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基础-重点.doc_第1页
艺术设计基础-重点.doc_第2页
艺术设计基础-重点.doc_第3页
艺术设计基础-重点.doc_第4页
艺术设计基础-重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绪论1.1设计艺术鉴赏的特点艺术鉴赏的概念“鉴赏” :鉴者,照也,明也,即 ”识” , 赏者: 即赏心,称扬,玩娱之意.鉴赏即:感受,鉴识,理解和评判的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 和 感情活动, 从具体设计作品的感受出发.由 感性阶段 和 理性阶段认识的飞跃.鉴赏课程,用大量的设计艺术作品给鉴赏者以强烈的感性冲击,从案例中生成美的感觉,美的情趣,美的意识.涉及设计艺术史、设计艺术批评和美学等艺术学科知识。1969年,美国学者,亚历山大,西蒙 首次 提出 “设计科学 ”论文 : 从人的创造思维和器物的合理结构之间的辩证统一和互为因果的关系出发,对设计科学的基本框架进行总结.包括定义,研究对象和实践意义.20世纪初,“ design ”开始引入中国” 中国开始注重装饰与设计俞剑华 “图案design一语”1920 蔡元培 “美术有狭义:建筑造像,,广义:图画与工艺美术” 等柳 林 我国制造家、实业家忽视工艺美术之得要,不以工艺美术为产品竟争这必要工具的结果。1.1.1识记:设计、艺术、技术三者的关系设计: 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体, 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具有高附加值的 文化 与 艺术 含量.设计艺术作品满足消费者三方面需求 1. 基本功能 2. 享受功能 3.鉴赏功能,构成了文化与艺术上不断提高的需求.相同点: 技术: 是一种方式, 过程,手段; 艺术: 是一种方式, 过程,手段, 又可以是艺术品,艺术现象, 不同点: 两者属性,目的和存在方式 都不同. 联系点: 1. 艺术的属性: 技术, 是技术存在的最高形态. 2. 技术成为艺术存在的基础,艺术在技术中成长出来.整体设计的产生便是 科学技术与艺术进步整合的产物. 技术化与艺术化的高度整合和统一,使设计日趋艺术化, 艺术化生活是人类的理想. 苏珊-朗格: 席勒 马克-第亚尼 1.1.2艺术欣赏与设计艺术鉴赏.(1) 领会:艺术欣赏与设计艺术鉴赏的不同点以下艺术欣赏艺术欣赏 是一种纯粹的审美活动, 而设计艺术鉴赏 是 实用性 与 审美性 的有机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揭示艺术品与欣赏者, 对象与主体, 生产与消费之间相互依存转化.辩证关系.1、艺术创作:可以说是艺术的”生产阶段”,它是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对创作客体(社会生活)能动反映的过程;2、艺术作品:可以看作是艺术生产的”产品”;3、艺术鉴赏:可以看作是艺术的”消费阶段”,它是欣赏主体(读者,听众,观众)和欣赏客体(艺术品)之间相互作用并得到享受的过程.一、艺术欣赏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形象性的特点: 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是具体,感性,有情感,A. 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B. 内容 与 形式 的统一.C. 个性 与 共性 的统一.2、主体性的特点由于美感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既有社会功利性,又有个人直觉性, 因此美感独具个性特征. 由于个人的生活经验与性格气质不同,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不同,因此形成了欣赏者在审美感受上的个性差异,艺术欣赏具有欣赏主体的烙印.3、审美性的特点 (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分) 从艺术生产角度:1)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2)必须是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艺术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1、艺术中的”真”不等于生活真实, 要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加工提炼生活真实升华为艺术真实,化真为美,通过艺术形象体现出来.,2、艺术中”善”, 通过艺术家的精心创作.,使艺术家的人生态度和道德评价渗透到艺术作品之中,化善为美,体现生动感人,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真善美-假,恶,丑, ,通过审美特征将生活中的丑在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来,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能动创造变成了艺术美,丑的性质没有变,但作为艺术形象,具有审美意义.,普列汉洛夫 ”艺术是既表现人们感情,也表现思想的”二、设计艺术鉴赏的特点:1、设计艺术是与人们 物质和精神生活 具有广泛与密切联系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是通过视觉形象和对一定物质材料进行加完成的艺术, 功能性 是其首要的特点. 陈设性艺品,繁复和简洁风格, 繁复不琐碎,简洁不简单, 根据环境不同,有要求华贵典雅,有要求清丽明快,有安详稳重,有要求轻松舒畅.,最终的标准是和 整体环境协调统一. 之后才能从, 构思,构图,工艺手法,材料,制作 方面细细审视.2、设计艺术与社会生产力有直接联系,它的发展标志着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3、设计艺术作品中,有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融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具有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 实用性是主要方面,美化是在实用的基础上进行的. 对器物、工具的鉴赏是从两个方面展开: 实用与美观相统一,是设计艺术追求的标准, (2)个性特点与社会时尚:设计艺术鉴赏同样有个性特点,但更尊重普遍性的社会时尚.1、个人风格 或 个性化的图式 (语言) 是艺术家成熟 标志. 文如其人就 就是这个道理. 设计师首先注重的是传递产品信息功能, 艺术作品重在 ”表达” , 设计艺术则重在 ”沟通” , 2、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艺术是不会以是否符合”时尚”为标准,而设计艺术却在很在程度上是时尚代言人.3、经典的艺术作品是永恒的.相同点:1、设计艺术鉴赏同艺术欣赏一样,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双向活动. 在设计艺术鉴赏中,设计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客体,是受众进行鉴赏的对象,作品成为鉴赏主体进行审美再创活动的客观依据. 2、设计艺术是生活的艺术,发源于人类物质与精神文化的创造领域,集中体现人类的本质力量和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3、物质与精神,实用与审美的双重属性, 二者的有机统一,融会贯通并潜移默化作用人们的生活.1.2设计艺术美与鉴赏设计艺术的性质决定设计艺术善的性质设计艺术美的特点:功能美、形式美、文化美?功能美: 1、非艺术品的本质特征, 产品的功能是实现功利的前提. 功能的实用,是构成设计美的重要特征之一.2、物的结构,材料,技术所表现的符合目的性和符合规律性的功能统一 一、功能美是指:(功能为第一要素)1、一切产品都是人们为一定目的按照自己掌握的客观规律对自然物质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2、当产品实现它的预定功能时,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达到统一3、合目的性体现物的实用功能传达的内在尺度,要求构成物的结构材料,技术等因素所发挥恰到好处的功利效用另一方面:1、设计品与环境协调的目的性。 “绿色革命”: 要求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节能,不污染环境,使用消费中无毒无害,利于保护环境,在报废后安全或易拆卸,回收,翻新. 产品包装,运输,销售,使用,考虑环保功能美所产生的多层次审美感受, 满足人对功利与实用的双重需求:1、具有直接的功利性,使人在使用过程中得到物质的满足;2、人与机的协调, 反映了机受人支配,使人获得体力和脑力的解放的深层美学思想.3、产品与环境的协调在更为广泛和更加深刻的背景下体现了自然规律,摆脱束缚与重负,追求体力解放和精神自由的不懈努力.功能美集中体现了设计美的本质,体现在设计观念上, 就是“好的设计是手段的节约”二、形式美:形式美是 功能美的抽象形态, 是指构成物外形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形,声等) 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如整齐,比例,均衡,反复,统一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形式美的基本因素: 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 形式美是 形式因素本身所具有的美,是对美的形式的知觉抽象, 形式美的关健是超越了某些观念内容,而只保留了形式因素本身的性格特征和情感意蕴.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特征. (形,色,声等物材料也具审美意义的属性, 是可以传达和获得某种情感意的属性的.点 线 面 的审美属性1. 点的基本特征是 聚焦2. 线的基本特征是 视觉导向3. 面的基本特征是 线的集合体. 其审美属性与边界线的审美属性关系密切.点: 圆形点:由曲线围合 ,形象完整, 内部饱满, 给人以同内敛,圆融,稳定但又趋向不断运动的感受.方形点:由直线构成 形象坚实 方正, 规整, 给人以静止和庄重之感, 其刚正的属性与圆形点的温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不规则点:由不规则的线构成,形象自由随意,给人以灵动多变之感。线: 直线的方向感强,且力度大于曲线,因此直线形态给人以刚劲,有力的美感,水平线与视学方向一致,因而产生舒缓,宁静,沉稳和无限延伸的感觉,垂直线与之正好相反,垂直的纵向形态给人向上耸立的基本感觉。 斜线的方向感与稳定,平衡的上下左右方向有对比,因此斜线显得比水平线和垂直线更灵活,而且斜线方向对其审美属性影响很大,向上的斜线给人奋发,挑战的积极美感,向下的斜线则让人产生俯冲,倾倒甚至危机感。曲线的流动性比直线大得多,而且自由曲线显得奔放,流畅, 自由曲线比几何曲线更灵活, 具有随机线和偶然性,没有有规定,因而也最为自由,内涵也是丰富.几何曲线一般具有理智而柔美和的美感, 他们通常对称分布,均衡,稳定,富有变化,蛇形线,一波三折,起伏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同时对充满柔和,秀美气质.螺旋线具有强烈的上升感, 同时它将重复性和创造性完美结合,从中可以领略到一种幽默的趣味. 运动感强烈,但是并不紧张,它是一种疏缓, 逐步延伸的幽雅美. 将重复性和创造性完美结合. 面:分为 几何形和自由形, 作为直线和直角的结合,矩形具有直线形态刚直,稳健的基本审美属性,而又以符合黄金比例的矩形富于美感.正方形四边相等, 平稳,单纯,安定,整洁,规则之感,而且它的审美属性与其空间位置无关, 具有整体稳定感.圆形与圆点的审美属性类似. 椭圆作为圆的变体,相对于圆,更秀气,柔和, 圆=大家闺秀, 椭圆=小家碧玉三角形:的审美属性受空间位置影响很大,正三角形则一般被视为最稳定感,又富有进取感;倒立的三角形,是最不稳定的,而且具有俯冲,倒退的感觉;一般来说,三角形的顶角的角度越大,对人的心理刺激越强烈,视觉识别力也越强.自由形,灵活感大于几何形,而且它的理性成分少,更具有人情味,具有亲和力.同样是物质自然属性之一,也是构成形美的基本因素.从表现意义上说: 色彩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 一切造型离不开色彩, 都要通过色彩表现. 能激发人的联想,想象和情感.一切设计元素中,色彩是最具有表现力的元素. 色彩琮可以强化造型的效果.单一的色彩可以引起不同的联想和感觉,相对个人而言是不稳定的. 色彩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于特定的色彩关系或色彩配置之中.-配置规律.- 形式美感.形式美感的组成:颜色、形状、自然属性,经过一定 组合规律 ,才能够形成更加强烈的形式美感。形式美法则: 组合规律是形式因素自身构成美的结构原理.按照 质 - 量 - 度 : 的关系去研究 形式美规律, 分为三类:1、一类是涉及 量 的关系的形式规律 主要是 整齐一律, 平衡对称;2、一类是涉及 质 的关系的形式规律 主要是 比例, 对比, 调和;3、一类是涉及 度 的关系的形式规律 主要是 节奏, 和谐.量的关系 “整齐一律” 是 最简单的形式规律, 指 最简单的形式规律, 指构成 形式美的 物质材料的量的关系. 特点: 一致和重复, 体现为 整齐划一的统一和秩序, “平衡对称” 是 从 形式外表上的 一致性 进到 不一致性 的 结合. 即不同的形,色,声的交替重复,形成既有变化又有一致的对称平衡的美.质的关系 “比 例” 是 物的 整体与局部 以及 局部与局部 之间的关系, 它有两种存在形式, 即 存在于空间的比例和存在于时间的比例. 黄金分割 8:5 或 1.618 : 1 “调 和” 是 在较为接近的差异中趋向统一, 是按照一定的次序作连续的逐渐的变化而得到的效果, 使人感到融合,协调. 对比 和 调和 属于既 对立又统一, 统一中有差异, 对立,同时并存.对比调和涉及的是事物质的关系,强调的是质的异中有同或同中有异.“节 奏” 是 运动过程中有秩序的连续, 有规律的反复, 构成节奏有两个重要关系.1. 时间关系, 指运动过程, 2.力的关系,指强弱变化,把运动过程中这种强弱变化有规律的组合起来加以反复,便形成节奏.“和 谐” 称多样统一, 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也是 形式美的高级形式, 它既包含了量的差异统一,又包含了质的差异统一, 同时以超出量和质的”多样”, 而在整体上又具有共同的特性和整体联系.产品功能是重要的,但形式同样重要, 产品美固然也体现在产品的功能上,更多体现在外在形式上. 形式美也是设计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文化美 P10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了文化。文化是人类 物质 和 精神财富 总和,文化是世界和自然界相区别的本质因素. 文化学的观点: 分为四种. 1、物质文化 (劳动物质成果) 2、智能文化 (科学技术) 3、制度文化 (道德规范) 4、观念文化.(意识价值,世界观 审美观,以文学艺术)设计艺术的文化美的两种表现形式: 1 和谐美, 2, 境界美 “美在和谐” 命题: 古希腊和中国春秋战国 时代就提出了.“和谐” 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 作为 精神领域 的 设计美, 和谐的审美理念和谐主体结构 三大主体关系: 人、自然、 社会. 两两相交转化为: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自身心理功能的和谐.而设计艺术的直接表现形式: 人、机、环境 的和谐和谐美表现: 两个基本原则: 一是宜人原则, 二是生态原则前者 使人成为人, 后者使自然成为自然, 宜人设计: 实质是人性化设计,即设计能够达到对人的全面肯定,包括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的双重肯定. 生态设计: 实质是 绿色设计, 即强调 人与自然环境 建立良性 和谐的关系。 分析一下中国故宫的设计, 文化引入而生成中国基本精神的设计美境界的.故宫印象: 具有高度统一性的和谐整体. 和谐: 以围绕一个基本元素为中心有序组织起来. 形态结构: 相似的单个建筑体为基本元素, 按照中轴对称的布局形式分布建筑体.色彩 : 以红,黄为基调色, 配合蓝, 黑等 颜色, 采用相似纹样装饰,来表现 主中有次的秩序.材料 : 木质, 感受: 一种充溢中和之美的理性精神. 是中国古典理性精神的物态化. 精神内涵: 从与功能性相关的材料,形态, 色彩等形式层面中生发出来.设计美的境界 本质是 文化 的境界. 文化是发展中积党淀的精华, 是设计思想的源泉. 设计美从文化中发出, 是文化美的一个极致. 设计美: 人认识自然,理解社会进行实践结果的研究.包含自然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也包含科学与艺术的融合规律,是对设计观念指导下的物及相关因素的综合研究. 我们对设计艺术的欣赏也可以从这些规律入手,发现设计艺术无尽的美.1.2.2中,西 设计艺术鉴赏的差异: P11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性: (人对世界有两种基本关系)中方传统文化: 天人合一. 不是一个现成的东西(主体)在另一个现成的东西(客体)之中,而是人”融身”在世界之中,”依寓”于世界之中,世界是是由于人的”在此”而对人揭示自已,展示自已. 西方传统文化: 主客二分: 客体是现成的,外在的被认识者,主体是现成的,内在的认识者,两者彼此外在;由于这两种不同的世界观和哲学观就引发了中西方在包括设计艺术在内的艺术领域里的差异.惯常结论:差异: 中国艺术是传神的,重写意; 西方艺术是科学的,重写实. 相同: 相互影响以及在追求上的殊途同归.从设计艺术的欣赏来看:从双方不同的文化观念出发, , 中西方的设计艺术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由于民族精神内涵不同,加上工具,材料有异,致使其各具自身特色. 取长补短才是科学的态度. 随着中西方设计文化交流的广泛和深入,从中认识各自民族的精髓. 在新体验和阐述过程中发展自已的设计艺术.1.3培养和提高设计艺术鉴赏能力:1.3.1加强理论学习,全面提高艺术修养1)学习和掌握一些必要的文艺理论知识,如艺术的本质的问题,艺术的功能问题,艺术与哲学、文化、宗教、历史、道德、科学等等的关系问题。2)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熟悉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3)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4)审美意识的最高境界在于通过想象力已在显出无限的东西.1.3.2增加鉴赏听实践,不断提高鉴赏能力.眼高手低: 意识到或预期到的交往果, 往往比自已实现的结果要高一些,于是有了不断提高的动力, 另一方面说明,动手能力是受眼光,意识所引导,缺爱鉴赏能力不可能创作出高的作品. 故”眼不高手绝对高不了.1)掌握设计艺术各类基本语言特征2)多看绘画训练和发展眼睛的形式感悟3)有心,自觉地接触设计艺术作品4)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第二章 设计艺术的发展 分类及特点识记:设计艺术的概念设计,汉语中最早是”计谋”的意思.Design 是通过行为而达到某种状态,形成某种计划. 是一个思维过程和一定程式.,图式的创造过程.Design 源于拉丁文,是”徽章,记号”18世纪前,艺术与技术尚未分离,属艺术范畴, 18世纪后,大机器工业时代,突破纯艺术设计人領域,确立现代观念.李斯威克 一种创造性活动-创造前所未有的,新颖的东西.阿切尔 设计是”一种针对目标的问题求解活动”佩齐 从现存事实转向未来可能的一种想象跃进玛切特 在特定情形下,向真正的总体需要提供最佳解答杨砾,徐立 ICSID 国际工业设计学会.工业设计: 以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以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设计的 现代定义: 设计design美术方面,设计常指定计划的过程,又特指记在心中或者在心中或者制成草图或模式的具体计划., 现代的Design专指与 设计艺术 相关的 计划与设计. P17产品设计: 指准备制成品的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种因素限制: 1.材料的性能 2.材料加工方法所起的作用, 3 ,整体上各部件的紧密结合,4 整体对于观赏者与使用者或受其影响者所产生的效果.在美术中: 设计本身 就是一种创作过程在建筑工程和产品设计中, 艺术必和艺术性有融合为一的趋势拉斐尔的设计 构图解释.,物件所具有的各种内在关系的体系.2.1.2现代设计艺术的来由:2. 领会:设计运动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发展的产物:设计艺术活动与工业制造活动的关系, 三个阶段:1、手工业时代: 设计与制造两者结合在一起;2、产业革命的早期工业时代: 设计与制造逐渐分离 (产品造型质量下降)3、成熟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时代: 加入科技生产与设计艺术制造, 将 经济价值,科技含量,社会需求,审美价值 视为评价工业产品乃至工业生产活动的依据.影响现代艺术诞生拉斯金到新艺术运动1)19851年伦敦举办了世界上第一次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2)英国 作家和艺术评论 拉斯金(Ruskin) 提 出工业产品的艺术质量问题. 对量产不美,不满.“工艺美术运动” 3)莫里斯(Morris) 提出艺术与劳动混合.的主张.4)19世纪末,从1895到1905年,欧洲大陆出现了“新艺术运动”其特点:弯曲、自然主义的风格。新艺术运动在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上达到顶点;1905年后开始衰弱。20世纪成立 “艺术与手工艺协会” , (2)现代设计运动现代主义的关键含义: “形式服从功能” 反映了此项运动理性的有秩序的现代设计方式.1919年 成立 包豪斯 誉为“现在设计的摇篮” 全称是”国立魏玛建筑学校”,是一所建筑和实用艺术设计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的学校. 1907年,慕尼黑“德意志制造联盟”成立,领导人:德国建筑师赫尔曼-穆特修斯、 享利-凡德-费尔德。1914年,联盟在科隆举办了工业艺术和建筑展览会,将展览会建筑本身也作为新工业产品展出。1933年,联盟在德国纳粹政权时期被迫解散,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恢复活动。设计思想三个要点:1、 “艺术与技术新统一”。2、 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人不是产品。 3 、设计要遵循自然和客观法则规律进行。20世纪30年代后期, 世界设计中心,由欧洲转到美国, 1937 莫霍斯 芝加哥 新包豪斯 即 伊利诺理工学院设计学校1952 日本设计协会( JIDA)成立. 1987年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在北京成立.2.2设计艺术的分类及性质:分类是对于设计活动 或 设计艺术形式予以类型化的划分.意义: 通过设计艺术门类的变化来考察 现代设计艺术的 历史演进规律, 同时也便于教学.分类以下几种不同的方法: 识记:设计艺术的分类 1、按设计目的不同,分三类: 1)为传达的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2)为使用的设计- 产品设计 3)为居住的设计- 环境设计2、按对象存在的空形式,分两类: 1) 二维设计-也称平面设计,包括(字体、标识、广告、书籍等图形设计)2)三维设计-也称空间设计,包括(产品、包装、展示、建筑、环境设计等)3、按其应用领域的归属.分三类1)以大工业化生产为特征,以具体的物质实用功能的产品为对家的-工业设计;2)以生活环境如室内,建筑直至环境如城市规化,园林设计等为对象的-环境设计;3)以商业活动为领域,以图形, 图像, 为媒介而进行的信息传达活动-传播设计;4、 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 (ICSID) 综合了美国工业设计协会(SID)与日本工业设计协会(JID) 分两类:1) 即以机械批量生产的产品设计和包括包装,广告, 展示, 室内;2)开拓市场有关的传播设计等. 将设计艺术课程主划分为四类 1平面设计,2 现代设计艺术, 3环境艺术设计, 4工业产品设计2.2.1平面设计艺术平面设计是:设计艺术中历史最长,又最具有活力,应用范围最广的设计艺术形态,也是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课程(visual design )。包括:a、字体设计,b、标志设计,c、广告设计,d、包装设计, E、书籍设计 ,F、C I设计(企业形象设计) 图形,文字,色彩, 构成 是平面设计的基本元素.简单应用:各设计艺术类别中的细分类别(1)广告设计广告设计:是使某一广告创意外化为某种形式语言的艺术创作活动. 是将广告主的广告信息设计成易于接收者感知和理解的视觉符号(或结合其他符号),如文字,标志,插图,动作(或声音)等,通过各种媒体递给接收者,达到影响其态度和行为的广告目的.广告的五个要素: 1.广告信息的发送者 (广告主), 2广告信息, 3.信息接收者 4,.广告媒体 5广告目标广告性质分类: 商业广告, 文化广告, 公益广告, 旅游广告,体育广告,服务业广告,娱乐业广告等, 广告目的功利分类: 1)分营业性广告: (商业性广告) 如 商品广告,服务业广告,娱乐业广告.2)非营业性广告: (社会服务性广告) 如节庆广告, 公益广告, 政府公告, 社会活动广告等)广告传播媒介分类: 表达方式报刊广告设计,影视广告设计, 户外广告设计,焦点广告设计,礼品广告设计,橱窗广告设计,影视广告设计和网络广告设计, 即有多少广告就有多少种广告设计(2)包装设计包装设计:指对制成品的容器及其他包装的结构和外观进行设计. 包装:分 工业包装和商业包装 两大类.包装有保护产品,促销售,便于使用,提高价值的作用.工业包装设计: 以保护为重点 商业包装设计: 以促销为主要目的.包装设计的三个方面定位: 商品的生产者,商品, 销售对象 包装设计, 1. 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 先进行包装结构设计, 然后根据结构提供外观版面,通过文字,标志,图像等视觉要素的编排设计做到信息内容充分准确,外观形象赏心悦目,有利于产品的推广.(3)企业形像设计 =CI设计企业形象设计CID 与 企业识别系统 VID企业识别系统: 是指结合现代企业管理和现代设计意识,坚持整体原则,运用整体有序的传达系统. 尤其是视觉识别或视觉形像设计,把企业经营观念,企业经营个性,企业目标,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特色,鲜明有效地传达给相关企业团体和公众,以促进一致的认同感和系统工程.包括三部分: 理念识别: (Mind Identity) MI . 行为识别(Behavior Identity) BI, 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ty)VI CI 设计是有计划地以企业标志,标准字,标准色等要素设计为中心,将广告宣传品,产品,包装,说明书,建筑物,车辆, 信笺,名片,办公用品,甚至帐册等所有显示企业丰在的媒体都加以视觉统一,以达到树立鲜明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等目的.2.2.2现代设计艺术(1)影视设计:指图像空间在一定维度。(是指对影视图像和声音及其在一定时间维度里的发展变化进行设计)包括电影设计和电视设计。属于多媒体设计,综合了视觉和听觉符号进行四维化的信息传递。(2)网页设计:运用平面设计中美的基本形式到网页中。(网站是企业向用户和网民提供信息(包括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方式,是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是宣传和反映企业形象和文化的重要窗口)(3)个人形象设计:美容,美发发展起来的个人(是个人借助现代化妆品和化妆手段,结合其他设计方式和设计手段来塑造形象,以达到某种美学的目的)2.2.3环境设计艺术:人是环境设计的主体和服务目标,人类对环境需求环境设计的方向;解释: 1一种狭义的环境设计:指 区域性,住宅小区,风景区设计, 2, 广义的环境设计: 指 建筑设计及室内室外设计主要分成三类:1、室内设计2、室外设计、3展示设计室内设计室内设计:是指为了适用现代生活,通过装修、装饰、布置、美化、努力创造一个由天花板、墙壁、地面、家具、灯具装饰品和陈设品等,满足居住者多方面的意愿,并达成和谐的效果。室内设计包含四个主要内容: 一空间设计: 即对建筑提供的室内空间进行组织调整。形成所需的空间结构二装修设计: 即对空间围 护实体的界面进行设计处理;三陈设设计: 即对室内空间的陈设物品进行设计处理;四物理环境设计:即对室内通风,采光等方面设计处理。1)室内设计分为:住宅室内设计,集体性公共室内设计(学校,医院,办公楼,幼儿园等,) 开放性公共室内设计(宾馆饭店,影剧院,商场,车站等),专门性室内设计(汽车,船舶,飞机体内设计)( 2 )室外设计室外设计:泛指所有建筑外部空间进行的环境设计,称风景或景观设计。包括(园林设计,公园,广场,河边、绿地、等生活区、工商业区、娱乐区等室外空间和一些独立性室外空间的设计。) 室外设计与自然环境联系最密切的设计。( 3 )展示设计展示设计: 称“陈列设计”。指将特定的物品按特定的主题和目的加以摆设和演示的设计。 如工业,文化,体育等。如广交会,世博会。展示设计四要素: “物”,“场地” “人” “时间”展示设计: 是一种综合性的多方位立体设计2.2.4工业设计工业设计:是对所有工业产品设计的总称。核心: 产品设计。特点:设计必须以大批量,机械化为条件,以满足大众生活为目的。(对产品功能、材料、构造、工艺、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等从社会的经济方面进行综合设计)工业设计分为两大类:1)交通工具设计 (运输工具,汽车,飞机,火车)2)工业产品设计 (机电产品, 电子产品,家具,日用品)2.3设计艺术的特点1)实用经济性特点: 实用功利作用 (提供价格合理的美观实用的生活用品)2)创造性特点: 推陈出新,满足人民需要3)艺术造型性特点: 强调整体性,综合人机,构成,肌理,色彩等,不是艺术品,4)程序性特点: 设计至成品需延续一段时间。流程:5)科技性特点: 新科学技术知识, 新材料,新技术,新方式,6)信息传播性特点: 在设计,制造,展示,接受,实现和完成信息流动.2.4设计艺术的构成元素综合应用:各种因素对设计的影响 识记:设计艺术的构成元素。2.4.1功能美的因素: 设计艺术的功能,因产品不同而不同. 功能是重要的.人体工程学=高级功能效用, 科学-舒适2.4.2美学因素: 设计美:是客观审美的首要条件. 而这种美, 必须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 形式美 对设计 具有决定性意义设计艺术要求外形美, 要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要求 直觉审美与意蕴审美一致.设计艺术在视觉美学方面的因素:1.线条美- 线条是最基本的造型因素,线条的表现千变万化,富有情感魅力.2.形状美- 线条围成的视觉空间,造型因素, 正负,分离,接触,透叠,覆叠,并叠,联合,减缺变化. 情感幻想.3.比例美- 造型上的量(长度,面积等,尺度),黄金比例,给人以神圣,安定的美感,数列(调和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费波纳剂数列,贝尔数列),群合,变化,剧烈,圆滑,平稳. 数学逻辑4.结构美- 结构是事物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 分类:平面结构(构图), 立体结构(构造或框架)5.色彩美- 富有表现力,引起丰富的情感观念.6.单纯和谐美- 宇宙新观念的反映,心理变化需求, 要求: 简洁,明朗,纯化,高雅 清秀,雄伟,气魄.7.节奏韵律美- 不同的节奏韵律有不同的美感,重复的节奏韵律-给人以机械的美,渐变韵律产生运动变化美, 发射的状态有永恒之美.8. 肌理美- 指物质和形象表面的体现,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 形成变化神秘,流动华丽,材质纹理美2.4.3材质因素:设计艺术的物质基础,就是各种特质材料的应用。可分三大类: 1)高分材料天然形成高分子材料.-如纤维素, 天然橡胶等2)无机非金属材料- 一般来源泉于天然矿物, 如天然石料,玻璃, 陶质材料, 无机胶凝材料. 木材等3)金属材料- 黑色金属分黑色金属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两大类. 如铁,金,银,铜,铝.导电,强,硬,韧性.2.4.4经济因素 现代设计区别于”沙龙艺术”的特征: 豪华型产品设计, 经济因素是现代设计一个稳定原则.2.4.5市场因素: 市场是设计者, 生产者, 销售者 和 消费者 的总和. 包豪斯经验: 设计师+工艺师+销售商市场因素由四个方面组成:1)产品在市场情况:商品的档次及级别,外观功能,质量包装,运输方式.2)产品销售地区和消费对象的情况 :当地消费者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的反映及需求.3)竞争情况: :包括设计与空间的竞争对4)有关国家地区对本类产品的法律和规定: 如卫生,计量,商标,运办理.销售.第三章 平面设计艺术鉴赏平面设计的四种构成要素:1)图形: 是信息载体,是平面设计中重要的构成要素,以优美的图像造型给人完美的视觉享受。 具象图形直接将信息传达给受众.具有一定亲和力和认知度,易接受 具象标志:追求.生动自然,个性化形式语言抽象图形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具有很强的形式感和注意度,引起消费欲望,抽象标志:简洁,概括,易识别,传播.2)文字:文字是平面设计中信息传达最直接,最可靠的构成因素。平面设计 文字和图形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文字 = 广告设计中文案,包括 标题: 表现招贴主题的短句。 一针见血,打动人心, 与消费者,心理,利益感情等联系心理共鸣。正文: 标题的延伸和与发挥。广告语:是精炼的特定的宣传语句, 随文: 附文,广告中传达购买产品或接受服务的方法等基本信息,是正文的补充。 认证标志,投诉电话,网址。品牌名称与标志,可能包括特别说明书籍设计: 文字是运用最多的元素,名称,标题,内文。注重:阅读性和编排美 字体与内容协调性。联想 宋体:严谨,稳重,阅读效果好;黑体:粗壮,大方,标题,重点文句;仿宋体:匀均,诗句,秀丽3)色彩:平面设计中,色彩是最煽动性的要素。 视觉印象,心理感受:色彩对比,调和,节奏,韵律。包装色彩:商品属性,文化内涵, 迎合消费审美, 利于促销。标志色彩:两种倾向:一追求简洁,准确,强调色彩的识别性与记忆度,有利于标志传播推广。 一追求色彩丰富,细腻,写实,强烈表性感,形式美感。标志色彩从内容上讲:取决企业的文化理念和行业特征。 如荣华饼屋标志:色彩丰富,细腻,传统,文化韵味。4)构成:构成设计是图形,标志,文字,色彩在平面媒介上的经营布局, 也称为 构图编排:井然有序, 主次分明,生动活沷。 常见构图:1、标准型构图,2、倾斜式构图,3、中轴型构图,4、全图型构图,5、指向式构图。3.2广告招贴设计鉴赏招贴post 是广告艺术中比较大众化的一种体裁,用来完成一定的宣传鼓动任务,或是为报导,广告,劝喻,教育等服务. 公益招贴或文化招贴简称宣传画. 商品类型: 商品宣传画,招贴, 国外统称招贴.3.2.1招贴的分类招贴的三大类:1)社会公共招贴: 政治宣传,节日庆祝,环保,交通,社会公德2)文化体育招贴: 电影, 戏剧,音乐演出,体育竞赛,艺术展览,印刷出版3)商业招贴 :企业,产品, 服务方面 宣传 , 最大特点: 营利.3.2.2招贴的审美.艺术美感: 内容和形式 两个紧密联系的方面. (1)招贴的内容美 (文化内涵,思想) P33 案例A、社会现实 (历史,政治,法律,交通,道德) B、文化内涵 (知识,道德,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生活习惯,民族文化内涵) 音乐会海报案例,C、思想情感 (设计师的情感通过图形语言和表现形式释放出来)(2)招贴的形式美形式美的构成: 图形, 文字,色彩, 编排. 有机结合图形美 : 指图像的造型美以及图形所蕴涵的文化美。分具象图形和抽象图形. 具象图形:是形象具体写实的插图,用富于感情色彩的手法来表现特定的招贴内容具有真实感。抽象图形:用非写实的抽象化的视觉语言来表现招贴内容的插图。简洁、概括、干脆等方面抽取物象特征。苏州印象案例 中国传统写意手法,几笔,将建筑格局,风貌,特色体现,造型简法,符合中国传统迂回曲折的布局思维,具备传统水墨写意审美韵味, 既是绘画,也是招贴2、文字美: 文字 造型美和语言美. 招贴重要构成元素, 起,传达信息功能,和图形审美作用. 招贴设计中唯一 双重角色元素. 造型美: 创意和编排上. 创意:字体设计 编排美: 文字组合 视觉整体美3、色彩美: 体现在 色彩带给人的 视觉效应和情感效应上. A、对比与调和: 感觉与知觉,记忆与联想,情绪与心理, 冷暖轻重,远近强弱,华丽朴实B、节奏与韵律: 色彩组合,重复,交替,渐变,形成空间性动感, 活力,跳跃 ,心理快感.4、编排美: 图形,文字,色彩以美的形式在招贴中经营布局. A、对比与统一. 对比 :图形和文字大小对比, 色彩面积对比,虚实对比. 主次分明 统一 :对比中的统一,对比强烈,具有激烈,张扬奔放,弱: 宁静,平和.温顺 B、节奏与韵律: 节奏,构成要素按规律与秩序排列组合,韵律在节奏上体现,静与动和谐. C、对称与平衡: 均衡是不对称的平衡关系, 不平衡,人产生紧张,不安. 对称平衡,高贵稳重保守. 但也缺少变化而乏味., 均衡动态平衡,感性,情绪化.3.3标志设计鉴赏: (象征视觉符号)3.3.1标志的分类: (P32)(1)功能和用途分3类 1.1 商 标:商品标志,企业无形资产。1.2 徽 标:徽章转变,象征使用者的身份1.3 公共标识:公共场所,交通,建筑,环保,符号(2)标志构成和要素分3类1.1图形标志:1.2 文字标志:a.名称标志 b.简称标志 c.字母标志 d.汉字标志。e.数字标志1.3 文字与图形结合的标志:标志目的:传达与识别,文字与图形结合,形神合一。3.3.2标志创意: (1)、标志创意1)以企业经营内容,行业特征进行创意, 特定的行业特色美2)以传统文化,民族艺术进行标志设计, 深刻文化内涵,很强的感染力3)以特殊图形符号进行创意,简洁易懂,国际化 检验标准:准 奇 美(2)创意中的审美观:标志设计要赋予载体以内涵和造型的完美统一,也就是 气质美:好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美的形式法则:点线面,对比,均衡,反复,大小。(3)创意中的功能内涵:实用和功利制约转换成新颖,独创的契机。 (意料之外到合乎情理)(4)创意中的工艺制约:一个成功的标志适用于各种用途。3.3.3标志设计的艺术表现:(1) 构成艺术美 -构成手法是标志设计中最为常见的表现手法使之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包括:重复,特异,对称,错视,肌理。 (2) (图形感强,简洁)(2)传统艺术美 -中国书法,国画,民间剪纸影响现代标志设计3.4包装设计鉴赏包装设计: 充分利用技术,以一种或多种材料 将 另一种物质 或 产品 包装起来的形式。3.4.1包装设计的审美:四个方面:1、材料美:是指包装材料的构成,是根据被包装物的形态、物理性质、生特化学性质来进行的设计的。材料包括:陶瓷,塑料,纸,木,玻璃,金属,及各种复合材料.材质美:粗犷细腻,肌理,触觉2、结构美:是指包装设计产品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技术方式,包括包装体的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还包括包装与内装物的作用关系。简单的说体现包装的-合理性, 实用性,美观性3、造型美:具有实用和美感的外观形体, 包装造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包装给人的感觉。4、装饰美:装潢设计使用艺术手段对包装外观平面设计,包括:图案,文字,商标,色彩及编排方式。3.4.2文化包装 P47传统文化艺术对现代包装影响很大, 以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如) 书法,国画,剪纸,木刻,年画。其视野是本土的、文化的和国际化的。注意案例 火柴,筷子的包装, 利用传统的服饰,刺绣,喜庆 借传统来烘托筷子给人的气质。3.4.3绿色包装P48“绿色设计”作用分析:1、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为主旨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它强调保护自然,生态,充分利用资源,以人为本,与环境为善。 2、设计时应从选择材料,结构功能,制造过程,包装方式,储运方式,产品使用,废品处理等方面进行设计,全方面考虑资源利用和环境对人的影响等。3、绿色包装已成为现代文明的一种设计时尚,“绿色文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3.5书籍设计鉴赏:3.5.1书籍设计的基本理念、表现形式书籍设计(理念)是一种构造学,是设计家对主题感性的萌生、悟性的理解、知性的理解、知性的整理、周密的计算、精心的策划、节凑的把握、工艺的运筹。(表现形式)生产的技术依赖于材料、工具、技术水平的人类的知识,从简单到复杂、原始到成熟、手工业向机械化的工业发展。3.5.2书籍设计的内容及诸要素的统一书籍设计的内容:包括- 1封面 2环衬 3扉页 4目录 5版权页 6页码和书眉 7版式设计 8插图等方面。1)封面:要素包括-文字和图形两大类。范围:封面的正反面、封底和书脊2)环衬:位置 连接封面和内页的版面,目的是让封面和内页牢固不脱离。3)扉页:位置 目录或前言的前面。包括: 扩页,空白页,像页,卷首插页或丛书名,题词。扉页】亦称“内封”、“书名页”。是指翻开书籍封面,接近正面的第一页4)目录:全书内容纲领,显示出结构层次的先后。5)版权页:后台角色: 包括了:书名:作者,编者,评者姓名,出版者,发行者,印刷者名称,地点。 书刊出版许可证的号码,开本,印张和字数;出版年月,版次,印次和印数,书号,定价等。6)页码和书眉:页码:页数的数字 书眉:书名和章节的文字7)版式设计:书籍正文全部格式设计, 除封面,环衬,扉页外,前言也包括在其中。版心之外上天头,下地脚 ,左右称内口,外口。8)插图:是不同于一般独立欣赏性的绘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具有必要的从属性。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