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含解析)2.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含解析)2.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含解析)2.doc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含解析)2.docx_第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含解析)2.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2014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偃虹堤记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1】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 “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 “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 “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问其始作之谋,曰: “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盖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常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取材于欧阳文忠公集)注释:【1】滕侯:即滕子京,北宋人,屡遭贬黜,其时被贬,任岳州知州。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予发书按图 我打开书信并查看洞庭之图B问其所以作之利害问滕侯的建堤动机和修建的利弊C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各级官员)都不能轻视滕侯的具体策划D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这就是滕侯思虑并想记录下来传告后世的【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C项,应该理解为“(各级官员)都不能改变滕侯的主张”,“易”是“改变”的意思。 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游褒禅山记(节选)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节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拥:持、拿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房舍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C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D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3下列四句中,句式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C此余之所得也! D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答案】1B2A3B【解析】1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舍:筑舍定居。2以:均作连词,表因果,因为。B而:均作连词,上句表因果,因而;下句表修饰,可不译。C其:上句语气助词,不译;下句代词,他。D于:介词,上句表条件,在。下句表结果,到。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3 B是省略句,其它的是判断句。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如今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如今将“华”读为“华实”的“华”,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翠 柳(清)曹衍东维扬汪本,以手谈自诩。尝游于京洛缙绅间,曾见赏于吴桥某大司马,因称“棋汪”。由是一枰之上,方罫之间,闻汪生之风者,可以不战而先馁。一日,游三楚,寓武昌。太守张公,高手也,癖于木野狐。因与汪弈,三战三北,汪盛气临之。太守衔汪,因欲得一胜汪者以快意,而卒寥寥。张于静夜灯前覆汪胜局,反覆凝思,计无所出。一婢名翠柳,慧而能。捧茗在张公侧久立,乃曰:“莲漏三滴,犹抱石子不寐,夫人将不耐等矣。”张不答。翠柳指局曰:“但此间争一着先耳。”张恍然。遂命与弈,终局翠胜,张大喜,曰:“可儿,明日当与汪弈,为我一洗前辱。”辰起,请汪及众宾至,复布局,曰:“今日有小女子学步者,愿先生教之。”汪漫应焉。张公呼翠柳出,汪视之,垂髫丫髻儇婢也。立案前,入局即持白子曰:“棋让一先。先生请下黑子,可以前驱胜我也。”汪颔之。甫三四着,汪色变。翠曰:“先生面赧矣。”翠上下嬉顾,略不经意,而子落枰间,一座皆惊。翠又曰:“先生汗出矣。”汪赧颜沉思,下子愈迟。翠随手掷之,疾若鹘落。既而翠柳棋声乃与笑声丁丁格格相酬答;汪如木偶,子更无着处。翠以手自捏其凤翘曰:“先生坐,亦知立者苦否?”众粲然。而汪神丧志沮,辙乱旗靡。忽为翠柳于西北角上劫去十数子,如方塘一鉴,白鹭数点而已。翠乃以长袖自掩其口,胡卢曰:“先生负矣!先生负矣!”零碎连步以入。汪目望洋,不知所为,是局固未终也。汪蹩躄返寓,明日遂行。注释:手谈,指下棋。木野狐,围棋的别称。莲漏,古代计时的工具。凤翘,女性的凤形首饰。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以不战而先馁 馁:丧失勇气B太守衔汪 衔:对怀恨在心C而卒寥寥 卒:(直至)死亡D先生面赧矣 赧:羞惭脸红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游于京洛缙绅间,曾见赏于吴桥某大司马。理解:曾经和北京、洛阳的一些达官贵人交往,并被吴桥的某大司马赏识。B今日有小女子学步者,愿先生教之。理解:今天有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女孩儿,希望得到先生的指点。C汪目望洋,不知所为。理解:汪本眼神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D汪蹩躄返寓,明日遂行。理解:汪本拖着疲惫的双腿踉踉跄跄返回了住所,第二天就走了。3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就交代了汪本高超的棋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敬佩之情。B翠柳边下棋边说笑体现了她的活泼轻松,这与汪本的心情形成了对比。C翠柳说汪本坐着不知别人站着的苦,是揶揄汪本犹豫不决,落子太慢。D一个丫鬟在终局前就战胜一代围棋高手,说明了“山外有山”的道理。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第四段,“汪漫应焉”一句中,一个“漫”字写出了汪本随意应答的样子,也刻画了他 的心理。 1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C项,“卒”在此处是“终”的意思。所以选C。2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时,要把重点词语和重要的文言现象翻译出来。B项,“学步”指学围棋。所以选B。 3A 4骄傲或者自负【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的能力。解答时要通读文章,把握文章内容,再理解“漫”的意思,分析人物形象。“漫”是随意的意思,写出汪本一听对方是女子,有些不在意,体现了汪本的骄傲自负。【参考译文】扬州人汪本,凭借围棋技艺而自吹自擂。他曾经和北京、洛阳的一些达官贵人交往,并被吴桥的某大司马赏识,因此称为“棋汪”。从此在棋盘之上,棋格之间,棋手们一听到汪本这个名字,还没有跟他交手对弈就丧失了勇气。有一天,汪本到湖北、湖南一带游玩,住在武昌。太守张公,本是棋坛高手,对下围棋特别嗜好。他趁这个机会和汪本对弈,下了三盘输了三盘,汪本赢了棋盛气凌人。太守记恨在心,于是想要寻一个能胜过汪本的人来发泄心中不快,却迟迟找不到人。张太守在深夜挑灯再现汪本赢的那局棋,反复凝神思考,却毫无办法。太守有一个婢女叫翠柳,聪颖又能干。端着茶在太守身旁站了许久,说:“夜深了,太守还执子不肯睡,夫人恐怕要等得不耐烦了。”太守不予理会。翠柳指着棋局说道:“只需在这里抢一个先手罢了。”太守恍然大悟,于是让翠柳和自己下这盘棋,最终翠柳获胜。太守喜不自禁,说:“好孩子,明天你可以和汪本下棋了,为我一雪前耻。”早晨起床后,太守请来汪本和众人,重布棋局。对众人说:“今天有个婢女想学下棋,还希望棋汪能教上一教。”汪本随意高傲地应允。张公唤翠柳出来,汪本一看原来是个头发下垂梳着丫髻、聪明伶俐的小丫头。翠柳站在棋桌前,一开局就拿着白色棋子说:“下棋应当先让一步,先生请下黑色棋子,可以走在前面赢我一着。”汪本点头答应。才下了三四步棋,汪本脸色就变了。翠柳说:“先生脸红了。”翠柳上下嬉笑,左顾右盼,好像一点也不在意;但棋子落在棋盘间,满座的人都感到惊讶。翠柳又说:“先生出汗了。”汪本脸愈发红了,苦思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