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讲座:家长的行为对孩子影响有多大.doc_第1页
家长讲座:家长的行为对孩子影响有多大.doc_第2页
家长讲座:家长的行为对孩子影响有多大.doc_第3页
家长讲座:家长的行为对孩子影响有多大.doc_第4页
家长讲座:家长的行为对孩子影响有多大.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府幼教育集团(新州园区)家长工作2016学年第二学期新州园区家长学校家长的行为对孩子影响有多大?中一班 张洁 严琦父母的行为习惯对年幼的孩子影响很大。行为习惯的范围很广,它包括日常举止的稳定性,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工作习惯等。好的习惯会让孩子一生受益,坏的习惯则有害终身。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有个好习惯。”幼儿正处于发展时期,各方面都还未定型,既容易养成好的习惯,也容易形成不良的习惯。幼儿最善于模仿,父母则是他们模仿的首要对象。他们总是喜欢模仿父母的一些行为模式,以达到自我满足。孩子身上不少习惯就是直接从父母那里模仿来的。做父母的,应当注意自己日常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父母勤劳俭朴,家务事安排得井井有条,孩子也会勤于家务,一丝不苟。因此,父母的行为习惯好坏与否,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崛起,我们对子女的教养问题已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和关注,特别是对如何做称职的家长尤为重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之师,所以家长要胜任教师这一角色。要知道家长的言行的会影响到孩子在为人处事中的态度,为此我们在这里向家长行为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1、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父母之间谅互相谦让,相互谅解。这一点想必大家都是十分清楚的,一个孩子在一个和睦的家庭中成长,可以使他的心里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反之如果父母整天吵吵闹闹,在孩子的心里上就会留下阴影,会使孩子变得孤僻、不愿与人主动交往,如果严重的更会使孩子走上歧途迷失自我,从一些青少年犯罪的纪录来有很大一部分孩子都是因为自己的家庭中充满了矛盾,缺乏关爱使得他们走上一条不应该是同龄人走的路。2、给予孩子适度的爱,不要过多,过分的溺爱。因为现在小孩家里往往是4、5个大人围着他转,得到了4、5份爱,在这些爱的包围下,很容易让孩子习惯于被爱,而不懂得怎样去付出自己的爱。“小皇帝”、“小公主”就这样一个个产生了,家里和幼儿园是反差很大的。到吃饭的时候嘴巴一张,到穿衣服的时候两手一伸,等着大人来帮。中班下了,很多小事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3、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不袒护自己的孩子。有时孩子在幼儿园或在外面和同伴玩的时候总会发生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当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或者自己的孩子处于弱势时,有的家长可能由于关爱孩子心切,会出现不问清原因而去责问别的孩子,更有的会对别的孩子说一些不好听的话。其实在没有了解原因的情况下去无端的指责,不仅对教育孩子不利更会让孩子有一种依赖心里,一碰到什么问题就会回家告诉父母,在诉说的过程中孩子也会有意识的去掉自己主观的一些因素,而去强调别人的过错。在我们平时的幼儿园里,我们老师在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是也经常会发现这种情况,通常是请他们在谈谈发生什么事情是,孩子总是说别人先这样我才这样的,或者说他先打我我才打他的,这些现象是很多的,现在的孩子要他主动的去承认自己的过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也需要我们家长在家中进行正确、正面的引导。4、 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这一点有必要提一下,因为我们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由爷爷奶奶带的,我曾经在幼儿园放学时候随机的数了一下,在十个孩子中有7个是由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接的,当然这很大的原因是我们现在的父母工作都比较忙,下班时间很比较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帮我们带孩子是一件好事情,但是我们的家长也要一有空就和孩子多沟通,培养感情。5、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在这方面我们班的家长都是做的比较好的,因为现在孩子有些是独身子女,家长都比较重视和同伴之间的交往,也经常会带孩子去和别的孩子多接触。组织一些家庭活动、生日趴什么的。6、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予以答复; 在这一点上我想说的是有的家长碰到自己在忙的时候,孩子问他问题他会很不耐烦的说“不知道”或者会说“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烦。”虽然你不是有心的,但往往会在这个时候打击了孩子的求知的欲望,以后他即使碰到了一些问题也不愿意去问为什么了。而当孩子的问题你一下子不知道答案或者对自己的答案不确定的话,你也不必急于回答孩子,而是直接对孩子说:“你问的问题,我也不怎么清楚,我们一起去看看书,或者上网查查好吗?”这样一来,孩子会觉得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受到了家长的尊重,如果我们家长从小就对孩子的求知欲望多加以呵护,那么长大后孩子就会更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发现了。7、在孩子面前,父母不要随意的评论孩子的缺点、议论长辈或同伴。这一点我们往往会忽视孩子的感受。下面这个情况我想多数的家长偶尔会做过,比如自己带着孩子到朋友家去玩,看见朋友家的孩子又会唱歌、画又画得特别好,自己会不自觉得说:“啊,宝宝你看,阿姨家的*什么都好,你看你上次画得那幅画像什么啊。啊要认真点了!”经常这样会让孩子产生一种什么都不如别人的感觉,即使自己再努力也是不如别的孩子的。其实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多经常纵向进行比较,少点横向的比较,去发现孩子的进步。另外我们家长有时在相互之间谈话的时候会说到某个长辈或孩子同伴的一些缺点,有时我们的话可能是无意的,不是有心的,但孩子听后很容易会产生对自己长辈或同伴的不好的印象,在以后的交往中就会表现出对这个人一些不尊重的表现,所以这点我们做家长的也要注意的。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8、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儿童是富于模仿性的,不仅是你的言行举止,包括你的情绪、性格都是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家长的情绪如果波动性很大,孩子的情绪是无法保持很稳定的。那就是说,父母要处处、时时、事事以身作则“样样都要自己先做样子”这是家庭教育的“根本法”,非常重要,决定家庭教育工作的成败。所谓“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9、遵纪守法,做一个文明人。 遵守交通秩序、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倡导文明人。 听了以上这几点我想在坐各位肯定和我都有一个想法,教育子女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的确如此,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行业、专业、工作,有上百种:有的是盖房子,有的是种庄稼,或者是给人治病,缝衣服等。但有一种包罗万象的、最复杂和最高尚的工作,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的;而同时在每个家庭中又各自是独特的、不会重复的工作,那就是对人的教育和造就。”在三百六十行中,当家长,教育孩子,是最为复杂的一件事。 我们怎样来做个合格的家长,有以下几点仅供个位参考:1、 注重第一次。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第三次就容易做得好;第一次做错,以后就容易做错。许多孩子养成的种种坏习惯都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学的时候,老师或父母没有及时去纠正他们才导致的,以至于后来一错再错,长大后就更难改变了。 比如某幼儿园的一个小朋友,一开始握笔用四个指头,他的老师和爸爸妈妈都没有注意到,所以没有及时地去纠正他,后来,他换了一个幼儿园,那里的老师发现了他的坏习惯,用了将近5个月的时间,才把他纠正过来。如果一开始老师和家长就注意到,及时帮他纠正,也许就不用5个月,只用5个星期就可以了。相反,如果这个老师也没注意到,没有替他纠正,那么恐怕到后来用5年的时间还不知能不能帮他改掉这个坏习惯。 所以要把小孩子教得好,必定要在第一次的时候就得教好,奠定较好的基础,为以后做好准备工作。2、不要有例外。 养成好习惯难,养成坏习惯易。对于处在这个特殊年龄段的幼儿来说,他们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养成坏习惯。往往使幼儿养成一个好习惯要用上很长时间,而养成一个坏习惯,却只需几分钟的时间,甚至更短。所以,父母或老师的要使小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好习惯未成的时候,不准小孩子有例外的动作。一个小小的例外,破坏力极强,有可能会前功尽弃。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老卡尔他规定自己的孩子每天9点入睡,但有一次家里来了朋友,孩子就不肯睡觉,老卡尔就对他说不睡也可以,但是明天早上你还是得一早起床,你必须会自己做的选择负责,当时孩子是很高兴的答应了,第二天早上老卡尔就真的像平时一样一大早把他叫了起来,这件事让小卡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得他以后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从不随意更改。3、让儿童使用自己的手脑。 大人代替小孩子做的害处是:剥夺了他们肌肉发展的机会;养成他们怠惰的习惯;养成他们不知劳苦的习性;阻止他们发展独立自主的精神。我国的教育家陈鹤琴提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这个原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所有的学习,都要靠“做”的。它强调教学中应注重幼儿直接经验的掌握,凡是儿童能够自己做的,就应该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就应该让他们自己想。我们一天到晚所做的事情,所有的活动,十之八九都是习惯。比如早上起来,穿衣服是习惯,刷牙是习惯,吃饭是习惯,走路是习惯,写字是习惯,睡是习惯,所有的一切,都受习惯的支配,思想的时间却是很少。因此,做父母,千万不能一手包办,或横加干涉,应当从旁观察,在适当的时候再进行指导。其实孩子的能力并不是像我们成人想的那样,这个他还不会,那个还没长大,只要你给他机会,多引导孩子的表现往往会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的。 为此,我们应让儿童自己去认识世界。他自己所获得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他自己的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4、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恒心,持之以恒是养成习惯的必要步骤。我想小猫钓鱼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吧,就是因为它没有恒心,所以它一点收获都没有。如果只知道应该这样做而不去付诸于行动,或者只有理论,大道理一大堆,却不去实践,都是没用的。只有不断地去做,养成习惯了,然后才会有突出的成绩。 习惯的形成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反映了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孟子说:“其进锐者其退速。” “揠苗助长”,操之过急,违背规律。比如有些萌芽,你每天给它浇适当的水,它就会很快的成长,相反,如果你一下子给它浇了很多的水,不但不会起到灌溉的目标,还会把它给淹死。习惯的养成也如此,一般要经历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首先是完全由老师或父母来管理和约束。第二阶段是由团体管理。最后到达某个阶段时才是自己管理。我曾经看到过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