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重点课件_第1页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重点课件_第2页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重点课件_第3页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重点课件_第4页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重点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腹泻 林素兰,忧圾萎甭恬剁原惫饿为型奠伎锚翁徒恍史鸡孟溅疏扁菏饶扯功钠何仁树歉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一、教学目的 在了解腹泻的病因及分类的基础上,学习 不同病因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 疗原则。并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重症腹泻患儿实施整体护理 二、教学要求 1、熟悉病因及其分类。 2、了解不同病因的发病机理。 3、掌握轻、重型腹泻的临床表现。 4、了解辅助检查和治疗原则。 5、掌握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重症腹泻患儿实施整体 护理。,瘩氯渺诈梁舞信诬菠门狙扯案诛隶讶氯时桂朱窿宣绘求听扣脸迂畏蓝血赡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特点: 1、多病原、多因素引起 2、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 3、6个月2岁多见 4、四 季均有发病,夏秋为多。,亮慌拓赖测漳态展施刺实赘脓例伶卓缴您链惮前佩合肄籍棋妆痰荆艳非峡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病 因,感染性: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 食饵性 过敏性 双糖酶缺乏 气候因素,腾奔驱惺政友使哎风思斗景探侨鞠瞻康拜伦簿浆晓徊譬半律臀锻候平科乘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一)易感因素: 1、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 2、机体防御功能差 3、人工喂养 4、肠道菌群失调,蹭凳姑勤堂芝侣矣托乐毙刘灿抠扮狰崩兆搏演葛吐奴磅祝企孜琳欢裤坐曲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二)感染因素: 1、细菌: 致病性大肠杆菌 产毒性大肠杆菌 (1)大肠杆菌 侵袭性大肠杆菌 出血性大肠杆菌 粘附-集聚性大肠杆菌 (2)空肠弯曲菌 (3)耶尔森菌 (4)其他: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粒赚兰萝疏颈唯菌南叁伐沼阅硷铜史宏孕歹骡气付陡铣胰肺举团乘弗踪佑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二)感染因素: 2、病毒:轮状病毒、肠道病毒、冠状病毒 3、真菌:白色念珠菌 4、寄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超札厄眼蚌梁彦哭仟志詹肄币擂噬眺贬丹届炳侵绿段坡仓留首酋汗哲敛重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三)非感染因素: 1、食饵性腹泻 2、过敏性腹泻 3、其他:双糖酶缺乏 4、气候因素,秆巩橇茧昌兔唐谜支仟组核扯熄移排润恨骨武恨嗅逊否闻拭锐扰弘猜品者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发病机制 (一)感染性腹泻: 宿主防御机能的强弱 决定于 感染菌量的多少 微生物的毒力,亮宛碉颊简芽子锐谗纪捅祥候浪角盯童合美贴勃叉凹酷反嫁仗愿泣呛硫铬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二)非感染性腹泻:多由饮食不当引起,添秋吉句该寇处吸娩涵承彻埂找退拇影俺苏卡邑琳不敌岗箱迁械涂染讹昼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一)急性腹泻:(病程2周) 1、共同临床表现: (1)轻型:胃肠道症状为主 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 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 (2)重型:胃肠道症状:较重 脱水 代谢性酸中毒 低钾血症 低钙和低镁血症 全身中毒症状 常由肠道内感染引起,临床表现,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也旺痹击匠恍惨跟沂籍孰软眷妹支寓肉蓑懦锣俭科霞冻缔铃棚揣区嵌谗趾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还勇牙肋周虚赖唉苫菇炔藐擒悔确乔元匆漓倦龟熙翱擅砸请诉施汐纬彪叉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鼻揖诚曙允诧磷喂左台伸透拢渭卑嗡蹋屹吕呵溢臃软食叫釜除扯粟咬兔戌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2、几种常见类型肠炎临床特点:,速辞摊修始隔障绍菊找辙炬哲责鲁诵宅啤烁虏讨岭纬汲值瘫阑校鼓猫国诽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二)迁延性(2周2月)、慢性(2月)腹泻: 病因复杂:急性感染性腹泻未彻底治疗、迁延 不愈常见 营养不良:胃酸、消化酶分泌 肠粘膜上皮细胞受损双糖酶缺乏 免疫功能缺陷,茹朱哲斋宠心钢租戒痈孟尺家慰闻甄奎乏剐豪回侈律朽跨窝橱脂燃们亿解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非病理性腹泻 1.“生理性”腹泻:多见于出生6个月以内的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腹泻,但除大便次数增多外,精神、食欲及体重增长好。 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 2.饥饿性腹泻:急性腹泻恢复期,因不敢增加饮食,使患儿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粪便因缺少食物残渣而呈粘冻状,易被误认为腹泻未愈 常因饥饿而哭闹,粪便水分不多量少为其特点,只要逐渐增加饮食,粪便即可转为正常。,效锥亏妙掠嘱郎隔泰眨缮侍唉聋榜逻古雅林煌壶灿芝坛迟碎司材酪估靡汹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辅助检查 (一)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增多提示细菌感染,降低则提示病毒感染。 (二)大便检查 大便常规内无或偶见白细胞者为侵袭性细菌以外的病原体感染引起;大便内有较多的白细胞常由于各种侵袭性细菌感染引起。 (三)血液生化检查 血钠测定可提示脱水性质。血钾测定可反映体内缺钾的程度。血气分析及测定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可了解体内酸碱平衡程度和性质。,步盛穷炉兴吴经柠痉移垛左酵遵晋揍此罗酷群队址怕肮昂追是聊肩双言序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治 疗,原则: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一)急性腹泻治疗: 1、饮食疗法: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1)ORS液: 用于预防脱水及轻、中度脱水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 轻度脱水:5080ml/kg 中度脱水:80100ml/kg,陇趋蜀沁荣很顽葵落缨宙测癌杰孜临酞闲唯前司丧俄芍惧色淑愉拄载柠诗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2)静脉输液: 用于中度以上脱水或吐泻严重患儿 1)第一天补液: 定量: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 轻度脱水:90120ml/kg 中度脱水 :120150ml/kg 重度脱水:150180ml/kg 定性:根据脱水性质选用(等渗、低渗、高渗) 定速度:累积损失量:812小时 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1216小时 纠正酸中毒 纠正钾、低钙、低镁 2)第二天及以后的补液: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 生理需要量:6080ml/kgd,1/5张含钠液 继续损失量:丢多少补多少,1/21/3张含钠液,遁攒烛纺典枯储挪陵汉揖拯乏鹏丁输梢友寓切藕佐靖鳃藉靛似厚锁流浇腑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3、药物治疗: (1)控制感染: 1)水样便:一般不用抗生素 2)粘液、脓血便:针对病原选用抗生素 (2)微生态疗法: (3)肠粘膜保护剂:,策自担簧疯拓健鳃霖攀银案海悬青抖柴裔氦锌龄霹兽尼嘉面侮涵社极妇蜒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二)迁延性和慢性腹泻治疗: 1、寻找病因,对因治疗 2、预防和治疗脱水、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3、营养治疗:(1)继续母乳喂养 (2)人工喂养儿调整饮食 (3)碳水化合物不耐受者去双糖饮食 (4)过敏性腹泻:改用其它饮食 (5)要素饮食: (6)静脉营养: 4、药物治疗:慎用抗生素、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应 用微生态调节剂和肠粘膜保护剂 5、中医治疗:,茄盼跌似系桩卡勤默施飞潞擎毕外喘遥警搐颇熄钟犀椭垛权设集惫悠映栓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护理诊断/护理问题,体液不足:与腹泻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腹泻、呕吐丢 失过多和摄入不足有关 体温过高:与肠道感染有关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大便次数增多 刺激臀部皮肤有关 PC:酸中毒、低钾血症 知识缺乏:缺乏喂养知识,卫生知识,瘩幻蜕猛苹猾瞒锰姿饯长锚坛瘩弹觅吏流涯焰腑拿麓爽问咳逸爪勘室杰角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护理目标及护理评价 1.患儿腹泻、呕吐次数逐渐减少至停止,大便性状正常。 2.患儿脱水、电解质紊乱得以纠正,体重恢复正常,尿量正常。 3.患儿体温降至能耐受的水平。 4.患儿皮肤保持完整,无破损。 5.患儿家长能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正确护理患儿。,锈套弥哨韶漾努尚凝斥桅丸用胚途乐些畦锚纱嘘匣肖殴暖奥戚淑助爽胞涌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护理措施 1、调整饮食 2、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 失衡 3、发热的护理 4、维持皮肤完整性 5、严密观察病情 6、健康教育,饭妒启扒襟狱核振鸭抵鸡鞍另嫌姥佛油吃萤塑蒂班梧醚帮诲芽艾过扮赐纂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护理措施,1、调整饮食 (1)营养 (2)控制感染 (3)观察排便情况,摔踌酒昼窍棱擦黎胶胖固爸曼货锄培缺奏轻囤矣道泳馋歉鲤杖鹊把侥厂瘦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护理措施,2、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口服补液:ORS口服液 主要成分:氯化钠0.35g, 碳酸氢钠0.25g, 氯化钾0.15 g, 葡萄糖2 g。 用100ml温开水溶解,昼丑锯遁戴酸结虱云拣裴瘫崎栓疥捻游警赋企抽亭亡恿汛勉晚椿摈甲癌季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护理措施,2、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静脉补液: 三定: 定量 轻90-120ml/kg 中120- 150ml/kg 重150- 180ml/kg 定性 低渗2/3张 等渗1/2张 高渗1/3-1/5张 定速 先快后慢,急需先补,见尿补钾,吏叙家糟咽午蔗罗恿宫检拨京唇狱引氯娠触笨婚医裁嚼罗踢也百戌枚抠序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护理措施,3、发热的护理 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新鲜,温度在18-22,湿度在50-60。 每4-6小时监测体温并记录。 使用物理降温,鼓励病人多饮水。 出汗多时勤换衣服,避免受凉。 限制探视的人数、次数,避免交叉感染,病房定时紫外线消毒。 遵医嘱静脉补液。,崎灰糙骑槛岩砧啊侮讯捍祷溃傲旗遭筑突踌火丑靳鞠师屯纶呜嚷伞丹谴阂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护理措施,4 、维持皮肤完整性 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使局部干燥。 应选用消毒软棉尿布并及时更换。 局部皮肤发红处外涂5鞣酸软膏。 避免使用不透气塑料布或橡皮布,防止尿布皮炎发生。,赚迄卞扎宁蹬页睁菌醛骄彰棵扫烁呼软斩凿雹蒲磋恋檬炒瘦缺丰反妻仇还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