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福师1208考试批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电大福师1208考试批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电大福师1208考试批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电大福师1208考试批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电大福师1208考试批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师1208考试批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福师1203考试批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_个性_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它是一个人的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2、学习动机的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_倒“U”型_曲线关系。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一)面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二)面向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补救性和矫治性的心理咨询与辅导 。4、经验本位的综合课程即 中心主题源于学生自身的需要、兴趣、动机、经验的 。5、自我意识的辅导的内容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接受、 自我协调 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五个方面。6、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认同教师角色,悦纳教师职业;、具有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_;对教育环境的良好适应和改造;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7、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符合我国正在实施的_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8、目前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主要采用以下形式:直接咨询与辅导 ,书面咨询与辅导,集体咨询与辅导,报栏咨询与辅导。9、完整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由 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课程和融合型课程综合而成。10、学生心理健康有两个维度:一是现实适应良好,二是 未来发展的潜力二、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心理健康的三个标志是:( C )A健康、和谐、平和 B平静、快乐 满意 C平衡、有序、和谐 D满足、淡然、快乐2对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正确的认识是:(C )A.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不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配合 B.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需要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配合C.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唱一和”的关系D.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家长为主体而进行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为( C )A.问题学生 B.品德不良的学生 C.正常的学生 D.学习困难的学生4合理选择职业应做到?( A )A.了解自己、职业和社会 B.了解专业和职业的关系 C.了解职业的 D.了解社会的需求5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 ?(D )A学科本位的综合课程 B经验本位的综合课程C问题本位的综合课程 D问题-经验-学科三位一体的综合课程6素质通过遗传获得,故又称遗传素质,亦称?(A )A禀赋 B天资 C资质 D天赋7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内容中,不属于学生自然情况的是: (B)A学生个人情况 B学生学习成绩 C学生的既往史 D学生的自我评定8就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设定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 A )A副目标 B首级目标 C主目标 D第一级目标9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模式应该是:?(D )A.主要是家长会、家访、家长来访 B.家校共同研究C.家校共同探索 D.除常规的联系方式外,家校应共同研究、共同探索10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过程一般包括( B) A五个阶段 B六个阶段 C四个阶段 D七个阶三、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 学校应坚持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有:( AD )A.以学生为主的策略 B.以家长为主的策略C.以学校为主的策略 D.中立性策略 E.客观性策略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中级、高级功能分别对应的具体功能是?( ABC )A.预防心理疾病, B.提高心理素质, C.消除心理疾患, D.进行职业辅导3从20世纪80年代始至今,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ACD )A调查呼吁阶段 B尝试推行阶段 C尝试起步阶段 D发展推进阶段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方法有:(BDE )A.访谈法 B.观察法 C.Q分类法 D.问卷法 E.测验法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途径是?( AC )A心理咨询 B心理治疗 C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D全面渗透四、判断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的、平静而持久的情感状态,它可能是愉快的或忧郁的,也可能是恬静的或朝气蓬勃的。( )2.人的心理素质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某个人某一时刻的心理状态判断其心理素质的高低。 ( )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关注活动过程的价值和意义,重视活动过程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坚持以过程性评价为重。( )4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看,两者存在着诸多共同的因素,所以说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互相取代。( )5适应性心理咨询主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咨询为学生排解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改善适应能力。因此,适应性心理咨询对应的是矫治性功能。( )五、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1.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使自己保持内部环境稳定,并与外部环境协调一致的和谐状态。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具有三个标志:一是平衡,二是有序,三是和谐。2. 研究性家校联系模式:研究性家校联系模式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知识,采取科学研究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家庭情况、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亲子关系状况以及教养方式等因素进行问卷调查;逐步创建心理档案,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心理素质。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和教师就可以与家长及时、有效地互通信息,适时召开部分家长座谈会,有针对性地与家长共同研究有效的教育方式。考识点:。页码:p3233.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重视通过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考查知识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性原则的概念。页码:p904. 情绪辅导:情绪辅导,又称情感教育,是指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认识、接纳和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识别他人的情绪并能有效地沟通,掌握控制、疏导不良情绪的适当渠道和方式,防止和克服消极、冲突的情感,培养良好情感品质的一种教育活动。(情绪辅导的含义。页码:p115)5. 课堂管理模式:“教”的任务外,还有一个“管”的任务,也就是协调、控制课堂中各种教学因素及其关系,使之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这一活动 即为通常所说的课堂管理。考查知识点:课堂管理模式的含义。页码:p120六、简答题(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1. 简述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区别和联系。察知识点:课件第七章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第一节内容 答: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区别和联系在于:(1)三者都认为学习者可通过学习来改变其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所以三者都强调咨访双方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2)三者之间在目的、手段、对象等方面各有差异:心理辅导主要面对心理状况相对较好的学生;心理咨询以遇到心理困惑或有强烈心理冲突与矛盾的正常学生为对象;心理治疗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或心理机能失调及心理上有障碍的疾患学生为对象。心理辅导的重点是预防,心理咨询干预的重点是发展,心理治疗干预的重点是矫治。2. 教师职业角色有哪些特点?考查知识点:教师职业角色特点,页码:p252-254所谓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其身份具有特殊性,相应地,在从事专业工作时就必须遵守特定行为规范,从而使得教师在角色行为上表现出不同于其他职业的特点:(1)教师角色具有自主性。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具有课程与教学的相对自主权。(2)教师角色具有个体创造性。(3)教师角色具有人格化特征。教师所从事的工作上是培养人的活动。教师人格在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教师角色具有多样性和发展性。面对学生时,不仅要充当“教员”的角色,而且还是“领导者”、“心理保健者”、“纪律执行者”、“青少年的知己和朋友”,等等。(5)教师角色具有弥散性和模糊性。3.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在静态层面的特点有哪些? 考查知识点:心理健康活动课,页码:p151-1521、教学对象的全体性;2、教学方法的自主性;3、教学过程的活动性;4、教学目标的发展性。 4.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依据有哪些?考查知识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页码:p86-871、 应以学校教育目标为依据;2、应以发展性理念为依据;3、应以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及年龄特点为依据;4、应以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为依据;5、应以系统观点及协同思想为依据。5.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贯彻实施针对性原则? 考查知识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则,页码:p91贯彻针对性原则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年龄差异、性别差异、思想差异、心理差异,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对不同学生应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好个案资料准备,以便更好地了解每位学生。七、论述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1你是如何理解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的?考点: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学基础,页码:p65-66答案参考: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大任务,而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之一,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又是素质教育理想的实践模式。首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为其他各育创造了先决条件。一个保持健康良好心理状态的人,才能顺利地接受德、智、体,美各方面的教育。再者,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或技术,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一种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成为现代学校的重要标志之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各育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有以下三点:(1)从目标上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个人心理问题,维持心理平衡,发挥个人心理潜能,塑造个人完善的人格。(2)从内容上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体的需要、动机、价值观会影响他的价值判断,从而影响他对事物的取舍以及他的行为方式。(3)从方法上看,心理健康教育倾向于通过感情沟通,以咨询、测试、行为矫正等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能,来观察、诊断、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智育的发展。首先,它虽然无法改变人已有的遗传素质,但却能在开发人的智力潜能上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帮助学生摆脱困境,重建信心,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更好地挖掘心理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三、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 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密不可分。两者的密切关系表现在体育的心理保健作用和心理健康教育身体机能的影响作用两个方面。其一,学校体育的任务之一是“磨炼意志和形成良好的品德”。其二,心理健康是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重要前提。 四、心理健康教育与美育。 良好的心理品质是美的表现之一,也是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的基础和条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离不开学生主体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而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心理健康教育是德、智、体、美各育的基础。2.分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易染性”的原因。知识点:教师心理健康,页码:p251-254 一、重要诱因教师职业的高压力性。教师职业压力导致教师出现不稳定情绪、增加消极行为,从而引发心理健康问题。(二)教师职业角色特点(1)、角色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它必须是符合社会期望的。(2)教师角色责任的弥散性。成就动机的延迟性满足,使得教师的育人角色的责任范围无限扩大,从而与教师成就感的满足形成一对矛盾。()教师角色期望的严格性。,教师作为基本的社会人与自然人的统一体的人的需要必然与理想化了的教师形象发生冲突,从而形成压力。()教师角色的易混性。如教育理论要求发展每一个学生,而教育现实要求高升学率等。事实上,在教师的诸多角色中,有许多角色是相矛盾的,即两个角色或两个以上的角色同时提出两种相反的或难以协调的角色行为要求,如朋友角色与权威课堂管理者角色等。()教师角色的多重性。这就使得教师角色要求过多,角色负荷过重,超出了教师能力所限。这些角色具有导致角色冲突和压力的重要特点,成为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方面。(三)教师职业要求。虽然教师职业中有诸多冲突易感性,但这是从事该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决定的。因此,“不胜任”的心理压力构成了教师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二、宏观促成社会因素(一)社会发展中的客观特征。(二)错误的教师观舆论导向,在价值多元化、旧的价值体系被打破、新的价值体系尚未确立的情况下,教师的职业规范和职业价值取向必然会出现的一些混乱也构成了教师适应困难的因素。(三)师资培养和管理体制。,现有的学校管理体制还远远落后于现代管理体制,只重视升学率的提高、工作任务的完成,不顾教师个体的需要。由此引发的负面情绪,在无形中削弱了教师的社会支持系统。(四)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其对心理健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有关教师的各种保障机构的缺乏都使得教师的社会支持系统突显其脆弱性。三、微观中介个体因素。(一)教师的已有人格特征。教师个体已有的不适应心理品质也是造成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二)个体的应激性事件。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除了经历一般人所可能经历的困惑和危机外,如结婚生子、中年危机、退休等,还要经历教师职业生涯中的危机阶段,如职业倦怠期等。这些无疑也是教师不可避免的心理问题的诱因。福师1203考试批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二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 指导全体学生积极适应,促进学生心理机能的健康发展 。 2. 家长在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倾向有:依赖心理、应付心理、合作心理_、目标心理。3. 目前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主要采用以下形式:直接咨询与辅导 ,书面咨询与辅导,集体咨询与辅导_,报栏咨询与辅导。4 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符合我国正在实施的_基础教育课程改革_的要求。5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认同教师角色,悦纳教师职业 具有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_;对教育环境的良好适应和改造;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 6自我意识的辅导的内容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接受、自我协调_、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五个方面。7.经验本位的综合课程即 中心主题源于学生自身的需要、兴趣、动机、经验的 。8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一)面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二)面向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_开展补救性和矫治性的心理咨询与辅导_。9 学习动机的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_倒“U”型_的曲线关系。 10. 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可分为_障碍性心理咨询、适应性心理咨询和发展性心理咨询。二、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 C )A、完善状态 B完整状态 C健全状态 D完美状态2. 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模式应该是:( D )A.主要是家长会、家访、家长来访 B.家校共同研究 C.家校共同探索 D.除常规的联系方式外,家校应共同研究、共同探索3. 就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设定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 A )A副目标 B首级目标 C主目标 D第一级目标4. 情绪辅导,又称(B )A情感教学 B情感教育 C情绪教育 D情感训练5. 素质通过遗传获得,故又称遗传素质,亦称(A )A禀赋 B天资 C资质 D天赋6.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 (D )A学科本位的综合课程 B经验本位的综合课程C问题本位的综合课程 D问题-经验-学科三位一体的综合课程7. 合理选择职业应做到( A )A.了解自己、职业和社会 B.了解专业和职业的关系 C.了解职业的 D.了解社会的需求8.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为( C )A.问题学生 B.品德不良的学生 C.正常的学生 D.学习困难的学生9. 学生心理健康有两个维度:一是现实适应良好,二是( D )A.情绪情感的良好调控 B.正确的自我意识 C.远大理想的确立 D.未来发展的潜力10. 对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正确的认识是:( C )A.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不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配合B.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需要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配合C.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唱一和”的关系D.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家长为主体而进行三、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 学校应坚持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有:?( AD )A.以学生为主的策略 B.以家长为主的策略C.以学校为主的策略 D.中立性策略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中级、高级功能分别对应的具体功能是?( ABC )A.预防心理疾病,B.提高心理素质,C.消除心理疾患,D.进行职业辅导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目标有:?( ACE )A开发学生的智能B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C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D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E使学生改善学习品质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方法有:?( BDE )A.访谈法 B.观察法 C.Q分类法 D.问卷法 E.测验法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途径是?( AC )A心理咨询 B心理治疗 C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D全面渗透四、判断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的、平静而持久的情感状态,它可能是愉快的或忧郁的,也可能是恬静的或朝气蓬勃的。( )2心理疾病是指像精神分裂症那样的重度心理障碍。( )3.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关注活动过程的价值和意义,重视活动过程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坚持以过程性评价为重。( )4.人的心理素质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某个人某一时刻的心理状态判断其心理素质的高低。( )5适应性心理咨询主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咨询为学生排解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改善适应能力。因此,适应性心理咨询对应的是矫治性功能。( )五、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1. 心理健康 :考查知识点:心理健康的概念。页码:p11.心理健康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使自己保持内部环境稳定,并与外部环境协调一致的和谐状态。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具有三个标志:一是平衡,二是有序,三是和谐。2.理性情绪治疗理论 :考查知识点:理性情绪治疗理论的概念。理性情绪治疗理论是指通过改变来访者不合逻辑的思考或不合理的观念 ,消除来访者恶劣的情绪 ,达到帮助来访者确立更加理性的思维,实现更加有效率地生活的一种咨询理论和方法。它是目前心理咨询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认知理论之一。3.情绪辅导 :考查知识点:情绪辅导的概念,页码:p114情绪辅导,又称情感教育,是指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认识、接纳和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识别他人的情绪并能有效地沟通,掌握控制、疏导不良情绪的适当渠道和方式,防止和克服消极、冲突的情感,培养良好情感品质的一种教育活动。4.研究性家校联系模式 :考查知识点:研究型家校练习模式的概念,页码:p323研究性家校联系模式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知识,采取科学研究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家庭情况、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亲子关系状况以及教养方式等因素进行问卷调查;逐步创建心理档案,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心理素质。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和教师就可以与家长及时、有效地互通信息,适时召开部分家长座谈会,有针对性地与家长共同研究有效的教育方式。5.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性原则 :考查知识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性原则的概念,页码:p91.活动性原则是指在进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育者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来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六、简答题(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1简要说明学校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考点:学校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p110-113(1)学校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依据:首先,“全面渗透”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其次,“全面渗透”是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的。再次,“全面渗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2)学校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依据: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的缺乏凸现了“ 全面渗透 ”的重要性。其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运作情况也决定了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不仅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2. 简述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区别和联系。(课件第七章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第一节内容)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区别和联系在于:(1)三者都认为学习者可通过学习来改变其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所以三者都强调咨访双方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2)三者之间在目的、手段、对象等方面各有差异:心理辅导主要面对心理状况相对较好的学生;心理咨询以遇到心理困惑或有强烈心理冲突与矛盾的正常学生为对象;心理治疗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或心理机能失调及心理上有障碍的疾患学生为对象。心理辅导的重点是预防,心理咨询干预的重点是发展,心理治疗干预的重点是矫治。3简述开设专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考核知识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页码:p140-143答:从理论与实践层面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充分的理由:第一,符合现代课程改革的方向;第二、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第三、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第四、符合国际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4. 简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考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页码:p161-166答:1、观念、认识上的误区与偏差;2、理论研究之后;3、实践中教学规范的缺失;4、师资问题仍然突出;5、缺乏系统化运作。5. 作为家长 ,在家庭中对孩子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应包括哪些内容?:家庭心理健康教育,页码:p298-299答:1)给孩子以正确的人生观教育。(2)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意志和品德心理。(3)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4)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5)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心理。6)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及时进行有关方面的教育。七、论述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1.你是如何理解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的?考点: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学基础,页码:p65-66答案参考:(答案见复习一)2. 结合自己实际工作的体会,谈谈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考核知识点: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页码:p129-130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1)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建设“硬环境”,充分发挥校园“静态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首先,学校应净化 、绿化、美化校园 ,特别是应从教育的理念出发,本着经济、实用、发展的宗旨,对学校的人工物质环境进行设计与改造,使之符合建筑学、心理学、教育学、卫生学、美学的原理。其次,学校应不断改善教育教学的物质设施,如建设必备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扩大学生知识视野等。再次,学校还应重视校园的“阵地化”建设,如反映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的校报、校刊,以及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等物化媒介的优势,尽可能发挥它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传播功能。(2)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建设“软环境”,充分发挥校园“动态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学校应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出发,大力创设良好的校园的精神环境。 首先,学校应端正办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坚持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先进教育理念,追求教育性和人性的结合,树立新的学生观和人才观,为营造良好的校园精神环境提供正确的观念导向。其次,要着力于形成健康向上的校风、班风。第三,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并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学校中的教学心理环境和人际氛围是校园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构成部分,学校应通过全员培训的方式强化教师的有关意识,以新的理念建立平等、民主、互助、合作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第四,完善学校的制度管理,发挥“制度层”的育人功能。第五,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心理体验,让学生在这种“流动的文化”中真实感受校园是自己精神生活的乐园。从影响受教育者的因素来看,校园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是综合发生作用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构成了共时态、共空间的校园整体文化情境,形成了文化形态的校园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因此,学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物质情境和精神情境的整体文化的综合心理效应,力求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3考试批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三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主要内容有: 学生的自然情况 、学生的家庭情况、学生各学期的学习成绩、学生心理测验的基本情况。2. 家长在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倾向有:依赖心理、应付心理、_ 合作心里 _、目标心理。5.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认同教师角色,悦纳教师职业; 具有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 ;对教育环境的良好适应和改造;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6. 传统的健康观经历了从神赋说、失衡说到 生物观 的一个演变过程。7. 从教育效应的层面来考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可分为:基础目标、基本目标、终极目标 10. 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可分为 障碍性心理咨询 、适应性心理咨询和发展性心理咨询。二、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6. 小明一向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可是刚上初一时,一次因为迟到挨了班主任的批评,第二天表现出对学校的恐惧,赖在家里不肯上学。你认为小明的问题属于( A)。A.暂时的心理状态 B.青春期心理特点 C.个人的人格特质 D.社会适应不良7. 情绪辅导,又称(B) A.情感教学 B.情感教育 C.情绪教育 D.情感训练8. 根据所含医学模式因素从多到少排列,以下正确的是(D)。A.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 B.心理辅导、心理治疗、心理咨询C.心理治疗、心理辅导、心理咨询 D.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辅导9. (C)?是制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瓶颈”。A.教育管理部门的支持 B.校内各部门的紧密配合 C.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的缺乏D.理论研究滞后10.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教育活动,体现的一种功能是?(C )。A.全面性 B.集体性 C.大教育 D.建设性三、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目标有:( ACD ) A开发学生的智能 B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C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D使学生改善学习品质4.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强调的三个中心是( ABD )。 A.以学生的学为中心B.以学生为中心C.以心理发展为中心D.以全体学生参与活动为中心5. 以下属于行为治疗技术的有?( AC )。A.系统脱敏 B.自由联想 C.厌恶疗法 D.“以人为中心”疗法四、判断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看,两者存在着诸多共同的因素,所以说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互相取代。( )3. 既然心理健康是一个整体的概念,那么某个方面的心理偏差就会破坏整体的完好,就说明这个人必定是不健康的。( )4. 学习辅导的核心是让学生能学、乐学、善学、会学。( )5. 现实生活中的错误经验是教师适应不良的根源之一。( )五、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2理性情绪治疗理论考查知识点:理性情绪治疗理论的概念。理性情绪治疗理论是指通过改变来访者不合逻辑的思考或不合理的观念 ,消除来访者恶劣的情绪 ,达到帮助来访者确立更加理性的思维,实现更加有效率地生活的一种咨询理论和方法。它是目前心理咨询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认知理论之一。3. 发展性原则 :考查知识点:发展性原则的概念。页码:p90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不仅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更要把握学生的过去,很好地预测学生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4. 学习策略 :考查知识点:学习策略的概念。页码:p110学习策略 ,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 、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既可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是外显的操作程序和步骤。5.心理挫折 :考查知识点:心理挫折的概念。页码:p296心理挫折是指 人们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 遇到自感无法克服的障碍、干扰而产生的一种焦虚、紧张、愤懑或沮丧、失意的情绪的心理状态。心理挫折是一种主观感受。六、简答题(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2简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设计流程。考核知识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设计,页码:p156-157答: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要明细以下两个流程: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单元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和内容:(1) 确定单元名称;(2)主题理论分析;(3)确定活动对象;(4)确定单元活动目标;(5)选择活动策略与方法;(6)确定活动时间;(7)活动程序的安排。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实施流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情境 体验式教学模式。2.“问题 体验 认知式”教学模式。3.自主型活动目标模式。3简述中国学生社会化过程及人格倾向具有的显著特征。考核知识点:中国学生社会化过程及人格倾向具有的显著特征,页码:p191-192答:中国民族文化决定了中国学生社会化过程及人格倾向具有不同于西方学生的若干显著特点:第一,中国学生社会化的基本模式是以家庭学校为中心,实行“双重家长制”。第二,与此相应,中国学生的社会化重点是以养成教育为手段,通过教导、训导、榜样作用等方式方法,最终完成顺从训练,谦逊训练,自我克制训练,惩罚选择、羞耻策略等一系列社会化任务。第三,中国学生社会化过程的核心是人际关系。第四、中国学生社会化的关键是社会责任意识。第五,中国学生的社会化特点决定了中国学生的人格具有明显的社会取向特点,突出表现为顺从倾向、关系倾向、集体倾向、奉献倾向、爱面子倾向、自治倾向等。4. 简述当前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考核点: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页码:p215-217答:1.心理辅导与咨询的适应性问题。2、心理辅导与咨询的专业性问题。3、心理辅导与咨询的伦理性问题。4、心理辅导与咨询的连续性问题。5、心理辅导与咨询的支持性问题5. 作为家长 ,在家庭中对孩子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应包括哪些内容?考核点:家庭心理健康教育,p298-299答:(1)给孩子以正确的人生观教育。(2)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意志和品德心理。(3)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4)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5)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心理。(6)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及时进行有关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