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3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庄镇教育组有效备课教案年级:三年级学科:语 文目 录第一单元1、让我们荡起双桨32、学会查“无字词典” 83、古诗两首134、做一片美的叶子17第二单元5、北大荒的秋天226、西湖277、拉萨的天空32第三单元8、蒲公英369、三袋麦子4010、哪吒闹海44第四单元11、第八次4812、卧薪尝胆51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55第五单元14、“东方之珠” 5815、小露珠62第六单元17、石头书6518、小稻秧脱险记6919、航天飞机72第七单元20、军神7621、掌声8022、金子83第八单元23、每逢佳节倍思亲8724、 孙中山破陋习91集体备课教案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课时3课时备课人王萍修正补充栏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理解环绕、飘荡、凉爽、尽情等词义、并区别运用映与应、漂与飘等字的形义。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读懂诗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的红领巾谁指什么。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阅读课文,感受到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幸福美满。二、教学重点: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并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三、教学课时: 3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是让我们荡起双桨 作者乔羽(乔羽作词)写的是我们少年儿童 在公园划船的欢乐情景。2.介绍北海: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范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1、指导看图。水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物?他们在干什么?西周有哪些美丽的景物?范读课文。 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课文的部分生字。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1.知识学生读课文,联系句子理解环绕、飘荡、凉爽等词义。2.想象、看图、画面有些什么?3.出示句子。水面上 小船四周 我们4.提问,这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从课文中找出来。四、作业:1.描红: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3.将下列的字加上偏旁部首,组成词语:4、熟读课文第一小段。 第二课时一、复习:1指名背诵第一段:2默写生字:二、 学习课文第二段: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提问 这一段又描写哪些景物?(阳光、小鱼) 课文中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的红领巾指的是什么?(少年儿童,少先队员)比较映与应、漂与飘字的音、行、义。讲课文中洒的意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课文中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比较迎面与迎着的词义。 2.小结。(让学生自己讲)三、学习课文第三段1.学习课文第三段(集体朗读)2.理解词义尽情3.思考:课文中是水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中谁指什么?(读中体会)从文中哪一句看出划船时间?课文中每段最后两句三次重复,有什么作用? 4.小结这一段。四:作业:1口头扩词:荡( )( )( )推( ) ( ) ( )课( )( )( )墙( ) ( ) ( )2区别助词:谁( )狼( )消( )西 ( )推( )浪( ) 悄( )洒 ( )第三课时一、指名读课文。二、齐读课文。三、指导背诵.根据挂图,指导背诵。相机板书第一小节:倒映 、环绕(欣赏美景)用轻声和赞美的语气读。第二小节迎、洒、望、听 用高兴和自豪的语气朗读。第三小节问、谁安排用感激的语气朗读。同桌互背练习。四、歌曲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桨播放歌曲、闭眼想象,孩子在北海公园,夕阳下游玩的欢乐情景。五、作业:教后反思:集体备课教案课题学会查无字词典课时2备课人王萍修正补充栏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6个生字只识不写。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2. 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无字词典的意思。3.用骄阳似火一词,描写夏日天气的炎热。二、重点难点:理解无字词典的含义,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3、 教学时间:2课时4、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出示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词语,引导学生查字典,说说词义。2.过渡到新课。3.板书课题:2 学会查无字词典4.设疑:无字词典指什么?怎样查无字词典?二、初读课文。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2.指名试读课文。3.学习生字词。无字词典 山崩地裂 旅游 解释 烈日当空 骄阳似火惊涛拍岸 岩石 理解 意味深长 聪明 不断4.练读生字词,理解词语。5. 识记词语,描红。四、作业:1.练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扩词练习;读词语二、细读课文: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2.细读2-5自然段:集体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爸爸向聪聪提出了什么问题?聪聪是怎么回答的?聪聪的回答对吗?读后讨论: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的。(板书:骄阳似火-晒焉)讨论:爸爸听了聪聪的回答笑了笑表示满意吗?如果是你应怎样回答?爸爸的解释和聪聪的解释有什么不同 ?无字词典指什么?教师范读2-5段,同桌练习对话,自由读。3.细读6-8自然段。同学自读6-8自然段。读后讨论: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看到了什么?这时爸爸想起了什么?聪聪为什么大笑起来?指导看图 2,说说词语的意思。4.小结。5.指导朗读,启发朗读。三、细读第9段:1.指名读:2.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3.讨论:为什么查无字词典更重要。怎样查无字词典?四、作业:1、练读课文;2、完成书后三、四题;3、用骄阳似火写一句话。板书:2 学会查无字词典骄阳似火 -晒焉涌,撞,崩-惊涛拍岸教后反思:集体备课教案课题古诗两首课时2课时备课人苟卫强修正补充栏3、古诗两首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多是唐代着名诗人写的。二、学习第一首古诗山行板书课题。介绍作者。这首诗诗晚唐诗人杜牧写的,他写的七言绝句,意境清新,最为后人传颂。解题。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过渡:诗人在山上行走时,看到了什么景色呢?三、学生自学课文。轻声读课文,读对字音。画出生字。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四、检查自学效果认读生字径飘 读这两个字,应注意什么?指名读课文。 回答问题:深秋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枫林美景。五、理解诗句讲读第一句:理解远山石径斜为什么称为寒山?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看图,说说诗人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着,往远处看到了什么?读第二句。理解白云生处。说说第二行诗的意思。 指名把一二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读第三行诗。理解坐爱 诗人为什么要停下来不走呢?看图。诗人眼前看到的是什么?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句话的意思。读第四行诗。理解霜叶红于。 红叶比什么还红?(比春天的花儿还红)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 再把三、四句连起来说说它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六.总结全文,体会感情。 七、指导朗读,背诵这首诗。八、作业: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第二课时一、复习背诵山行山行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二、学习第二首诗枫桥夜泊揭题,解题。板书课题。指名读题。解题。介绍作者。自学课文。轻声读课文,读好字音,画出生字词。 自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词典。想想每首诗的意思,同座可以讨论。检查自学情况。认读生字。 指名读课文。 质疑。理解每句话。理解一二句。轻声读一、二句边读边想象诗句中的描绘的画面。这是什么季节?从那儿可以看出来?这是诗人的心情诗什么样的? 理解愁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话的意思?指名回答。学习第三、四句。指名读三、四句。姑苏在什么地方? 到是什么意思? 说说三四两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总结全诗,体会情感。这首诗描写哪些景物?抒发了诗人什么心情?指导朗读,练习背诵。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和重音。范读,练读指名读,齐读。练习背诵。指导书写。教后反思集体备课教案课题做一片美的叶子课时2课时备课人苟卫强修正补充栏教学目的: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树叶的美,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懂得要找正自己的位子,为集体服务的道理。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好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做一片美的叶子”的含义)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提问引思1同学们,植物的叶子你们看得一定不少,知道叶子有什么作用吗?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题目就是:做一片美的叶子。(板书)3问:这题目里最重要的词是什么?4学生根据课题提问。5就让我们学习课文来弄懂这两个问题。二、初读课文1生自读课文,(揭示要求:(1)反复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尝试理解。(3)按照“远望近观联想”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2和小组的同学合作,轮读课文,解决问题。3检查初读效果(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指读,领读,开火车读,齐读。注意正音(2)出示词语卡片,轮读,理解部分词语意思。(注意理解词语的方法)(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那一段。三、感知全文1、分自然段读课文,说说分为几个部分?2、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四、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指名读。2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3指名说说这几个字怎么记,在田字格里怎样摆好看。4学生描红练习。五、作业1用钢笔描红;2比较下面各组字,并组成词语。异()汁()间()各()导()计()问()备()3朗读课文。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课文分为怎样的三部分?各部分写了什么主要内容?板书二、精读课文(一)学习第一、二部分1、欣赏FALSH画面,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叶子?心里有什么感觉?2、轻声读读第一、二部分,想想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树、叶的美?用铅笔划一划。3、指名读读划到的句子,说说你读时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情形?(1)指导朗读好重点句:“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显示FALSH画面,学词“根深叶茂、枝繁叶茂”,并有感情地读好句子。(2)、指导朗读好第4节(抓重点词理解“形态各异”,显示FALSH画面,说说叶子的姿态有何不同?给你什么感觉?)(3)指导朗读好第5节(说说叶子的作用,知道奉献是一种美)(4)配音范读第6节,让学生谈感觉、谈画面,并观赏美的画面,体会散文诗的意境,读出诗的韵味。指导朗读,读出美的意境。(5)再读课文,深入体会树和树叶的关系。(6)假如你是大树上的一片叶子,你想对大树说些什么?(7)从课文中的“大树”和“叶子”,你想到了什么?(二)学习第三部分1出示第9节,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段话。(学生漫谈:假如三(1)班的每位同学是一片叶子,就是大树;假如万红的每位同学)2小结A、这是作者的联想。人跟社会的关系就像叶子跟大树一样。B、“大树站在太阳和土地之间”大树不能凭空生长,上靠阳光照耀,下靠土地滋养,才能茁壮成长。C、“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社会是一棵大树,我们每个人都做品质善良、工作勤奋的人,社会就会发展、进步。社会发展进步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就会越来越幸福!3、填空练习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为了-,做一个-的-吧!教后反思:集体备课教案课题北大荒的秋天课时2课时备课人张增盈修正补充栏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课文的通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四: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五:教法、学法:直观演示法、引读法、音乐陶冶等。六:课时:三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板书:秋天)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田野真美呀,有迷人的景色,有丰收的喜悦。但是在建国前,我国黑龙江部分地区的秋天曾经是一片荒芜,人们称为“北大荒”。(板书:北大荒)(2)齐读课题:北大荒的秋天过渡:如今,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呢?2. 初读课文。(1)将生字表中的生字拼拼读读,注意它们的音和形。(2)将课文读通、读顺、读准生字的字音。3. 检查自学。(1)认读生字词。(2)指名分节读课文。4. 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过渡:课文第一段告诉我们北大荒秋天到来的时间。9月,一来到北大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儿的“天空”。(1)北大荒秋天的天空怎么样?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内容。(2)出示灯片:指导观察看图说说,课文那些语句写了图的内容?理解“一碧如洗”。(板书)(3)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很美。到了傍晚,绮丽的晚霞更令人陶醉。1西边的天上会有什么?读2这些流云是怎样变化的?读3(看灯片)这样美的景色,课文怎样用文字来描述的?指名读听了他的朗读,你知道作者是用什么什么方法来写这些流云的?(比喻)把-比作了-。(4)现在我们来欣赏这些优美的语句,小声跟配乐录音读,注意边读边想象那美景,用你的感情表达出来。5.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秋天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那里的小河有时什么样儿呢?(小河)(1)听老师读,看有几句话,每句讲了什么?(2)第1句,小河给你什么印象?读(板书:清澈见底)查字典理解“澈”。(3)印示灯片,指导看图后提问:为什么把他比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用“因为-所以-”说话。(4)假如你是一条小鱼,你该怎样表达此时的心情?指名读(5)男女生分读后齐读本自然段。6. 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此时,那儿的原野不同于其他季节,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1)自由轻声读课文,动笔画出有那些景物,有几句话。(2)齐读第一句:什么地方热闹非凡?(板书)这句话具体吗?再读一读课文,找找哪几句是用来写原野热闹的?(3)学习第二、三句内容。1投影片覆盖出豆荚图片:课文文中是怎样描写豆荚的?指名读大豆真的会笑吗?齐读本句。2覆盖出高粱图片:“黑红”的高粱说明他们怎么样了?高粱会演唱吗?为什么这样写?指名读,齐读。3火红的榛树叶子出现在哪儿?红的怎样?读4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那儿的人们把过去荒芜的草地开辟成了丰收的良田。北大荒人有更大的决心,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富强。(4)齐读本自然段。你们读了以后,觉得北大荒的原野怎样?(板书:热闹非凡)作者怎样把他写具体?(指名读)1师读中心句,生读分句。2齐读概括句,男、女生分读具体描写的句子(交换读)。(5)小结:今天我们学了新的构段方式先概括后具体。请在课后用你的笔来写一写家乡的秋天。7. 指导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读出喜爱之情。8. 指导书写。(1)认读生字词语。(2)分析字型,指导描红。荒:上中下结构,“亡”不能带点,与“流”比较区别。紫:上中下结构,与“紧”比较区别。(3)作业:按笔顺在习字车上描红。教后反思集体备课教案课题西 湖课时2课时备课人张增盈修正补充栏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1.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语口头造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全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二、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词语和文中的比喻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西湖的美丽。三、教学教具: 挂图、录音机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第一课时一、 调动积累,激发兴趣 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学过的忆江南吗?我们一起背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杭州和西湖真挚的感情。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 就 是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次文中游西湖吧。二、初读课文配乐范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他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不理解的地方。3.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词语: 杭州 天堂 远眺 掩映 一般 犹如 典雅 轻柔 秀美 连绵起伏 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重点读准后鼻音、翘舌音) 解释疑难词意,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感知全文 在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描写了西湖的哪些美景?板书: 山峦 湖水 湖堤 小岛 华灯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查字典理解素有的意思。 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三、指导朗读 教师启发:我们读了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体会了文中的美景。 你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学生提问。 教师小结。四、作业 描红; 抄写词语; 练习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生字 导入:昨天我们学习了西湖这课,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同学们提出了一些问题,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 复习生字词。 听写几个生字:雅、般、柔、州 检查反馈,要求:字形正确;间架合理。二、细读课文,理解文意 .第1自然段 教师引导: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感受了西湖那如诗如画般的秀丽景色。 师生对背第一自然段,了解杭州有什么样的美称? 西湖是什么? .第2自然段 同学们上节课读书时提出了一些问题: 为什么说西湖时一副优美的山水画? 为什么说西湖时人间仙境 ? 月下的西湖时什么样的景象? 以读代讲,读中作答 启发思考:听了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西湖的美不仅在湖,也在山,哪些句子写出了山美? (讨论后出示第2自然段第一句话) 引导理解远眺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等词语。 教师启发,引导朗读: 谁来读读描写西湖水美的句子? 硕大是什么意思? 自由试读,边读边想象西湖湖面上点点白鸥飞掠的景色。 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称它为一副优美的山水画?请用朗读来告诉老师。 .学习第3自然段 十里西湖中是怎样的景色?为什么说它是人间仙境? 请同学们朗读相关自然段。 仙境是什么样的地方?你在什么地方见过? 那么你们想看看西湖仙境吗?请读课文。 读了哪一句你彷佛看到了仙境? 结合课文理解飘逸掩映典雅词语。指导朗读。 .学习第4自然段 生自由读第4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围绕那句话来写的。 (出示2,3,4句)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好像看到了什么? 指名朗读两个比喻句。 明月东升,湖光灯光交相辉映,此时如果你伴着悠扬的音乐泛舟湖上会有什么感觉? 指导朗读最后一句。 朗读:师读第一句,生读二、三、四句。三、回溯全文,朗读品味 我们循着远眺西湖-近赏湖中-月下游赏的线索,细读了课文,我们又领略了西湖人间仙境般的秀丽景色。这样的美文我们应反复读,品。 学生朗读练习。 自由读课文。 教师小结四、布置作业背诵课文。摘抄好词佳句。教后反思集体备课教案课题拉萨的天空课时2课时备课人杜团结修正补充栏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过程与方法目标2、 学会本课九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四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湛蓝”,“纯净”,“明洁”等词语。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 能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体会作者通过对拉萨天空的赞美来表达热爱拉萨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形象。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优美的词汇。教具准备:投影片、录音机、词卡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投影导入,激发兴趣:教师边放投影边在柔美的音乐中,介绍拉萨及拉萨的天空。二.初读课文1、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划出自己认为较美的词。2、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的读音,认清字形。2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特别是描写和赞美拉萨天空的词语。采用多种办法弄懂词语意思。3将课文读通顺,对自己可以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三、检查初读情况1开火车读字卡词卡,正音。 2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略微指导。3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4说说你觉得拉萨的天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四、音乐中各自读课文,加强正音效果,增加朗读机会。一、 学习生字。1出示妙、纯、线、忍四字,生读 2教师请同学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这些字吗?3比较“纱、沙、妙”“纯、线” 4学生自学描红,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一、 复习巩固:听写生字词二、 精读感悟1学习第一段1 观看投影片,学生说说你看到拉萨的天空是怎样的?书上又是怎样写的?划出词语细细品位,展开想像。2 教师配乐读,余生边听边想像。3 生自练读,将想像到的景象读出来。指名读,齐读。2学习24段1 学生自己读24段,边读边划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细细品读,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描写。2 分小组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朗读点评。3 指生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学生读的词句,落实重点语基内容,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角度,积累写作技巧。4 配乐读24段,欣赏读。过渡谈话,这样美的拉萨天空,你想说什么?作者也有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齐读第五自然段。3、 理解第五自然段这个比喻句。学着用比喻句。4、 自由朗读全文,整体回味拉萨的美景。三、 学习生字1、出示晶、建。指导写“晶”字。 2、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第三课时一、 指生配乐读全文二、指导背诵(1)教师将关键词写在黑板上,播放投影片和音乐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记忆。(2)同座位之间互背检查。(3)指名试背,奖励。(4)全班齐背。三、学习生字1出示圣、窗、帘。2重点指导“窗”字。自学其他生字。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四、 练习1在课文中找出两组意思相近的词语。蔚蓝()纯洁()2摘抄你欣赏的好词句。板书设计 7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清水洗过纯净明洁神往 紧紧 久久蓝晶晶 圣地的窗帘教后反思集体备课教案课题蒲公英课时2课时备课人杜团结修正补充栏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可爱亲切造句。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和背诵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朗读课文内容,懂得着任何事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地的幻想。二、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看图揭示课时出示蒲公英图片。图上画的是什么植物?谁能说说蒲公英的样子及其有关知识。教学生字: 蒲 绒 降 伞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轻读练读课文两至三遍。 画出生字词,练读生字字音。标出自然段的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检查自学情况。读出下面生字词。 指导朗读长句子。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范读课文。三、细读第1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讨论:小降落伞指什么?它们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要去干什么?指导朗读。指图1,小朋友看,你们看蒲公英的种子在微风的吹拂下离开了妈妈的怀抱。他们要到广阔的天地去,它们的心情多么激动,多么愉快。我们读第一自然段时,要用什么语气?4、 作业。描红。 练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抽读词语卡片。按要求填空。二、细读课文。学习第二自然段。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读后指名回答。 理解词语。金光闪闪 银花朵朵 黑黝黝 指导朗读。要求用亲切的语气读。细读第3自然段。自由读课文。思考:小降落伞听了太阳公公地话,有什么不同地说法? 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理解重点句。出示投影片。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瞧那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清的宝贝。到那儿去,我在就会变成百万富翁。 这颗种子说了几句话?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指导用蔑视的语气读这句话。 这颗种子认为哪儿有意思?它为什么认为那儿有意思?理解百万富翁 指导用肯定的语气、兴奋的感情来读2、3两句话。出示投影片。这波光粼粼的湖面,一定能给我们带来欢乐!(指名读句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波光粼粼。指名说说另外一颗种子为什么要落到湖面去。 指导用得意的语气读这句话。指名有感情读两颗种子的对话。细读第4自然段。她们的结果怎么样?一起来学习第4自然段。指名读第4自然段。说说几种小降落伞的不同结果。理解竞相开放装点再读课文第4自然段,说说他们的结果为什么不同。 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3、 总结全文。齐读全文。复述课文。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4、 教学生字词。教学生字字形 指导书写 练习描红五、作业。读下面几个词语,再说几个类似的词语。一阵阵 黑黝黝 金灿灿用可爱亲切造句。教后反思集体备课教案课题 三袋麦子课时2课时备课人王文修正补充栏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讲述这个故事,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 读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二、初读课文:自学课文。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一说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会读、写生字词。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烙饼 发霉 麦囤教师检查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学习。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卡片,注意练好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及一字多音。理解词语: 烙饼 发霉 麦囤三、理清脉络:默读课文,按快要过年了一年以后把课文分成两部分,说一说每部分讲什么?学生自学后讨论:第一部分:(14自然段)讲三个小动物都意外的得到了一袋小麦,他们各自作了处理。第二部分:(59自然段)讲土地爷爷向三个小主人公询问他们各自处理麦子的情况。四、精读课文内容。 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小猪、小牛、小猴意外地得到了一袋麦子后诗怎样做的?他们地做法不同在哪里?画出有关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理解关键词语: 开心 迫不及待 捧起 慢慢吃 全种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关键词语。指导口述这部分课文。要求学生看板书练说:先分组说一个小动物的做法,在连起来说。有感情的朗读这部分课文,第一自然段全班齐读,第2、3、4自然段分组竞赛读。五、课堂作业:用钢笔描红,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的习惯。 练习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听写生字词,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练习朗读课文。二、精读课文第二部分理解课文内容。听这部分课文配乐朗读录音,完成练习。 土地爷爷夸_(谁)_(怎么样)讨论并理解有关词语:舔了舔舌头、节俭、满满的。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部分全是人物对话,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每个人说话时四什么语气,说话时地心情怎样,该怎样读才正确?同座位可以分角色朗读课文,互相纠正读得不正确得地方。指名分角色读,其他同学听后纠正。 教师范读难点: 小猪回答土地爷爷的话。 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导口述这部分内容:看板书:自己练读。 指名口述:其他学生纠正口述中的毛病。学生练习口述,同座位分角色口述。 指名学生口述。三、总结全文:指名学生口述全文。讨论:小猪、小牛、小猴在处理得到的三袋麦子上,谁的做法好?为什么?教师小结: 课文给我们见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叫憨厚,什么叫节约,什么叫聪明能干。小猴富有创造性的做法,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对我们启发很大,今后我们要想小猴学习。四、作业:课堂作业:完成书后第三题。 课后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教后反思集体备课教案课题 哪吒闹海课时2课时备课人王文修正补充栏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按事件发展的顺序说说哪吒是怎样闹海的。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敢于同邪恶斗争的精神。重点难点:理解关键词语,弄清课文的重要内容。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的是一位神仙为民着想战胜邪恶的故事,这位神仙我们一年级学汉语拼音是就认识他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22 哪吒闹海板书课题 22 哪吒闹海 解释题意 ,拼读哪吒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查字典,理解词语。检查自学效果。出示生字词。掀起 随即 机灵 洗澡 父子 摇晃 扔去指名读,注意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上区别。 理解生词语掌握情况。重点词语: 兴风作浪: 刮起大风,掀起大浪。 胡作非为: 装做坏事。朗读生字词。三、读课文。思考:按哪吒闹海的原因、经过、结果这一顺序,把课文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1) 写哪吒闹海的原因。第二部分:(24)写哪吒闹海的经过。第三部分:(5)写哪吒闹海的结果。四、写字指导;即 :左边的点紧靠提画。四、作业: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完成描红练习。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词。二、精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这一自然段主要说什么?理解称霸一方、作恶多端? 说话:用因为所以将这一段的两句话连起来。小结: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东海龙王父子做坏事害老百姓,哪吒决心治他们。这是他要去闹东海的原因。第二自然段:指名读。 这一自然段主要说什么?画出表示哪吒动作的词语。(板书:跳进 取下 摆 掀起 ) 这些词和课题中哪个词儿联系的十分紧密?东海龙王怎么样了?巡海夜叉是海里的小鬼,他出去查看会怎么样?请看书上的插图。第3自然段:(结合看图)指名读。 这一自然段主要说什么?什么叫机灵?小哪吒的机灵表现在哪里?你们看小哪吒是多么勇敢,哪个夜叉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一下子就打死了他。这么一来,龙王怎么了? 请看第4自然段。第4自然段指名读。 这一自然段主要说什么?哪吒与三太子的战况如何?你能把他们交战的情景像讲故事一样讲出来吧?画出关键词语,练读。小结: 24自然段描写了哪吒闹海的经过,掀起滔天巨浪,打死三太子,处治你龙王,为百姓出气。齐读24自然段。第5自然段 指名读。 这一自然段主要说什么? 小结:这一自然段写哪吒闹海的结果。齐读全文。 三、总结全文: 这是一篇深化故事,写小哪吒大闹东海,制服龙王,使人们有过上了太平的日子的事,表现了哪吒为人民着想,对恶势力敢于斗争而获得胜利的可贵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教后反思集体备课教案课题 第八次课时2-1备课人王萍修正补充栏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和背诵课文。二、过程与方法目标: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精神。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弄清课文所揭示的道理。2.理清课文脉络,学习课文按事件发展的顺序的方法写一段话。3、有感情的朗读全文.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外国历史故事,题目是第八次。二、初读指导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指名解释下列词语,教师相机点拨。 齐读生字词。三、理清课文脉络课文按事件发展的顺序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起因、经过、结果。将课文分为三部分。第一段(12)写布鲁斯王子带领军队抵抗外国军队,七战七败,自己也受伤,几乎失去信心。第二段(34) 写布鲁斯王子从蜘蛛八次节网获得成功的启发。第三段(5) 写布鲁斯王子重现组织力量,终于获得胜利。四、指导写字教师范写; 学生练写 评比。五、作业: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和背诵课文。练写生字词。第二课时一、复习:听写生字词。二、精读指导:学习第一段。学习第二段。就在写布鲁斯王子,七战七败,自己也受伤,几乎失去信心时,布鲁斯王子看到了什么?出示:一只蜘蛛正在结网,忽然,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蜘蛛重现结网,又被风吹断了。就怎样重结了七次,直到第八次终于成功了。蜘蛛在结网遇到了什么困难?蜘蛛面对这一切表现的怎样?(布灰心)引读:直到第八次,他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终于说明了什么?你觉得蜘蛛怎么样?指导朗读课文,体会蜘蛛的顽强不屈的精神。布鲁斯王子从中受到什么启发?(感动极了)为什么布鲁斯王子会感动?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指导朗读:我也要干八次!蜘蛛第八次结网成功了,布鲁斯王子第八次抵抗成功了吗?齐读第五自然段。三、指导朗读课文,体会布鲁斯王子的感情变化。 唉声叹气 -感动-恢复了信心-充满了信心。四、总结全文。教后反思集体备课教案课题卧薪尝胆课时2备课人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