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小语言教学的衔接.doc_第1页
浅谈幼小语言教学的衔接.doc_第2页
浅谈幼小语言教学的衔接.doc_第3页
浅谈幼小语言教学的衔接.doc_第4页
浅谈幼小语言教学的衔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幼小语言教学的衔接班级:09秋 汉语言文学专科 姓名:邹桂娜摘要 近年来,幼小衔接问题一直受到广大教育专家、教师们的高度重视,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是,当前幼儿园和小学的办学宗旨、师资力量,教师的教学观念,业务技能落后,课堂内容,以及家长对于幼小语言教学的理解不到位的观念等方面的问题仍然严重的阻碍着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关键词 语言教学,幼儿园,小学,衔接,家长,教师2001 年,幼儿园指导纲要颁布试行,小学新课程改革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语言作为人们交际的工具,用来交流生产经验,交流思想感情,以达到互相的了解。人们在劳动、学习、工作等活动中都离不开语言,因此,从小培养和发展孩子的语言,让孩子正确地掌握语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使幼儿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与理解”,为此努力创设相适宜的环境。”幼小衔接,也成为幼小教育工作者意识到的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一、幼小语言教学衔接的现状在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对语言教学越来越重视。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关注语言教学的问题,开始研究这个课题。但是,我们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的需要,有关语言教学的种种问题,从概念界定到内容方法等等,停留在老式的模式中。(一)幼儿园语言教学现状1、幼小衔接因为成绩而走样,幼儿教育严重小学化。目前,在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和相当一部分公立幼儿园中,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日趋严重,且呈加速蔓延之势。不少幼儿园将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搬到幼儿园来,往幼儿头上套。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听话,不许顶嘴,不许辩解;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许开小差、玩小动作、说话,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回答问题要举手;课间要安静地休息或做游戏。这些要求用于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尚且有失偏颇,用于规范幼儿的行为就更显荒唐。要求幼儿尤其是即将升入小学的读大班孩子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刻苦学习。不少幼儿园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不是组织幼儿从游戏中学习,而是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做作业。讲课则一味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游戏。课讲完后则要求幼儿做作业,一个字母或一个字抄写10遍甚至一页,还有计算、英语、常识等等,作业一大堆,幼儿园里做不完,回到家里还要做。幼儿园以学知识为主,本已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则更是危害不浅。幼儿教育小学化严重危害幼儿身心健康,扼杀幼儿天性,与社会要求背道而弛,不符合新世纪用人的需要,与小学教育相脱节,对小学教育形成负面影响。 2、为个人私利,违规学前班严重存在。笔者看到的是以各种社会名义租小学校舍办学前班、小学校内改名换姓办学前班、以及幼儿园为了生源为了盈利办学前班,美其名曰“大大班”。这些都不是个别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不经意间阻碍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顺利开展和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些学前班还上英语课,某种意义上是实行填鸭式教育,这种教育不见得会取得多少效果,一旦实施不当,将会给幼儿心灵造成伤害,这种拔苗助长的行为对处于天真活泼时期的幼儿心理与生理都是一种摧残。(二) 小学语言教学现状小学教师对一年级新生的语言已有经验不了解,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模式有不适应的现象。教学模式的突然转变让孩子一下子难以适应。小学的教学有明确让学生掌握的内容:课文要求会朗读背诵、生字要求会默写认读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的内容对学生有很大的压力,这与幼儿园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差异,有些孩子就会感到:小学里不好玩。考试幼儿园里从来没有对幼儿的书面测试内容,评价体制也是看幼儿的整体发展状况。在对小学一年级新生的书面测试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后发现:有很多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是因为看不懂题目,虽然老师会把题目内容说明一下,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很正确地理解。认字较多的孩子成绩会比较理想,家长由于不理解孩子,以“三岁看老”的心态认为:孩子读书没出息了!口语书面语的转变较快。幼儿园里的语言教学以口语为主,到大班,幼儿的词汇已有了很大进步,能很好地理解别人的话语,能较熟练地使用形容词和部分简单的成语。小学一二年级的儿童已经具备了最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正逐步朝着语言自主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从口语表达到书面语言表述逐步发展。小学一二年级更注重的是学生书面语言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转变较快,在一定程度上学生一下子适应不了。二、 原因分析小学教师认为“学习习惯”的培养最为重要,知识的准备最为不重要;孩子入学前的学习经验准备应注重阅读能力和识字能力的培养;在幼儿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上,这四种能力同样重要;在幼儿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准备上,“自信心” 、“大胆表达能力”、“大胆表现能力”排在前三位;一年级学生最不能适应的前三件事情是“不懂得聆听他人说话”、“常遗忘、遗失物品”、“动作慢,跟不上学习步调”,所以在幼儿园教学中,除了“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外,“聆听训练”也及其重要。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的观念大致相同,但对幼儿知识的准备上比小学教师期望高。幼儿园家长认为幼小衔接应以“培养学习习惯”为主。但落实到行为上,则更注重知识的培养。如:在具体“幼小衔接”开展形式上应以“让幼儿学习接近小学的课程”为主,对幼儿园教学内容的要求“拼音教学”、“数学加减法”、“聆听训练”、“常用汉字的认读”排在前几位。在幼儿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上更注重“会准备、整理自己的物品”;在心理、社会适应性方面“与老师、同伴沟通”、“大胆表现”、“自信心”排在前三位。家长们对孩子入学后的担心有社会适应性方面的,也有知识准备方面的,“动作慢,跟不上学习步调”、“不习惯教师教学风格”、“汉语拼音不适应”排在前三位。小学家长与幼儿园家长的观念大致相同,认为幼小衔接应以“培养学习习惯”为主,但落实到行为上也多注重知识的培养。虽然在孩子入学后家长们对“学习经验”的认识有所转变,但还是认为“拼音学习”对孩子帮助很大,幼儿园的教学应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常用汉字认读”、“拼音教学”。小学家长在孩子入学后所担心的都是社会适应性方面的,“动作慢,跟不上学习步调”、“不懂得聆听他人说话”、“不知道如何结交朋友”排在前三位。三、对策(一)开展小学、幼儿园、家长三位一体衔接模式。搞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使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生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紧紧依靠幼儿园的力量是难以解决的,需发挥幼儿园、小学、家庭三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做好工作。1、幼儿园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关键因素幼儿进入小学前必须达到一定身心发展水平,才能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而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因此幼儿园必须通过各种保教手段提高幼儿各方面的素质,增强环境适应能力。(1)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入小学后,学习环境、内容、节奏等发生很大变化,要求儿童从体力、精力到心理等方面适应。要求能承担紧张的脑力劳动和具有独立作业的能力,有健壮的体质,较好的耐力和抵抗力,以及协调的动作能力。因此幼儿园在重视智力因素的前提下,更应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2)与幼儿家长、小学教师保持密切联系。与小学教师方面,我们可与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幼小衔接活动:通过互换角色上课(小学教师到幼儿园上课、幼儿园教师到小学上课)、互动评课(小学教师给幼儿园教师评课、幼儿园教师给小学教师评课)、小学教师专题讲座、学生个案移交等形式,与小学紧密联系、互动交流,使幼小双方均对另一年龄段儿童的年龄特点有了具体的认识,形成了一条有效的教育链。与幼儿家长方面,幼儿园要定期和不定期与家长交流育儿知识,提高育儿素质,经常保持联系,忽视纠正不正确的态度、方法,家园教育一致。(3)做好幼儿园大班后期工作。幼儿园大班应更集中、更直接地对儿童进行入学准备教育,为幼儿做好体力、智力、品德、意志和生活习惯个方面的入学准备。幼儿教师要向大班幼儿介绍小学情况,并创设条件,使幼儿能与小学有直接接触机会。如:组织幼儿参观附近小学,逐步熟悉小学环境,观察一年级上课情况,培养幼儿上小学的欲望;组织大班幼儿和小学生一起春游、开联欢会或进行其他活动等,增进幼儿和小学生之间的友谊。请一年级小学生回园谈学习体验与收获;向大班幼儿提出要求,逐步养成小学生应有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能力;做好大班幼儿的毕业离园活动。2小学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因素(1)小学应全面了解幼儿、熟悉幼儿园工作。小学可与相对固定的幼儿园之间开展各种活动,如:鼓励小学教师深入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模式,了解大班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家长的态度、家教的环境等等,指导家长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必要准备,尽量与幼儿接触,谈论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消除幼儿的陌生感;邀请幼儿参观小学;小学教师尝试为幼儿上一堂课,并提出要求,鼓励幼儿学当小学生等等。(2)科学制定小学初期的生活、学习,努力减少“坡度”。由于幼儿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在生活、学习上有许多的不适应,因此一年级教师在多关心幼儿的同时应根据本班儿童的实际情况和大班后期课程设计的特点,适当安排入学初的课程、课时,增加活动性课程,减少知识性课程,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和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尽量减少作业任务、控制家庭作业量,动静搭配,寓教育与游戏中,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3家庭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可缺少的因素(1)家庭要重视幼小衔接工作,激发幼儿入小学的积极性,家长要了解幼儿园、小学在各方面的区别,及小学对新生的要求,了解孩子的发展水平和存在的问题,调整教育方法,带幼儿参观小学,接触邻居小学生。(2)安排好孩子的假期生活,制定科学的暑假作息时间表,安排好孩子的生活、学习,使之有规律。培养巩固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3)帮助孩子度过“困难期”。孩子即将进入陌生的学习环境,面临新的学习任务和与人交往,家长要照顾好孩子,保证充足营养;帮助孩子解决小学中的困难,引导孩子正确处理学习与玩的关系,对待与同伴交往中的矛盾。学会商量,懂得谦让。如果遇到难解决的问题应主动向小学教师联系。(二)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进行“幼小衔接”改革。1、上海小学将为新生设“学习准备期”上海市教委针对小学新课程五年试验与实施的实际,广泛听取专家、校长、教师等多方意见,出台了上海市小学一、二年级课程调整方案。方案提出:在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初的2-4周期间,设置“学习准备期”。它的课程设计包括“学科课程”和“综合活动”两方面,学科课程着重培养学习习惯,为学生提供相应学习内容;综合活动重点围绕“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和“师生情感交流”三个方面,设置为期四周的活动内容。“综合活动”旨在为小学学习做准备,使孩子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逐渐适应新生活。它的特点是综合性和通识性,通过像游戏一样的活动,帮助学生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愿意和老师、同学交往。在学习方面,“综合活动”将培养孩子对学习、活动的兴趣,使他们对小学生活产生好奇心。此外,它还将帮助孩子了解学校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要求。这一举措的出台,主要是为了加强小学与幼儿园的衔接,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2、课程设置 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课程设置的差异性导致儿童学习适应的困难。因此,调整课程内容、结构和教学方法是必须的。如国外的学校提供给幼儿的活动可以包括科学、故事和诗歌、创造性活动、建构、玩沙玩水等多用途的操作材料、音乐、运动等,这些课程内容到了小学大部分被保留下来,只是活动内容和材料有所变化。除了注重课程内容的多样性,还应注重课程的整体、综合性,围绕一个中心或课题,把各种科目的学习有机地综合起来。这种组织形式从幼儿教育阶段就开始实行,直到小学,只是内容逐步的扩大加深,有效地保证了教育的连续性。 3、师资培训 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变化直接影响幼小衔接工作的最后结果,关系儿童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国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幼儿教师、小学教师的素质,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这样可使教师懂得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差异,有利于儿童环境适应能力的提高。 4、家长工作 幼儿园教师可以为幼儿建立了个案,其中有一份与父母联系的卡片,上面记录着儿童在诸方面的情况,以及教师采取的措施和希望家长如何做的建议,一个教师负责几个孩子,这些卡片将随着孩子进入小学。 四、结论幼小衔接是一个重要内容,只有搞好幼小衔接,才能使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基础教育质量提高。我们应对处于衔接年龄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作进一步探索,不断寻求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