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九我们依法享有人身权财产权消费者权习题.docx_第1页
泰安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九我们依法享有人身权财产权消费者权习题.docx_第2页
泰安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九我们依法享有人身权财产权消费者权习题.docx_第3页
泰安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九我们依法享有人身权财产权消费者权习题.docx_第4页
泰安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九我们依法享有人身权财产权消费者权习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九我们依法享有人身权、财产权、消费者权一、选择题1.(2018泰安,16,1分,)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可随着城市监管力度的加大,一些不法商贩动起了问题食品“上山下乡”的歪脑筋,把假酒、假保健品等低价销售到农村市场,致使一些农村地区成为“消废市场”。广大农民朋友要做聪明的消费者。就应该( )了解自己依法享有的消费者权益一旦买到假冒伪劣商品,依法维权不贪图便宜,到正规商家购买不予理会,价格本来就便宜,花不了多少钱A.B.C.D.2.(2017泰安,17,2分,)2017年5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原政协副主席赵黎平因贪污受贿罪、杀人罪被依法执行死刑。这表明( )法律是一种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法律对全体公民具有普遍约束力国家工作人员身居高位知法犯法,必须从重处罚A. B.C. D.3.(2017泰安,18,2分,)2016年8月19日,临沂市高考录取新生徐玉玉被人以发放助学金的名义,实施电信诈骗,骗走9900元。徐玉玉报案回家途中因着急焦虑而导致心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在警方大力查办下,参与诈骗和倒卖个人信息的7名犯罪嫌疑人很快归案。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法律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B.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受法律保护C.犯罪嫌疑人侵犯了徐玉玉的隐私权D.犯罪嫌疑人侵犯了徐玉玉的荣誉权4.(2017泰安,19,2分,)2017年1月12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17年消费维权年主题为“网络诚信 消费无忧”。下列做法与此相悖的是( )生产者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原材料以次充好某网络经营者严禁伪冒假劣商品登录电商平台网购时出现问题,小商品不予理会,大宗商品必须追究责任工商部门加大对网络经营合法性的监管力度A.B.C.D.5.(2016泰安,16,2分,)2015年8月14日,“阳光跟帖”行动在北京正式启动。聚焦文明理性发帖、防范网络暴力、识别网络谣言、举报有害信息、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和公德意识等内容,改善跟帖评论生态,形成人人争做“中国好网民”的良好评论氛围。要做一个合格的“中国好网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坚持理性发言,不信谣、不传谣,保持冷静和克制,抵制、举报有害信息B.坚持言论自由,不需要监管网络发言C.对一些事和人,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公民应该依法行使自己权利,不得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6.(2016泰安,21,2分,)青岛天价虾事件、哈尔滨天价鱼事件、上海豫园天价茶事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出就餐、休闲购物、度假旅游日益成为新常态,“天价” 宰客事件也时有发生。天价宰客事件( )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知悉真实情况权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影响经济社会有序发展败坏社会风气,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背离了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B.C.D.7.(2015泰安,13,2分,)下面的漫画所揭示的网上贩卖公民个人信用卡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A.人身自由权 B.生命健康权C.隐私权 D.劳动权8.(2015泰安,14,2分,)对下列图示所表达的概念间的关系,理解错误的是( )A.B.C.D.9.(2014泰安,19,2分,)中央电视台2014年315晚会现场发布了消费者维权成本调查结果。此次调查共涉及14个行业、1501万人次参与,90.3%的人表示过去一年当中遭受过侵权,其中46.1%的人解决投诉需要花一个月以上的时间。这警示我们(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为节约成本,最好自认倒霉对侵权现象忍气吞声,就是纵容违法犯罪行为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治疗“侵权”之痛,有法可依只是前提,违法必究才是保障A.B.C.D.10.(2014泰安,18,2分,)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9条明确规定,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这更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 )A.知悉真实情况权B.公平交易权C.隐私权 D.依法求偿权11.(2014泰安,17,2分,)漫画“秦火火”们要当心啊警示我们(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要享受网络便利,就应遵守必要的网络义务公民有言论的自由,但不得利用言论侮辱诽谤他人,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凡是不承担责任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都要受到刑法的制裁网络是块“是非之地”,青少年最好远离它A.B.C.D.12.(2013泰安,10,2分,)2013年5月3日,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山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黄胜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黄胜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表明(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法律是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C.违法行为必受刑罚处罚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13.(2013泰安,15,2分,)对漫画亮剑认识有误的是( )A.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侵犯了公民隐私权B.有了法律法规的保护,我们的信息就安然无恙了C.漫画警示我们要依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D.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二、非选择题14.(2015泰安,32,8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自2014年10月10日起施行。其中第十二条规定: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公开自然人基因信息、病历资料、健康检查资料等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信息,造成他人损害,被侵权人请求其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意味着,不管有没有恶意,你帮助他人发布、转发信息,造成侵权事实,就有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如此一来,“人肉”有风险,“转发”要小心。请你结合所学初中思想品德知识,谈谈该规定施行的重要意义。(8分)15.(2013泰安,29,10分,)材料一 2012年7月3日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发布。决定明确指出,通过不懈努力,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检验检测和风险监测等技术支撑体系更加科学完善,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诚信意识普遍增强,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食品安全总体水平得到较大幅度提高。材料二 2012年,我国共查处食品安全问题1.12万件,8428人受到责任追究。让人们吃得安心、放心,生活细小的油盐酱醋茶里浸得满满的都是幸福的味道,成为举国上下,政府、百姓的强烈期盼。请你针对上述材料,结合思想品德课所学知识,谈谈如何才能营造安心、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10分)决胜泰安考场泰安模拟题组一、选择题1.(2018泰安样题)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食品安全。为更好地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指导学生安全消费,某校学生会对全校学生食品安全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见下图)。以下结论中不准确的是( )A.30%的学生不查看食品保质期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表现B.59%的学生买到过问题食品说明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易受侵害C.42%的学生消费维权意识有待增强,维权方式有待改进D.94%的学生不清楚食品安全法,说明法律的强制性没有实现2.(2018泰安样题)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今年的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山寨核桃露没有核桃、抽奖骗局等坑害消费者的现象,也针对大家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谣言进行实验破解,对消费风险进行了预警提示。315晚会的做法( )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能够有效杜绝生产者的违法犯罪行为有利于倡树诚实生产、合法经营的良好风气A.B.C.D.3.(2018泰安样题)下面漫画中“建设健康中国”有利于维护我们的( )A.生命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财产所有权D.人格尊严权4.(2017泰安样题)人民日报报道:在鸡年春节前,云南省副省长陈舜以普通游客的身份参团旅游,所见所闻让他深受刺激。据称,在一家旅游购物商店,游客要享受“一对一”服务。所谓“一对一”就是人盯人,游客购物达不到一定金额,甭想走出店门。“团里有老的有小的,这种事商家也干得出!”对这一旅游乱象认识正确的有 ( )消费者应遵守市场秩序,依法公平交易商家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的制裁作为弱势群体的消费者要学会依法维权经济活动中的生产者应自觉遵守诚实守信的原则A. B.C. D.5.(2018新泰二模)2018年315晚会曝光:“稳定剂、安赛蜜、阿斯巴甜、山梨酸钾、甜蜜素”各种添加剂+两吨纯净水+核桃香精=市场上热销的这款“核桃花生”。这款产品既没有添加核桃,也没有添加花生,核桃的味道靠的是核桃香精,一罐料汁能生产出8000瓶核桃花生。这些厂家侵犯了消费者的( )A.自主选择权 B.知情权C.人身财产安全权D.依法求偿权6.(2018岱岳二模)很多人喜欢在微信朋友圈晒美食、晒旅游、晒自己与家人的合影在收获朋友们点赞的同时,也泄露了个人的许多信息。各级公安部门多次发布信息提醒:个人信息需谨慎发布。为此,我们应该( )保护个人隐私,拒绝上网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扬长避短增强法律意识和保护隐私意识依法律己,尊重他人的隐私A.B.C.D.二、非选择题7.(2018新泰模拟)案例:小凯刚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同学小明在使用时不小心掉地上给摔坏了,小明借口手机质量低劣拒绝赔偿。于是小凯以维护自己的权利为由,将小明的一些日记和个人信息在同学中传播请对小凯和小明的行为进行评析。最新中考题组一、选择题1.(2018济宁中考)2018年初,有网友爆料几位女游客在东北雪乡旅游时遭遇了下图这种“变脸”,因不想参与导游指定的项目,被导游威胁、勒索甚至扇巴掌,恶劣程度令人震惊。据报道,该涉事导游已被刑拘,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为了避免类似欺客宰客事件再次发生( )旅游从业者应增强法治观念,遵规守法人们应放弃到东北雪乡旅游,避开消费陷阱消费者应增强权利意识,依法维权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依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A.B.C.D.2.(2018济宁中考)2018年1月5日,G1747次列车在合肥站准备开车时,旅客罗某以等丈夫为由做出如下图扒阻车门的举动,她不听劝阻,造成该次列车延迟发车。公安机关责令罗某认错改正,并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对罗某处以2000元罚款。罗某的行为警示我们( )要坚持正义标准,树立规则意识行使公民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应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A.B.C.D.3.(2018德州中考)禚某某因在微博上肆意侮辱“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被处以行政拘留10日,罚款500元。这给我们的警示是( )亵渎英雄必定要付出应有的代价应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诋毁英雄就会受到刑罚处罚要维护英雄的尊严与合法权益A.B. C.D.浙江温州,一座温暖之州。这里有隐善15年的感动中国人物“兰小草”王珏,还有慈善地标“红日亭”;有行走10769公里的“微笑联盟”,更有走遍中西部14个地区的“明眸工程”。据此回答下题。4.(2018威海中考)“兰小草”捐款30万元,这是在对自己的合法私有财产行使( )A.占有权B.使用权C.收益权D.处分权 2018年5月1日起施行的快递暂行条例规定:“对出售、泄露或者向他人非法提供用户信息的企业,由邮政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据此回答56题。5.(2018威海中考)这一规定有利于保护公民的( )A.生命健康权B.隐私权C.私有财产权D.公平交易权6.(2018威海中考)对违法企业进行处罚,体现出我国法律 ( )A.主要内容是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B.对一切违法行为都实施刑罚处罚C.始终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D.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7.(2018滨州中考)邻居小于养的宠物狗经常扰得四邻不安。小明与小于交涉,小于却理直气壮地说:“养狗是我的权利,谁也管不着”。小明据理力争,下列理由恰当的是 ( )A.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B.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C.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利益D.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不受侵犯8.(2018临沂中考)下列同学的行为中,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是( )A.小玲擅自将朋友的照片发布到网络上B.正在上八年级的小军辍学去打工挣钱C.晓东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了专利D.小明自作主张将朋友的自行车捐给了贫困山区的孩子9.(2018临沂中考)2018年1月5日,合肥高铁站一名女乘客以丈夫未能赶上动车为由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并提出让检票员对其丈夫放行等要求。最终这名女乘客被处以2000元的罚款,其就职的单位也责成其停职检查。“高铁扒门”事件警示我们( )要增强规则意识,做遵纪守法的公民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不得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误读权利的内涵,必定会付出相应的代价维护公共安全与秩序,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共同努力A.B.C.D.10.(2018东营中考)环球网舆情调查中心就旅游宰客话题发起网络调查,调查结果见下图。这说明( )商家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应该通过合法途径维权消费者依法维权意识有待提高消费者协会须加大司法力度A.B.C.D.11.(2018青岛中考)张某和孙某因业务往来产生了矛盾。张某在朋友圈用粗俗的语言辱骂孙某,给孙某造成很大的困扰。孙某将张某诉至法院,要求其道歉并赔偿。张某侵犯了孙某的 ( )A.姓名权B.隐私权C.名誉权D.荣誉权12.(2018青岛中考)皮皮鲁是童话故事皮皮鲁与鲁西西中的男主角,多年前被郑州一家餐厅抢注为商标。2018年2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新的司法解释,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该餐厅的“皮皮鲁”商标无效。此案体现了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 )A.肖像权 B.人格尊严权C.智力成果权D.私有财产权13.(2018菏泽中考)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微商处购物,如图,漫画中微商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 )知悉真实情况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A.B.C.D.二、非选择题14.(2018潍坊中考)分析生活情境探究成长问题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困惑和烦恼,需要我们正确面对和认真思考,请运用你的经验,分析下面生活情境,探究成长中的问题。情境小菁在某购物网站买了一款笔记本电脑,开机后发现因系统问题无法正常使用,且无产品说明书。她联系卖家要求退货,但卖家以已经开机为由拒绝退货。小菁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请对这一案例进行评析:(至少两条,4分)15.(2018德州中考)价值判断(下面叙述中,包含一定的价值标准或者是行为选择,请予以判断,写明“正确”或“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6分)学生贾某把同学的文章署上自己的名字在报刊上发表并获奖。16.(2018青岛中考)学法用法与法同行法律调整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为我们的生活保驾护航。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情境一丁丁在网上发现一款学习软件,下载该软件过程中,网络平台除了要获取姓名、年龄、身份证号、QQ号、手机号等信息外,还要求开通自动定位权限。(1)你认为丁丁应该提供这些信息吗?请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说说你的理由。(3分)情境二一天傍晚,丁丁放学回家。刚进单元门,楼道里一股刺鼻的煤气味让他警觉起来,他立刻挨家挨户查找气味源头,最后锁定在302户。该户没人在家,而车停在楼下,丁丁和邻居们都没有房主的联系方式机智的丁丁想方设法,最终避免了一场火灾!众人纷纷为他点赞。(2)丁丁可以用哪些办法避免这场火灾?(3分)(3)丁丁的行为维护了该楼居民的哪些权利?(4分)(4)通过这件事,丁丁发现日常生活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他准备利用暑期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帮丁丁拟定一个研究性学习的题目。(2分)押题预测题组一、选择题1.2018年4月18日,22人因扰乱旅游秩序被泰安市公安局曝光。近日,泰安市警方开展旅游秩序整治工作,22人因带路逃票、暴力抗法,酒后滋事、妨碍公务,非法营运,非法拉客被处罚。这说明( )法律具有规范作用这22人做了法律禁止做的事法律具有强制性这22人没有尊重他人权利A.B.C.D.2.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表达正确的是( )A.B.C.D.3.2017年9月15日,“徐玉玉案”终审,主犯陈文辉获无期徒刑。案件源于山东临沂准大学生徐玉玉因个人信息泄露,被骗走上大学的费用,伤心欲绝,不幸离世。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陈文辉等人侵犯了徐玉玉的隐私权陈文辉等人侵犯了徐玉玉的名誉权主犯陈文辉获无期徒刑说明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陈文辉等人的判决说明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权A.B.C.D.4.泰安初中生小刘喜欢写作,经常在一个网络论坛上发表连载小说,深受网络读者喜爱。某出版社未经小刘允许,擅自将其作品结集出版。该出版社的行为( )A.是合理的,因为网络作品不属于智力成果B.是非法的,因为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智力成果权C.是合法的,因为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不受法律保护D.是不合理的,因为这侵犯了小刘的肖像权5.李女士带着8岁的女儿到某餐厅用餐,孩子在餐厅设立的免费娱乐区玩耍时,一脚踩空,造成左脚骨折,经医院治疗,花费2000余元。此后,李女士多次就赔偿问题与该餐厅联系,都遭到拒绝下列对这一案件的分析,你认为错误的是( )该餐厅侵犯了李女士的女儿的生命健康权和人格尊严权该餐厅侵犯了李女士及其女儿的人身、财产安全权和依法求偿权李女士的女儿是在餐厅设立的免费娱乐区摔伤,所以该餐厅不必承担法律责任李女士可请求消协调解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A.B.C.D.二、非选择题6.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它在推动日常工作和加强人际交往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人们利用微信聊天、传递信息,学校利用微信传播正确的价值观,班级利用微信促进家校交流,政府利用微信进行网络问政,纪检监察机关利用微信来反腐,一些政府部门还开通了为民服务的“微信问政”平台。微信除了让人们感受到便捷和实惠外,也开始令人们感到头痛借助这种通信方式进行谣言传播、进行网络诈骗屡见不鲜,微信成了“危信”。请你运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的有关知识,谈谈不让微信成“危信”,公民应该怎样去做?答案精解精析泰安真题一、选择题1.A 本题主要考查消费方面的知识。解答该题,应运用所学的“做个聪明的消费者”知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综合判断。正确,这是免受侵害的前提;正确,这是正确的维权方式;正确,这是有效自我保护的正确途径;错误,这是自我保护意识差的表现。故本题选A。2.B 本题综合考查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法制原则等有关法律知识。解答该题,要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如“杀人罪”说明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执行死刑”说明法律的强制性;“原政协副主席”体现了法律的普遍约束力。因此均正确。错误,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故本题选B。3.D 本题主要考查公民的权利。解答该题,要深入了解事件经过,依据所学的权利的知识进行判定。“倒卖个人信息”侵害了公民的隐私权,而隐私权属于人格尊严的一种,因此A、C均正确。诈骗9 900元侵害了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因此B也正确。本题并未涉及荣誉权问题,本题为逆向选择题,因此选D。4.C 本题主要考查营造放心消费环境。解答该题,要明确生产者、网络经营商、消费者、政府有关部门在营造放心消费环境中各自承担的责任。中原材料以次充好的做法错误;小商品不予理会的做法是错误的;的做法是正确的,承担起了应有的责任。故答案选C。5.B 本题考查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公民享有言论自由,但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B说法错误。A、C、D说法正确。故选B。6.D “天价”宰客事件背离了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知悉真实情况权,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均符合题意。故选D。7.C 本题通过漫画考查学生对隐私权的认识。隐私包括私人信息、个人私事和私人领域,指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信用卡中有公民个人的信用记录等私人信息,私人信息属于公民的隐私,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A、B、D均不符合题意,不选。故选C。8.A 本题考查权利和义务、遗产继承、人身权利、违法行为和犯罪的知识。表示权利与义务不同,但同时有些权利也是义务,正确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是我国遗产继承的两种不同方式,错误。正确地体现出姓名权属于人身权的一种。正确地体现出犯罪属于违法行为。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故选A。9.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维护消费者权益。当我们的权益遭受侵害时,一定要依法维权,自认倒霉、忍气吞声是错误的,只会助长侵权行为变本加厉,明显错误,说法正确;消费者被侵权的普遍性和维权行为的复杂性说明了良好消费环境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需要法治保障,符合题意。10.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消费者权益中的隐私权。解答本题应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因为个人信息属于个人的隐私,由此判断C正确;A、B、D与题意不符。11.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也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要享受网络便利,就应遵守必要的网络义务;公民虽然有言论的自由,但不得利用言论侮辱诽谤他人,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由此判断正确。说法过于绝对。故选A。12.D 本题结合典型案例考查了学生对法律的认识。黄胜虽位居高官但仍然受到法律的惩罚,说明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项正确;A项观点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B说法错误;只有犯罪行为才会受到刑罚处罚,C项错误。13.B 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漫画的能力。漫画体现了国家采取措施依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严厉打击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违法犯罪行为。据此分析A、C、D三项观点正确;B项观点错误,夸大了这一措施的作用。二、非选择题14.答案 (1)有利于依法打击利用网络信息侵害人身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2)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秩序。(3)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4)有利于维护信息网络健康发展。(5)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正确认识权利和自由的关系,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6)有利于公民明确是非观念,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每条2分,满4条可得8分)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认识。从依法治国角度考虑: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有利于依法打击利用网络信息侵害人身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从受益方角度考虑:国家、公民均受益,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秩序;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正确认识权利和自由的关系,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有利于公民明确是非观念,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从网络信息保护角度考虑:有利于维护信息网络健康发展。15.答案 营造安心、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1分)国家要建立健全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让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治理确实做到有法可依。(2分)国家要加大食品安全执法与监管的力度,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分)食品生产者和销售者要按照诚实守信的原则,依法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1分)勇于担当,自觉履行保护消费权益的社会责任,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1分)消费者要主动参与社会监督,依法举报制售伪劣食品的行为;(1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分)新闻媒体、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依法行使监督权,为消费者增添信心和正能量。(1分)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怎样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解答该题应该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进行分析,可从国家、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新闻媒体等角度谈做法。决胜泰安考场泰安模拟题组一、选择题1.D 本题主要考查消费者权益及法律的特征。法律的强制性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法律的知晓度不属于这一点,94%的学生不清楚该法只是说明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没有体现法律的强制性没有实现,故D应该选。2.C 本题主要考查消费者权益。中的“杜绝”说法太绝对,故不选。借助排除法可选出正确答案为C。3.A 本题主要考查生命健康权。注意漫画中的“健康”信息,由此可看出答案选A。4.C 本题主要考查消费活动中的权益及维护。题干突出的不是消费者的不公平交易,也没有涉及生产者,不合题意。故答案选C。5.B 本题主要考查消费者权益。这款产品真正的实质,消费者都不清楚,其实是欺骗了消费者,故答案选B。6.A 本题主要考查隐私权。保护个人隐私说法正确,但拒绝上网说法太绝对,故错误;均有利于保护我们的隐私。二、非选择题7.答案 小明摔坏小凯手机,侵犯了小凯财产权,要承担赔偿责任;小凯传播小明的一些日记和个人信息,侵犯了小明的隐私权,应该赔礼道歉;两人都没有做到依法行事,缺乏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他们可以通过正当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财产权、隐私权。把别人的手机摔坏这是侵犯了别人的财产权;日记、个人信息等属于个人隐私,故该题评析的重点是侵犯财产权、隐私权。回答评析题可从是什么+为什么的角度来回答。最新中考题组一、选择题1.D 本题主要考查消费者权利的保护和消费环境的治理问题。解答该题要注意角度,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需要国家、消费者、经营者的共同努力。是经营者的做法,是消费者的做法,是国家的做法,均正确。错误,宰客现象毕竟是少数,不能以偏概全,“放弃到东北雪乡旅游”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本题选D。2.C 本题主要考查依法行使权利等相关知识点。对罗某的认识应该从道德和法律两个层面去分析,从道德的角度看这是非正义行为,违背规则,正确;从法律的角度讲这是法律意识淡薄,不能依法行使权利的表现,正确。本身表述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故本题选C。3.C 本题主要考查公民正确行使权利的有关知识。解答该题,要明确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据此判断的说法是正确的;的观点过于绝对,只有触犯刑法的犯罪行为才会受到刑罚处罚,且材料中的处罚是行政处罚。故本题选C。4.D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B和D两个选项,使用权是财产所有人对财产的运用、利用;处分权则是对财产的处理、处置。该题中的捐款行为明显不是发挥钱的主要功能,而是对自己财产的处理和处置,因此是在行使处分权。5.B 本题考查隐私权的判定。用户信息是公民的隐私,“出售、泄露或者向他人非法提供用户信息”违背信息拥有者的意愿,是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行为。故本题选B。6.D 本题主要考查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法律在公民生活中有两大作用,一是规范人们的行为;二是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对违法企业进行处罚,体现了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作用,故本题选D。A、C与材料无关。B选项说法绝对化。7.A 本题主要考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公民的权利不是无限制的,而是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小于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因此本题选A。8.C A是错误的,因为小玲未经朋友本人同意,就使用朋友的肖像是不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表现,排除。B是错误的,因为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辍学行为是不履行公民受教育义务的表现,排除。C是正确的,因为晓东正确行使了智力成果权。D是错误的,因为小明无权对朋友的财产行使处分权,排除。故本题选C。9.D 题干表述了女乘客无视规则,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他人权益,这是违法行为。所以警示我们要增强规则意识,做遵纪守法的公民。同时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不得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如果做出法律不允许的事,必定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我们要共同努力,共同维护公共安全与秩序。是正确的。故本题选D。10.A 本题主要考查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协会没有司法权,故错误,因此答案选A。11.C 本题考查人格尊严权的相关内容。人格尊严权涉及姓名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辱骂”,可看出张某侵犯了孙某的名誉权。本题选C。12.C 本题考查肖像权、人格尊严权、智力成果权、私有财产权。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并正确区分题目中涉及的四种权利。材料中涉及“商标”,所以此案体现的是智力成果权,故选C。13.C 图中微商卖的是假货,入选;不让退货侵犯了依法求偿权,入选;侵犯了知悉真实情况权、依法求偿权两项权利,就意味着公平交易权被侵犯。二、非选择题14.答案 答题方向提示:卖家侵犯了小菁的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知悉真实情况权。小菁可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部门举报或申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消费者权益。解答该题要先回答侵犯的权益,后回答如何维权。15.答案 判断:错误。(2分)理由:贾某不诚实,侵犯了同学的智力成果权。(4分)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诚信和智力成果权。把同学文章署上自己的名字是造假行为,是不诚信的表现,在报纸上发表并获奖是侵害同学智力成果权的行为。16.答案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