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西省太原中考语文题.doc_第1页
2011年山西省太原中考语文题.doc_第2页
2011年山西省太原中考语文题.doc_第3页
2011年山西省太原中考语文题.doc_第4页
2011年山西省太原中考语文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一、基础(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萦(yn)绕 炽(zh)热 怒发冲冠(un) 呕(u)心沥血 B琴弦(xun) 晕车(yn) 斤斤计较(jio) 顷(qn)刻之间 C跌宕(dn) 模(m)样 惟妙惟肖(xio) 忍俊不禁(jn) D庇(b)护 蓓(bi)蕾 脉脉(m)含情 一哄(hn)而散 2.下列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徐沟的背棍闻名瑕迩。据说当时人们在元宵节观灯时,娃娃们多由大人顶在肩上观看,节日里经过精心打扮的娃娃本身就是一幅悠美的画。人们受到启发,把娃娃们用背棍绑在大人的背上,娃娃随着大人的步伐在空中飘舞起来,独特的“背棍”就产生了。 ( ) 改为( ) ( )改为( )3.下列成语的相关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不知所云”出自出师表,原文是自谦的话,有语无伦次之意,现在是褒义词。 B“水落石出”出自醉翁亭记,原文中指秋季水落下去,水底石头露出来,后比喻事情真相大白。C.“世外桃源”出自桃花源记,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指不受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D.“择善而从”出自论语,“择善而从”与“知人善任”中的“善”字意思相同。4下面对西游记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优秀的神魔小说。 B 八戒好吃懒做但憨厚单纯,他护送唐僧西天取经有功,被封为“净坛使者。 C “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讲述的是孙悟空的故事。在中国文化中,他早已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 D 沙和尚原是天宫中的天蓬元帅,因失手打碎琉璃盏被贬流沙河,后被唐僧收为徒弟,他使用的兵器是月牙铲。 5.2011年央视春晚中,西单女孩演唱的想家和旭日阳刚演唱的春天里十分感人。请你根据所给的背景材料拟写对联。(2分) 民工组合“旭日阳刚”的精彩演唱,不是说他们有多么嘹亮的歌喉,而是他们本身的故事让人敬佩,让人鼓舞。“虽然只有一把破木吉他/在街上,在桥下,在田野中/ 唱着那无人问津的歌谣”,春天里的这几句歌词是他们简单而快乐的生活写照。上联:西单女孩想家时演绎思乡苦下联: 6.默写。(10分) 采菊东篱下 , 。 ,柳暗花明又一村。伤心秦汉经行处, 。毕业在即,李白行路难中的“ , ,”可作为送给朋友的临别赠言,祝福友人的理想能够实现。出师表中,“ ,咨臣以当世之事”让我们联想到“三顾茅庐”的经典故事。诗歌中,我们常常能读出诗人的眼泪。“夕阳西下,”是马致远笔下的羁旅之愁;“白头搔更短, ”是杜甫笔下的忧国之痛;“ ,却话巴山夜雨时”是 (填作者名)笔下的相思之苦。二、阅读(50分)文言文阅读(16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彳扁,HT5K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7.【甲】文第一段列举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乙】文画线句子主要写了 。(2分)8.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空乏其身: (2)人恒过: (3)又何间焉: (4)小惠未彳扁:9.与“忠之属也”的“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B 属引凄异C 属予作文以记之10.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1.两文都能体现一定的治国思想,请你简要概括。(4分) 议论文阅读(13分) 常想一二 陈鲁民 晋人羊祜(h)说过:“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八九。”他这话还真不是无病呻吟。他立志伐吴,统一天下,建不世之功,可总是不能如意。先是碰上一个硬对手陆抗,让他无计可施;好不容易等到陆抗病死了,他正准备出兵,晋武帝又听信贾充谗言,不愿动武,错过伐吴最好时机;又过了几年,晋武帝终于想明白了,要大动干戈了,羊祜已老得走不动了,不由得发出这千秋遗憾。宋人辛弃疾也有同感:“叹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辛弃疾立志抗金,收复失地,但南宋朝廷一帮主和反战君臣,百般阻挠,处处掣肘,让他空有一腔报国志,在等待与无奈中,慢慢老去,加上孩子也不争气,让他很是失望。一生坎坷,壮志难酬,他只有寄情于诗词曲赋中,发发英雄牢骚,出出豪壮怨气。好在“无心插柳柳成荫”,他的牢骚怨气竟也有“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气势,无意中又成了一个“国家不幸诗家幸”的标本。 扪心自问,我们多是些平常人,没有羊祜、辛弃疾那么大的襟怀和抱负,不如意的层次也没他们那么高,但遇到的不如意事却一点不比他们少,虽然都是些家长里短,庸常小事,鸡虫得失,小悲小伤,也常让我们心情郁闷,无法排遣。 其实,细想起来,有很多不如意事都是自找的,譬如,刻意去争一些不该争或意思不大的东西,争位置,争职称,争荣誉,争排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或老是和这个比和那个比,结果越比越不如意;或各种欲望太强,结果力不从心,自寻烦恼。那么,我们不妨适当放弃一些身外之物,减一减太盛的名利之心,不如意事自然就会减少。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少想不如意事,多想如意的事,这是民国元老于右任的人生态度。他曾写过这样一副著名对联:“少思八九,常想一二”,横批是“如意”。既然“不如意事,十常居八九”的大趋势基本无法改变,那何妨索性忘掉或少思那不顺心的“八九”,多想想让人高兴的“一二”。这可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不是鸵鸟的埋头战术,而是达观者的生活态度。 比如说吧,是楚霸王,你就应常想破釜沉舟,少思霸王别姬;关老爷呢,该常想过五关斩六将,少思走麦城;曹孟德就应常想官渡大捷,少思赤壁惨败;李后主呢,要常想“凤阁龙楼连霄汉”,少思“最是仓皇辞庙日”;孟进士呢,该常想“春风得意马蹄疾”,少思“昔日龌龊不足夸”;东坡先生,则宜常想“千里共婵娟”,少思“高处不胜寒”;清照女士,当多想“应是绿肥红瘦”,少思“凄凄惨惨戚戚”;拿破仑元帅呢,应常想奥斯特里茨战役,少思那不幸的滑铁卢。总之,要多想“金榜题名”的高兴事,少思那“将军被擒”的倒霉事。不过,“少思八九,常想一二”,也要讲个辩证法,把握好一个度。“常想一二”是为了调整情绪,保持乐观,但绝不能躺在“一二”上睡大觉,自我麻醉,感觉良好,而要积极开拓“一二”的领域,挖掘新的“一二”出来。“少思八九”也不等于不思,一点不思那就成了没肝没肺的糊涂虫,而是要少思、精思加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经验教训,在精思中悟出人生真谛,以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12.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13.文章开篇为什么要列举晋人羊祜和宋人辛弃疾的事例?(2分) 14.针对平常人不如意时心情郁闷的情况,作者谈到哪两种排遣的方法?(2分) 15.文章最后一段能删掉吗?为什么?(2分) 16.请结合丰富的课内外积累,谈谈你理解的“常想一二”。(80字左右)(5分)记叙文阅读(21分) 题目: 中午时经过一所小学门前,目光忽然被一个人所吸引。那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坐在地上,面前放一只碗。那只碗很大,现在的人家,很少见到这样大的碗了。她的衣服上居然还带着补丁,她并不像别的乞讨的孩子那样,在面前竖一张纸板或者用粉笔在地上写着悲惨的经历,她只是默默地坐在那里,有着一种莫名的神情。 当时正是放午学时间,那些学生成群地拥出校门,有的走向来接的家长,更多的人涌进校旁的麻辣烫、过桥米线等店铺。那些学生,和这个女孩年龄相仿,却有着迥然的神态,仿佛天地之隔。女孩的身边围拢了一些学生和家长,有的学生拿出零钱给女孩,有的在一旁观望嘻笑。 女孩很奇怪,如果面前的手递过来的是纸币,她就装进口袋里,如果是硬币,就摆放在碗里。而且摆得极美观,我饶有兴致地看着,她把一枚一元的摆在碗底中央,周围是一圈金黄的五角硬币,在外围则又是一元的,看看摆不住了,便放第二层,一枚压三枚,就像一朵正在慢慢开放的花朵。我看了好久,直到她的碗里摆满了硬币。然后她小心地捧着碗站起身,慢慢地离开。 我正要走,忽见女孩走进了旁边的卖麻辣烫的店子,好奇之下,便跟了过去。女孩刚一进店门,便听服务员说:“怎么还要到屋里来了?去外面!”女孩的脸一下子红了,小声说:“我想买一碗麻辣烫,带走!”然后轻轻地从碗里拣出几枚硬币。等她提着麻辣烫出来,又拐向另一边的一家书店,只是在门口犹豫了半天,终于没有走进去。我依然跟着她,她又买了一双凉鞋,很大,看样子不是给自己的,还买了一包低档香烟。口袋里的纸币已经花尽,碗里的硬币也只剩下少半。 她慢慢地向前走,依然用一只手托着碗,就像在呵护着一朵开在掌中的花。她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还要给爸爸买瓶酒,给弟弟买个玩具”她回头看了一眼路过的书店,眼中一丝不舍,只是没有停下脚步。我快步超越她,回头看,那只碗里的硬币依然是一朵花的形状,在阳光下闪着灿烂的光。 我猜想,她或许有着一个极贫困的家,有着一个多病的母亲,有着一个劳累的父亲,一个小小的弟弟。本该是在鸟语书香的校园里读书的年龄,却要在大街上拿着一只碗讨钱,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或许懂事、善良、自强等词语已不足以概括,就从她在碗中摆钱的行为来看,她便远远超越了这些。也许是因为她的心中有着美丽的花,她才能把那些硬币摆放成如此鲜艳的形状。是的,和那些同龄的孩子相比,她已低到尘埃之中,可是那些最美的花,往往都是开放在尘埃里。 这个夏日的午后,我的心被碗里那些闪光的硬币温柔地击中,将那些蒙在心上的尘埃荡起飘尽。也曾艰难过,也曾在黯淡际遇中挣扎,或许那样的时刻,我的心里有执著有坚强,可是同这个女孩相比,却少了最重要的东西 。我曾抱怨过,也曾嫉妒过,更是愤恨过,世界在我的眼中,一度如此冷漠丑陋。可这个孩子,即使在如此的生活中,她还能让心上开出花来,而不是结出老茧,真的让人惭愧不已。 感谢这个穿着带补丁衣服的女孩,那些盛开在碗里的硬币,映亮我生命中那么多阴暗的角落,更像一汩清泉,悄悄浸润,涤尽那些经年尘埃,眼中的世界一下子美丽清新起来。看着女孩渐远的背影,才发觉,生活,竟是如此可爱! 17.为本文拟写一个题目,并简要说明拟题的理由。(4分) 题目: 理由: 18.根据故事情节和提示,补充空缺的内容。(3分) “我”奇怪小女孩莫名的神情与独特的硬币花 “我”好奇 “我”猜想 “我” 小女孩和碗里的硬币照亮“我”的生命19.文章第二段为什么要写放午学时的“那些学生”?(3分) 20.品析词语。(4分) (1)等她提着麻辣烫出来,又拐向另一边的一家书店,只是在门口犹豫了半天,终于没有走进去。(分析“终于”的表达作用。) (2)这个夏日的午后,我的心被碗里那些闪光的硬币温柔地击中,将那些蒙在心上的尘埃荡起飘尽。(“温柔”和“击”是两种不同的感受,你怎样理解?) 21.根据上下文,用一句话写出作者认为“少了最重要的东西” 是什么?(2分) 22.文章最后一段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分析这一段在全文的作用。(3分)23.文章说:“最美的花,往往都是开放在尘埃里”。请根据下面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子,表达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例句1:杜甫的花是仁爱之花,它开放在屋漏难眠的雨夜里。 例句2:郭明义的花是慈善之花,它开放在贫困儿童的学费里。 仿句: 三、作文50分) 24 有些故事,发生在春季。年年春风吹起,却吹不走春天的记忆,因为这些故事和故事里的人,总给平凡的日子带来温暖。请以“春天的记忆”为题目写篇文章。 要求:600字以上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参考答案:一、基础(20分) 1.C(2分) 2.“瑕”改为“遐”“悠”改为“优” (每字1分,共2分。只找出错别字没改正不得分) 3.C(2分) 4.D(2分) 5.示例:旭日阳刚春天里唱出生活乐 (结合语境1分,句式1分,共2分)6.悠然见南山山重水复疑无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断肠人在天涯 浑欲不胜簪 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 (每空1分,错字多字漏字均不得分,共10分)二、阅读(50分) 文言文阅读(16分) 7.只有经历磨难,才能取得成功 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 (大意对即可,每空1分,共2分)8.ZK(1)使受到贫困之苦(2)犯过失(3)参与(4)同“遍”,遍及、普遍 (每小题1分,共4分) 9.A (2分) 10. (1)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2)大大小小(轻重不同)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一定按实情处理。 (关键词“困”“衡”“狱”“察”准确译出,大意对即可,每句2分,共4分)11.【甲】在国内要有辅佐君主的贤士,同时要有敌国外患会来侵扰的忧患意识。 【乙】要以人为本,取信于民。(从鲁庄公善于纳谏的角度作答得1分) (大意对即可,每空2分,共4分)议论文阅读(13分) 12.我们应该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多想那些如意的事情。 (大意对即可,2分)13.是为了用名人的事例证明“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道理,从而引出平常人不如意的事情也很多,进而引出作者“常想一二”的观点。 (证明观点1分,引出下文1分,共2分)14.适当放弃一些身外之物,减一减太盛的名利之心少想不如意事,多想如意的事(或持达观者的生活态度) (每点1分,共2分)15.不能。为了避免读者产生误解,文章最后一段从辨证的角度对“少思八九”和 “常想一二”进一步论述,这样就使得论述更严密,中心论点更客观,不显得片面化、绝对化。 (内容1分,作用1分,共2分)16.示例:“常想一二”是达观者的人生态度。霍金的病痛把他固定在轮椅上,但他却用仅能活动的手指和一颗感恩的心探索宇宙之门;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选择信步田园,聆听鸟语的呢喃、微风的浅吟,在挥笔间流淌出东篱的菊花。只有拥有“常想一二”的豁达,才能造就非凡的人生。 (论点1分,积累2分,语言1分,思路1分,共5分。)ZK) 记叙文阅读(21分) 17.示例一:盛开在碗里的硬币 理由:碗里的硬币是这篇文章的线索;同时,题目和文章的内容相呼应,“盛开”形象地表现了小女孩碗里的硬币的样子。示例二:乞讨的女孩 理由:女孩是本文的主人公,她尽管家贫,以乞讨为生,但她懂事、纯朴、善良、爱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