范,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33、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论语子张意思是:君子尊重贤人,也容纳普通的人;嘉奖好人,也同情能力差的人。34、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论语子张意思是:子贡说:“君子可以由一句话表现他的智能,也可以由一句话表现出他的不明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谨慎。”3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意思是:君子不会致力于饮食及居住环境上追求安饱,努力勤快地做事而且谨慎地说话,又能主动地向志向行为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36、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37、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孔子说:“君子有三个方面有敬畏之心:一是敬畏天命,二是敬畏有道德学问的人,三是敬畏圣人的言论。小人不知道天命而无敬畏之心,对大德之人怠慢不敬,对圣人之言侮辱不敬。”38、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用心思考的事:看要看得明确,不可以有丝毫模糊;听要听得清楚,不能够含混;脸色要温和,不可以显得严厉难看;容貌要谦虚恭敬有礼,不可以骄傲、轻忽他人;言语要忠厚诚恳,没有虚假;做事要认真负责,不可以懈怠懒惰;有疑惑要想办法求教,不可以得过且过,混过日子;生气的时候要想到后果灾难,不可以意气用事;遇见可以取得的利益时,要想想是不是合乎义理?”39、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有子说:“君子专心致力于最基础的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40、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41、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孔子说:“君子只计谋于道,不计谋于食。耕田也有饥饿的时侯,学道也可得禄食。所以君子只忧道之不明不行,不忧贫不得食。42、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论语公冶长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君子的四种道德:“他自己行为庄重,他事奉君主恭敬,他养护百姓有恩惠,他役使百姓有法度。”43、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孔子说:“君子以义为根本,以礼法来实行义,以谦逊的语言来表达,以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啊!44、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45、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雍也孔子说:“那怎么会呢?君子可以被摧折,但不可以被陷害;可以被欺骗,但不可以被愚弄。”46、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有过错时,人人都 看得见;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47、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论语子张子夏说:“虽然只是小路而已,但是也一定会有值得欣赏的景色:相反如果走得太远恐怕就会有泥泞了,正因为这样,明智的人才不会这么做。”48、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子夏说:“工匠在作坊里完成产品,君子通过学习来领悟道理。”49、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 尧曰孔子说:“不懂得客观自然规律,就不可以成为君子;不懂的礼义礼节,就不能立足于社会;不懂得分辩言语明辨是非,不能了解别人。”50、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孔子说:“有德行的君子,与人相处恭敬谦逊,与世无争。如果一定要找他有所竞争的地方,那一定是见他在比赛射箭的时候。 仔细观察他将要开始射箭的时候,一定是先行礼,后上场, 射完之后,必与一同射箭的人一同下场来,胜者敬酒, 君子之争就是这样的情形。”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2、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3、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不因为人憎恶寒冷就取消冬天,地不因为人憎恶辽远就缩小面积,君子不因为小人吵吵嚷嚷就停止他正义的行为。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而心地亲近,小人以利相亲而利断义绝。5、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礼记中庸君子的所作所为,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的所作所为,违背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合乎中庸之道,是因为随时都能做到适中,无过也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之道,是因为小人无所禁忌,胆大妄为。6、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君子致力追求的是大事情和长远利益,小人致力追求的却是小事情和眼前利益。7、君子有容人之量,小人存忌妒之心。-左传有德行者气量大,无德行者嫉妒别人。8、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唐孟郊)君子的气量没有边际,心胸可以容纳百川。9、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10、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汉刘向)君子遇到适当的时机时(心)如水一样(平静),小人遇到了适当的时机时(心)如同火一样(炽烈)。11、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史记有修养的人,灾祸来临不害怕,幸福来临不惊喜。12、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资治通鉴因为君子持有才干来做善事;而小人持有才干用来做恶事。13、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宋苏轼)君子要想达到长远的目标,则一定要等待时机;要想成就伟大的功业,则一定要能够忍耐。14、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宋朱熹)有道德的人在小事上做得不见得漂亮,但是他的才能完全可以承担重任;没有修养的人虽然见识浅薄,但并不是没有一点长处可取。15、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同利为朋。-(宋欧阳修)君子与君子,是以理想目标相同结成朋党;小人与小人,以暂时利益一致结成朋党。16、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无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势利,故患得患失,无所不为。-(宋胡宏)君子以德行处世,所以不计较个人之得失;小人以势利处世,所以患得患失,大胆妄为17、君子之为利,利人;小人之为利,利已。-(明方孝孺)君子在追求利益的时候,也会为了别人的利益着想;小人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只为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18、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轻重人。-(清宋缍)君子从道德衡量人,小人则从权势衡量人。19、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君子修养身心,没有比诚信更好的了。20、君子表不隐里,有暗同度。-意林魏子君子表里如一,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都一样。21、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礼记表记君子不夸大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了功绩,也不觉得多么了不起。22、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唐孟郊秋怀君子像大山巍然屹立,不为名利所动,小人却为一点点利害关系就争执不休。23、君子之行,动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 后汉书不因为眼前利益而放弃自己的人生理想,不因为道义的付出而感到内心愧疚。作为一个君子的言行,应当以符合道德礼仪为基本准则。 24、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诗经小雅小弁君子一定不要轻易讲话,小人正把耳朵紧紧地贴在墙上。25、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明朱衮观微子 高尚的人可以忍别人无法忍受的事情,宽容别人无法宽容的事情,居住在别人无法居住的环境中。比喻有修养的人要具备过人的忍耐性、度量和克制自己的能力。26、君子见人之厄则矜制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君子见到有人陷入困境,就会心生怜悯。而小人看见有人陷入困境,则会幸灾乐祸。27、君子之于人也,苟有善焉,无所不取。宋欧阳修宦者传论。这几句大意是:有道德的人对于别人,如果见到他有一点优点,也要将其优点学习过来。有德之士应虚心学习别人的一切优点长处,以完善自己的品格和学问。作者在这里强调了“之于人也”,表明学习对象是向所有的人,只要有可学习之处,就概不例外;“无所不取”表示学习的范围,是指无所不学,凡是善举,均应学习。用以强调应谦虚好学,十分恰切。28、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战国孟轲孟子公孙丑上。大乎:大于。与:偕同,跟别人一起。为善:行善,做好事。本句大意是:君子最高的德行莫大于跟别人一起做好事。要“与人为善”,不要“与人为恶”,已成为现在人们的习常口语和道德规范。但现在所说的“与人为善”通常指善意助人,“善”的含义也已和孟子所说的“善”有所不同。29、义动君子,利动贪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列传。这两句大意是:正义能感动有道德的君子,财利能打动有贪欲的小人。以儒学占主导地位的中国文化推祟非功利性,“喻于义”者是君子,“喻于利”者是小人是我国社会的传统观念。西方文化则强调极端功利主义,认为追求个人利益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应该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正确的认识,作为后代的继承者,应该根据具体的时空环境对传统进行创造性的整理与转换,树立社会主义的义利观,以重铸符合国情的中国政治文化精神。30、君子交绝,不出恶声。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交绝:断绝交情。恶声:难听的话,这两句大意是:君子在与人断绝交情时,不说难听的话。君子相交要善始善终,好合好散。有交情时两情相好即使在断交时,虽然会心中有所怨愤甚或仇隙,但也不可相互以恶语相伤问题自有问题在,要通过适当的途径来解决,以恶语相伤,只会徒增无谓的烦恼,或给人以笑柄于实质同题无补。这两句可用于说明在交往中要好合好散,不必在断交时以恶语相伤。现在有些夫妇因感情不和而离异,通过协商的方法“和平解决”,好合好散,互不指责对方,可算是在现代生活中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31、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春秋左丘明左传晤公八年载叔向语。信:信用。征:证验。这两句大意是:君子说的话,就要讲信用,确凿而有证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说出的话应该有根有据,说到做到,这样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才能把事情办好。这两句可用于表示要言而有信。32、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周易既济。患:祸害。豫:通“预”,预先。本句大意是:君子总是想着可能发生的祸害,预先作出防范。对于祸害,如果预先能够想到,能够作出防备,就能加以杜绝,或在祸害发生时采取应变措施比较顺利地克服它。否则,祸害突然降临,仓促应付,后果便不可设想。所以明智的人都能居安思危,顺时忧逆。本句可用以说明平安时就要预防祸患的道理。33、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颜回,君子:道德高尚的人,行:行动。小人:道德低下的人。这两句大意是:道德高尚的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说话,道德低下的人只是以自己的舌头说话。君子重行不重言,他并不大肆宣扬,自我炫耀,而是以行为表明自己人品的高尚;小人重言不重行,他说得天花乱坠,以言语惑众正是为了掩盖自身的鄙陋。这两句用于教育人要重在做而不要重在说,也用于说明不可轻信那些说得美妙动听的言论。34、君子遗人以财,不若善言。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遗(wi未):赠送。若:如。善言:有益的话。这两句大意是:君子与其赠送人钱财,倒不如给人留下有益的话。儒家古训,重义而轻利。因此,赠人以钱财,远不如赠人以合乎儒家之道的善言贵重。钱财再多是有限的,而善言使人得益则是无穷的,这就是的原因。这句话今天仍有启迪作:赠送同志、亲朋以金钱,不如给他以忠告,促使他努力奋进为好。35、君子交有义,不必常相从。三国魏郭遐叔赠嵇康诗二首其二。义:情义。这两句大意是:君子之交。重在情义不必经常厮守相随。郭假叔认为君子相交,义最重要。所以他说:“天地有明理远近无异同。三仁不齐迹,贵在等贤从。”微子、箕子比干被称为殷朝“三仁”,他们的事迹不同,但重义却是一致的。现在可以给“义”以新解释表明交友要以理想、原则、志趣为重。36、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三国魏曹植君子行。未然:还未发生。处:置身于。这两句大意是:高尚的人要预防还未发生的事情,不要置身于犯嫌疑的境地。曹植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意思是高尚的人应洁身自爱,行为要明智,对于可能被误会和怀疑的处境要预先避免,以免受嫌疑不好洗刷。这两句多用于告诫人们要处事谨慎,要避开嫌疑。37、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周易系辞敬是立身之道,义是处事之道,直和方是名词动用,使之正直、使之方正的意思。这句话可以简浅地解释为:以敬心矫正内在的思想,以义德规范外在的行为。这是就个人修养而言的。38、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下君子的操行、修养自己开始,从而平治天下。孟子很看轻那些“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放弃自己的田地却去耕耘别人的田地,要求别人的很多,要求自己的很少)的人。孟子认为作为君子,应以“修身为本”,大家都从自己“修其身”做起。这样就可以达到天下平。在“修其身而天下平”这个意义上,孟子奉劝大家从“我”做起,在今天仍很有启迪意义。39、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唐骆宾王萤火赋。类:像。暗室:无光亮的房子,喻无人看见的暗处。不欺:不作见不得人的事。这两句大意是:(萤火虫于暗处也一样发光),像光明磊落的有道德的君子一样,即使在无人看见的暗处,也决不作见不得人的事。萤火虫尾端稍前方体侧有发光器,表面是一层淡黄色透明的硬质薄膜,下面排列着许多整齐的细胞,形成一个扁平的光盘。细胞里含有多数黄色细粒叫萤火体,遇着氧气就氧化而发光。骆宾王当然不懂这些科学道理,他是借萤火虫能于暗处发光的现象比喻不作暗事的慎独君子,并进而借以自况。40、君子不待囊而劝,不待贬而惩。宋苏洵史论上。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待:等到。褒:表扬,褒奖。劝:努力,自勉。贬:批评指责。惩:警戒。这两句大意是:君子不等别人表扬就会自勉不等别人批评就会自警。本名句可供论述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自觉地劝善惩恶时引用。41、君子之学也,其可一日而息乎。宋欧阳修杂说三首其三其:岂。息:停息。这两句大意是:有人格有思想的人,他的学习难道可以有一天的停息吗?此条用一个反诘句,肯定“学不可以已”的道理,但换了一种形式,换了一种角度之后,使句子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而且发人深思,其效果比平铺直叙、正面强调更强烈,更使人心服。42、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而改节。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在臣。这两句大意是:君子修养道德,确立操守,不因为困窘而改变其志向节操。汉乐府猛虎行有“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之句,君子修道立德,决不能随波遂流,见风使舵,从而丧失品格,为人所不齿。43、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本句大意是:君子不认为细小的好事不值得去做而舍弃它。淮南子上这段话是:“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是故积羽沉舟,群轻折轴,故君子禁于微。”意思是说:君子不认为小的好事不值得做而舍弃它,小的好事积累起来就成为大的好事,不认为小的坏事没啥大妨害而去做,小的坏事积累起来就是大的坏事。所以,羽毛虽轻,积累多了可以把船压沉,物体虽轻,数量多了可压断车轴,因此君子在坏事刚露头的时候就加以禁止。这段话中包含着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哲理,事物发生变化的时候,最初都不很显眼,逐惭地积少成多,由微入巨,变化就显露出来,人事物理,莫不如此。因此为人处世于小处也不可随便,小善当行,小不善当禁,决不可因“小”而掉以轻心。44、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之千里。西汉戴德大戴礼记礼察引易纬。君子:指有才有德的人。毫厘:指极短的长度。缪(mi谬):差错,失误。这几句大意是:君子开始时就应特别仔细谨慎,因为开头相差虽仅有毫厘,结果就会相差千里。这几句运用比喻,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谨慎,特别是一开始就要有严格的要求,不能有丝毫差错。因为如果对于开头的小小失误不认真加以纠正,结果就会铸成大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