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英语学习后进生的归因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农村高中英语学习后进生的归因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农村高中英语学习后进生的归因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农村高中英语学习后进生的归因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农村高中英语学习后进生的归因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高中英语学习后进生的归因研究An Study on Attribution of English LearningUnderachievers in Rural Senior High School摘 要归因是影响英语学习行为与结果的学习者因素之一。本研究是对苏南地区农村高中生的归因研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个案研究、归因训练行动研究等方法,在对高中生主要是后进生的英语学习归因情况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个案进行后进生的归因训练,旨在探索农村高中英语学习后进生的转化方法或途径。研究分两部分。研究一为归因调查研究,其主要发现有:1)本地区英语学习后进生的归因情况存在着偏差。他们将学业成就优先归因于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与风格,师生关系以及个人健康等,而对努力、学法和习惯的归因则排在第三位上;此外,被调查学生并不看重个人的能力影响、班级的学习氛围和教师的指导作用。2)各年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归因差异,高一学生倾向于将学业成绩归因于基础;高二学生更多归因于努力和兴趣;高三学生的归因相对成熟,倾向于努力和学法的归因。3)男、女生之间并未表现出太大的显著差异。研究二为归因训练行动研究,经过对后进生进行归因训练后,取得以下主要发现:1)归因训练有助于引导后进生进行正确的归因;2)归因训练能够改变后进生学习的精神状态和课内外的学习行为,从而积极地学习;3)短时间的归因训练不能够显著提高后进生的学业水平;4)归因训练能够促进学生的某些优秀品质的形成,比如坚韧性等。关键词:归因,农村高中,后进生,归因训练Abstract Attribution is one of the learners factors affecting both behaviors and results in English learning. This research was aimed to find out patterns of attribution of th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rural area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Jiangsu.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case study were made to probe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attribution in senior high school especially those underachiever;an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investigation, 5 underachievers were chosen to be given training in the that they would change their attribution patterns. The research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investigation of students attribution. In this part, findings were: (1) Underachievers in this area couldnt make appropriate attribution in their English learning. They tended to attribute their learning to evaluation from teachers, teachers teaching style and qual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individual health and mood while those factors such as hard work, learning approaches and good habits came the third. In addition, they valued minimally individual competence, classroom learning atmosphere and the instruction from teachers; (2) The patterns of attribution among different grades differed. Students from grade one attributed their current study states to their previous academic basis while students from grade two attribute these to hard work and interest in English. Compared with those, students from grade three had a fair mature attitude towards their English study, attributing their study to hard work and learning approaches. (3) There was no obvious difference in attribution between genders.The other part of this research is an action research on attriibution training or instruction. Findings were: (1) Attribution instruction was beneficial to the changing of underachievers inappropriate attribution. (2) Attribution instruction could effectively change underachievers performances both mentally and physically, thus they held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their English study. (3) Attribution instruction in short period could not bring about obvious changes in scores. (4) Attribution instruction is beneficial to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good quality for example, persistence and etc.Key words:attribution, rural senior high school, underachievers, attribution instruction8目 录中 文 摘 要IAbstractII前 言1一、本研究的相关概念1二、本研究的缘起2三、本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2四、论文的框架结构3第一章 归因理论与归因研究的文献综述4一、对西方学者归因理论的回顾4(一)海德的归因理论4(二)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论4(三)凯利的三度理论4(四)罗特的控制点分析理论4(五)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5二、三种主要的归因训练思路5三、国内外语教学中的归因研究综述7第二章 研究1:某农村高中英语学习后进生的归因情况调查14一、研究问题14二、研究对象14三、研究工具及实施过程14(一)问卷的设计14(二)对象的选择、问卷的发放与回收16(三)数据的处理与分析17四、各年级、男女生的归因排序情况调查24五、问卷结果的分析25(一)被调查学校英语学习后进生的归因情况25(二)高中各年级学生对归因中各因素作用的排序情况27(三)男女学生对归因中各因素作用的排序情况28第三章 研究2:高中英语学习后进生的归因训练研究29一、归因训练的原则、目的及本研究的意义29二、研究设计30三、研究过程30(一)前测30(二)归因训练的实施36(三)后测41四、研究结果与讨论46(一)归因训练可以改变学生的归因风格和倾向性47(二)归因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改变了学生的精神面貌47(三)归因训练短期内对学生的成绩影响并不显著48(四)归因训练能够改变并培养学生的某些品质比如坚韧性等48第四章 结论与启示49一、主要研究结论49二、本研究的启示49(一)对英语教学的建议49(二)对教师的建议52(三)对学校、班集体和家庭教育的建议54(四)对归因训练的建议55三、本研究的不足与研究展望56四、结束语57附录1 问卷调查58附录2 对应表60附录3 影响因素量表61附录4 课内外学习观察评分表63课堂学习观察评分表63课外学习观察描述表64参考文献65致 谢68前 言一、本研究的相关概念所谓归因(Attribution),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具体地说,就是观察者对他人的行为过程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张淑燕,2007)。归因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动结果的原因知觉或推断(吴增强,2000)。所谓归因,简单地说是指人们把自己所感知到的成功或失败归咎于某种原因(刘学惠,2000)。所谓归因,是指原因的归属,即对事件结果寻找原因的过程(刘永芳,1998)。归因理论的最初形成和发展,主要贡献者是海德、琼斯与戴维德、凯利、罗特、韦纳等。关于归因的概念作者在第一章中还将做进一步阐明。“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成绩差但表现尚好或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过去人们把他们叫做差生,现在称为后进生,即“后来进步”之意。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习惯于从以下两个方面给“后进生”定性:一是以学生的学业成绩划线,这是“应试教育”的结果;二是背离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以衡量成人的尺度去衡量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即衡量指标成人化。这些都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后进生是指在同龄人、同一集体中,与“先进者”或“一般者”相比较,其社会化进程落了伍的人。而在教育心理学中则把后进生叫做“品德不良学生”,指在其心理发展方面与同龄人相比、与同一集体的其他成员相比,其品德结构不够完善、有所缺损的学生。在苏联教育学中把后进生叫做“个别生”,西方国家则叫做“问题学生”或“难教学生”。后进生的本质特征是既落后又能进步。后进生有别于某些遗传的或生理因素造成的具有智力落后、反应迟钝、神经质等特点的儿童,也不是已经走上犯罪道路,具有“反社会行为”的问题儿童。可见,后进生的最显著特点是具有“双向性”既落后又能进步。如果教育者采取科学的方法,可将其转化,从而向“好”的方向发展;若听之任之、放任不管,就会使其很快向“坏”的方向堕落。后进生何去何从?我们的教育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所谓“后进生”是指前进、发展过程中某一时期、某一方面处于后进状态的学生,这种后进状态是可以变动可以转化的。依据以上对后进生的定性,本研究对所要研究对象后进生的界定为:智力正常(IQ在70分以上),没有感官障碍,但学生的学习水平长时期且稳定地达不到教学大纲要求的少数学生。(李雪,2005)二、本研究的缘起作为一名农村中学英语教师,我和我的同行们常有这样的无奈和困惑:后进生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又该怎么转化英语后进生?总所周知,英语是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重点学科之一,但相对于其他的重点学科如语文、数学等而言,英语的发展城乡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拥有着学生数较多的农村中学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外语学习的氛围以及家庭影响等方面都不能与城里的同等学校相比,这种客观存在的不利条件加速了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后进生的产生。此外,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作为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也给农村中学学生的内在的动机机制烙上了时代和地区的烙印。因此了解后进生产生的成因,积极采取措施转化后进生对于农村中学来说就显得特别重要和当务之急。三、本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首先,教学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对学生真实情况,尤其是内在动机等心理情况的了解和掌握。了解后进生的归因情况可以帮助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症下药,较好地完成教育教学的任务。不仅如此,后进生可能存在的消极的心理机制不仅仅会对其现在的学习产生大的影响,对其今后的工作等方方面面都也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如果能够在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成形成的青少年时期加以引导或施加影响,这对其今后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也完全符合我们教育追求的真谛促进人的积极向上的发展。其次,作为解释学习动机最有系统的理论,也是第二语言学习中常见研究内容的归因理论,有关其的研究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在此过程中也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研究相对集中在大专院校,中学部分尤其是农村中学的研究较少,对中学部分特定学科特定学生群体的研究就更少了。本研究在秉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实证的角度对中学生中英语学习后进生的归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有助于了解新的经济环境和生活环境下,英语学习后进生的归因倾向和方式;有助于对学习成绩差、学习有困难以及具有学习情绪障碍的学生作及时的诊断;有助于教育者对动机归因不适当的学生制订教育措施和开展训练活动提供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对之进行干预,为本地区的农村中学英语教与学的顺利发展和后进生的转化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四、论文的框架结构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前言 交代本研究的相关概念、研究的缘起、必要性和意义以及本论文的框架结构;第一章归因理论和归因研究的文献综述 回顾了归因理论的发展历程,并对国内的归因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综述,作为本论文的理论支撑;第二章某农村高中英语学习后进生的归因调查 通过设计有效问卷对高中学生主要是后进生的归因状况做调查研究,了解后进生对英语学习的一般的归因特点;第三章高中英语学习后进生的归因训练研究 通过对后进生实施归因训练进行干预的个案研究,探索在农村高中转化英语学习后进生的途径;第四章结论与启发 主要从教学、教师、家庭和班集体建设以及归因训练四个方面介绍笔者在本研究实施过程中的一点感悟和设想,希望对今后的高中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以及后进生的有效转化提供一点参考;并小结了本研究的思路过程,更对今后在教学教育过程中进行后续的行动研究进行了展望。第一章 归因理论与归因研究的文献综述一、对西方学者归因理论的回顾(一)海德的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最初是由F.海德(F.Heider,1958,转引自赵勇,2000)在人际关系心理中提出来的,因此,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他指出人的行为的原因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如需要、情绪、兴趣、态度、信念、努力程度等等;外部原因是指行为者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如,他人的期望、奖励、惩罚、指示、命令,天气的好坏、工作的难易程度等等。 海德的“归因理论”是关于人的某种行为与其动机、目的和价值取向等属性之间逻辑结合的理论。(二)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论琼斯(E. E. Jones)和戴维斯(K. E.Davis)的相应推断论( the theory of correspondent inferences)扩充和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该理论认为当人们进行个人归因时,就要从行为及其结果推导出行为的意图和动机。推导出的行为意图和动机与所观察到的行为及其结果相对应。也就是说,所谓“相应推断论”,是指外显的行为是由行动者内在的人格特质直接引起的。(转引自张淑燕,2007)(三)凯利的三度理论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发表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继相应推断理论之后提出三维归因理论,对海德的归因理论进行又一次扩充和发展。凯利认为,人们对行为归因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1)客观刺激物;(2)行动者;(3)所处关系或情境;其中,行动者的因素是属于内部归因,客观刺激物和所处的关系或情境属于外部归因。凯利对归因理论的贡献在于,他提出了一个归因过程的严密的逻辑分析模式,对人们的归因过程做了比较细致、合理的分析和解释。凯利后来对他的理论加以了补充和完善。他提出了因果图式说,来弥补三度理论的不足。又为他的归因理论补充了几条原则,即打折扣原则=增强原则和补偿原则。(四)罗特的控制点分析理论罗特关于有内控与外控两种人格特征维度的分析,对归因理论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具有内控人格特征的人认为人的命运、行为的成败掌握在自己手中,事在人为。只要自己努力、坚持,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具有外控人格特征的人认为人的行为的成败受运气、机遇、命运和权威人士的摆布,自己无法控制。这种内、外控制的观点对韦纳成就归因维度的划分提供了一个基本线索。(五)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韦纳(B. Weiner)(汪凤炎,2007)的成败归因论提出,对于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应包括两个维度:稳定的内在因素(个人的能力)、不稳定的内在因素(个人的努力)、稳定的外在因素(任务的难度)、不稳定的外在因素(运气的好坏)。韦纳于1979年又提出了另一个重要的维度:控制。他认为,努力、注意、他人帮助等因素是受个人意志控制的,是可控因素;而能力、运气、心境等因素不受人的意志控制,是不可控因素。同时,韦纳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把能力、努力和身心状态归因于个人内部,把任务困难、运气和外界环境归因于外部。但能力与努力不一样,能力是相对稳定的、不可改变的,而努力是可以改变的;同样,任务的难度实际上是稳定的特征,而运气则是不稳定的,不可预测的,见表1表1 三维度与六因素的结合 维 度关 系因 素稳定性内外在性可控性稳定不稳定内在外在可控不可控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二、三种主要的归因训练思路Forstering(1998,转引自齐冰,2003)总结了以往的归因训练研究,提出三种归因训练模式。其主要思路为:(一)减少习得性无助 Seligman 及其同事通过对动物和人的实验发现了习得性无助现象。所谓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处于习得性无助状态的人常常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个人无法控制的内、外条件,往往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自认为多么努力也是徒劳的。如果采用一定的训练方法,帮助他们改变对失败的归因,变内部的、稳定的、普遍的归因为外部的、可变的、特殊的归因,就有可能使他们摆脱习得性无助状态,重建自信,取得成功。该模式训练的主要目标是将成功的好运气归因改变为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归因,将失败的低能力归因改变为努力不够的归因。(二)提高自我效能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Bandura于1977 年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用以解释在特殊情境下动机产生的原因。该理论认为,个人在目标追求中面临一项特殊工作时,其动机强弱将决定于个人对其自我效能的评估。自我效能是指个体根据以往成败经验,确认自己对某项工作或任务的实力。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会对所面临的任务产生较强动机。Bandura及其同事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发展以及其与行为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自我效能感能够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行为的变化。因而,自我效能感能够帮助我们预测和改善人类的行为。就归因而言,若把成功归因于能力而非运气或他人帮助时,更能强化自我效能;反之,若把成功归因于刻苦努力,能力的作用微乎其微,则不会强化自我效能。该归因训练模式的重点在于促使个体形成“我能做到”的高自我效能感。具体而言,引导个体将成功的努力、运气、他人帮助等归因转变为能力归因,将失败的能力归因转变为努力归因。(三)引导成就归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Wiener不断丰富和发展归因理论,建立了一套从个体自身立场出发解释自身行为的归因理论,并大大开拓了归因理论的研究领域。其归因模式最初主要用于解释成就方面的动机,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在助人行为、社会性交往、罪犯的假释宣誓、以及抑郁、活动过度、戒烟等方面广泛应用。Wiener 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它们从控制点、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进行划分。Wiener通过一系列研究,认为个体会利用各种信息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归因,归因的结果又会引起个体期望和情绪方面的心理变化,这种变化会带来行为动机的变化,进而影响行为,新的行为带来新的结果,又产生新的归因,如此循环,最终使个体的行为发生改变。据此观点的归因训练目标是,将成功的运气归因改变为能力归因,将失败的能力归因改变为努力归因。三、国内外语教学中的归因研究综述近年来,国内学者将归因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开展了一定数量的实证作研究。这里对其中的主要研究作一归纳梳理。(一)学生的自我归因研究 研究者及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或内容主要研究结果/发现秦晓晴(2002)8名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 访谈法日记法不同英语水平学习者的归因倾向对动机行为的影响以及不同归因倾向的成因不同英语水平的学习者在学习环境、课堂教学、语言天赋和个人努力等方面的归因存在着定性差异;高分组在解释归因时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低分组在解释归因时则存在着差异,并发现归因对英语学习动机产生直接影响。 闫江涛、乔华林(2001)初中学生自编问卷调查法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归因特点学生特别看重努力的价值;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学生存在归因差异。汪顺玉、张勇(2001)1999级英语补考生247人自编问卷调查法外语差生的归因调查1. 学生把考试失败主要归结于自己努力程度不够、未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外语基础差等原因, 大部分人不赞成运气因素, 并认为问题主要来源于内因。2. 归因的总体趋势跟西方学生相似, 可以集中用能力、努力、工作难度、运气4 项来解释。但中国学生似乎不太愿意把成败与运气联系起来, 而更看重教师指导、别人帮助等作用。3. 学生表现出内在动机弱而外在动机强的特点。4. 学生在外语课堂上学习的效益差续表张庆宗(2002)89名英语专业大三学生问卷调查大学生成败归因的特点和趋势有29名学生将英语学习失败归因为能力不行,其次是能力不行加上努力不够。成功的英语学习者大多数认同较强的语言学习能力和长期不懈的努力在语言学习成功中所起的作用江晓红(2003)273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问卷调查成就动机和归因对英语学习策略选择和使用的影响成就动机和学习策略的使用呈显著正相关,成就动机水平影响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差异检验达到显著性水平;学习成败归因与学习策略的使用有显著相关关系,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努力、运气和将失败归因为运气的四种成败因果解释对学习策略有明显的预测力。施翠芳(2004)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个案研究法优秀生的归因方式优秀生的归因具有较强的相似性:稳定性、内在性、可控性;积极的归因有助于学习动机的提高;优秀生的归因方式对学习动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于不稳定、外在不可控因素,他们在学习中自觉、积极地加以弥补、平衡。魏玉宛(2006)初中三年级学困生问卷调查法初中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归因特点;学困生与非学困生学业成败归因比较;教师行为对学生归因的影响归因于自身智力因素;归因于学校教学水平与环境;归因于英语学习环境;归因于自己努力程度不够、未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等原因,大部分人不赞成运气因素,并认为问题主要来源于内因;归因理论对初中英语教学尤其是对学困生教育的一些启示。雷雳、张钦侯志瑾等(1998)193名初中一、二年级学生问卷调查学习不良学生与非学习不良学生对学习成败的归因比较;成败归因与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的关系学习不良学生和非学习不良学生对学习成败的归因有明显不同,学习不良学生较少把学习成败解释为内部原因,而更多解释为有势力他人的控制。学习不良学生在成败归因上没有表现出性别差异;把学习成败归因于自己的内部因素的学生才更有可能具有深层型学习动机,采取深层型学习策略;而把学习成败归因于不可知因素的学生,不大可能采取成就型学习策略。陈丽娟(2006)中师学业不良生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访谈法中师学生不良学生的归因特点中师学业不良学生成就归因能从多方面来考虑,并且把学习目的、努力与否分别归入第二、三位,而对教师水平、师生关系、学习能力运气等因素,则认为作用比较小;其次中师学业不良学生的归因以内部归因为主;另外,从对各因素作用认识看,中师学业不良学生比较注重当时的心境好坏。中师学业不良学生不看中运气等因素的作用,另外,学习能力被评定的等级很低,不承认自己的能力会造成学业不良。吕勇、阴国恩、练永文(2003)天津市913名中学生自编问卷调查法中学生学业成就归因和学习动力状况整体上看中学生较多使用内在原因和可控原因解释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学生有不同的归因倾向;归因倾向与学习动力有明显联系, 使用因子分析法得到“ 自挫因子” 对学习动力有很大的消极影响。毛春洲(2003)中学生问卷调查当代中学生的归因倾向学生对自己英语学习成绩好坏归因不同就会导致他们在行为上反映不同;被调查学校的学生归因心态积极;控制点在内部的学生成绩较好;对成绩不好的学生、男生有必要进行归因训练。王磊(2005)150名中学生问卷调查中学生的归因倾向学生对自己英语学习成绩好坏归因不同,就会导致他们在行为上的反映不同;控制点在内部的学生成绩较好;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能力归因,但是差生中男生的比例远大于女生;兴趣、信心、自身的努力程度和学习方法是影响学生成绩的最重要的四大因素;不同年级学生英语学习归因倾向有异同;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归因有差异何莉(2005)英语学业不良学生问卷调查学业不良学生的成败归因大多数学业不良学生对学业不良主要归因于能力差,其次是努力不够,再其次是任务太难和运气不好等,存在归因偏差,消极归因倾向比较严重。70以上,关于学生的自我研究绝大多数采用的问卷调查的方法,在对象的选择上由原来的仅限于高校学生开始出现中学生、中师生多元化的趋势。研究内容主要是关于学生学业成败的归因、成败归因与某一变量(动机、策略等)结合开展的研究、优秀生和后进生的归因对比研究等。研究结果大致均反映了学生间的归因存在着差异,尤其是优秀生和后进生之间。个人的归因倾向与其的行为表现有一定的联系,可以用归因倾向性或归因风格来解释其外在的行为表现。结合实际教育教学中的观察与反思,笔者认为后进生的形成除了外界环境的影响外,自身的原因是内因,是根本原因。所以要想了解后进生的形成就必须从了解后进生形成的内在因素,比如他们的归因倾向或归因风格,唯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找出转化后进生的有效途径。在了解学生(或后进生)的归因倾向上可以借鉴前人的做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统计和量化分析。此外,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笔者还设想建立一个后进生的归因指标以方便今后对后进生进行归因的调查和研究。(二)归因训练的研究研究者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结果隋光远(1991)13年为初中生的被训练对象定性与定量结合归因训练能够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动机的改善具有长期效果。归因训练既有短期效果又有长期效果,短期效果体现在受训者全面接受训练者的理想归因信条,提高了成就动机水平;长期效果体现在受训者能较长期地保持较高的成就动机,对于成功或失败倾向于作积极与现实结合的复合归因,是一种成熟的理性的归因倾向。胡胜利(1996)小学生实验法归因训练能有效改变小学生对不同课堂情境的归因倾向、增强其学习动机,提高学业成就。韩仁生(1998)小学生、初中生、部分高中生自然实验法、量表、问卷法实验组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基本掌握了适当的归因方式,他们的成就动机水平显著提高。而且作为成就动机的一个指标的坚持性行为也相应地产生了变化。但实验对象中高中生无论在归因、期望、情感方面,还是在成就动机和坚持性行为方面都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续表魏希芬(2001)中学三年级、小学五年级各两个班级学生自然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归因训练可以提高部分学生(主要是指那些有潜力但缺乏自信或确实努力不够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归因训练延伸到学业之外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孙洲元胡象岭(2003)一物理成绩下降的高中女生个案法正确的归因训练对一个人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邹敏(2006)初中学生自然实验法通过归因训练,实验组被试的归因倾向较控制组被试有了积极的转变;通过归因训练改变实验组被试的归因倾向后,与控制组被试比较而言,实验组被试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其较高的焦虑水平。王艳慧(2006)初一年级学生准实验研究法经过归因训练,实验组学生将学业失败更多地归因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等外部因素,更少地归因于能力因素;学业成功的各归因维度未发生显著改变。说明归因训练对于改变学生关于学业成功的归因方式,其作用不明显;但却显著改善了低自尊学生关于学业失败的归因方式,归因训练取得一定效果;实验组的自尊水平与实验前相比有了极为显著的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亦非常显著,说明归因训练和归因方式的改善对提高低自尊学生的自尊水平有显著效果。吕燕(2007)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实验法在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中进行归因训练是有必要的、有效的,但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广泛地进行归因训练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胡义秋(2003)高一年级学生自然实验法不同的归因模式对不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归因状况影响不同:自我归因模式中的自我能力归因对中等成绩学生或内控型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具体学科效能感的改善效果显著;教师归因模式中的失败归因和机遇归因对学生的具体学科效能感的改善效果显著,教师归因模式对不同内一外控程度学生归因状况的改善都具有显著作用。归因训练并不直接导致学业成绩的变化,自我效能感和归因状况的改善并不一定导致学业成绩的提高。以上,无论是对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对大学生的归因训练的研究都肯定了归因训练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归因训练可以改变被训练对象的归因方式或归因倾向,学习动机水平提高。但归因训练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并不显著,只是能改善有潜力的但信心不足或者努力不够的学生的学业成绩(魏希芬,2001)。此外,关于归因训练能否给高中生积极的影响存在着相互对立的结果,如韩仁生(1998)和胡义秋(2003)的研究反映了这样一个问题,应在今后进一步丰富这方面的研究加以补充和说明。(三)对教师教学归因的研究陈平文(2005)提出对教师自身的教学工作进行正确归因,尽量克服自利性偏差带来的影响。从客观实际出发,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和归因。把自己摆在客观的位置上进行反复的自我观察、分析和归纳,充分利用自我知觉的信息优势进行自我权衡,以得出合理、公平、有益于改进教学工作的结论。在归因研究中,对教师教学归因的研究比较少。笔者认为这与教师个体较为成熟,教师之间差异较大,针对群体的教师归因研究较难开展有关。但对教师教学归因的研究有利于对学生归因的研究,在完善学生归因研究的研究角度上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分析和总结上述文献资料,本人认为我国的归因研究具有以下特点:1、归因研究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起步于90年代初,但发展较快。应该说国内学者对归因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的研究对外语教学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学生个人行为、学业的归因研究,归因训练的研究和教师的教学归因研究,但在对特定学生归因训练的研究较少有待丰富和今后的继续探索。以上研究提出了一些归因训练的方法,但不同的对象应有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步骤,并且无归因训练方面单独的研究,今后可开展此方面的专门研究。3、从研究对象上来看,主要涉及到大专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及混合型学生、优秀生和后进生的对比研究,对中学阶段英语学习后进生的归因研究涉及较少。 4、从研究方法上来看,理论研究比例大于实证研究,实证方面以调查问卷为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较少。尽管我们可以通过调查表的帮助来推断被试者的成败归因,但是问卷测试本身存在一些弊端:问卷设计得是否合理、科学;被试者所提供的答卷是否真的客观公正。 总之,在对文献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将对学生的归因倾向调查和归因训练结合起来的研究很少。而若将这两项研究放在一起则既可以掌握研究对象的真实归因情况又可以保证归因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二章 研究1:某农村高中英语学习后进生的归因情况调查本论文研究的主体分为两部分:研究1某农村高中英语学习后进生的归因情况调查;研究2高中英语学习后进生的归因训练研究。在本章中,笔者从实证的角度对中学英语学习后进生的归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通过对问卷的有效设计、发放与收集、以及SPSS与EXCEL统计方法的灵活运用,研究出了样本区域高中英语学习后进生的归因特点。该调查分析有助于了解新的经济环境和生活环境下,英语学习后进生的归因倾向和方式;有助于对学习成绩差、学习有困难以及具有学习情绪障碍的学生作及时的诊断;有助于教育者对动机归因不适当的学生制订教育措施和开展训练活动提供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对之进行干预,为本地区的农村中学英语教与学的发展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一、研究问题1、高中英语学习后进生的归因呈现怎样的特点?对学业成绩不良归因于哪些因素?2、不同年级和性别的高中生在归因倾向上是否存在差别?存在着怎样的差别?二、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的被试是一所农村完中。该校的实际生源为该市的四、五档,英语的校均分与市均分相差10分左右。在同一年级,均分较低的班级与均分较高的班级之间也存在着20分左右的差距。因此,被试的情况符合本研究中所界定的后进生的范畴。三、研究工具及实施过程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有关信息;然后采用SPSS和Excel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说明:本研究中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部分,是在南京邮电大学侯金伶和沈金霞两位朋友的帮助下完成的。)(一)问卷的设计问卷的编制是建立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的。通过阅读文献作者理解,一般情况下学生对影响英语水平的环境和自身因素的认知是建立在差异理论上的,即通过学生对期望的英语教学水平、学习水平和他/她感知到的水平相比较,而形成的一种对影响因素的主观判断结果。因此,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对与英语学习成绩相关的因素的感知程度,有必要建立英语学习的影响因子指标体系。作者借鉴了王磊(2001)的问卷设计思路,结合本次调查对象和作者所在单位实际情况,进行问卷编制。问卷的构成包含问题和个人基本资料两部分,问题部分由影响英语学习水平的构成要素集合表2转化而来,调查问卷的调查项与影响英语学习水平的构成要素集合表中环境和个人要素的对应关系如附录2所示。各个指标由便于学生理解的问题引出,问卷的问题都采用正面叙述,有助于填表学生理解,并减少学生的不耐烦情绪。为了学生填写问卷方便和明确,问卷的每个问题后提供了5个选项:A 很符合,B比较符合,C说不准,D不太符合,E很不符合。从A到E的五级认可程度分别赋值5、4、3、2、1,对测评指标进行量化。个人基本资料主要包括:年级、班级、性别及对自己英语水平的整体评价。这些参数反映学生的群体特征,以方便问卷回收后的有效问卷甄选以及样本统计工作,有助于考查数据的代表性,并有助于研究分析不同学生群体对影响因子的看法和评价。表2 影响英语学习水平的构成要素集合表因素来源 因素说明类别具体项目环境学校学风家庭家庭氛围父母的关注和教养方式班级班级氛围同学关系同学的帮助教材教材的难易度教师教学风格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关心和辅导教师的评价师生关系表2(续)因素来源 因素说明类别具体项目个人因素身体健康与情绪学习情况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原有的基础信心努力情况其他运气未来职业规划能力高低(二)对象的选择、问卷的发放与回收从研究目的来看,我们致力于通过对学生实际调研得到的数据的分析,构建农村后进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因子指标体系,研究的对象不只局限于某个特定的农村。但由于时间和人力、物力等因素的限制,本次问卷无法对所有或者大部分的农村学生进行调查,主要选取的是本文作者所从事教学工作的学校高中学生,因而问卷内容设计结合了本校高中生的内容和特征。调查抽样采用配额抽样方法,即问卷调查班级和调查对象的选取,考虑调查对象年级、班级、性别及英语水平因素的分布平衡,从而保证调查反馈结果具有普遍代表性。在正式进行问卷调查之前,为了检查问卷中各个问题的含义是否清楚,措辞是否准确,问题是否能正确计量各个概念等,我们作了前测工作。以四十多个高二学生作为预调查对象,就填写问卷时出现的问题,如语意模糊,表达生涩等,对问卷进行了少许的修改。同时还请教了专业人士,对问项的排序和内容进行了调整,最后得到问卷的终稿。正式问卷调查共向三个年级6个班(高一7班、12班;高二9班、11班;高三4班、13班)发放问卷300份,为期2天,以便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较大规模问卷调查的开展和回收。回收了样本300份。我们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初步的筛选,如问卷选项答案明显不真实(如所有答案选项一样)的将被剔除,2个以上问项(达问项数目的10)填写不全或未按要求填写的问卷也均视为无效问卷。这样,有效样本287份,有效回收率约为95.67。有效样本结构如表3所示。表 3 有效样本结构概况上面两个表中,参与调查的高一、高二、高三的比例是30.7%:38.3%:31.0%,接近于总样本数的三分之一,同时,男、女比例是49.5%:50.5%,基本符合样本代表性要求。在287名调查对象中,我们规定对自我英语水平评价等级为“很好”和“好”的是“优等生和中间生”,这个比例占比约为14.3%(13.2%+1.1%),而规定等级为“较差”和“中等”的是“后进生”,占比为85.7%(33.1%+52.6%),可以假定这些学生对问卷内容的理解不存在问题。我们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后进生”,所以人口统计变量的“后进生”代表要素有一定量的覆盖,说明了调查对象的普及性。(三)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1、问卷回答情况的统计回收问卷后我们将问卷中各问项的回答情况借助于EXCEL软件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如表4。表4 问项回答情况统计表选项情况(%)问项关键词与实际情况很不符合与实际情况不太符合说不准与实际情况比较符合与实际情况非常符合1原有的基础3.411.716.246.622.12兴趣3.17.620.745.523.13信心3.111.725.243.816.24努力程度2.86.613.848.328.65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1.04.825.249.020.06个人能力11.730.334.820.03.17个人的健康和上课情绪12.124.823.130.79.38教师的教学质量和风格6.223.129.329.012.49个人家庭教养方式23.840.721.410.73.410教师对个人的评价17.244.522.811.73.811与老师、同学的关系19.736.622.417.63.812同学的帮助17.641.722.116.62.113教师的指导、帮助12.435.526.921.04.114教材的难易程度9.726.937.621.74.115英语学习的环境5.921.027.634.810.716个人的运气32.440.318.65.23.417个人的职业规划15.931.423.918.710.0说明:“问项关键词”一栏均对应着附录一:调查问卷中与题号相对应的问题。“选项情况”则对应着每一个问题的选择项。表中的数值均为百分比,如问题1:目前英语水平的高低与原有的基础有很大的关系,其中选择与实际情况很不符的人数占所有有效问卷的3.4%,其他以此类推。2、问卷的纯化处理在上面的研究中,我们通过对英语水平影响因子的探索性研究,得到了影响因子的构成要素表5。该表包含17个要素。这些要素是否都适用还需要定量方法进行验证。测项纯化将利用统计研究方法,分析这些要素的样本数据,对各测项进行检验和筛选。用于测项纯化的统计方法有很多,我们选用相关系数分析和正交旋转方法对量表(附录1)的17个测项进行纯化。纯化后,我们从表(附录1)中的17个测项中剔除了3个不适用项,分别是:问题9学生的英语水平的高低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或影响有关。问题12学生的英语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有无得到同学的帮助。问题16学生的英语水平的高低主要受到运气成分的影响。由于问题9、问题12、问题16被删除。表(附录1)中剩下的14个测项最终形成了一个用于以下分析的量表(以下简称“影响因素量表”见附录3)。表5 影响因子的构成要素表说明因素来源影响因子要素环境家庭家庭的教养方式班级同学的帮助班级的学习氛围教材教材的难易程度教师与老师、同学的关系教师对个人的评价教师的指导帮助教师的教学质量和风格个人因素学习情况努力程度兴趣信心原有的基础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身体个人的健康和上课情绪其他个人能力未来职业规划个人的运气3、问卷的其他数据分析在这一小节,我们利用统计软件SPSS中的因子分析功能对量表进行数据处理,探讨影响因素量表中14个测项之间的相关关系,找出性质相同的测项,分析其中潜在的层次结构,构建因子结构模型,作为建立农村后进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因子指标体系分层的依据。根据我们利用软件SPSS对有效问卷进行的测算可知,影响因素量表中14个测项的KMO 值为0.957,大于0.8;Bartletts 球状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0小于0.05,表明本次调查反馈的这些数据很适合做因子分析,见表6从因子分析结果的特征值来看,前5个因子的值均大于1,说明应该存在5个因子来解释影响因素量表14个测项的信息;由方差解释贡献率来看,前5 个因子累积解释了62.529%的信息,大于60,说明取5个因子来解释14个测项信息是可以接受的,如表7所示。通过方差最大正交旋转(Varimax),14 个测项很好地归属于5 个成份因子,且每个测项的因子负荷值都大于0.47,说明5个因子能够很好地解释14个测项,如表8所示。因此,我们构建的后进生英语水平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将由5个公因子(一级指标)和14个测项(二级指标)逐级构成。综合5个一级指标对应二级指标的内容以及所包含的价值含义,我们将5个一级指标的名称分别定义为:A教师和个人健康的影响;B基础、兴趣和信心;C努力、学法和习惯;D能力、教材和规划;E帮助和学习氛围。(如表9所示) 表6表7 总方差解释表(Total Variance Explained)表8 最大正交旋转因子负荷矩阵(Rotated Component Matrix)表9 英语水平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教师和个人健康的影响10英语水平的高低会受到教师对个人的评价的影响11英语水平的高低受到与老师、同学的关系的影响8英语水平的高低与教师的教学质量和风格有关7英语水平的高低与个人的健康和上课情绪有关基础、兴趣和信心1目前英语水平的高低与原有的基础有很大关系3英语水平的高低与学习英语的信心有关2英语水平的高低与对英语是否感兴趣有关努力、学法和习惯4英语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学习的努力程度5英语水平的高低取决于采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能力、教材和规划17英语水平的高低和个人规划有关14英语水平的高低受到所学教材的难易程度的影响6英语水平的高低受到个人能力的影响帮助和学习氛围15英语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班级学习的氛围13英语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有无教师的指导帮助4、影响因素量表的信度分析由于“影响因素量表(附录3)”是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后经过相关软件分析纯化后得来的,其效度毋庸置疑。因此在此我们仅对该量表进行信度分析。在研究中,学术界普遍采用内部一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