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收监测培训201711ppt课件_第1页
验收监测培训201711ppt课件_第2页
验收监测培训201711ppt课件_第3页
验收监测培训201711ppt课件_第4页
验收监测培训201711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 验收监测培训,倪静 2017.11 合肥谱尼测试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内容: 1.验收监测技术法规(依据国家或者主管部门发布) 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务院682号令; 2)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 HJ819-2017; 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 污染影响类(征求意见稿); 4)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暂行办法(待发布中); 2.监测技术(依据现行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采样、检测、数据处理、报告数据) 1)废水;2)废气;3)噪声;4)固废; 3.验收监测(依据技术指南) 1)验收程序; 2)内容(1.验收监测报告的编制;2验收意见;3其他事项); 3)验收监测执行标准;1),新条例自2017年10月1日起实行。 历史:1998年11月29日,国务院颁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同日施行。条例实施近二十年,对贯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及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防治环境污染,减少生态破坏,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为什么要修改条例?原因有哪些? 一是有关验收、试生产、环评前置审批等条款,已与新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上位法不一致; 二是有关环评审批的内容与国务院简政放权、放管服改革要求不相适应,与环境管理转型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那具体修改了什么内容? 一是删除有关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对环评单位的资质管理;将环评登记表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将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由环保部门验收改为建设单位自主验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二、是简化环评程序。删除建设项目投产前试生产、环评审批前必须经水利部门审查水土保持方案、行业预审等审批前置条件、环评审批文件作为投资项目审批、工商执照前置条件等规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三、细化环评审批要求。明确环保部门不予批准的五种情形,环保部门在环评审批中应当重点审查的内容,包括建设项目的环境可行性、环境影响分析预测评估的可靠性、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科学性。同时,为保证审查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增设环保部门组织技术机构对环评文件进行技术评估,并规定不得收取建设单位、环评单位的任何费用的规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四、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明确建设单位在设计、施工阶段的环保责任,规定建设单位在设计阶段要落实环保措施与环保投资,在施工阶段要保证环保设施建设进度与资金。新增建设项目竣工后环保设施验收的程序和要求,规定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环境保护部规定的标准和程序验收环保设施,并向社会公开,不得弄虚作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产使用。新增环保部门加强对建设项目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规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五、是加大处罚力度。明确建设项目“未批先建”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予以处罚。新增对未落实环保对策措施、环保投资概算或未依法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处罚,规定了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严厉打击对环保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经验收不合格投入生产使用、在验收中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五、新增了对技术评估机构违法收费的处罚,处以退还违法所得以及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新增了信用惩戒,规定环保部门应当将建设项目有关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六是强化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针对环保部门,新增了环境保护部制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要组织论证、充分征求意见并公布。环保部门应当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网上审批、备案和信息公开,环保部门及时向社会公开违法者名单等规定。针对建设单位,规定了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开验收报告,未依法公开验收报告的,由环保部门责令公开,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予以公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这个指南有什么作用? 验收监测方案中点位和污染物类型等技术要求可参考自行监测方案编制 指导企业进行自行监测,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HJ819-2017,原有的验收技术指导文件:2000(38号)文 最新的验收技术指南的规定了那些东西? 规定了工业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总体要求,提出了验收程序、自查内容、验收执行标准、验收监测技术要求、验收监测报告编制的一般要求。,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 污染影响类(征求意见稿),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 污染影响类(征求意见稿),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管理办法,一、监测的目的? 1.全面反映项目建成后污水中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浓度、排放量 2.准确评价污水中各污染因子事都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标准和环评批复对建设项目的要求。 3.检验环保设施是否能够正常运行、是否达到初步设计的要求。 4.为后续的环境治理和监管提供准确和科学的数据,监测技术 水和废水,废气监测的目的同样,二、技术依据: 监测技术规范、质量标准以及排放标准标准中的特殊要求,监测技术 水和废水,三、监测对象有那些? 新建项目:生产废水(包括车间地面的冲洗水)、初期雨水、清净下水、生活污水,以及污水处理设施的进出口 改扩建项目:除了新建项目的监测对象之外,对进入已建成的环保设施或已建成项目的污水混合后排放的外排口进行监测。 受纳水体为污水厂时,必要时,对污水厂排放的相关因子进行监测 可能对地下水造成影响时,必要时,进行监测。,监测技术 水和废水,四、污水的来源: 生产装置 生活设施 场地冲洗水和雨水(初期雨水15-30min),监测技术 水和废水,五、污水的去向,监测技术 水和废水,监测技术 水和废水,六、污水处理排放的基本流程图,七、污水种类?,监测技术 水和废水,工业污水主要种类和来源,监测技术 水和废水,八、污水的处理方法,监测技术 水和废水,污水的处理方法,监测技术 水和废水,九、布点原则:,监测技术 水和废水,实例:,监测技术 水和废水,十、监测频次和项目 新的技术 指南要求 6.3.4和6.3.5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监测技术 水和废水,十二、采样和分析质控: 工况的记录 6.1 现场质控 实验室分析质控(检出限、平行、加标、实验室空白、数据三级审核等),监测技术 水和废水,十三、正确的填报结果:,监测技术 水和废水,废气分类 按污染物的状态分类:一类是气体物质,另一类是存在于气体中而形成气溶胶的颗粒物。 a.气态污染物在化学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机污染气体,另一类是无机污染气体。 b.颗粒物在化学上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机颗粒物,如多环芳烃、油类颗粒物等;另一类是无机颗粒物,如矿物尘、金属及其氧化物粉尘。,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废气的来源 1.火电行业:飞灰、氮氧化物、硫氧化物、CO等 2.钢铁及冶炼行业: 钢铁行业:酸洗废气、烟气、粉尘等 有色金属行业:冶炼废气,含酸、碱和油雾为主工业废气 3.化工及石化行业: 4.建材行业: 5.交通运输行业:CO、碳氢化合物、Nox等,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恶臭主要来源:,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几个概念: 烟(粉)尘:能在空气中分散一定时间的固体粒子叫粉尘。粉尘是一种分散系,该分散系中分散介质是空气,分散相是固体离子。这种分散系叫气溶胶。一般按照习惯,粉尘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 降尘:直径大于100m的颗粒,在空气中很容易自然沉降。 总悬浮颗粒物(TSP):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m的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PM10):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10m颗粒物。 细颗粒物(PM2.5):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2.5m颗粒物。,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粉尘或灰尘:工业生产过程中物料破碎、筛分、堆放、转运或其它机械处理产生的直径1100m固体微粒。 烟尘:燃烧、熔融、蒸发、升华、冷凝等过程形成的固态或液态悬浮微粒,粒径大于1m。 煤尘: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微粒,直径大于1m部分微粒。 煤烟: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微粒,直径小于0.1m的部分微粒。 烟雾:空气中煤烟和自然界的雾相结合的产物。 烟气:含有粉尘、烟雾及有害有毒气体成分的废气,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废气的治理: SO2的治理:1.燃料低硫化(气体燃料脱硫、石油脱硫、煤脱硫等);2.排烟脱硫(干法脱硫、半干法脱硫CaCO3或Ca(OH)2浆液、湿法脱硫) 颗粒物的治理:电除尘、袋式除尘、湿式除尘、旋风除尘等 NOx的治理: 1.燃料脱氮;2改进燃烧方式;3烟气脱硝酸(SCR、SNCR等),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有机废气的治理: 液体吸收法:各种浓度,物理和化学吸收(常见方法,酸洗、碱洗) 吸附法:大风量,低浓度1-5000mg/m3,小于50摄氏度(一般有危废产生,而且难管理) 燃烧法:小风量、高浓度,直接燃烧、热力燃烧、催化燃烧(热分解、焚烧、催化燃烧) 冷凝法:高浓度,多用于回收有机溶剂(高浓度有机废气的回收处理,一般用于前级处理) 微生物法:靠微生物分解(气量小,流速很低),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依据的标准文件,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监测内容,废气监测一般取得的量 有组织排放或固定源排放监测 污染物排放浓度(mg/m3) 污染物速率(kg/h)-也可进一步折算 年排放量 废气排放量(m3/h)-测废气量 无组织 无组织排放浓度(一般为mg/m3),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废气监测一般取得的量 有组织排放或固定源排放监测 污染物排放浓度(mg/m3) 污染物速率(kg/h)-也可进一步折算 年排放量 废气排放量(m3/h)-测废气量 无组织 无组织排放浓度(一般为mg/m3),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点位布设原则: 代表性:选择有代表性的采样点 可操作性:选择能实施采样的地点 与有关标准布点要求的符合性:在许可的条件下,尽量与标准要求一致 可接近性:选择易于到达的采样位置 安全性:选择安全可靠的采样位置,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当有组织排放源监测点位布设难以达到有关标准布点要求设置时,特别是建设项目已设监测点位不符合国家有关采样方法的规定的,一般应请建设单位重新设置采样孔;对确实无法改动,但可通过增加测点的数量解决的,应增加测点的数量。,准备工作,现场踏勘与方案制定,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采样前的准备:,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有组织排放监测和废气设施净化效果监测:当对固定废气污染源和废气净化设施效果进行监测时,生产设施的运行需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要求,净化设施运转正常。,当对被测单位既要进行有组织和废气净化监测又要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时,应尽可能在满足无组织监测的条件下同期进行监测。,监测日期与 时段的选择,最不利于污染物稀释的条件下,气象条件满足,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无组织排放监测:按照GB162971996的有关规定,“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是指监控点浓度在任何1h的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所以,对无组织排放的监督监测,应选择下面例举的各种情况进行。,监测日期与 时段的选择,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排放负荷应处于正常生产和正常排放状态。 监测期间的主导风向(平均风向)应有利于监控点的设置,使监控点和被测无组织排放源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缩小。 监测期间的风向变化、平均风速和大气稳定度三项指标对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影响很大,应按照一定的判定方法,对照本地区的“常年”气象数据选择较适宜的监测日期。 在通常情况下,选择冬季微风的日期,避开阳光辐射较强烈的中午时段进行监测是比较适宜的。 为说明污染物来源,无论标准如何规定,一律设置对照点。,验收期间工况要求 依据新的技术指南,并没有要求生产负荷要求,但是要求我们需要详细记录工况,包括如何计算的工况。附件3 有行业验收规范的对工况提出要求的,按照行业规范要求。,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采样时间和频次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第8条)要求: 连续1小时的采样获取平均值; 1小时内以等时间间隔采样4个样品,计均值; 若废气为间断性排放,排放时间小于lh,应在排放时间内实行连续采样,或在排放时间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2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 若废气为间断性排放,排放时间大于lh,(同1、2); 当进行污染事故排放监测时,应按现场情况设置采样时间和采样频次,不受上述原则的限值 新的技术指南要求,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小结: 采样时间和频次内所测试的结果应能代表lh平均值,以便判定排放污染物的小时均值是否超过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 污染源监测结果至少应包括: 污染物排放浓度(mg/m3) 污染物速率(kg/h) 废气排放量(m3/h),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有组织采样布点 详见GBT16157-1996/HJT397-2007 注意: 当烟道布置不能满足采样位置的要求时,应增加采样线和测点。 无组织采样布点 详见HJT 55-2000 注意:在无组织排放监测中所得到的监控点的浓度值不扣除低矮排气筒所做的贡献。,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无组织排放源监测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 在无组织排放源上、下风向分别设置参照点和监控点的方法,须遵循的原则: 于无组织排放源的上风向设参照点,下风向设监控点 监控点应设于排放源下风向的浓度最高点,不受单位周界的限制 为了确定浓度最高点,监控点最多可设4个 参照点应以不受被测无组织排放源影响,可以代表监控点的背景浓度为原则。参照点只设1个 监控点和参照点距无组织排放源最近不应小于2米,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恶臭污染物无组织排放: 恶臭: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点布设在工厂厂界的下风向侧或有臭气方位的边界线上。 连续排放源相隔2h采一次,共采集4次,取其最大测定值 间隔排放源选择在气味最大时间内采样,样品采集不少于3次,取其最大测定值 水域(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排水沟、渠)的监测,应以岸边为厂界边界线,其采样点设置、采样频率与无组织排放源监测相同,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大气敏感点的环境质量监测 目的:了解已建成的工程项目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 监测时段:大气敏感点的环境质量监测期间一般不宜过长,监测期间以3-5天为宜。根据所调查排放源所在区域的气象资料选择在敏感点处于污染源的下风向日期并尽可能与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同步。 监测的污染物; 根据建成工程项目的生产工艺和排出的主要污染物确定监测对象物质。注意行业特征污染因子 的监测。,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大气敏感点的环境质量监测 监测对象: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对环境影响的监测,主要针对“环境影响评价”及其批复中对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的要求。周围居民对企业反映强烈时(环境纠纷),也需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敏感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采样时间: SO2、NOx、NO2、CO。每日至少有18h的采样时间,每小时至少有45min的采样时间。 TSP(总悬浮颗粒物)。每日至少12h的采样时间,每天采一个样。 氟,每日至少12h的采样采样时间,每小时至少有45min的采样时间 其他污染物除应符合前述采样时间和频次要求外,监测次数每天应不少于4次,监测时间可全天均匀分配,但必须包括每天的逆温较强和形成的时间,即上午57时,下午68时。 对于非连续、不稳定排放源,要根据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规律如排放间隔时间、排放时间的长短、排放次数等以及有关标准规定的采样方法,采集到对环境污染最重时刻时污染物的浓度。,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敏感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布点 监测点位的设置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所设置的测点应能反映污染源排放污染物对敏感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监测点应避免民用炉灶以及交通道路。 监测点不宜设置在靠近建筑物的迎风面和背风面,以免由于污染气体的下沉造成局地环流,致使污染物浓度增加 采样高度。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等的采样高度为315m,以510m为宜;总悬浮颗粒物的采样口应与基础有1.5m以上的相对高度,以减少扬尘的影响。特殊情况允许采样高度在规定的范围外。 采样装置距绿色乔木或灌木绿化带的距离应大于1520m为宜。 应按照国家环保(总)局规定的适用于环境空气监测方法中的采样要求进行采样。除上述规定外,其余参照无组织排放废气的布点及采样 监测的频次和时间一般按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行,特殊情况需特殊处理如污染纠纷监测、应捕抓最大污染时段 监测同时,应测定气象参数。采样人员应随时注意周围环境和气象等情况,并做记录按照质控要求,及时完成记录、样品输送、保存、分析,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废气监测数据的处理: 以标准状况下干排气量的质量体积比浓度(mg/m3 或g/m3)表示。,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ppm mg/m3:当监测仪器测定结果以体积比浓度(ppm 或ppb)表示时,应将此浓度换算成质量体积比浓度(mg/m3 或g/m3):,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NOx计算方法 NOx=NO46/30+NO2 (mg/m3间的换算) NOx=NO1.533 1.34+NO2 2.05 =NO 2.05 +NO2 2.05 =(NO+ NO2 ) 2.05 (ppm换算为mg/m3),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平均排放浓度,污染物平均排放浓度计算:,周期性变化的生产设备,若需确定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计算:,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折算排放浓度,在计算燃料燃烧设备污染物的排放浓度时,应依照所执行的标准要求,将实测的污染物浓度折算为标准规定的过量空气系数下的排放浓度:,怎么算?21/(21-氧含量),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监测结果评价的原则 严格按照相应标准的要求进行评价 废气排放浓度:均指小时均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相应的折算(如系数)后评价 排放速率有相应限值的也应同时评价,排放速率超标同样视为超标 注意:排放速率的计算(用实测浓度计算) 注意:限值与排气筒高度有关(等效排气筒计算) 注意:废气达标,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对监测数据的评价: 监测数据的数量。监测数据的数量是否满足监测任务的需要,比如固定污染源排放监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监测数据最小量有具体的规定,对监测频次作出了明确的要求,所以在评价数据时,首先要审查数据量。 监测数据的合理性。比如监测净化设施进口和出口风量,净化设施的除尘效率,污染物的排放浓度等都涉及监测数据的合理性。 监测数据的可靠性。监测数据的可靠性是与一系列质量保证措施紧密联系的。比如,采样位置、采样点的布设,监测前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和校正,实验室内部控制程序的执行力度,方法的选择,监测人员的工作能力等都会影响监测数据的可靠性。,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监测数据的修约。原始数据的有效位数与监测方法检出限或最小检出量有关,原始数据保留的有效位数应与监测方法检出限或最小检出量有效位数一致。由于监测结果最终要与质量标准或排放标准比较,因此保留比标准值多保留一位小数就能满足评价的需要。数据的修约按国家标准 “数字修约规则”执行。 监测数据的统计结果的正确性。检查是否正确的使用了计算公式,审查带入的数据有否差错,计算结果的单位是否正确等。,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在环保竣工验收监测中数据的作用 判断污染源排放的颗粒物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浓度和排放量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现行排放标准的规定。评判时即要考虑建设工程项目所在建设时段适合的标准,又要考虑今后的环境管理用现行标准评价。验收仍然是用前述的标准。 评价净化装置的性能和使用情况。评估除尘器的阻力、除尘器的漏风率、除尘器的净化效率。,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评价敏感点的大气环境质量。根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和环境空气质量分级评估大气敏感点大气环境质量受污染源排出污染物的影响程度。 评价无组织排放源排出污染物对排放源下风向一定范围内环境大气质量的的污染程度和影响。 通过评价有针对性的对建设工程项目加强环境治理设施的管理,减少排出污染物对环境质量的不利影响,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改进或增加治理设施等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解决的办法。 为建设工程环保竣工验收提供依据。,监测技术 空气和废气,基本概念1: 1.噪声传播:声源媒质受声点三个要素 2.产生机理:机械、空气动力、电磁、火焰等; 3.时间特性:稳态、非稳态(又可分为周期性、脉冲性、 非规律性); 4.产生来源:工业、交通、施工、社会生活等; 5.空间分布:点、线、面,监测技术 噪声,基本概念2: 1.A声级:用A计权网络测得的声级LA,单位dB(A) 2.等效连续A声级:在某规定时间内A声级的能量平均值,又称等效连续A声级Leq表示,单位为dB(A) 3.累计百分声级。有N%时间的声级超过某一LPA值,这个LPA值叫做累积百分声级,用LN,T表示,单位dB。例如L95,1h表示1小时内有95%的时间超过的A声级。累积百分声级用来表示随时间起伏无规噪声的声级分布特性。 注:通常简单地用LN表示,如L95。,监测技术 噪声,依据的标准,监测技术 噪声,噪声测量条件: 气象条件:无雨、无雪、风力小于四级(5米/秒)。 测量时间:分为两个阶段:昼间和夜间。昼间为16小时,夜间为8小时。也可分为三个时段:白天、早(或晚)、夜间。各时段划分由各地按照当地习惯和季节划定。白天测量应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内进行。 测量仪器 精度为级以上的声级计,定期校验,在测量前后进行校准,灵敏度相差不得大于0.5dBA。测量时传声器应加风罩。测量40分贝以下的声音时,要注意仪器的测量范围,一般应使用I型以上的声级计测量低噪声。,监测技术 噪声,厂界噪声监测 厂界噪声验收监测按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执行。 具体注意事项: 测点布置:测点一般应选在工业企业法定边界外1m,高度1.2m以上对应被测声源,距任一反射面不小于1m的位置,根据声源布局对同一个被测单位可视实际情况布设多个测量点位,但应包括距噪声敏感建筑较近处,以及噪声排放较强的位置。 测点位置:厂界外1米,高度1.2米以上。如厂界有围墙,测点应高于围墙(主要是避开声影区)。 当噪声排放单位与噪声敏感建筑物相距很近(如:小于2米),在室外设点不能满足本标准点位设置的一般要求时,点位应选择在室内,距任一反射面不小于1米,距地面1.2-1.5米噪声较高处。(开窗?闭窗?),监测技术 噪声,厂界噪声监测 测量采样时间:根据工况调查中厂界内声源特征,分别采用1分钟(针对稳态声源)、1个周期(周期性声源)或整个工作时段(针对非稳态非周期性噪声)等效声级测量法,客观真实地评价厂界各点噪声值。在重点测点建议用数据采集器进行24小时连续监测。也可以昼夜进行数次监测,每次监测10分钟,监测一昼夜以上。当干扰严重时,监测厂界的稳态噪声,建议监测干扰最小时的噪声值。 背景值修正:根据各厂界评价点背景值修正后得出各厂界监测点厂界噪声排放值。,监测技术 噪声,监测技术 固体废物,依据的标准,监测技术 固体废物,监测技术 土壤和固体废物,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监测技术 固体废物,固体废物鉴别:,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1.综合利用 2.焚烧处理(指标:燃烧效率、去除率、热酌减率等) 3.填埋处理,监测技术 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检查的目的,监测技术 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检查的内容,监测技术 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检查与监测划分原则,固体废物验收检查和监测结论:,监测技术 固体废物,验收的依据:,验收监测,1.验收程序:验收监测工作可分为启动、自查、编制监测方案、实施监测和核查、编制监测报告五个阶段,具体工作程序见图,验收监测,验收监测,如何自查?,验收监测包括几个部分 1.验收监测报告-第三方或者企业 2.验收监测意见建设单位为主体 3.其他事项建设单位为主体,验收监测,相关能力要求(人员、设备、管理体系),验收监测,验收方案及报告内容有哪些?,和以前相比有什么区别?,验收监测,验收意见如何形成?,验收监测,其他需要说明事项又是什么?作用是什么?,验收监测执行标准 6.2.1污染排放标准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依据是经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所规定的环境保护设施和其他相关措施,原则上采用当时的标准、规范和准入要求等。在环境影响报告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