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中日经济规模之对比分析.doc_第1页
再论中日经济规模之对比分析.doc_第2页
再论中日经济规模之对比分析.doc_第3页
再论中日经济规模之对比分析.doc_第4页
再论中日经济规模之对比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再论中日经济规模之对比窦志达国家之间经济规模的比较,尤其是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进行客观、公正、有说服力且通俗易懂的定量对比,对国民经济核算人员而言,是一件看上去容易,做起来很难的事情。如果过于强调经济指标的设置理论、涵盖范围及统计方法上的区别,过于学究主义,则完成两个国家、尤其象中国、日本这样的国家之间经济规模的对比是件永远不可能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政府还是民间常有这样的需求,在当今世界上,中国的经济规模到底有多大?如果我们能以日本为参照物加以说明,我们就能准确把握自己在当今世界上的位置,并依此做出符合国家民族利益的重大战略决策。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可以用多种指标来反映,如一国的粮食产量、钢铁产量、石油产量、煤炭产量、汽车产量、高速公路总里程,林林总总,不计其数。由于各国的天然禀赋不一样,其经济发展的优势也不一样,比如从规模上讲,阿拉伯国家的石油开采业日本就比不了,中国的煤炭开采业日本也比不了,因为日本没有这方面的资源。但经济规模不能用一两个经济指标来反映,它是煤炭产量、汽车产量、飞机产量、通信规模、教育保健规模等实物和服务的产量质量贸易量的综合体现。我们在小学就学过,这么多不同类别的实物和服务相加,必须统一计量单位,在现实中这个统一的单位就是用货币表示的价值量,也就是GDP。所以,现在各国的经济规模都用GDP来表述。美国的经济规模为世界第一,因为美国的GDP近15万亿美元,遥遥领先于世界上任何国家。由于各国的GDP都是用本国货币表示的,所以各国之间进行比较前就需要进行货币间的折算,现在一般以美元为标准,但由于各国国内的价格不一样,物品千万种,所以具体折算工作是非常庞杂的,也是不可能精确的。在现实的核算中常用两种方法进行折算,一种是汇率法,一种是购买力平价法。但这两种方法都有明显的不足。汇率法是用各国的汇率来折算其GDP,但汇率只是反映一个国家参与世界贸易的货物和服务的折价率,而一个国家,尤其是大国的大部分产品和服务是不直接参与世界贸易的,用汇率对其进行折价将产生巨大的偏差,这种偏差将直接影响到两国经济规模比较结果的准确度。购买力平价法是将各国的产品和服务按类别进行划分后,按同类同质同价的办法折算GDP,但一国的产品和服务若细分类则有数十万种以上,现实中是不可能做到逐一比较的,只能用一些代表性的产品和服务来折算。所以,要进行中日经济规模之对比分析,必须另辟蹊径。2004年年底,我曾主要依托日本1995年投入产出表及其它资料,用投入产出部门产品和服务价格比较法对中日经济规模进行过一次宏观测算(见窦志达关于中日经济规模的比较与分析),我当时的结论是“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0年前后追上日本”;当时世界银行发布的2003年世界各国GDP排名中(按各国过去3年平均汇率计算),日本为4.3万亿美元,中国为1.42万亿美元,中国的经济规模仅为日本的三分之一;对我当时提出的、没有多少人在意的结论当今正在变成现实。事实证明,用投入产出部门系数法进行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规模比较是一种简便可行的办法。2009年10月18日至31日,我随国家统计局核算司的领导和专家赴日本参加“中日投入产出表联合编制项目”,期间对日本投入产出表的编制过程、日本与美国投入产出表的编制结果、日本2005年投入产出表的流量及系数矩阵等平时难得一见的珍贵资料有了直接学习和掌握的机会;同时,在日期间我对日本各类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情况有了直观的印象。有了这次在日本的亲身经历,我可以更合理的对中日两国经济规模进行比较和分析。一、对中日两国投入产出表口径的必要调整对中日两国投入产出表的调整包括两项内容,一是部门口径的调整,二是编表年度的调整。1、 部门口径的调整在二级分类中,日本的投入产出表将国民经济划分为34个部门,其中有些部门是日本特有的,如“办公用品类”、“分类不明类”,为了便于与我国进行比较,这里将日本的投入产出表合并为21个部门,其中农业1个部门,工业11个部门,建筑业1个部门,服务业8个部门;我将中国的投入产出表比照日本进行必要调整。调整后的国民经济行业划分如下:国民经济行业划分及代码行业代码行业代码农业1其它工业12采掘业2建筑业13食品工业3商业14纺织业4运输业15造纸及家俱业5信息产业16化学工业6金融保险业17石油工业7房地产业18钢铁及金属制品8教育研究19非金属制品9医疗保健20机电工业10其它服务业21电力工业11合计222、 时间及计价标准的调整日本的投入产出表是2005年的,中国是2007年的,为了便于比较,需要将两者的时间调为一致。由于日本是发达国家,其经济总量及结构相对稳定,所以,将日本的时间调整为2007年比较容易,而且也不会出现大的偏差,这里我按2年放大5%将日本2005的投入产出表作简单处理。此外,为了便于直接比较,我将中日两国的投入产出表均按当前汇率折算为美元计价。3、 调整结果经过上述简单调整,中日两国2007年度按投入产出口径划分的经济总量及结构如下表所示:日本中国日本中国行业代码亿美元亿美元行业代码亿美元亿美元农业1729 4196 其它工业121925 856 采掘业246 2020 建筑业133068 2125 食品工业31436 1490 商业147644 3353 纺织业4156 1310 运输业152547 2194 造纸及家俱业5467 903 信息产业162851 882 化学工业6771 1844 金融保险业172782 1967 石油工业7529 549 房地产业185937 1804 钢铁及金属制品81203 2286 教育研究192847 1158 非金属制品9178 917 医疗保健203169 559 机电工业103592 4101 其它服务业2110530 3149 电力工业11853 1290 合计2253257 3895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2007年中国GDP为38952亿元美元,日本为53257亿美元,中国为日本的73%,其中,中国农业、工业、建筑业的总量合计为23888亿美元,日本为14952亿美元,中国高出日本近60%,说明中国实体经济的规模已经超过日本,中日经济差距主要体现在服务业。这里必须指出的是:上表的比较没有考虑中日两国国内价格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如果不对此进行价格修正,则这种单纯依照汇率进行的折算太过简单,不能反映中日两国实际的经济规模。二、分行业价格修正经过战后几十年的建设,日本经济已经成熟,日本国内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除个别产业外,如农业)已经与国际发达国家全面接轨,而中国经济正处在追赶阶段,中国国内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与国际发达国家差距仍然很大,为便于今后国际比较,这里我依然采取将中国产品和服务按日本市场情况进行价格调整。不过由于2004年以来,人民币已经由8.28兑换1美元升值为6.83:1,升值18%,相当于整体经济放大了18%,而且中国这些年来有些行业与国际价格的差距已明显缩小,为减小工作量,这次我只对双方价格差距明显的行业做出调整。对农业的调整。由于日本对其农业长期实行特殊的产业保护政策,日本农产品价格大大高于中国,我在2004年的中日对比中采用的放大系数为2.76,但考虑到这几年我国农产品价格已大幅提高,这里我按1.5放大后,我国2007年农业增加值将由4196亿美元调高为6294亿美元,约为同期日本数据的8.6倍,比2003年有所缩小。对食品工业的调整,受农产品稀缺的影响,日本食品工业产品价格崎高,如一桶方便面日本超市的价格为300日元左右,约为22元人民币,就是一包简装的方便面价格也在160日元左右,合人民币11元以上,1瓶可乐在日本卖110日元以上,合人民币8元以上,几乎在超市看到的所有食品价格都比国内高出2倍以上,所以,这里价格调整系数用2也是比较保守的,2007年我国食品工业增加值应由1490亿美元调高为2980亿美元;对机电工业的调整,由于这几年我国机电工业竞争力提高很快,在马自达公司参观时我发现,其同型号的汽车在日本的售价与在中国的售价差别不大,所以这里按现实汇率计算,不再做价格调整;对电力工业的调整,由于这些年中国国内电价已经多次调整,中日两国用电价格的差价已经缩小,所以这里也不作调整;经过简单调整,2007年中国工业增加值由17567亿美元调整为19057亿美元,调整率为8.5%,已大大低于2004年的情况。对建筑业的调整。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建筑业增加值存在严重漏统漏算情况。中国2007年用于建筑业的水泥、钢材使用量均在日本的5倍以上,中国的建筑施工量、完工量也大大高出日本,但2007年中国建筑业增加值仅为日本的50%左右,这显然不能真实反映中日两国这一领域的经济规模,这里保守一些按2倍系数进行调整,则中国2007年建筑业增加值由2125亿美元调高为4250亿美元;服务业是中日两国价格差距较大的重点领域。对商业的调整,商业的基本功能就是将工农业产品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并从中抽取必要的费用和利润,2007年中国的工农业产品是日本的2倍以上,但中国同年的商业增加值规模仅为日本的46%,这显然是国内的价格因素造成的,不能真实反映中日两国这一领域的经济规模,这里保守一些也按2倍系数进行调整,调整后2007年中国商业增加值由3353亿美元调高为6706亿美元,为日本同期数据的88%;房地产业的调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与建筑业一样,非常不规范,这个行业漏统现象很普遍,而且由于中日双方对居民自有住房的虚拟计算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房地产业是价格修正的重点行业,修正后中国2007年房地产业增加值由1804亿美元调高为5412亿美元,即使这样也仅为日本同期数据的91%;对其它服务业的调整,这里所讲的其它服务业内容庞杂,既包括为企业服务的广告咨询等商务活动,又包括出租车等为居民个人生活服务的活动。在这个领域中日价格差异巨大,如日本东京出租车起步价格为710日元,是我国上海的5倍,日本新干线的价格差不多也是我国的5倍(见窦志达行在日本,赴日本工作交流之体会(四),所以,在这个领域调整系数用3也是比较保守的,这样中国2007年其它服务业的增加值由3149亿美元调高为9447亿美元,为日本同期数据的90%。2、 修正后的结果这次价格调整虽然比2004年时粗糙,但用于宏观经济规模的简单对比是可行的,不会形成相反的结论。经调整后中日两国2007年经济规模对比表单位:亿美元日本中国日本中国农业729 6294 其它工业1925 856 采掘业46 2020 建筑业3068 4250 食品工业1436 2981 商业7644 6705 纺织业156 1310 运输业2547 2194 造纸及家俱业467 903 信息产业2851 882 化学工业771 1844 金融保险业2782 1967 石油工业529 549 房地产业5937 5411 钢铁及金属制品1203 2286 教育研究2847 1158 非金属制品178 917 医疗保健3169 559 机电工业3592 4101 其它服务业10530 9447 电力工业853 1290 合计53257 57923 三、结论1、 这些年中国经济竞争力迅速提升最直观的经济竞争力就体现在两个国家同质产品的价格上。通过这次在日本的实地观察我发现,日本同类产品的价格仍然远远高出我国,尤其是日用商品和低附加值产品,如食品、家庭厨房用具、各类五金产品等;就是在汽车、家用电器等高档消费品中,与2003年相比,中国产品的价格也已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比如日本32英寸液晶电视的优惠销售价格折合人民币也在3000元左右,并不比国内价格低;日本的手机、笔记本电脑与国内价格也相差不大。现在出国人员很少从国外购买大件物品就说明按照现行汇率,即便是工业品,我国的竞争力也已经大幅提高。日本的“百元店”非常有特色,是日本中低收入者经常光顾之地。这次在日本我先后去几家“百元店”购买了27件产品,从温湿度计、不锈钢刀具到其它生活用品,个个物美价廉。回家后我一一详细观察,结果发现无一不是中国制造,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制造,现在日本的百元店就消失了。在百元店里,一个很不错的不锈钢炒菜铲只卖105日元,折合人民币8元左右,同样的东西如果在超市买日本产品,价格要高出接近10倍,也许这两种产品的质量有一些区别,但这种区别绝不是价格相差10倍的合理解释。为什么中国产品如此价格低廉?我看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汇率的原因,二是国内生产成本太低,主要是生产工人的工资太低。这种用减少国内工人收入、消弱国内购买力、牺牲内需、以极低价格外销创汇并不断招致国外制裁的生产和管理方式真的应该彻底进行改革了。2、 从实物指标看,中国有1亿人的生活水平已接近日本的平均水平。国际上衡量生活水平的指标主要是恩格尔系数。现在我国夫妻双方月收入合计超过7000元的家庭其恩格尔系数已经与日本差不多了。从比较通俗的衣、食、住、行指标衡量,过去的差距主要在“行”与“住”上,今年中国的汽车销售量已经超越日本,中国拥有汽车的家庭在迅速增加。这次在日本我了解到,东京中产阶级的购房面积折算我国标准为100平方米左右(见窦志达住在日本,赴日本工作交流之体会(三),这个面积与我国城市年青人结婚购房面积相差也不大。从收入情况看,在北京上班的30岁左右的国家公务员实际月收入在5000元左右,日本经济产业省同类人员的收入在30万日元左右,折合人民币2.2万元,两者之比为1:4;远小于目前中日两国人均GDP1:10的情况。实际上目前中国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的实际收入已经超越他们的日本同行,整个中国上层社会的收入正在以耀眼的速度与“国际接轨”,但中国低层人员的收入与他们的日本同行差距是天上地下。日本一个普通保安的月收入约合人民币1.5万元,是中国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