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 )为基础,以( )为核心、促进( )的综合课程。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 )( )(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 ),( ),( ),( )。4、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 )( )(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 )目标,以( )为基础,注重学生在( )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 )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6、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 )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 )、( )、( )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重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7、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 )、( )、( )。8、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 )形成和( )发展,为学生( )、( )、( ),成为具有( )、( )、良好的行为习惯和( )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9、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式采用( )( )的评价,老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 )( )( )与( )等方式进行评价。10、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法有( )( )( )( )(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2分)1、品德课程的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它有关人员的参与。( )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应全部量化。( )3、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遇教育于活动之中。( )4、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5、品德与社会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价,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三、简答题:(共24分)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6分)2、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是什么?(6分)3、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建议包括哪五个方面?(10分)4、 品德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有哪些?(8分)一 1、学生生活、螺旋上升、学生社会性发展2、综合性、实践性 、开放性3、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学生良好品德形成4、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5、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社会关系、主动学习6、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社会环境、社会生活、社会活动、学生社会生活7、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8、个性品质、社会性、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爱心、责任心、良好品德9、多主体、开放性、学生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 家长、社会参与评价10、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价、学生互评、作品评价、个案分析二、判断题1、 2、 3、 4、 5、三、简答1、答:(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2)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3)提高德育的时效性社课程的追求。2、答:(1)综合性(2)实践性(3)开放性3、答:(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四)充实教学内容(五)拓展教学空间4、答:(一)老师把品德课上成讲授课、吞图说话课、手工课、表演课、自由游戏课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