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题、语文知识.doc_第1页
课标题、语文知识.doc_第2页
课标题、语文知识.doc_第3页
课标题、语文知识.doc_第4页
课标题、语文知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3、( )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4、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 )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5、语文课程目标根据( )、( )、( )三个维度设计。6、语文学科各阶段目标分别从( )( )( )( )( )四个方面提出要求。7、自然风光、( )、民俗风情、( )、( )以及( )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8、教学建议: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 )和( );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 )和( );重视( )、( )、( )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 )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的( )和( ),选择教学策略。9、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 )、( )和( ),注重( )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10、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 ),宜以( )和( )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11、阅读是( )、认识世界、发展思维、( )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 )、( )、( )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 )、( )、( )和评价的能力。12、( )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 )、思考、( )、( )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说( )、( )、( ),不说( )、( )、( ),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13、精读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目标,具体考察学生的词句理解、( )( )( )( )等方面的表现。14、写作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 )、( )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 ),是否表达了( ),对( )应予鼓励。对写作的评价还要重视对( )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 )的评价,采用( )评价方式。 2、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 )学习,在( )中学习,运用语文。 3、语文课程资源包括( )资源和( )资源。 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 )的过程中进行。 5、( )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6、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 )、( )、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 )和( )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 )的综合体现。 8、 14年级从( )、( )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 )和( )。 10、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 )、( )、( )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判断。(20分,每小题4分,正确的在括号里打对号,错的打) 1、语文能力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 3、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 4、识字与写字的要求相同,12年级要多认多写。( ) 5、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 6、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独立进行,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 三、选择。(20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横线上) 1、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 )的整体提高。 A、语文知识B、语文能力C、语文素养 2、( )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学生 B、教师 C、学生和教师 3、阅读是学生的( )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 的阅读实践。 A、个性化 B、整体化 C、综合化 4、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 )、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A、学习态度 B、学习方式 C、学习目的 四、 简答。(20分)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的( )功能和( )作用,决定于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2、( )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 )和( )性。 3、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应该以( )和( )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4、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 )和(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游览。 5、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 )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6、能用普通话( )、( )、( )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 )、( )和( )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7、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 )精神和( )意识。 8、语文课程总目标第四条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 )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三、 选择。(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1、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生活即教育) 4、( )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 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5、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是( ) (1)建构主义理论;(2)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 (3) 多元智能理论; 6、所谓“自我反思”是指( ) (1) (1)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助与合作; (2)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 (3)是指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 7、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 ) (1)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2)教育叙事、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3)案例、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 8、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 )等教学方法。 (1)记忆法、思维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2)观察法、思维法和探险性学习方法; (3)复习法、检测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9、( )是多元智能理论确立的直接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10、建构主义理论中阐述学习的四大要素是( ) (1)理解、记忆、协作、交流; (2)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 (3)自主、合作、探究、记忆; 四、 简述题。 1、 你是怎样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 2、 你在教学中是怎样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 语文素养 )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4、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 语文实践 )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5、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 )、( 过程和方法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设计。6、语文学科各阶段目标分别从( 识字与写字 )( 阅读 )( 写作 )(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四个方面提出要求。7、自然风光、( 文物古迹 )、民俗风情、( 国内外的重要事件 )、( 学生的家庭生活 )以及( 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8、教学建议: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 主动性 )和(创造性 );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重视(情感 )、(态度 )、( 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基本素养 )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的( 身心发展规律 )和( 语文学习规律 ),选择教学策略。9、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 积累 )、( 感悟 )和( 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10、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 趣味性 ),宜以( 活动 )和( 游戏 )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11、阅读是( 搜集处理信息 )、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 )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 教师)、( 文本 )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 )、(理解 )、( 欣赏 )和评价的能力。12、( 写作 )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 观察 )、思考、( 表现 )、(评价 )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说( 真话 )、( 实话)、(心里话 ),不说( 假话 )、(空话 )、(套话 ),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13、精读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目标,具体考察学生的词句理解、( 文意把握 )(要点概括 )( 内容探究)( 作品感受 )等方面的表现。14、写作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 )、(情感与态度)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 习惯 ),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 ),对(有创意的表达 )应予鼓励。对写作的评价还要重视对( 写作材料 )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 )的评价,采用( 多种 )评价方式。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 一、 填空。(40分,每空2分) 1、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 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3、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4、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5、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6、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7、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8、 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10、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判断。(20分,每小题4分,正确的在括号里打对号,错的打) 1、 语文能力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 2、 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4、 识字与写字的要求相同,12年级要多认多写。() 5、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6、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独立进行,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三、 选择。(20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横线上) 1、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C )的整体提高。 A、语文知识B、语文能力C、语文素养 2、(A )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学生 B、教师 C、学生和教师 3、阅读是学生的(A )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 的阅读实践。 A、个性化 B、整体化 C、综合化 4、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B )、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A、学习态度 B、学习方式 C、学习目的 四、 简答。(20分)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力的语文课程。语文测试卷二 一、 填空。 1、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于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2、 (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3、 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应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4、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游览。 5、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6、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语言)、(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7、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8、 语文课程总目标第四条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二、 判断。 1、 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是反指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要求学校与社会建立密切联系,打破学校在时间和空间与社会隔绝的状况。() 2、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是说教学做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做是教与学的中心。() 3、 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的内涵是:解放儿童的双眼,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思想。() 4、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在教师对待学生的师德方面所提倡的师德规范。“师爱”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 5、 亲历性、真实性是教育叙事的基本品格。() 6、 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典型性事件或故事,把这些事件或故事记录下来,加上作者的反思或感悟,就是案例研究。() 7、 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课堂教学时提出的分层教学是说把一个班学生明显划分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让学生都知道自己在哪一个层次中。() 8、 苏霍姆林斯基说: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 9、 加德纳提出每个人至少有五种智能。() 10、 每节课中应同时应用加德纳的全部智能来教,并同时训练全部智能。() 三、 选择。(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1、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 (1) 活即教育 (2)社会即学校 (3)教学做合一 2、 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目标是() (1) 养创造性人才与真善美的人(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创造性人才 3、 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的条件中()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首要条件。 (1) 因材施教;(2)实践与思考;(3)民主化;(4)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4、()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 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5、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是() (1)建构主义理论;(2)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 (3) 多元智能理论; 6、所谓“自我反思”是指() (1) 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助与合作; (2) 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 (3) 是指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 7、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 (1)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2) 教育叙事、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3) 案例、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 8、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等教学方法。 (1) 记忆法、思维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2) 观察法、思维法和探险性学习方法; (3) 复习法、检测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9、()是多元智能理论确立的直接教学目标。 (1) 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 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10、建构主义理论中阐述学习的四大要素是() (1) 理解、记忆、协作、交流; (2) 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 (3) 自主、合作、探究、记忆; 四、 简述题。 1、 你是怎样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 答: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用适应实际需要的训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 你在教学中是怎样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 答: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思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专题十三 常用文言虚词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那些意义比较抽象,有时甚至只起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的词。文言虚词需要掌握他们的意义和用法。1、之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他,他们,这,这样 例:学而时习之。 操蛇之神闻之。 的 例:恢弘志士之气。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语助词,不译。 例:公将鼓之。 宾语前置的标志。 宋何最之有?2、以认为,以为 例: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用,把,拿 例:以刀劈狼首。 投以骨。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凭,凭借,依靠 例:以君之力。通“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来,用来 例:以光先帝遗德。以致、因而 例:以塞忠谏之路也。3、于在,到,向,从,对,对于(用在动词后引出对象) 例:战于长勺。和,同,跟 例:曹操比于袁绍。被 例:不戚戚于贫贱。比,胜过 例:苛政猛于虎也。4、者人;事物;时候;的情况 例:作亭者谁?表判断,不译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5、其他,他们,他的 例:安求其能千里也那,那个,那些,那里 例:其人视端容寂。大概,或许 例:其真不知马也。岂,难道 例:其真无马邪。调节音节,无义 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6、而表并列:“和、又”。可不译。 例: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表递进:并且 例: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承接:“就,然后”,或不译 例:夺而杀尉表修饰:不译 例:朝而往,暮而归。表转折:但是、却、然而 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因果:因而 例: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7、为动词 wi 做 例:能以寸径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致鸟兽、木石作为、当做、成为 例:以丛草为林认为 例:孰为汝多知乎?是 例: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介词wi 替、给(表替代) 例:为人谋而不忠乎?向、对(表对象) 例:不足为外人道也为了、为着(表目的) 例:项为之强被(表被动) 例:二虫尽为所吞8、则于是、就(表承接) 例: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可是、却(表转折) 例: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矣是,就是(表判断)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如果,那么(表假设) 例: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9、且a、表递进关系(况且、并且)、并列关系(还)。b、表让步(尚且)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将,将要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暂且,姑且 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10、然地;的样子。 例:屋舍俨然 杂然相许这样 例: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而 例: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认为对 例:吴广以为然11、乃于是、就 例:乃入见却,竟然,居然,反而 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才 例:久而乃和是,就是 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你,你的 例:家祭无忘告乃翁12、夫f a、丈夫 例:其夫呓语 b、成年男子 例: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f a、句首语助词,表将发表议论 例:夫战,勇气也 b、这,那 例: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c、放在句末,表感叹语气 例: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练习21、下列各句加点的“之”字与“一冬之间”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2010攀枝花中考A、择其善者而从之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无丝竹之乱耳 D、无怀氏之民欤 22、下面句中加点的“而”字与“公虽位高禄厚,而贫终其身”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2011攀枝花中考 A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B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C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则) D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专题十四 阅读记叙性散文【题型展现】1词句理解:理解、体味文中重要词语、重要句子的语境意义、特殊含意、言外之意及其传达的感情。如湖南益阳市中考试题(眼睛)第20题:“联系全文,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河北省中考试题(小扇轻摇的时光)第20题:“你对选文中加波浪线句子是怎样理解的?”2文意把握: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理解文章的表达目的。如浙江杭州市中考试题(一个婴儿的拥抱)第7题:“从全文看,本文告诉人们一个怎样的道理?”湖北襄樊市中考试题(你在伞里吗)第17题:“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感人故事的内容。”3要点概括:归纳文段内容,概括文章要点,概括人物或事件的特点,概括文章写法特征。山东临沂市中考试题(一个美丽的错误)第13题:“仔细阅读文中的两则故事,想一想故事中的小主人有着哪些相同的品质特点?”湖北武汉市中考试题(神奇的丝瓜)第16题:“说说作者心目中的丝瓜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为什么?”4内容探究:分析文章主旨,探究作品深刻内涵,解读文章意义。广西柳州市中考试题(人能感动,就能幸福)第23题:“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说人能感动,就能幸福?”江苏南京市中考试题(田野上的白发)第22题:“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5作品感受:阅读作品后的体会和感受,并能根据要求回答出自己阅读的独特见解。黑龙江鸡西市中考试题(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第29题:“生活中,你一定会有被理解关爱或理解关爱他人的经历,请受其中一方面举例谈谈感受。”重庆市中考试题(别踩疼了雪)第17题:“文中第10段有妈妈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也有一位母亲给孩子留下了短信。这位母亲双膝跪地、双手撑地,用脊梁为她三四个月大的孩子挡住了垮塌的房屋。在离世前她用手机给孩子留下短信:亲爱的宝贝,如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读了这两位母亲的信,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实际作答。” 【应对方略】1.结合语境,揣摩含意。文章中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的含意,往往不是简单的表层意思,而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具体含意,如语境意义、比喻意义、特殊意义、言外之意等等,要理解这些词语或句子的含意,一定要根据上下文的意义,结合具体的语境,去细细揣摩、理解,千万不敢望文生义,或者凭借自己原有的知识水平去理解。如湖南益阳市中考试题(眼睛)第20题,加点词的句子是:A.我问:“老先生,前面不远就到宿店了吧?”B.不错,人生是漫长的,而且很难到达宿店。都是“宿店”,但因为语境不同,含义就截然不同。A是写实性的,“宿店”的含义就是“旅店”;B是写人生的,当然是“宿店”的比喻义了:实现人生理想的境界、目的地。2.抓住关键,感知概括。整体感知全文内容,概括段落要点或写法,关键是要能从全文中抓住要害部分,归纳梳理,感知概括,要尽量用精炼的语言把内容概括完整。湖北襄樊市中考试题你在伞里吗,描写的是母亲在雨天接女儿放学回家、兑现给女儿的承诺的故事,第17题要求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只要能把文中描写的事件交代清楚即可:一对母女在风雨中打着伞骑车回家。湖北武汉市中考试题(神奇的丝瓜)第16题:“说说作者心目中的丝瓜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为什么?”需要抓住丝瓜善于适应生存环境、善于根据环境调整自己的生长状态这个特点,从具体的描写中加以抽象:“在作者心中,丝瓜好像是一位智者,因为它能从容不迫地应对各种生存环境。”3.深入分析,挖掘内涵。记叙性散文的主旨情感等,往往都较为含蓄隐晦,一般不会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描写、叙述的人或事物来表达,所以,对于记叙性散文主旨、思想、情感等的理解,就需要透过描写叙述的表层,提高到思想的高度,挖掘它的深刻内涵和意义。江苏南京市中考试题(田野上的白发)第22题,要求分析“白发”在文中的作用,实则是透过对“白发”的描写,揭示文章的深刻内涵,从不同角度看:“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作者着力描写这一特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4.联系实际,拓展创新。谈自己对作品的阅读感受,一定要联系实际,可以是生活实际,也可以是自身实际,要结合文意,联系实际,针对题目要求,把自己的具体感受表达出来,言之成理即可。重庆市中考试题(别踩疼了雪)第17题,解答时要联系两位母亲的信来谈,话题不偏离母爱,有具体感受,联系实际,例如:两位母亲的信,让我认识到母爱的伟大。想到妈妈平时对我的付出,我要说:“妈妈,我爱您!解答记叙性散文试题时,答题语言要与文章相一致,做到语言具体、生动、鲜明、精炼,语句通顺流畅。【学以致用】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14题。破车效应8傅志伟% 8 p/ 6 Z- / 2 k6 t+ 3 Y7 & e5 Q _王庄人看准蛋鸡养殖,家家建鸡舍,户户闻鸡啼,短短几年时间,村民们就相继推倒了土坯房,住上了二层楼。人们兜里有了钞票,便嫌弃乡里的学校教学条件差,不惜花大钱,也要将孩子送进城里读书。 w0 h0 c* c3 M; 3 o村中首富王老闷的儿子王小满忽然辍学了。小满是老闷的独子,更是老闷的未来。以前过穷日子的时候,老闷想方设法,也要让孩子上学。如今富了,小满却辍了学,这使王老闷很是想不通,越想越头疼的时候,便想起了城里的“土作家”朋友,这人虽然没有写出什么惊世之作,却是满肚子民间智慧。- - J5 o8 T S/ % v$ - l作家身着皱巴巴的西装,头发散乱,鼻梁上架着一副代表知识分子的眼镜,几个好奇的村民尾随着,想看看破葫芦里能倒出什么怪药。; u% & . a; T( h4 _Z9 h( a& i作家像拉家常似的问小满:“能告诉我退学的真实想法吗?”: b7 K* |- G0 P; t“现在学习压力大,将来就业压力更大,”小满说,“不知你听说没有,现在大学生找工作,都流行零工资了。”/ Y- p; K# ! _. F作家又问:“如果不再上学,你对自己的未来做何打算呢?”$ E( jD0 c! k; + 3 X“养鸡,倒蛋!”小满显然经过一番考虑。 db/ j# B( n% Z“经过禽流感,养鸡也在走向规模化、科学化。”作家继续问道,“就你学的那点知识,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吗?”% E9 u A# t, X a# j( M8 n1 X小满有点嗤之以鼻了:“你看看我们村的专业户,哪个是高中毕业,你再看看我们村的收入,哪个比大学生少!”作家将小满领到村口,缓缓说道:“我来的时候,发现你们村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我的汽车竟然不如三轮农用车跑得快。”B) Q* A9 V6 nT的确,由于熟悉地理环境,加上一些三轮农用车司机安全意识差,村里的三轮农用车黑烟滚滚、马达轰鸣、风驰电掣、横冲直撞,倒逼得其他高档车辆小心翼翼,亦步亦趋。“你想过没有,三轮农用车进入城市,进入高速公路后会是什么情况?”作家再次问道。小满沉默不语,猜测作家话中的含义。“三轮农用车在农村号称飞毛腿,它之所以在农村飞速奔跑,甚至没有驾驶证的人都可以驾车上路,速度超过汽车,是因为路况不佳和自身廉价,是因为缺少有序监督,是一种畸形现象。”作家自解自答道:“至于说三轮农用车进入城市不伦不类,驶上高速公路更是不可能发生。因为高速前进的城市和高速公路,禁止三轮农用车通行,连通行的证件都不会发放。这些话我可以概括为破车效应。” $ U. B4 F# Y% l1 k小满恍然大悟,恭恭敬敬地给作家深鞠一躬,愉快地重返校园。 (思维与智慧2008年第3期)1. 请用一句话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2结合文意,具体解释文中加点词“民间智慧”的含义。 3. 根据全文,谈谈你对“破车效应”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4. 文中的“作家”具有什么特点?请加以简要概括。 5. 你读了本文后有什么感受?请联系实际作答。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68题。尊 重周云龙前不久,一批台湾作家来江苏访乡采风,著名诗人余光中在江苏教育电视台的演播室里见到阔别54年的老同学李镇东。当主持人问李镇东读过老同学多少首诗时,李镇东的回答多少让在场的观众有些尴尬。他说:“没读过。”余光中笑了。观众们也笑了。不读老同学的诗,似乎并没有妨碍李镇东与余光中成为好朋友,他们在演播室内相拥而泣忽然悟出,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相互尊重,而尊重其实是一个多项选择题,对朋友的兴趣、爱好、性格、事业,可以全部“情投意合”,也可以在某一点上相知、相通、相谐,有时候甚至可以“背道而驰”。真正的朋友总是非常尊重对方的选择。“尊重”的答案丰富多彩。一直以为,尊重就是认可、赞同,绝不否定、舍弃,现在想想实在是有些误读。朋友,其实只要彼此内心尊敬、重视,足矣。我们应当给对方自由发展的空间。强求“你唱我和”、“步调一致”,甚至唯唯诺诺、召之即来,其实早已搀杂了别的成分。 (摘自新华日报)6.根据上下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余光中笑了。观众们也笑了。 7.文中说“尊重的答案丰富多彩”,为什么?请说说理由。 8.第二段中,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感悟的?这样有什么作用? 记叙文阅读1、 记叙文的文体知识(1)、记叙文的概念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兼以议论、抒情、说明来表达中心的一种文体。如小说、散文、寓言、童话、故事、通讯、游记、传记、回忆录等。(2)、记叙文的分类按写作的内容可以分为:写人记叙文、叙事记叙文、写景记叙文、状物记叙文四大类。(3)、记叙文的要素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有关的人物称之为记叙文的六要素。只有把这些要素交代清楚,内容才显得完整,条理才清楚。(4)、记叙的顺序 记叙的顺序是指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把已确定好了的材料安排好,按一定的次序去写。一般有三种:顺叙,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如:最后一课,按照时间顺序记叙韩麦尔先生为学生们上的最后一堂法语课。倒叙,即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情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的线索中断一下,进行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插叙的作用是补充交代或说明,使叙述更加充分,弥补单凭顺叙难以交代清楚的必要内容,使文章更充实、更周密、在结构上更紧凑。(5)、记叙文的线索 线索是指贯穿全文、连接全部材料的一种因素(依据)。这种因素(依据)的存在,使文章成为一个内部有联系的整体。记叙文的线索比较复杂,有多种形式:有的以时空转换为线索,人物活动、事情发展、景物变化等,都是随着时间、地点的推进而展开。(6)记叙的人称 记叙文的人称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是第一人称。采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但所写的内容不能超过“我”耳闻目睹的范围,阅读时要充分注意到“我”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以第三者的地位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情、场景等第三人称写法。用这种人称不受任何限制,“他”“他们”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写来比较自由开阔。在文章中为了便于抒发内心情感,也常在某些段落中使用第二人称。(7)记叙的详略 记叙文在写作时要注意详略得当。如何做到详略得当呢?与主题有关者要详写,与主题联系不紧密者要略写。作者在生活中接触到许多人和事,有了体验,演变成对生活的一定看法。这种看法通过记叙人和事体现出来,就是记叙文的中心意思。(8)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常常辅以议论、抒情和说明。记叙文中的记叙主要来叙述事件原委始末,写出人物活动、发展、变化的过程,把人物和事情概括地介绍给读者。描写是指在顺叙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和事情以及环境进行描绘,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议论、抒情、说明仅起辅助性作用,(9)记叙文的表现手法几种常用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夸张、衬托、渲染、抑扬、白描。 象征,是通过借用某种特定的具体形象暗示特定的事物或情理的艺术手法。它包括本体和象征体两个方面。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把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以把不便于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示出来,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如海燕,用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用风云、雷电象征反动势力。对比,是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的写作手法。它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是并列的。作为表现手法的夸张,不同于修辞手法的夸张,它是通过对“事件”作扩大或缩小的形象描述,以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艺术效果,启发联想,表达鲜明强烈的感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皇帝的新装,写皇帝被骗,竟一丝不挂地沿街出游,突出他的愚蠢和虚伪。衬托,是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事物。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又叫陪衬,是用同类事物来衬托;反衬,是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如我的叔叔于勒,为了批评约瑟夫极端势利的父母对约瑟夫叔叔的冷酷无情,就用约瑟夫对叔叔的深切同情来反衬。渲染,是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烘托来加重气氛,突出人物。,如故乡的开头,渲染了深冬季节隐晦、严寒、寂静的气氛,描绘了荒凉萧条、没有活气的村景,十分贴切地烘托了“我”悲凉的心情。抑扬的表现手法,所谓“抑”就是按下、抑制;“扬”就是抬高扬起。它有两种形式一是欲扬先抑,一是欲抑先扬。如变色龙中的奥楚篾洛夫在刚知道狗咬人之事时,即席说了一大道“义正辞严”的慷慨之语,大有“为民除害”的清正之势,一个廉洁公正、不畏权势、执法严明的警察似乎呼之欲出;然而以后的多“变”则是对他第一次表态的极大讽刺,使他欺下媚上的卑劣个性暴露得更彻底、更清楚。白描的表现手法,简练、质朴、轻捷、传神是白描手法的主要特征。它一般不用修辞手法。如孔乙己一文中对孔乙己的肖像描写“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这就是白描的写法,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遭遇和个性都显示了出来,既没有夸张,也没有刻意修饰,却显得更加真实。2、记叙文阅读的重点(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整体结构。(2)归纳文章中心意思和要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3)品味重要词语和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含义,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语言训练。小说阅读的要领:阅读小说,要了解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小说的情节一班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前面有序幕,后面有尾声。小说有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之分,阅读时要区别对待。3、记叙文阅读的基本要求和步骤4、各类记叙文的阅读(1)叙事性记叙文的阅读 叙事性记叙文是指以叙述事件为主的记叙文,所以阅读时应从掌握主要事件为主,重点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明确事件六要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记叙顺序。 事情总有发生发展的过程,作者是采用何种顺序来安排的呢?明确记叙顺序对把握内容和主题都有重要作用。明确文章中心。所写事件体现的主题,通常用“记叙了事,歌颂(批评)了,表现了”的模式来回答。(2)写人记叙文的阅读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是以人物为主来安排文章内容的记叙文,阅读时应以把握人物形象为主。明确主要人物(主人公)。一篇文章总共有多个人物出现,其中以谁为主要形象,谁就是所谓的主人公,注意人物描写手法。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神态无一不是围绕表现人物性格来展开的。重视景物描写的烘托作用。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文中景物描写“(轮船)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体现人物旅行时快活而骄傲的心理;“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体现人物沮丧、失望的心情。话虽不多,但对莫利普夫妇自私自利、金钱至上的性格却有很好的烘托作用。对比手法的运用。 对比可分为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两类。所谓横向对比,是指不同人物对同一事件或人物的不同看法。(2)新闻与通讯阅读重视对标题的把握。新闻与通讯的标题一般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特别是新闻的“主标题”,所以我们读这类文章时先要提炼标题内容,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标题就明确了正文内容,而谁是最可爱的人也表达了文章要写的主要内容。重视对新闻导语的把握。如果说标题仅是概括正文内容的话,那么导语就是较详细地介绍事件,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细节。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的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人物),从一千余华里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事件)。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地点)。”对语言准确性的把握。新闻与通讯要求语言准确,虚假性的、欺骗读者的语言绝不能出现,而且一定要具体、准确。如“西起九江(不含)”括号中“不含”一词,如去掉就会让人产生疑问。新闻通讯虽要求记者实事求是地记录事件全过程,但在写作中总会有作者观点和情感融入其间,所以我们阅读时也要把握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个人爱憎、好恶等情感。说明文阅读【考查要点】 在整体上,理解或概括全文的内容,准确抓住全文的中心句,把握说明的对象的特征,辨别与判定说明的顺序,准确地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