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部县盘龙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1页
四川省南部县盘龙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2页
四川省南部县盘龙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3页
四川省南部县盘龙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4页
四川省南部县盘龙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南部县盘龙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本试卷共 22 题,共 150 分,共 12 页。考试结束后,交答题卡。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清楚。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 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传统工艺及其器具产品历来是用与美的完美结合典范,凝结着人类自身的生活智慧,线条优雅、纹样工整、器形端庄、功能适度、取材天然。工艺本身的造物之美以及器具所折射出的文化传承肌理,历时久远却仍能让人闻其芳香,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情趣,这一鲜明的特性到了当下,却恰恰成了一把双刃剑,既是优势也是劣势,并且极大地制约了传统工艺的发展。传统工艺多采用一些纯天然的材质进行手工制作,不管是编扎工艺所用的草、竹、藤,还是雕刻工艺所用的玉石、原木,从产品个体而言都非常绿色环保,生产过程以及消费过程也很少产生污染。但从大的生态环境发展以及传统工艺可持续发展角度着眼,不断地索取以及依赖天然材质,不仅是对自然界的一种极大破坏,同时也给传统工艺的发展留下了隐患。一旦资源耗尽枯竭,传统工艺也就失去了其生存最基本的基础环境,发展与传承就捉襟见肘,工艺衰退也就不可避免。传统工艺素以制作精美细致著称,故而技艺较为烦琐堆砌,很多传世的传统工艺品有着现代人难以想象的美,这是古人对日用器具的品质追求以及其审美特性的一种极大表现,也因此吸引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目光。可是也不难发现,传统工艺背后所隐藏的精雕细琢的艺术追求固然令人赞叹与欣赏,但从根本上说这审美特性在现代生活中已经缺乏根基,因其与现代人追求简约的审美情趣与需求完全相悖,市场低迷在所难免。此外,传统工艺传承方式中占很大一部分比例的是口口相传的师徒制,技师与传人之间的面对面长时间授艺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技艺传承的完整性,但这种传承方式也相对脆弱,极易出现人才断层与流失,使得传统工艺的发展潜藏了极大的不稳定性。在没有大工业生产普及,也没有那么多外在从业诱惑的年代,经年累月训练的从业训练可以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工艺传人,但到了现代,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核算直接导致传统工艺后继乏人,面临“人在技在,人亡艺绝”的困境,传承之路越走越窄。因此,传统工艺传承,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如何深入挖掘现代生活需求,通过要素整合创新提供更合理有用的产品,使传统工艺借由这些产品重新走进并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成为其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摘编自梁玲琳、朱麒宇再论中国传统工艺传承中的要素整合创新)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工艺本身的造物之美以及器具所折射出的文化传承肌理,这一鲜明的特性现在既是优势也是劣势。B一旦资源耗尽枯竭,就会使得传统工艺的发展与传承捉襟见肘,进而导致工艺衰退。C精雕细琢是传统工艺的艺术追求,但这种审美特性与现代人的追求相去甚远。D师徒制曾是传统工艺传承的主要方式,但这种方式在现代社会却陷人了绝境。2下列对原文论述方面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材质特性、审美特性、传承特性等三个角度阐述传统工艺的发展问题。B文章综合运用了分点阐述与辩证说理的方法,但没有列典型事例进行论证。C文章在论述中先阐述了传统工艺的优点,然后再揭示出这些优点背后的隐忧。D文章针对传统工艺存在的问题,先总后分,逐层分析,最后提出总体解决方案。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自然资源不会耗尽枯竭,传统工艺的发展与传承问题就可以不用担心。B产品是传统工艺的最终承载者,它可以带着传统工艺重新走进现代人生活。C只有顺应上时代需求,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才是真正的文化传承。D制约传统工艺传承的因素有很多,围绕工艺本身特性进行分析只是一种视角。(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夏达的风等飞 鸟夏达在我眼中是与众不同的人。我八岁跟着父亲从平顶山回到夏村,与夏达是邻居。夏达矮矮胖胖,长我半岁,皮肤黑,圆脸圆眼圆鼻子,性格好,不爱说话。他每年春天都会去镇上百货商店买一只风筝,然后爬上河堤,把风筝放上高空,一直放线,直到线轴上的线用完。他从口里掏出一把小刀,刀刃放在紧绷的风筝线上,一拉,线断了。风筝融进天空,杳然无踪。我对此惊讶万分,要知道,一只风筝的钱需要将近一年的努力,需要平日拒绝花花绿绿零食的诱惑,需要钻进树林收集蝉蜕、摘掉马蜂窝等拿到镇上中药店換钱,需要各种精打细算积零花钱。再说,夏达跟着孤寡的夏山爷生活,钱是更加不好捉摸的。好不容易攒够钱买一只风等,第一次放,就故意割断线,不可思议。我曾问夏达:“你喜欢风筝?”夏达点点头。我再问:“为啥割断风筝线?”夏达不回答我。我再想追问,发现夏达眼睛红了,泪水慢慢溢出来。我吓得不敢再问。夏达的学习成绩不好,他倒不以为意,整天琢磨怎么弄到钱。夏山爷不大管他。听母亲与父亲说闲话,隐约说好像夏达是夏山爷从火车站捡来的。我向母亲打探:“妈,夏达是捡来的孩子吗?”母亲扬巴掌嗔道:“别出去瞎说。”天气好的时候,父亲喜欢把饭桌放在院里的桐树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饭说说笑笑。这时候,只要我往东边墙头看,在丝瓜藤和葡萄藤间,就能发现一个圆脑袋。有次我想冲圆脑袋喊:“夏达,夏达。”还未喊出声,圆脑袋就不见了。后来,我们一家人再坐在桐树下吃饭时,我不敢再扭头看东边的墙头。但我知道,那个圆脑袋一定藏在那里。我和夏达都在夏村北边的马庄学校上学,我不喜欢数学,然后不喜欢数学课,继而不喜欢数学老师。数学课的铃声响后,我把一只大个的灰褐色蛤蟆放讲台课桌斗里,把粉笔擦和粉笔也放课桌斗里,结果是教数学的女老师尖叫着跳出教室,我被父亲领回家,结结实实地挨了一顿打。我揉着被布鞋底揍肿的屁股龇牙咧嘴掉泪,夏达说:“你多么幸福啊。”我气得差点翻脸,幸好他饶了一句:“挨爸打也是一种幸福。”说完,他哭了,比挨打的我眼泪还多。春天来了,夏达又买了一只风筝。他破例让我陪他放。我们爬上高高的河堤,风里飘着桃花香。夏达让我帮他拿着风筝,他掏出钢笔,在风筝的肚子上写:爸爸,妈妈,您们在哪里啊?写完这些字,又用笔重重地描了三遍。我想问他点什么,看他眼里的目光,没敢问。风筝飞起来了,越飞越高,线轴不停地旋转,最后,线用完了。夏达从裤袋里掏出小刀,刀刃放在紧绷的线上,一拉,风筝失去了牵绊,飘得杳无影踪。夏达把线轴扔进河水里,用手抹着泪默默走,我跟在他身后,心里很难过。初中一年级刚开学,夏山爷生病了,夏达退学回家伺候夏山爷,忙活家里三亩多农田。等夏山爷病好,夏达没有回学校。夏达告诉我:“爷老了,不能再操劳了,我要养着他。”我问:“你还放筝吗?”夏达说:“放。”过了一会儿,夏达又说:“不割断线了。”那些字你还写吗?”我问。夏达点点头,不再说话,勾着头,眼泪到地上。父亲去郑州工作,我和母亲随着父亲落户在郑州。我求学,工作,日子哗啦啦地过去,很多年没有再回夏村。父亲和母亲偶尔会回趟夏村。听父亲说,夏达在镇上开了家风筝店,生意很好。听父亲说,夏达娶了西村的一个女孩。听父亲说,夏达两口子都很孝顺,夏山爷九十多岁了,身子骨硬朗着呢。(选自天池小小说2018年第1期,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交代“夏达在我眼中是与众不同的人”,点明写作对象及其给“我”的总体印象,语言简洁,呼应题目;设置悬念,引出下文。B夏达为什么放风筝?一方面他希望能够以这种方式来找回自己的父母;另一方面他希望自己能过上像风筝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C“日子哗啦啦地过去”一句运用生动的语言,既形象地写出了时间的流逝,又写出了“我”在求学、工作中的充实与忙碌。D结尾段用三个“听父亲说”,写出了夏达生活的变化及“我”对夏达的牵挂,说明“我”是从父亲那里断断续续地获得消息的。5小说以“夏达的风筝”为题,有何作用?(6分)答6小说的主人公夏达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答(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二黄旭华是谁?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国核潜艇之父”中船重工第719研究所名誉所长、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第一代潜艇总设计师。前不久,老人还荣获了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给黄旭华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一一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1988年,在完成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深潜试验和水下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后,黄旭华把这个使命般的接力棒传给了第二代核潜艇研制人员。此后的20多年里,黄旭华与核潜艇的不解之缘还在延续。这位9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每天8点半走到办公室,整理几十年工作中积累下的几堆1米多高的资料,希望把它们留给年轻一代。黄旭华少年时期曾在聿怀中学读书。2017年9月29日,聿怀中学举办建校14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黄院士携夫人精神矍铄地回到母校出席活动,寄望同学们立自强之志,迈坚实步伐,成为新一代国家栋梁。(摘编自汕头日报)材料二1958年,中国的核动力潜艇完全白手起家。核潜艇技术复杂,配套系统和设备成千上万。其中,核动力装置、艇体结构及艇型等7项难题号称“七朵金花”。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核动力潜艇艇型是“水滴型”,美国为实现水滴型构造,谨慎走了三步。中国该怎么办?黄旭华大胆提出,“必须三步并作一步走”。既然国外已成功地将水滴型艇和核动力结合,就说明这条路切实可行。一万年太久,只争朝!“我国国力薄弱,核潜艇研制时间紧迫,只能少走弯路-”纸上得来终觉浅。要使想法变成现实,除了大胆,还要苦干。通过大量的计算和反复论证,黄旭华带领同事仅用3个月就提出5个弹道导弹核潜艇艇型方案。方案一出,黄旭华又一头扎进上海交大的试验室。黄旭华至今还珍藏着一把“前进”牌算盘。在没有计算机之前,研制核潜艇的许多关键数据,就是从这把算盘上跳出来的。黄旭华说,为了保证数据准确,常常是两拔人一起算,结果一致还好,不一致两边都要重新算。除此之外,黄旭华还用最“土”的办法解决了许多尖端技术问题。核潜艇体积狭窄,而装艇设备和管线数以万计,如何知道艇体和设备的精确重量,确保重心稳定?黄旭华要求,所有设备都要过秤。在之后数年的建造过程中,大小设备件件如此、天天如此。“斤斤计较”使得排水量达4000多吨的核潜艇在下水后的试潜、定重测试值和设计值完全吻合。为了艇上千万台件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网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程复杂,牵涉面广,难度可想而知。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们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送走了一个个不眼眠之夜终于,中国的核潜艇搞出来了。(摘编自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曾拿着算盘算数据)材料三下潜的深度,决定了核潜艇能否躲过对手的监视而成功攻击目标。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长尾鲨号”核潜艇就是在深潜试验中葬身大海,艇上100多人全部遇难。1988年初,核潜艇按设计极限也要做深潜试验。试验之前,艇员心理包袱很重,为了稳定军心,黄旭华在和潜艇的官兵们开会时,大胆提出了要一同下水的决定。时年62岁的黄旭华随着核潜艇下潜至水下300米,在这一深度,一张扑克牌大小的核潜艇艇売要承受15吨的压力,黄旭华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并获得成功,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摘编自藏江江、吴夏曦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人间蒸发30年成就赫赫之功)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的颁奖词赞颂了“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深潜人生。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为第一代核潜艇研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直至耄耋之年仍延续着与核潜艇的不解之缘。B材料一写黄旭华93岁仍坚持整理几十年工作中积累下的几堆1米多高的资料,希望把它们留给年轻一代,还到校园参加活动,为了国家和地方的科技人才培养奔走操劳贡献余热。C材料二中,中国早期核潜艇科研手段一片空白。黄旭华只能带领同事拿着算盘算数据,用此手段提出了5个弹道导弹核潜艇艇型方案,原有的尖端技术问题都迎刃而解。D材料三写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长尾鲨号”在深潜试验时,下去后再没有上来,艇上人员葬身海底是证明科学研究总是存在危险的,二是为写黄旭华做铺垫。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用了比较生动的语言含蓄地使读者感受到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浑金璞玉般的品质,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情感力度。B材料二提到美国三步实现艇型水滴型构造,意在为下文衬托黄旭华提出“必须三步并作一步走”的胆识做铺垫。C这三则材料运用了引用、正侧结合、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等手法,就黄旭华的事迹做了客观、真实的报道。D材料三中,作者写到黄旭华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说明黄旭华的成就和贡献远比其他做此研究的科学家要大得多。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黄旭华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原因。(6分)( )答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上官正,字常清,开封人。少举三传,后为鄜州摄官。雍熙中,召授殿前承旨,屡遣鞫狱,迁供奉官、天雄监军。淳化中,转剑门都监。李顺之乱,分其党趋剑门,时疲兵数百人,正奋励士气以御之。会成都监军宿翰领兵投剑门,与正兵合,因迎击,大破贼数千众,斩馘殆尽。奏至,太宗嘉之,诏书奖饬,并赐袭衣、金带,超擢正为剑州刺史。数月,正被疾,请寻医,至阙。疾愈,入对,上劳问久之,复遣还任所,赐以金丹、良药、衣带、白金千两、马三匹,授以方略,令招抚残孽,慰勉之。初,川贼甚盛,朝议深以栈路为忧,正以孤军力战挫贼锋。自是阁道无壅,王师得以长驱而入。贼众三百余,败归成都,顺怒其惊众,尽斩之,然自此沮气矣。后贼既诛,余寇匿山谷,恃险结集,剽劫为患。王继恩百计召诱不至,正谕以朝廷恩信,皆相率出降。未几,加峰州团练使,为西川招安使,代王继恩。正木强好凌人自谓平贼有劳受人主知无所顾忌数面攻两川官吏之短而暴扬之众积怨怒多上章诉其不法者。太宗谓近臣日:“正直而失于谦和,每请书至,朕虽力与明辩,然众怒难犯,恐其不能自全。”乃赐手札戒谕曰:“言者,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不可不慎也。傥自恃无瑕,而好面攻人之短,岂谓喜怒不形于色耶?当以和辑远民为念,斯尽善矣。”正上表谢。真宗即位之初,广武叛卒刘盱啸聚数千辈,略汉、蜀、邛州。正领兵击败之,斩盱,平其党。迁南作坊使,赐锦袍、金带。咸平初,召还,擢拜东上阁门使。二年,出知沧州,徙高阳关副都部署。车驾北巡,以为行营先锋钤辖。寻知青州,未行,会王均叛蜀,命为峡路都钤辖,移知梓州。又多历南北数州。再表引年,授左龙武军大将军、平州防御使,分司西京。寻以本官致仕,赐全俸,仍以见缗给之。景德四年,卒年七十五。(选自宋史上官正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木强好凌人自谓平贼有劳受人主知无所顾忌数面攻两川官吏之短而暴扬之众积怨怒多上章诉其不法者B正木强好凌人自谓平贼有劳受人主知无所顾忌数面攻两川官吏之短而暴扬之众积怨怒多上章诉其不法者C正木强好凌人自谓平贼有劳受人主知无所顾忌数面攻两川官吏之短而暴扬之众积怨怒多上章诉其不法者D正木强好凌人自谓平贼有劳受人主知无所顾忌数面攻两川官吏之短而暴扬之众积怨怒多上章诉其不法者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馘,指古代战争中将士割取所杀敌人的左耳以记数献功,在本文中用来统计与敌方交战时杀死的敌人数量。B加,加官,于本职外兼领的其他官职,如汉朝的侍中、中常侍、给事中等。也指晋升官阶,如“加官晋爵”。C朕,第一人称代词,即“我”,先秦时期,是奴隶主贵族专用自称;秦统一六国之后,成为皇帝专用自称。D见缗,“见”通“现”缗,古代穿铜钱用的绳子或者钓鱼绳,旧时钱千文称一缗或一贯。“见缗”就是现钱。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官正军事才能突出。他虽是文官出身,但是在平定李顺及其余寇叛乱和刘旴叛乱的战争中,他都发挥了重要作用。B上官正深受皇帝信任。因性格倔强刚直,常有攻击他的奏章送来,太宗尽力替他辩解,并曾写亲笔信提醒他注意纠正。C上官正屡次尊享殊荣。平定李顺之乱他被赐袭衣金带,病愈之后皇帝仍赐金丹良药等给他,破刘旴后他又受赐锦袍金带。D上官正性格上瑕不掩瑜。虽然他也有不少缺点,但是他能知错就改,所以得以终其天年。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李顺之乱,分其党趋剑门,时疲兵数百人,正奋励士气以御之。(5分)译文(2)寻知青州,未行,会王均叛蜀,命为峡路都钤辖。(5分)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南朝诗,完成1415题。咏萍刘绘可怜池内萍,氛氲紫复青巧随浪开合,能逐水低平。 微根无所缀,细叶讵须茎?飘泊终难测,留连如有情。注】“氛氲”,本为烟气纷纭之貌。讵:岂,难道。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诗歌第一句“可怜”即“可爱”,在“可爱”之中,还含有几分惹人怜顾的柔弱之态。B第二句用“氛氲”来为浮萍着色,在阳光下恍若有青紫之气升腾,动静结合,把色彩写活了。C第三、四句表现了浮萍的动态之美,尽幕池萍在水中漂、立、动、静之态,表现了动人的韵致。D五、六句与全诗清淡秀蕴的基调相谐,浮萍看似“无根”,其实还是有根的,只是因为太微小。15全诗表现出了池萍的哪些特点?诗人对池萍表达了什么情感?(6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1)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重申誓言的诗句是: , 。(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 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的句子是 , 。(3)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 , 。”第卷表达题(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有人曾同我争论:中国的 是建设现代物质文明,然后才谈得上疗治文明的弊病。我只能怯生生地问道:难道几代人的灵魂寻求是 的吗?我承认我不是 ,因为我能感觉到时代的两难困境:野蛮的符咒尚未挣脱,文明的压抑 。一方画,( );另一方面,金钱力量的崛起导致精神平庸。畸形都市化堵塞了人与自然的交流,功利意识的扩张导致人与人之间真情淡薄。诉诸官能的大众消费文化泛溢,诉诸心灵的严肃文化陷入困境。娱乐性传播媒介冒充为文化主流,少有文化素养的明星冒充为文化主角,甚而获得国家精神造就奖。怕只怕文明与野蛮握手言欢,金钱与权力狼狈为奸,那才是真正的民族灾难。物质上的贫富悬殊已经有目共睹,精神上何尝不也发生着两极分化?好在一个人能否耐得贫困,自甘寂寞,总还可以为灵魂守一块家园,不致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上流离失所。认清贫困和寂寞乃是心灵高贵者在这个时代的命运,困惑中倒也生出了一些坦然。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A燃眉之急 无足轻重 理直气壮 络绎不绝B当务之急 无关大局 义正词严 络绎不绝C当务之急 无足轻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