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一郑人有且买履者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一郑人有且买履者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一郑人有且买履者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一郑人有且买履者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一郑人有且买履者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人有且买履者作者简介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散文家,战国晚期韩国(今河南省新郑)人。原为韩国贵族,与李斯同师荀卿。他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他以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的主要著作韩非子是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之作。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文章说理严密,笔锋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韩非还善于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形象化地体现了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背景扫描韩非所处的时代为战国末期,当时诸侯国群雄并起,相互间的兼并战争日趋激烈,大国日益强大,小国岌岌可危。韩非出身于韩国贵族,他眼见自己的国家日见衰微,屡次向韩王建议变法图强,却未被信任和采用,于是发愤著成孤愤五蠹说难等文章,反映了他革新救国的愿望,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法治思想,抒发了忧愤孤直而不容于时的愤懑。单元导读本单元内容共有两节:第一节编选自韩非子的寓言,第二节编选自韩非子的故事。郑人有且买履者选录了韩非子的几个片段。第一个片段旨在说明治理天下应当研究当时的社会实际,从而准备和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二个片段旨在说明对于先王的言论后人难以确切地理解,误会在所难免,根本没法拿来解决眼下的现实问题,总之,治理天下要高度重视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三个片段意在批评做官的人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反对巧诈,肯定拙诚。第四个片段意在说明人聪明不难,难的是正确对待自己的聪明,警示人们要谨慎处置。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借寓言故事透露了韩非子对社会、人生的种种思考,对某些隐微的人性弱点做了精确的剖析,蕴含着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卓越智慧。一、郑人有且买履者释文题“郑人有且买履者”语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想买鞋子的郑人宁愿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的故事。韩非子借这个故事把那些不关注眼下活生生的现实、不依据现实来决定治国措施而只重先王之政的学者的偏执、愚蠢和荒谬,演示得有趣极了。后人多以“郑人买履”讽喻那些只相信教条,不顾客观实际的人。韩非子善于运用寓言来传达思想,把关于社会、人生的种种问题强烈地凸显出来。如果说庄子寓言的特色是奇诡的话,那么韩非子寓言的特色则是冷峻。这些寓言,不仅使韩非子的哲思表达得更加震撼、更加有力,而且制造出浓浓的戏剧情味,给读者留下深刻、鲜明和持久的印象。明主旨本课所录四则选文,前两则选文围绕如何对待先王之政的问题展开论述,其中心主旨是“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即治理天下不应抱定先王的教条不改,要高度重视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第3则选文的主旨是批评做官的人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反对巧诈,肯定拙诚。第4则选文的主旨是警示世人要合理地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1词语理解(1)通假字而民说之通“_”,_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王通“_”,_卜子妻写弊裤也通“_”,_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通“_”,_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同“_”,_反归取之通“_”,_其子所以反者通“_”,_而自知其益富同“_”,_答案悦爱戴情真实、实在敝破旧、破损悦高兴座座位返返回返返回智意动用法,以为聪明 (2)一词多义作期意见治胜答案开始/创作/做/产生、兴起约定时间/希望/等待,待命志向/情景,景象/意图/意料、猜测看见/遇见/被治理,管理/太平,安定/修治/太平,安定战胜,取胜/胜过,超过/能够担当或承受得住/尽,完/优美的(3)古今异义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古义:_今义:介词,表示接在后面的部分是原因;连词,常跟“所以”搭配使用,表示因果关系。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王古义:_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答案“从而给”。读书人。 (4)虚词归纳因为答案依靠,凭借/趁着/沿袭/于是/因此/通过,经由被/做2词类活用(1)而民悦之:_(2)使王天下:_(3)而自知其益富:_(4)故先以其女妻胡君:_(5)宋有富人,天雨,墙坏:_(6)其家甚智其子:_答案(1)形容词作动词,喜欢、爱戴(2)名词作动词,做王(3)通“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聪明(4)名词作动词,以女嫁人(5)名词作动词,下雨(6)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智3特殊句式(1)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2)举烛,非书意也。(3)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4)治则治矣,非书意也。(5)为人妇而出,常也;其成居,幸也。(6)今人臣之处官者皆是类也。(7)胡,兄弟之国也。(8)是以圣人不期修古。(9)今裤何如?(10)宁信度,无自信也!(11)宋人有耕田者。(12)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13)郑人有且买履者。(14)今人臣之处官者皆是类也。(15)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16)何不试之以足?(17)而身为宋国笑。(18)乐羊以有功见疑。(19)秦西巴以有罪益信。(20)厚者为戮,薄者见疑。答:_答案(1)(7)判断句,(8)(10)宾语前置句,(11)(14)定语后置句,(15)(16)介宾短语后置句,(17)(20)被动句。4语句翻译(1)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译文:_(2)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王,或者不宜今乎!译文:_(3)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译文:_(4)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译文:_答案(1)既然如此,那么如果在今天还有人推崇尧、舜、汤、武、禹治理天下的措施,一定会被新时代的圣人耻笑了。所以圣人不希望照搬古代那一套,不墨守成规,研究当世的事情,从而给它准备相应的措施。(2)果真赞许那些读书人效法古代帝王那渺茫模糊的治国措施,或许不适宜于今天吧!(3)胡国国君听说后,以为郑国亲近自己,于是不再防备郑国。(4)这富人的家里人都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却怀疑那位邻居家的老人。文本名句1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2宁信度,无自信也!文外名句1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2滥于文丽而不顾其功者,可亡也。3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4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1.(韩非子五蠹)2.(韩非子外储说左上)3.(韩非子说林上)4.(韩非子说难)1概括选文所讲的几则寓言故事,并说明各讲了什么道理。答:_答案守株待兔:比喻妄想等待意外的收获而不主动努力,也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而不知变通。选文则用来说明“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批评“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的泥古思想。卜妻为裤:通过一种被放大的愚昧,形象地暗示了死守古代帝王那渺远的道术而不知变通是多么迂腐,多么荒唐可笑。郢书燕说:比喻穿凿附会,曲解原意,批评当今的学者往往错误理解古代帝王的话。郑人买履:形容一种舍本逐末的观念,把因果关系搞颠倒了。有些人喜欢相信谣传,反倒不信自己亲眼看到或可以亲自验证的事实,从而告诫当政者治理国家要从实际出发。乐羊食子、西巴放鹿、卫人嫁女:讽刺那种昏聩、自恃聪明、自欺欺人的人,表现作者“反对巧诈,肯定拙诚”的品格追求。郑公伐胡、智子疑邻:说明“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这是韩非以法术之说说人生,是通过实践而概括出的切身体会。这位宋人为什么称赞其子而怀疑邻人?只是因为一个是自己的儿子,一个是邻家的老大爷,只因亲疏之别,便泯灭了是非之分。可见放任私情泛滥,清明的理性便被湮没。2韩非子的寓言体现了韩非子怎样的人性观?答:_答案韩非子师承荀子,他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论”。他寓言中的绝大多数人物体现了人性中恶的一面。“守株待兔”中的宋人期待不劳而获;“乐羊食子”中的乐羊残忍而狡诈;“卫人嫁女”中的卫人自私自利,不择手段;“郑公伐胡”中的郑武公阴险狡诈;“智子疑邻”中的宋国富人心理阴暗,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中的懒惰、自私、无情、丑陋。韩非子以无情的笔将人性中恶的一面揭示出来,从而鞭挞了当时无情而残酷的社会现实,同时也为他的法治思想找到了理论基础。3韩非子的寓言有何特点?答:_答案总的说来,韩非的寓言贴近现实,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取材平而不奇,实而不玄,很少以拟人化的动物或者神异色彩浓厚的神话传说为题材,也很少有虚幻的想象和神乎其神的奇异描绘。它往往以较为平实可靠的历史事迹或现实生活为题材,并且写得具体翔实。宋之耕者守株待兔、卜子的妻子弄破新裤子使它像旧裤子、楚国郢地人写错了信而燕国的相国错解了信、郑国人买鞋子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卫国人嫁女儿时教女儿多积攒私房钱、关其思向郑武公谏言攻打胡国、宋国富人的邻居说了一句话(其实跟富人的儿子说的一样)而遭受怀疑等,尽管可能有一点夸张的成分,但是基本上都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韩非子作为法家的代表,他的思想在本文中体现出了怎样的先进性?答:_答案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而且他的思想要比以前的法家人物商鞅等更为全面和先进,总结出了“法、术、势”三者相结合的法治思想。从本文中可以看出,在“法”这一方面,韩非反对儒家的“法先王”,认为:“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这种反对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主张,符合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规律,是韩非进步历史观的具体体现。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也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些思想和方法,不但对当时人们立身处世、为政治国来说具有极其先进的指导意义,对我们现在来说也是很有启发的。“公正杯”中学生电视辩论赛总决赛正方论点:感情亲疏会导致错误的事物认知。反方论点:感情亲疏不会导致错误的事物认知。尊敬的主席、评委、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自古多情空遗恨。”人类是情感的动物,亲情、友情、爱情等各种感情都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那么,感情的亲疏是否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呢?我方认为,感情亲疏会导致错误的事物认知,理由有三:(1)(一)何谓“感情亲疏”呢?现代汉语辞典告诉我们,“感情”即由心理活动产生的“情绪倾向”,“亲疏”则是指对某人某事物的“亲近或疏远”程度。感情亲疏即指在心理层面上(或感情程度上)对某一事物的亲近或疏远。它往往会使人在潜意识里对该事物进行感情定位,进而影响人的理性思维的判断力。因此,感情亲疏常会导致对事物认识的扭曲、变相。(二)古往今来,因感情而导致错误的事物认知的事例不胜枚举。李牧一心为国,“大破林胡,开地千里,遁逃匈奴”,可谓战功赫赫,却因赵王的不信任而惨遭杀害,赵国的大好江山最终也因此而葬送。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却因对马稷的过分信任而误下军令,失却街亭,从而导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惨淡结局。李白才气超人,集“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于一身,却因唐玄宗的疏远而一生漂泊,壮志难酬可以说,历史上许多悲剧的诞生都是由感情亲疏引起的。(2)(三)感情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造就贾生偷香的浪漫,也会招致“安史之乱”的灾患,它既能书写黛玉葬花的风流,也会造成屈平的幽怨。我们只有在看待事物时将公正放在感情之上,用公正的空气托起感情的气球,才能使它飞向更高、更远、更美的蓝天。否则,感情必然会像美丽的毒药,引你走向毁灭与绝望的深渊。(3)我们不想放弃“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诗情画意,我们不想失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温情蜜意,我们不想抛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情暖意。那么,选择公正吧,朋友!尽管感情的亲疏会导致错误的事物认知,但公正的灵魂一定会时刻提醒你,让你免于踏入感情的陷阱!谢谢!(4)(时间到)思悟亮点(1)第段在写法上有何特点?提示第段以契合辩论题意的名言引出辩题,并开门见山地抛出了甲方的观点,简明扼要,毫不拖泥带水。(2)第段运用了哪些事例来进行论证?有何作用?提示第段列举的李牧、诸葛亮、李白都是历史上大家相当熟悉的事例,增强了辩论的说服力。(3)第段是怎样论证论点的?提示第段作者先用“感情是一把双刃剑”铺垫,自然引出“我们只有在看待事物时将公正放在感情之上,用公正的空气托起感情的气球,才能使它飞向更高、更远、更美的蓝天。否则,感情必然会像美丽的毒药,引你走向毁灭与绝望的深渊”的结论,并巧妙照应了题目。(4)结尾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提示结尾段作者以排比的句式、磅礴的气势再次重申甲方观点,使辩论具有了无可辩驳的力量。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B宁信度,无自信也C其姑以为多私而出之D论世之事,因为之备答案C解析C项均为“认为”。A项古义:不效法。今义:违反法律的。B项古义:相信自己的脚。今义:相信自己;对自己的信心;对自己有信心。D项古义:从而给。今义:介词,表示接在后面的部分是原因;连词,常跟“所以”搭配使用,表示因果关系。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使王天下B天雨,墙坏C其御曰D故先以其女妻胡君答案C解析C项是动词作名词,其他三项都是名词作动词。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C解析C项均为介词“被”。A项动词,以为/连词,来。B项结构助词,的/代词,代“当世之事”。D项因果连词,因而/转折连词,却、反而。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D解析D项均为名词,书信。A项动词,用工具丈量/名词,尺码。B项动词,增加/副词,更加。C项动词,惩罚/动词,怪罪。5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B夫不适国事而谋先王,皆归取度者也C秦西巴以有罪益信D厚者为戮,薄者见疑答案B解析B项为判断句,A、C、D三项均为被动句。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则近亲劝勉而远者归之矣。”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令返而御。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魏文侯与虞人注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李悝警其两和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之患也。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遣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删改)注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的官。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遣之/B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遣之/C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遣之/D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遣之/答案D解析“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意思是“卫嗣公派人装扮成客商通过关口上的集市”,中间不宜再断开,排除A、C两项。“关市呵难之”意思是“管理关市的官吏刁难他”,不能断开,“曰”为断句标志,排除B项。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文公,姬姓,名重耳,春秋时期晋国君主,他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B吴起,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C楚厉王,芈姓,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厉王在位时期,开疆拓土,征服陉隰,使楚国实力增强。D两和,兵营左右门,这里指古代军队左右营垒中的将士。答案A解析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第二位霸主。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文公用十天时间没有攻下原邑而主动撤兵。由于坚守诚信,文公感动了原邑和卫国的人,反而得到了两地。孔子对此表示赞赏。B吴起在“故人至暮不来”时仍坚持不食而等待,魏文侯在“会天疾风”时仍不失信于虞人,体现出了高尚的诚信品格,令人钦佩。C楚厉王因醉酒击鼓为戏而失信于民,致使有警而百姓不来;李悝因欺骗将士而失信于军,险致全军覆没。这两个故事从反面强调了诚信的重要。D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并接受了贿赂。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他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答案D解析“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分析不当。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译文:_(2)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译文:_(3)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译文:_答案(1)有君王像晋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2)吴起出门,遇见一个老朋友便留他吃饭。这个老朋友说:“好啊。”(3)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解析(1)句中的“信”作动词,讲信义。(2)句中的“止”是使动用法,使停留。(3)句中的“信”指相信。参考译文晋文公攻打原国,只携带着可供十天食用的粮食,于是和大夫们约定用十天时间为期限来攻下原国。可是到原国十天了,却没有攻下原国,晋文公便下令鸣金退军,准备收兵回晋国。这时,有战士从原国回来报告说:“再有三天就可攻下原国了。”晋文公身边的群臣也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再等待一些时日吧!”晋文公语重心长地说:“我跟大夫们约定十天的期限,若不回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啊。为了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于是下令撤兵回晋国去了。原国的百姓听说了这件事,都说:“有君王像晋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于是原国的百姓纷纷归顺了晋国。卫国的人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便说:“有君王像晋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于是卫国的百姓也向晋文公投降。孔子听说了,就把这件事记载了下来,并且评价说:“晋文公攻打原国竟获得了卫国,是因为他能守信啊。”晋文公问箕郑说:“求救饥荒该怎么办?”箕郑回答说:“守信用。”晋文公说:“怎么样守信用?”箕郑说:“在名分、做事情、行为上守信用。在名分上守信用,那么群臣会各守其职,对善行恶行都不会去逾越,对各种事情就不会怠慢;在做事情上守信用,那么就不会失去天时,百姓就不会逾越四季;在行为上守信用,那么亲近的人就会劝勉自己努力而远处的人就会归附。”吴起出门,遇见一个老朋友便留他吃饭。这个老朋友说:“好啊。”让吴起先驾车回家。吴起说:“那我等你来了再吃。”这人到天黑了都没有来,吴起还是不吃饭等待他。第二天早上,吴起派人去找这个老朋友。这个老朋友来了,吴起才和他一起吃饭。魏文侯和虞人约定了打猎的时间。第二天,正巧碰上刮大风,左右侍从阻止魏文侯去打猎,魏文侯不听,说:“不可以。因为风的缘故而失去信用,那样我是不干的。”随后亲自赶着车去了,冒着大风去让虞人停止打猎。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跟着她哭泣。母亲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给你杀猪。”等曾子的妻子从市场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来杀。他妻子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与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孩子是不能开玩笑的。小孩子是没有知识的,是跟着父母学习的,是听从父母的教诲的。如今你欺骗他,就是在教他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随后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楚厉王有了警报,就用敲鼓的方式来和民众一起防守。有一天喝醉了酒,就错误地敲鼓,民众大惊。楚厉王派人去阻止民众,说:“我喝醉了酒和身边左右的人开玩笑,误打了鼓。”民众这才散去。过了几个月,真的有警报了,楚厉王击鼓而民众没有前来。于是就更改命令明确信号而后民众才相信了他。李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