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doc_第1页
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doc_第2页
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doc_第3页
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doc_第4页
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目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眩晕多属肝的病变,可由风火痰虚等多种原因引起。眩晕是常见临床症状之一,可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本科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最常见,凡高血压,低血压,梅尼埃病,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脑病等以眩晕为主要表现,均参与本篇的有关内容辩证论治。一、 诊断参考2005年1月开始执行实用神经病学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诊断标准(参见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三版)进行诊断,部分参照2005年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二、 治疗(一)中医治疗1.应急措施眩晕急性发作时可见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旋转,动摇不定,或自觉头身摇动,如坐舟车,或下肢发软、站立不稳。地面移动或倾斜等感觉,并伴有恶心,甚至呕吐等,静滴清开灵,天麻素,生脉,参麦等2.辩证论治(1)、肝阳上亢:症状:眩晕、头胀痛,耳鸣,易怒,失眠多梦,脉弦。或兼面红目赤,口苦,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或兼腰膝酸软,健忘,遗精,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法:平肝潜阳,清火熄风。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处方: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菊花,夏枯草。中成药:清开灵注射液:每次30m加入l5%葡萄糖或0.9%氯化钠250ml静滴,1/日。疗效评估:对眩晕病人采取中药治疗,临床具有一定的疗效,肝阳上亢患者多兼有高血压病,应合并应用降压药,疗效更理想。 (2)痰浊内蕴 症状:眩晕,头重如蒙,胸闷或时吐痰涎,少食多寐,舌胖苔浊腻,脉滑或弦滑。 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处方:半夏、白术、天麻、陈皮、云苓、菖蒲、生姜、甘草。 中成药:三七制剂注射液:每次300mg-400mg加入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日一次。 疗效评估:该证型在临床最为常见,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燥湿祛痰中药配合西医优于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 (3)气血亏虚 症状: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白少华,神疲乏力,心悸失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气血,健运脾胃。 方药:归脾汤加减。 处方:党参、黄芪、白术、当归、熟地、甘草、茯神、远志、酸枣仁、木香、葛根。 中成药:静滴生脉,参麦注射液20ml-40ml加入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日一次。生脉冲剂:10g 3/日,口服。 疗效评估:对眩晕本证型病人多采取中药辩证治疗,临床疗效较好。(4)肝肾不足: 症状:眩晕久发不已,双目干涩,腰膝酸软,少寐健忘,心烦口干,神疲乏力,舌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 治法:滋养肝肾,养阴填精。方药:熟地、山药、山芋、丹皮、云苓、泽泻、怀牛膝、枸杞子、杜仲。中成药: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250ml静滴;静滴生脉注射液20-30ml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250ml静滴,每日一次。 疗效评估: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滋养肝肾中药配合西药治疗优于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5)淤血阻络: 症状:眩晕,头痛,或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面唇紫暗,舌有紫斑或瘀点,脉弦涩或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活血通窍汤。 处方:麝香、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白芷、老葱白为引。 中成药: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疏血通注射液4-6ml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一次; 疗效评估:对眩晕本证型病人往往兼有高粘血症、高脂血症,除采取中药治疗,临床常常加用适当的调脂治疗,更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三、针刺治疗: 体针:百会、四神聪、风池、三阴交 耳穴:肾区、脑干、神门 辨证取穴:风痰上扰加丰隆、内关;阴虚阳亢加太溪、肝俞穴;肝火上炎加行间、太冲;气血亏虚加足三里、血海;肾精不足加太溪、关元;痰瘀阻窍加膈俞、脾俞;四.其他疗法:可选用耳尖放血疗法,耳穴压贴疗法;五 护理1)护理评估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社会状况。辨证:肝阳上亢、痰浊内蕴、气血亏虚、肝肾不足、淤血阻络五型。2)护理要点一般护理a 按中医内科护理常规进行。b 重症宜卧床休息,轻症可闭目养神。c 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眩晕严重者的座椅、床铺避免晃动。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a 观察眩晕发作的时间、呕吐、诱发因素、伴发症状及血压变化。b 出现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言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血压持续上升时,应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给药护理a 中医汤剂宜温服,观察药后效果及反应。b 眩晕伴呕吐者,中药宜冷服,或姜汁滴舌后服用,采用少量频服。饮食护理a 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腻、生冷、烟酒之品。b 肝阳上亢者,可食滋阴潜阳之品。c 气血亏虚者,可食血肉有情之品。d 肝肾不足者,多食滋阴益阳之品。情志护理关心体贴患者,使其心情舒畅。a 对肝阳上亢,情绪激动者,减少情绪激动的刺激,掌握自我调节能力。b对眩晕较重者,易心烦焦躁者,需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成功的经验,以增强其信心。临床施护 眩晕而昏仆不知人事,急按人中穴,并报告医师。 眩晕伴恶心呕吐者,遵医嘱针刺或用梅花针叩打穴位。健康指导保持心情舒畅乐观。注意劳逸结合,切记过劳或纵欲过度。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为避免强光想刺激,外出时佩戴变色眼镜。不宜从事高空作业。有高血压病史者要坚持服药。三、中医治疗难点分析据有关资料统计。眩晕属于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病因病机比较复杂,单纯采用单一中医治疗存在一定困难,主要问题如下:1、急性发作时采用单一的中药静点,往往疗效欠佳,临床多配合静点或口服西药治疗。2、对于眩晕分型临床上较多,用药较多,针对中西药混用的现状,需要进一步规范治疗方案。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治疗眩晕中的作用,使其疗效优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