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货车气压制动系统设计_第1页
重型货车气压制动系统设计_第2页
重型货车气压制动系统设计_第3页
重型货车气压制动系统设计_第4页
重型货车气压制动系统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资料,值得下载学习!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重型载货汽车离合器设计 姓名: 组者: 业班级: 09车辆工程 2 班 指导教师: 计时间: 品资料,值得下载学习! 摘要 汽车 制动系的功用是使汽车以适当的减速度降速行驶直至停车;在下坡行驶时,使汽车保持适当的稳定车速;使汽车可靠地停在原地或坡道上。 汽车的制动性是汽车主动安全性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随着汽车行驶车速的不断提高,对汽车制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的制动系统除了实现良好的制动性能外,还要尽可能地减 小驾驶员的工作强度。因此,动力制动系统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气压动力制动是最常见的动力制动系统,多用于中重型汽车。 气压制动系统是发展最早的一种动力制动系统。其供能装置和传动装置全部是气压式的。其控制装置大多数是由制动踏板机构和制动阀等气压控制原件组成,也有的在踏板机构和制动阀之间还串联有液压式操纵传动装置。 本文以一种重型货车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对其气压制动系统结构进行设计 。 精品资料,值得下载学习! 1 绪论 . 1 动系的作用 . 1 压制动系的研究现状 . 2 2 制动系的总体设计 . 3 动系统设计要求 . 3 动系参数的选择 . 4 车总质量 . 4 动力与制动力分配系数 . 4 动器最大制动力矩 . 9 3 制动器的设计与计算 . 12 式制动器的主要参数 . 13 动鼓内径 . 13 擦衬片宽度 b 及包角 . 14 擦衬片起始角 0 . 15 动蹄支撑点位置坐标 a 和 C . 15 动器中心到张开力 e . 15 擦衬片的型号及摩擦系数 . 15 式制动器的计算 . 16 算有一个自由度的紧蹄摩擦片的径向变形规律 . 16 算蹄片上的制动力矩 . 17 查制动蹄有无自锁 . 18 片磨损特性的计算 . 19 精品资料,值得下载学习! 能量耗散率(单位功负荷、能量负荷) . 20 片单位摩擦面积的制动器摩擦力 (比摩擦力 ) . 21 车制动计算 . 21 动鼓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 22 动鼓 . 22 动蹄 . 23 动底板 . 23 轮式张开机构 . 23 擦材料 . 24 承 . 24 4 气压制动驱动机构的设计计算 . 25 动气室 . 27 气罐 . 28 气压缩机 . 30 5 技术经济性分析 . 31 6 总结 . 33 致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34 精品资料,值得下载学习! 1 绪论 动系的作用 近百年来,汽车工业之所以常胜不衰主要得益于汽车作为商品在世界各处都有广阔的市场,生产批量大而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最主要的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汽车能逐渐完善并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新交通法规的实施,我国的汽车及其运输管理开始走向正轨,农用运 输车将逐渐退出市场,而重型运输自卸车逐渐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车辆交通安全历来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因此汽车制动系统的可靠性研究至关重要。 汽车制动系是用于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或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的车速保持稳定以及使以停驶的汽车在原地(包括在斜坡上)驻留不动的机构。汽车制动系直接影响着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停车的可靠性。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和车速的提高以及车流密度的日益增大,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停车可靠,汽车制动系的工作可靠性显得日益重要。也只有制动性良好、制动系工作可 靠的汽车,才能充分发挥其动力性能。 汽车制动系统至少有两套独立的制动装置,即行车制动装置和驻车制动装置:重型汽车或经常在山区行驶的汽车要增设应急制动装置及辅助制动装置;牵引车还应有自动制动装置。行车制动装置用于使行驶中的汽车强制减速或停车,并使汽车在下短坡时保持适当的稳定车速。其驱动机构常采用双回路或多回路结构,以保证其工作可靠。 驻车制动装置用于使汽车可靠而无时间限制地停驻在一定位置甚至在斜坡上,它也有助于汽车在坡路上起步。驻车制动装置应采用机械式驱动机构而不用液压或气压驱动,以免其产生故障。 应急制动装置 用于当行车制动装置意外发生故障而失效时,这时则可利用应急制动装置的机械力源 (如强力压缩弹簧 )实现汽车制动。应急制动装置不必是独立的制动系统,它可利用行车制动装置或驻车制动装置的某些制动器件。应急制动装置也不是每车必备,因为普通的手力驻车制动器也可以起应急制动的作用。 辅助制动装置用于山区行驶的汽车上,利用发动机排气制动或电涡流制动等辅助制动装置,则可使汽车下长坡时长时间而持续地减低或保持稳定车速并减轻或解除行车制动器的负荷。通常,在总质量为 5t 以上的客车上和 12t 以上的载货汽车上装备这种辅助制动 减 速装置。 任何一套制动装置均由制动器和制动驱动机构两部分组成。制动器有鼓式与盘式之分。行车制动是用脚踩下制动踏板操纵车轮制动器来制动全部车轮,而驻车制动则多采用手制动杆操纵,且具有专门的中央制动器或利用车轮制动器进行制动。中央制动 精品资料,值得下载学习! 器位于变速器之后的传动系中,用于制动变速器第二轴或传动轴。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这两套制动装置必须具有独立的制动驱动机构,而且每车必备。行车制动装置的驱动机构,分液压和气压两种型式。用液压传递操纵力时还应有制动主缸和制动轮缸以及管路;用气压操纵时还应有空气压缩机、气路管道、贮气简、控制阀 和制动气室等。 过去,大多数汽车的驻车制动和应急制动都使用中央制动器,其优点是制动位于主减速器之前的变速器第二轴或传动轴的制动力矩较小,容易满足操纵手力小的要求。但在用作应急制动时,往往使传动轴超载。现代汽车由于车速提高,对应急制动的可靠性要求更严,因此,在中、高级轿车和部分总质量在 下的载货汽车上,多在后轮制动器上附加手操纵的机械式驱动机构,使之兼起驻车制动和应急制动的作用,从而取消了中央制动器。重型载货汽车由于采用气压制动,故多对后轮制动器另设独立的由气压控制而以强力弹簧作为制动力源的应急兼驻车 制动驱动机构,也不再设置中央制动器。但也有一些重型汽车除了采用了上述措施外,还保留了由气压驱动的中央制动器,以便提高制动系的可靠性 压制动系的研究现状 气压制动系统是发展最早的一种动力制动系统。其供能装置和传动装置全部是气压式的。其控制装置大多数是由制动踏板机构和制动阀等气压控制原件组成,也有的在踏板机构和制动阀之间还串联有液压式操纵传动装置。气压制动由于可获得较大的制动驱动力且主车与被拖的挂车以及汽车列车之间制动驱动系统的连接装置结构简单联接和断开都很方便 ,因此广泛用于总质量为 8t 以上尤其是 15t 以上的载货汽车 ,越野汽车和客车上 贮气罐 ,制动阀等装置 ,使结构复杂 ,笨重 ,轮廓尺寸大 ,造价高 ;管路中气压的产生和撤除均较慢 ,作用滞后时间较长 (因此在制动阀到制动气室和贮气罐的距离较远时有必要加设气动的第二级控制元件 继动阀 (即加速阀 )以及快放阀 ;管路工作压力较低 (一般为 因而制动气室的直径大 ,只能置于制动器之外 ,再通过杆件及凸轮或楔块驱动制动蹄 ,使非簧载质量增大 ;另外 ,制动气室排气时也有较大噪声。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要经常使用制动 器,为了减轻驾驶员的工作强度,目前汽车基本上都采用了伺服制动系统或动力制动系统。载重汽车一般均采用动力制动系统。 精品资料,值得下载学习! 2 制动系的 总体 设计 动系统设计要求 1) 能适应有关标准和法规的规定。各项性能指标除满足设计任务书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有关要求外,也应考虑销售对象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和用户要求 。 2)具有足够的制动效能。包括行车制动效能和驻坡制动效能。 3)工作可靠。汽车至少应有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两套制动装置且它们的制动驱动机构应是各自独立的。 行车制动装置的制动驱动机构至少应有两套独立的管路 ,当其中一套失效时,另一套应保证汽车制动效能不低于正常值的 30%;驻车制动装置应采用工作可靠的机械式制动驱动机构。 4)制动效能的水稳定性好。 制动器摩擦表面浸水后,会因水的润滑作用使摩擦系数急剧减小而发生所谓的“水衰退”现象。一般规定在出水后反复制动 5 15 次,即应恢复其制动效能。良好的摩擦材料吸水率低,其摩擦性能恢复迅速。也应防止泥沙、污物等进入制动器工作表面,否则会使制动效能降低并加速磨损。某些越野汽车为了防止水相泥沙侵入而采用封闭的制动器。 5)制动时的操纵稳定性好。 即以任何速度制动,汽车都不应当失去 操纵性和方向稳定性。为此,汽车前、后轮制动器的制动力矩应有适当的比例,最好能随各轴间载荷转移情况而变化;同一轴上左、右车轮制动器的制动力矩应相同。否则当前轮抱死而侧滑时,将失去操纵性;后轮抱死而侧滑甩尾,会失去方向稳定性;当左、右轮的制动力矩差值超过 15时,会发生制动时汽车跑偏。对于汽车列车,除了应保证列车各轴有适当的制动力分配外,也应注意主、挂车之间各轴制动开始起作用的时间,特别是主、挂车之间制动开始时间的协调。 6)制动效能的热稳定性好。 7)制动踏板和手柄的位置和行程符合人 操作方 便性好,操纵轻便 、舒适能减少疲劳。 8)作用滞后的时间要尽可能地短。 9) 制动时不应产生振动和噪声。 10)与悬架、转向装置不产生运动干涉,在车轮跳动、汽车转向时不会引起自行制动。 11)制动系中应有音响或光信号等警报装置,以便能及时发现制动驱动件的故障和功能失效。 精品资料,值得下载学习! 12)制动系的机件应使用寿命长、制造成本低,对摩擦材料的选择也应考虑到环保要求 1 。 动系 参数 的选择 货车的主要参数 长 宽 高( 11976 2395 3750 轴数 /轴 距( 4/(1950+4550+1350) 质心距前轴( 5250 质心距后 轴( 2600 前 轮 距( 2022 后 轮 距( 1830 最小离地间隙( 285 整车整备质量( 12000 最大装载质量( 16000 前满载轴荷分配( 6000 后满载轴荷分配( 22000 最 高 车 速 ( km/h) 100 质心高度 (空载 943载 1800车总质量 汽车的总质量是指整备完好,装备齐 全并按规定载满客货时的汽车质量: a o gm m m=12000+16000 =28000动力与制动力分配系数 汽车制动时,如果忽略路面对车露的滚动阻力矩和汽车回转质量的惯性力 矩,则任一角速度 0 的车轮,其力矩平衡方程为: 0f B r ( 2 f B r= 式中 : 制动器对车轮作用的制动力矩,即制动器的摩擦力矩,其方 向与车轮旋转方向 精品资料,值得下载学习! 反力, ; 地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制动力,即地面与车轮之间的摩擦力,又称为地面制动力,其方向与汽 车行驶方向反力, N ; 车轮有效半径, m ;选为约为 令 ff ( 2 并称之为制动器制动力,他是在车轮周缘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所需的力,因为又称为制动周缘力。车轮角速度 0 时,大小亦相等,且寸、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及车轮有效半径等,并与制动踏板力即制动系的液压或气压成正比。当加大踏板力以加大地面制动力值不可能大于附着力 F即 Z 或 m a Z 式中 轮胎与地面间的附着系数; Z 地面对车轮的法向 反力。 当制动器制动力值时,车轮即被抱死并在地面上滑移。此后制动力矩 /f f r即成为与制动到 0 以后,地面制动力值后就不在增大,而制动器制动力 图 2 1 制动力与蹋板力 系 ta P 至 20世纪 50年代,当时道路条件还不是很好,汽车行驶速度也不是很高,后轮抱 精品资料,值得下载学习! 死侧滑的后果也不是显得像前轮抱死丧失转向能力那样严重,因此往往将0值定的较低,即处于常附着系数范围的中间较偏区段。但当今道路条件大为改善,汽车行驶速度也大为提高,因而汽车因制动时后轮先抱死引起的后果十分严重。由于车速高,它不仅会引起侧滑甩尾甚至会调头而丧失操纵稳定性。后轮先抱死的情况是最不希望发生的。因此各类轿车和一般载货汽车的0值有增大的趋势满载时的同步附着系数,货车取0 。 当0时,0q , 1 ,利用率最高。 汽车减速度为:0/d u d t q g g= 即0q , q 制动强度 附着系数利用率 (或附着力利用率)来表达, 可定义为 BF 式中 汽车总的地面制动力; G 汽 车所受重力; q 制动强度; 根据汽车制动时的整车受力分析,考虑到制动时的轴荷转移,可求得地面对前、后轴车轮的法向反力1Z,2 1 2 2 3 4 3)( 21 g ( 2 152056)( 12 g ( 2 式中: G 汽车所受重力 L 汽车轴距 汽车质心离前轴距离 汽车质心离后轴距离 汽车质心高度 g 重力加速度 精品资料,值得下载学习! 汽车制动减速度 m/汽车总的地面制动力为: 1 6 8 0 0 0 0 0 021 前轴车轮的地面制动力 2 后轴车轮的地面制动力 由上面两式可求得前后轴车轮附着力为: 7 3 4 0 0 0 0)()( 221 )( 112 车在附着系数 为任一确定值的路面上制动时,各轴附着力即极限制动力并非为常数,而是制动强度 q 或总制动力 F的函数。当汽车各车轮制动器的制动力足够时,根据汽车前、后轴的轴荷分配,前、后车轮制动器制动力的分配、道路附着系数和坡度情况等,制动过程可能出现的情况有三种,即: 1)前轮先抱死拖滑,然后后轮再抱死拖滑; 2)后轮先抱死拖滑,然后前轮再抱死拖滑; 3)前、后轮同时抱死拖滑。 在以上三种情况中,显然是 ( 3) 情况的附着条件利用得最好。 由上式中不难求得在任何附着系数 的路面上,前、后车轮同时抱死即前、后轴车 轮附着 力同时被充分利用的条件是: 2121 )/()(/ 122121 F 2 0 5 F 式中:1 前轴车轮的制动器制动力 2 后轴车轮的制动器制动力 1 前轴车轮的地面制动力 精品资料,值得下载学习! 2 后轴车轮的地面制动力 1 、 2 地面对前后轴车轮的法向反力 G 汽车所受重力 1L 、 2L 汽车质心离前后轴距离 汽车质心高度 由上式可知,前后轮同时抱死时,前、后轮制动器的制动力1 的函数。 将上式绘成以1为理想的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简称 如图 图 2 2 载货汽车的 曲线与 线 图,如果汽车前、后制动器的制动力1 曲线的规律分配,则能保证汽车在任何附着系数 的路面上制动时,都能是前、后车轮同时抱死。然而,目前大多数两轴汽车尤其是货车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之比为一定值,并以前制动器制动力1为汽车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 : 又由于在附着条件所限定的范围内,地面制动力在数值上等于相应的制动周缘力, 因此 又可通称为制动力分配系数。 前面已分别给出了制动强度 q 和附着系数利用率 根据所选定的同步附着系数0求得: 4 6 ( 2 精品资料,值得下载学习! 1- = 进而求得: ( 021 012 ()1()1( 当0时,11B ,22B ,故 , q= , 1 当0=,可能得到的最大总制动力取决于前轮刚刚首先抱死的条件,即11 由上面的式得: 5 (022 gB ( 2 q= ( 02 2 (022 当 ,可能得到的最大总制动力取决于后轮刚刚首先抱死的条件,即22 有 上面的式得: (011 gB ( 2 q= ( 01 1 (011 对于 值恒定的汽车,为使其在常遇到附着系数范围内 不致过低,其0值总是选得小于可能遇到的最大附着系数。所以在0的良好 路面上紧急制动时,总是后轮先抱死。 动器最大制动力矩 为了保证汽车有良好的制动效能和稳定性应合理地确定前后轮制动器的制动力矩,最大制动力是在汽车附着质量被完全利用的条件下获得的 。这时制动力与地面作用车轮的法 精品资料,值得下载学习! 向力 21, 成正比 双轴汽车前、后车轮附着力同时被充分利用或前、后轮同时抱死时的制动力之比为 : hL ( 2 式中: 汽车质心离前后轴的距离 0 同步附着系数 汽车质心高度 通常上式的比值:轿车约为: 车约为: 动器所能产生的制动力矩受车轮的计算力矩所制约,即 1 7 4 0 511 ( 2 ( 2 式中:1 前轴制动器的制动力 2 后轴制动器的制动力 1 作用于前轴车轮上的地面法向反力 2 作用于后轴车轮上的地面法向反力 车轮的有效半径 对于常遇的道路条件较差、车速较低因而选取了较 小的同步附着系数0值的汽车,为了保证在0的良好的路面上(例如 )能够制动到后轴和前 轴先后抱死滑移(此时制动强度 q ),前、后轴的车轮制动器所能产生的最大制动力矩为 : )( 21m a ( 2 = =40134.4 m a a T ( 2 = 精品资料,值得下载学习! =45622.8 对选取较大0值的各类汽车,则应从 保证汽车制动时的稳定性出发,来确定各轴的最大制动力矩。当0时,相应的极限制动强度 q ,故所需的后轴和前轴的最大制动力矩为 )( 1m a ( 2 = 0 0 0 =45478.4 m a a T ( 2 = =40007.3 式中: 该车所能遇到的最大附着系数 q 制动强度 r 车轮有效半径 一个车轮制动器应有的最大制动力矩为上列公式计算结果的值 一半 。 精品资料,值得下载学习! 3 制动器的设计与计算 制动器是制动系统中用以产生阻碍车辆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的部件,后一提法适用于驻车制动器。一般制动器都是通过其中的固定元件对旋转元件施加制动力矩,使后者的旋转角速度降低同时依靠车轮与路面的附着作用,产生路面对车轮的制动力,以使汽车减速。 制动器主要有摩擦式、液力式和电磁式等几种形式。电磁式制动器虽有作用滞后性好、易于连接而且接头可靠等优点,但因成本高,只在一部 分总质量较大的商用车商上用作车轮制动器或缓速器;液力式制动器一般只 用作缓速器。目前广泛使用的仍为摩擦式制动器。凡利用固定元件与旋转元件工作表面的摩擦作用产生制动力矩的制动器动器,都称为摩擦制动器。行车制动、驻车制动及第二(或应急)制动系统所用的制动器几乎都属于摩擦制动器。 摩擦制动器可分为鼓式和盘式两大类。前者摩擦副中的旋转元件为制动鼓,其工作表面为圆柱面;后者的旋转元件则为圆盘状的制动盘,以端面为工作表面。 旋转元件同装在车轮或半轴上,即制动力矩分别直接作用于两侧车轮上的制动器,称为车轮制动器。旋转元件 固装在传动系统的传动轴上其制动力矩须经过驱动桥再分配到两侧车轮上的制动器,则称为中央制动器。车轮制动器一般用于行车制动,也有兼用于第二制动 (或应急制动 )和驻车制动的。中央制动器一股只用于驻车制动和缓速制动。 鼓式制动器又分为多种形式:领从蹄式、单向双领蹄式、双向双领蹄式、双从蹄式、单向增力式和双向增力式等结构形式的制动器。 领从蹄式制动器主要由制动鼓、制动蹄、和驱动装置组成,蹄片装在制动鼓内,结构紧凑,密封容易。 领从蹄式制动器的效能和效能稳定性,在各式制动器中居中游;前进、倒退行使的制动效果不变;结构简单成 本低;便于附装驻车制动驱动机构;易于调整蹄片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 从而 广泛应用于中、重型货车前后轮及轿车后轮制动器。 精品资料,值得下载学习! 盘式制动器摩擦副中的旋转元件是以端面工作的金属盘,此圆盘称为制动盘。其固定元件则有多种结构形式,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作面积不大的摩擦块与其金属背板组成的制动块,每个制动器中有 24 个。这些制动块及其促动装置都装在横跨制动盘两侧的夹钳形支架中,总称为制动钳。这种制动盘和制动钳组成的制动器,称为钳盘式制动器。另一类固定元件的金属背板和摩擦片也呈圆盘形,因其制动盘的全部工作面可同时与摩擦片接触 ,故该类制动器称为全盘式制动器。 式制动器的主要参数 汽车类别选用乘用车,汽车的总质量 8t、汽车质心高度 距 L=车质心离前轴距离 车质心离后轴距离 它几何参数如图 3 3鼓式制动器主要几何参数 he of 制动鼓内径 输入力 制动鼓内径越大,制动力矩越大,且散热能力也越强 ,但 而且 汽车的非悬挂质量增加,不利于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制动鼓与轮辋之间应保持足够的间隙,通常要求该间隙不小于 20精品资料,值得下载学习! 否则不仅制动鼓散热条件差,而且轮辋受热后可能粘住内胎或烤坏气门嘴。制动鼓应有足够的壁厚,用来保证有较大的刚度和热容量,以减少制动时的温升。制动鼓的直径 小,刚度就大,并有利于保证制动鼓的加工精度。 由此间隙要求及轮辋的尺寸即可求得制动鼓直径 外制动鼓直径 r 之比的一般范围为: 轿车: D/ 车: D/ 车制动鼓内径一般比轮辋外径小 125货汽车和客车的制动鼓内径一般比轮辋外径小 80于深槽轮辋由于其中间深陷部分的尺寸比轮 辋名义直径小得多,所以其制动鼓与轮辋之间的间隙有所减小应予注意。设计时亦可按轮辋直径初步确定制动鼓内径如表 33 表 3动鼓最大内径 3he 辋直径 /2 13 14 15 16 20, 动鼓最大内径 /车 180 200 240 260 - - 货车、客车 220 240 260 300 320 420 制动鼓内径尺寸应符合 309动鼓工作直径及制动蹄片宽度尺 寸系列的规定。 由上述表格和轮胎标准初选制动鼓内径 420 摩擦衬片宽度 b 及包角 制动鼓半径 R 既定后。摩擦衬片宽 b 和包角 便决定了衬片的摩擦面积 而,制动蹄各蹄总的摩擦面积 大则单位压力愈小从而磨损特性愈好。根据国 外统计资料分析,单个车轮蹄式制动器总的衬片摩擦面积随汽车总重而增加具体数如表3 表 3摩擦衬片面积 3车类别 汽车总重力 个制动器的衬片摩擦面积 轿车 950000车 1050050精品资料,值得下载学习! 25502050005000根据表 2配 550制动鼓半径 R=D/2=420/2=210片的摩擦面积为 初选 =100 初选 1000/2=500 b= R =据 89 选取 b=240 摩擦衬片起始角 0 一般将衬片布置在制动蹄的中央,即令 0=100 2=100 动蹄支撑点位置坐标 a 和 c 应在保证两蹄支撑端毛面不致互相干涉的条件 下,使 a 尽可能大而 c 尽可能小。初步设计选 a=68 c=40 制动器中心到张开力 e 在保证轮缸或制动凸轮能够布置于制动鼓内的条件下,应使距离 e 尽可能大,以提高制动效能。初步设计时暂定 e=68 摩擦衬片的型号及摩擦系数 选择摩擦片时不仅希望其摩擦系数要高些,更要求其热稳定性要好,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要小。不能单纯地追求摩擦材料的高摩擦系数,应提高对摩擦系数的稳定性和降低制动器对摩擦系数偏 离正常值的敏感性的要求,后者对蹄式制动器是非常重要的。 摩擦衬片的型号及性能如表 3 表 3张蹄式制动器衬片型号性能及用途 品规格 摩擦系数 硬度 ( 适用范围 5 20要用于轿车等轻负荷车 2 20要用于中型载重汽车 3 20要用于重型载货汽车 由表 3精品资料,值得下载学习! 式制动器的 计算 算有一个自由度的紧蹄摩擦片的径向变形规律 除摩擦片因有弹性容易变形外,制动鼓、蹄片和支撑也有变形,所以计算法向压力在摩擦衬片上的分布规律比较困难。通常只考虑衬片径向变形的影响,其他零件变形的影响较小而忽略不计。 如图 3片在张开力和摩擦力作用下,绕支撑销转动 ,由于 很小,可认为 =90, 所以摩擦衬片表面的径向变形为 1=1 =R/r 1= R 此公式 可 看出蹄片压力沿摩擦衬片长度的分布符合正弦曲线规律。 图 3动蹄片受力分析图 精品资料,值得下载学习! 计算蹄片上的制动力矩 制动转矩目前一般采用效能因数法或分析图解法计算,本书采用效能因 数法计算。为此必需先求出制动蹄的效能因数,而后求制动力矩。设制动蹄的制动力矩和效能因数分别为 t,输入张开力 F,制动鼓半径为 R,则 3 ( 3 效能因数 的系数。对于一定结构型式的制动蹄,只要已知制动鼓转向 ,制动蹄的主要几何参数的相对值(即这些参数与 R 之比)以及摩擦系数,该蹄的 后根据既定的 值求 T。 ( 1)领蹄 假定蹄鼓之间的单位压力是沿周向均匀分布的,这一假定与实际情况相差较远,据此算出的制动力矩较实际数值大,根据上面的分析计算可知,蹄片压力沿摩擦衬片长度的分布符合正弦曲线规律,根据数学推导得领蹄效能因数为1s o s c o s/(1 KK t ( 3 式中 168168(/)(/ 73/ 22 ca 衬片包角 取为 , 1.1)2 2713509022 r c t a n ( r c t a na r c t a n 将以上所计算得到的数值代入式( 3可得出 2)从蹄制动效能因数2公式为 精品资料,值得下载学习! )1s s co s/( 2 KK t ( 3 式中 168168(/)(/ 22 si si n 221 ca 1.1)s 2s 2713509022 t a ns r c t a n ( r c t a na r c t a n o 代 入公式( 31=可得 对于 凸轮张开机构, 张开力 F: 1/TF f ( 3 有前面所算数据 所得 3,便可得到 1360N。 汽车制动力总和 %60%97%10022000/21360/ 则可知该制动力符合标准。 根据以上计算后得到的及已知的 3,最终 到:)( t 查制动蹄有无自锁 计算鼓式制动器,必须检查蹄有无自锁的可能。 如果 f c /(c ) 就不会自锁。 f=精品资料,值得下载学习! c = )( 22 = 6840( 22 摩擦力的作用半径 221 )2s 2c o c o s)c o s( c o 22 )27212722()1272272()12727(2104 =中 00000 261440a r c s i 00 26100 126 2s )2c o c o sa r c t a n 1 o 1 c 所以 制动器不会自锁,合格。 片磨损特性的计算 摩擦衬片 (衬块 )的磨损受温度、摩擦力、滑磨速度、制动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