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唐太宗的用人之道.doc_第1页
浅析唐太宗的用人之道.doc_第2页
浅析唐太宗的用人之道.doc_第3页
浅析唐太宗的用人之道.doc_第4页
浅析唐太宗的用人之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唐太宗的用人之道摘 要: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唐代最有作为的君主,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英明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出现了著名的“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究其出现的原因,与唐太宗善于识人、用人密切相关。唐太宗用人之道的特点主要有:一、唯才是举,不拘一格;二、知人善任,洞人不疑;三、科举取士,广揽人才;四、严以律己,虚心纳谏。关键词:唐太宗;用人之道;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生于开皇十八年,武德九年继承皇位,卒于贞观二十三年。庙号“太宗”)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一位有作为的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唐王朝的实际奠基人。他在位期间国家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民族融合,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前无古人的盛世局面,其原因可能与唐太宗李世民高超的识人、用人之道密不可分。他的识人、用人思想丰富而系统,细腻而远见,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一份光彩夺目的珍品。时至今日,对我们如何识人、用人仍有许多可以借鉴的意义。 一、唯才是举,不拘一格人才是事业之本,如何选拔和任用人才是关系到兴邦强国的大事,李世民深知此理。所以,唐太宗主张贤人政治,认为治国必先得人。他说:“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吴兢.贞观政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219.贞观年间涌现出大批治国贤才,如李勣、魏征,张亮、戴胄、侯君集、张行成、马周等。参与朝政的大臣来自社会各阶层,如关陇贵族有长孙无忌、杜如晦;江东世族有萧瑀、虞世南、褚遂良;士族有高士廉、房玄龄、王珪;山东庶族有程知节、马周等。各地人才风云聚会,同心协力为唐太宗的统治献言献策,形成了人才辈出的局面。“唯才是举”是李世民选人用人的基本标准,即只要有才能就加以任用。做官是凭本领的大小,要的是真才实学,而不凭亲疏远近,不论门第的高低。他不仅从亲人、旧人中筛选贤能,加以任用,而且从疏人、新人甚至敌人中选出不少文武奇才,大胆提拔。他对古人所谓“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用人原则大为赞赏,主张任用官员只用贤能的人,不计资历,不看世族庶民,一概以贤才取用。(一)不计出身门第,士庶并用君主选用士族地主,魏晋以来殊为多见,甚至形成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以致竟成为禁锢人才发展的一项弊政。唐太宗力整前朝用人之过失,把眼光转向广大的庶族地主,同时也不放过有才能的士族地主,采取了士庶并举的方针。如他早在藩府时,就注意物色有才能的庶族地主房玄龄、张亮、侯君集等人;同时也信用士族地主高士廉、长孙无忌、杜如晦等人。继位后,选拔士庶地主的条件更为优越了,王珪、韦挺、魏征、马周均是他们的杰出代表。例如:马周,出身贫寒,当时是中郎将常何家中的一名门客。公元629年,唐太宗李世民让朝臣上书议论朝政得失,中郎将常何不识字,但是所上二十多条竟条条辩理精辟。李世民惊奇地追问常何,常何说是家里门客马周所作。李世民觉得他是个人才,立即召他进宫,但马周却迟迟不来,李世民不厌其烦的四次派人去请。李世民召见后,当场拜为监察御史,再迁中书令。马周为官时处事公正,清正廉洁,确实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唐太宗在提拔庶族贤能的同时,也并不排斥有才能的士族地主。如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是世家大族,又是唐太宗李世民早年的好友,文武双全,累建功勋。当唐太宗准备要他担任司空要职时,朝廷许多人担心这样做会被人说成是以私人治天下,长孙无忌自己也辞不就职,而唐太宗坚持让长孙无忌担任了司空职务。再例如:李玄道原是后魏陇西李宝家族,后来世代居住在郑州,就成为山东士族地主。贞观年间提拔为常州刺史,对工作兢兢业业,当地百姓安居乐业,唐太宗李世民下诏褒美。以上史实充分说明了唐太宗识人,用人是不拘一格的,只要是对国家有用之才,无论是庶族地主,还是士族地主,甚至是平民百姓,均可以提拔使用。(二)不计旧怨,以诚相待贞观初,唐太宗对侍臣说:“朕今孜孜求士,欲专心政道,闻有好人,则抽擢驱使。而议者多称彼者皆宰臣亲故,但公等至公,行事勿避此言,便为形迹。古人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而为举得其真贤故也。但能举用得才,虽是子弟及有仇嫌,不得不举。”吴兢.贞观政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68.他依据这样的原则,大胆起用前朝遗臣和异党中的忠良之人。即如王珪、萧瑀、裴矩、房玄龄、魏征、薛万彻等等。唐太宗知人善任的事例不胜枚举。最典型的事例是对魏征的信用和重用。魏征,原来是隐太子李建成的谋士,官任太子洗马。在唐太宗与李建成争夺帝位继承人时,他劝李建成尽早杀掉唐太宗,以巩固太子地位。隐太子在玄武门之变被杀后,唐太宗斥责魏征离间他们兄弟间的关系,而魏征从容回答说,如果太子李建成要是听了他的话,就不会有现在的下场,周围人都为魏征捏了把汗。唐太宗见他临危不惧,致死不悔,认为他是经国之才,遂封他为谏议大夫。再如:薛万彻最初也忠于隐太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中血战宫门,失败后太宗多次派人传达旨意不治他的罪。他归顺后在平定突厥、吐谷浑的战争中,屡建奇勋,特别是在大破天柱王于赤水源一役中,独率轻骑深入敌军。更有萧瑀、裴矩、杜如晦等均属隋代遗臣,也都被委之以重任。(三)重视对少数民族人才的选拔任用唐太宗与以往的帝王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重汉轻夷,他不歧视夷狄这可以堪称是帝王之典范。李世民很留意从少数民族中发现人才并大胆提拔,真诚任用。根据夷将的功勋与智勇,分任朝廷高级将领与地方的都督之职,以致委以重任带兵出征或宿卫。贞观年间,鲜卑族人尉迟敬德,南蛮酋长冯智戴,东突厥的李思摩,铁勒部落的契苾何力,西突厥的阿史那社尔等人都是朝庭中的命官。例如:阿史那社尔为突厥处罗可汗之子,年少时就以智勇称雄草原。贞观九年他率部归顺后,深受太宗器重。阿史那社尔治军严肃,在平高昌的战争中,麾下秋毫无犯,李世民夸赞他廉洁谨慎,封为毕国公。太宗死后,阿史那社尔想以身殉葬,高宗不许,迁升为右卫大将军。再如:契苾何力于贞观十六年回家探母期间,他的部族要叛归薛延陀部并威胁他,契苾何力向东大呼曰:“岂有大唐烈士受辱蕃庭,天地日月,愿知我心。”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6210.遂即就拔出佩刀割下左耳以表示不屈服。李世民死后,契苾何力也想以身殉葬。在唐昭陵周围有功臣大将陪葬墓67座,其中少数民族将领即占15人,可见唐太宗对少数民族将领的重视程度。(四)重视对地方官员的选拔任用地方官员是否贤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关系到其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兴衰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对一个地方来说关系到当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唐太宗及其下属官员们深刻体会到这一点,他们吸取了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不仅重视对中央朝廷官员的选拔,而且也十分重视对地方各级官吏的选拔和任用。唐太宗曾命令内外五品以上官员各向朝廷推举地方官员。侍御史马周曾经给唐太宗上过一个奏章,论述了选用好地方官员的重要性。他说:“治天下者以人为本。欲令百姓安乐,唯在刺史、县令。县令既众,不可皆贤,若每州得良刺史,则合境苏息。天下刺史悉称圣意,则陛下可端拱岩廊之上,百姓不虑不安。自古郡守、县令,皆妙选贤德,欲有升擢为将相,必先试以临人,或从二千石人为丞相及司徒、太尉者。朝廷必不可独重内臣,外刺史、县令,遂轻其选。所以百姓未安,殆由于此。”吴兢.贞观政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90.唐太宗看了奏章后,非常赞赏马周的观点,决定亲自选拔各州刺史,并重申五品以上官员各向朝廷推举一人为县令的规定。二、知人善任,洞人不疑唐太宗鉴于隋文帝用人“多疑”的弊病,牢记隋亡的历史教训,及时了解政治之得失,倾听人们的呼声,唐太宗采取了信任群臣,“洞人不疑”的作法,对待臣属以诚信为本。太宗认为治国首先要取信于民,君臣之间应相互信任。为此,太宗对所用之人,都进行了深入了解;对每个人的长处短处都有较为公正的评价,即对所用之人作到胸中有数。贞观十八年,太宗与群臣的一段对话中,体现了他知人善任的能力。他认为“长孙无忌,善避嫌疑,应物敏速,决断事理,古人不过;而总兵攻战,非其所长。高士廉,涉猎古今,心术明达。唐俭言辞辩捷,善和解人;事朕三十年,遂无言及于献替。临难不改节,当官无朋党,所乏者,骨鲠规谏耳。杨师道性行纯和,自无愆违而情实怯懦,缓急不可得力,岑文本性质敦厚,文章华赡,而持论恒据经远,自当不负于物,刘洎性最坚贞,有利益;然其意尚然诺,私于朋友。马周见事敏速,性甚贞正,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多能称意。褚遂良学问稍长,性亦坚正,每写忠诚,亲附于朕,譬如飞鸟依人,人自怜之。”司马光.资治通鉴M. 北京:中华书局,1956.6135.对长孙无忌等8人进行逐一评价,这些评价也是公正客观的。(一)不信谗言贞观时期,唐太宗不轻信谗言,对一向亲近的人、有过仇嫌之士都不胡乱猜疑,坚持以诚相待,从而建立了君臣之间巩固的诚信关系,使身边的大臣能对他竭尽心智,忠贞不贰。唐太宗特别注意用信任群臣的手段去发挥群臣的作用。唐太宗认为隋朝灭亡很重要的一点是由于君臣之间互相猜疑,别有用心之人进谗言,导致政务上下不能通达的缘故。所以,为了表示对群臣的信任,唐太宗明确地做了一些规定对那些进谗言的人要治其罪。如唐太宗亲征高丽时,命房玄龄留守京师,有人告密说房玄龄有阴谋反叛,唐太宗凭着对房玄龄的充分了解,腰斩告密者。由于唐太宗的信任,换取了房玄龄的一片耿耿忠心,使他在帮助唐太宗安邦治国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曾有人向唐太宗告密魏征反叛,唐太宗也同样处斩了告密者。再如:监察御史陈师合上奏拔士论,诽谤尚书左、右仆射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唐太宗明察秋毫,识破了陈师合诽谤、想离间君臣的阴谋,就流放陈师合于岭外。(二)唐太宗对任用的疏者、“昔仇”也“洞人不疑”对于降唐之士,太宗坚持以情留人,以诚待人,大胆使用,决不对他们有任何怀疑之嫌。尉迟敬德降唐初期,太宗爱其英勇无比,置之左右,予以重用。不久,与尉迟敬德同降者有人叛变,诸将怀疑敬德也要反叛,把他囚禁起来 ,想杀之,太宗力排众议,把他放了,太宗对他说,以前的过错不必放在心上,并且赐给他金银说如果想离去,这些就送与他。尉迟敬德深受感动,并表示誓死以身相许。后来,太宗狩猎时,被王世充军偷袭,危机之中,敬德冒死拼战,救太宗于敌军之中。由于唐太宗用人不疑,推诚以任,有不少突厥降将和前朝官员愿意肝脑涂地为其所用。例如我们所熟知的房玄龄、魏征、契苾何力等一大批人才。三、科举取士,广揽人才隋代废除九品中正制,创立科举制,到唐太宗时继承并健全了科举制度,扩大了庶族地主参政做官的机会,这是贞观时期选人,用人的重要手段,也是科举制度得以发展和健全的鼎盛时期。(一)唐代科举制度的内容与形式贞观元年,为了限制士族门阀势力的发展,唐太宗大力发展和推举通过科举考试选取才士的方式。隋代的科举考试只有进士和明经两种,到了唐太宗时科举分为制举和常举。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制举科目大多临时设置,较重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等。平民百姓和官吏都可应试,制举不常举行,取人极少。常举的考试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等六科。明法、明书、明算是关于法律、书法、算学的专门科目,取士有限,而且难以进入政界。所以真正谈得上常设科目与作为官员补充的,是明经与进士两科,特别是进士科,更是热门。当时明经考试的内容有贴经、经义和时务策,以贴经为主。进士考试内容为贴经、诗赋和时务策,以诗赋为主。明经考试只要死记硬背即可,而进士科需要独立思考,因而,中明经易,中进士难。考中进士虽难,但及第后易于飞黄腾达。所以,考进士人数多,录取也比明经严格。当明经的录取人数是十分之一二时,进士录取人数是百分之一二。显然,进士中举之难已在贞观年间冒头了,以致从少年考到白头仍未中者比比皆是,甚至有终生未中,老死科场的。俗语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转引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435.然而,士子考取进士,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而已。进士成为朝廷命官,需经吏部复试,复试的内容是经史之类。贞观八年,曾颁布诏令,进士复试时要试读一部经史。说明进士考试试题范围,与明经没有截然的不同。如果进士不通经,但凭文笔取士,往往受到考官的非难。贞观二十二年,考功员外郎王师旦主持复试,进士张昌龄、王公瑾等落第。唐太宗久闻两人非常有才华,但金榜无名,询问王师旦,他说这些人虽有才华,但是体性轻薄,文章浮艳,不会成器。进士经过复试合格后方可授官,充当州县长官的幕僚,或经朝官推荐,以候补官员的资格正式入仕。唐太宗健全科举制,扩大进士科,是对人才选拔与使用制度的一项改革,在当时起了积极作用。(二)唐代科举制的积极作用首先,唐科举削弱了高门士族的垄断,扩大了招揽人才的门路。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使贵族垄断了官场,高级官职由几十家大族所把持,埋没了许多人才。隋文帝统一中国后,采取科举选官的措施,唐太宗时又进一步予以健全。唐科举选拔官员的范围大大突破了少数家庭的圈子,扩展到地主阶级各阶层。参加科举者,其门第、流品的限制并不严格,被录取人员所代表的阶层也相当广泛。如隋末的孙伏伽出身小吏,大业中进士及第,贞观年间位列户部侍郎、大理卿等高官。李义府出身贫寒,通过科举考试入仕做官,贞观后期官至宰相。象李义府那样的寒士通过科举入仕,位居宰辅者,如果说贞观朝不多的话,那么贞观以后比比皆是了。从而结束了魏晋以来士族地主垄断仕途、独断枢机的局面。主要原因就是科举制度。虽然,庶族地主也有通过门荫入仕、官员推荐、军官上升、皇帝召用的,但是为数不多,仅属支流;而多数官员则由科举入仕,是主流,这说明唐太宗健全的科举制,为庶族地主参政掌权扫清了道路。其次,封建政权以功名利禄吸收了知识分子,削减了反抗自己的潜势力。唐代政权是在隋末农民起义的大风暴中建立起来的,唐朝统治者李渊、李世民在阶级斗争实践中既看到了人民力量的强大,也亲身感受到社会上各种人才在斗争中的作用,所以在翦灭群雄之后,他们一方面休养生息,让广大劳动人民自愿地守在家乡的土地上,使他们安居乐业;另一方面,通过科举把人才吸收到统治行列中来,尽量不把他们推到对立面去,以削弱反抗自己的潜势力。科举制度的实行满足了君主专制的需要,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政权的效果,从而加强了政权的统一和集中。它以考试为统一标准,想做官的人都全力以赴地去适应这些标准,这就加强了思想的统一。公开、平等的仕进之路,刺激与网罗了大批中下层知识分子,使他们有了参与政权的机会,从而调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四、严以律己,虚心纳谏唐太宗是一位十分聪明的君主,隋朝灭亡的教训给他以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农民大起义,使这个出身贵族的富豪子弟,在事实面前认识到了民众的巨大威力,以致于得出了“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的信条。正因为这样,他才能做到严以律己,虚心纳谏。这对于一个封建社会的帝王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一)以身作则,敢于改正错误君主以身作则的目的在于用自己的行为影响、规范臣下,这对于政治清明有重要意义。唐太宗李世民认为君主要倡导臣下纳谏,首先自己要谨慎言行,必须打消臣僚的顾虑,如果动辄训斥,谁还敢讲话呢?贞观元年,唐太宗上朝时,威容严峻,咄咄逼人。官僚上书奏事,失其举措,顾虑重重。唐太宗知道后,马上改变态度,和颜悦色,诚恳地听取,他曾多次表示即使大臣进谏,决不加以怒责。诚意如此恳切,臣僚们也就敢开口议事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缺乏法制的传统封建社会里,作为皇帝的李世民能意识到自己的言论对社会的影响难能可贵。唐太宗不仅鼓励臣下纳谏,听取臣下的建议,而且他还特别注意博学。早在贞观元年,他就规定京都五品以上者轮流到中书内省值班。每次召见,与臣属交谈,不仅询问国家大事、边防事务,而且还询问百姓疾苦等等。唐太宗还十分注意读书学习。为了学习自古以来的治国的道理,特地嘱咐魏征等编纂群书治要。书成后,唐太宗细心览读,他还阅读其他大量的书籍,如尚书、诗经、史记、汉书等等,并且能从中引出有益的教训来,作为治理天下的依据。对于一个封建帝王来说,要在臣属面前承认改正自己的过错,是很不容易的,而唐太宗李世民却能做到这一点。所以,成为千古美谈。李世民爱好骑马射箭,孙伏伽进谏说,天子居于九门之内,每次出门都要大张旗鼓,阻止行人通行。同时指出,李世民喜欢跑马射箭以娱乐亲近的臣子,这是少年当诸王时的作为,这既不能用来安养皇上的身体,又不能做后代的典范。李世民听后,不但没生气,反而异常喜悦,当即任命孙伏伽为谏议大夫,不久便改变了自己骑马射箭的爱好。(二)兼听众议,善于纳谏纳谏的意思就是能够倾听不同的意见,判断是非,择善而从。在封建帝王中,唐太宗是头脑清醒、善于纳谏的榜样。他知道自己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故能做到慎思、谦虚、认真听取不同的意见。他曾问魏征,如何做到公允,引出魏征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转引自.赵克尧;许道勋.唐太宗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58.的谏言。唐太宗积极鼓励群臣讲真话,特别支持群臣犯言直谏,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贞观四年,李世民想巡游洛阳,便下令修洛阳乾元殿,给事中张玄素上书极力反对,指出隋朝大兴土木,搞得民不聊生,眼下民生凋敝,这样做恐怕还不如炀帝。李世民后来恍然大悟,立即下令停修乾元殿。唐太宗十分重视对谏官的选拔和任用,出现了贞观年间谏官济济的局面,其中最杰出的当推魏征。唐太宗继位初,常常召见他商议国家大事,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曾上书二百余次,他广引前代帝王治国之经验教训,屡谏太宗之得失,有时由于言辞激烈,常常使太宗下不了台。魏征向唐太宗劝谏的事例不胜枚举。如:长乐公主将下嫁给长孙冲,唐太宗因公主是长孙皇后所生,便特别疼爱她,诏命主管部门给予比过去永嘉长公主出嫁时还多一倍的嫁妆。魏征就力谏唐太宗要公允处置,以致于长孙皇后也盛赞魏征。再如:贞观二年,唐太宗欲纳郑仁基之女为妃,诏书已经发出,魏征闻知郑女已许配给陆氏,便向太宗谏道:“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今郑氏之女,久已许人,陛下取之不疑,无所顾问,播之四海,岂为民父母之道乎?”吴兢.贞观政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64.于是,李世民公开承认了自己的过错。贞观十七年正月,魏征因病逝世时,唐太宗悲痛万分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已过。近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转引自.赵克尧;许道勋.唐太宗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57.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批评皇帝是极其危险的。所以,历代尽管设有谏官,但殿廷上往往是鸦雀无声。而唐太宗李世民总结隋亡历史教训虚心求谏,诚意纳谏,致使唐太宗时期有许多人敢于直谏。所以,才使唐初统治阶级明确社会弊端,励精图治,终于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生动局面。综上所述,唐太宗在贞观时期以睿智的眼光,高超的用人之道,网罗了一大批治国贤才。这些人在唐太宗的领导和指挥下同心同德治理国家,并最终形成了稳定、繁荣、昌盛的“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当然,李世民并非完人,也犯有不少错误。其用人之道具有历史与阶级局限性是难免的。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一个封建帝王,虽然其用人之道客观上有利于封建社会的繁荣与发展,有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但其剥削阶级的本质决定了他是以巩固与加强李氏王朝的统治为目的的,是为地主阶级政治服务的。而且唐太宗也有用错人的现象,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甚至任用了少数心术不正之徒。这些消极方面应予批判。对唐太宗的用人之道,我们应有借鉴地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贞观初年,唐朝初立,国家还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政治、经济、军事等都需要发展。唐太宗李世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选拔和任用人才,这些人才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生动局面。而现今,中国还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一切也都需要发展,而对于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是国家发展的关键所在。人才的发现和选用又与领导者的政治素质密切联系,只有领导者作到以博大的胸怀,敏锐的眼光,灵活的方法选拔和任用人才,做到知人善用,我们的国家就能繁荣昌盛。参考文献1吴兢.贞观政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219.2司马光.资治通鉴M. 北京:中华书局,1956,6210.3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1344.4范文澜.通史简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67.5朱绍侯.中国古代史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435.6詹子庆.中国古代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1.7赵克尧;许道勋.唐太宗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58.8林美荷. 唐太宗传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176.9曹华.唐太宗李世民用人思想浅析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4(2).Shallow Comment on Tang Taizong Li Shim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