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老区精神加快老区建设.doc_第1页
弘扬老区精神加快老区建设.doc_第2页
弘扬老区精神加快老区建设.doc_第3页
弘扬老区精神加快老区建设.doc_第4页
弘扬老区精神加快老区建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弘扬老区精神 加快老区建设xx镇镇老区建设调研报告新密市xx镇位于新密市东部10公里处,距省会郑州仅25公里,北与白寨镇接壤,东与曲梁、刘寨镇为邻,南与来集相依,西与袁庄乡、新华路交界。总面积66平方公里,可耕地46000亩,全下辖22个行政村,一个镇直居委会,210个村组,9600多户,共有人口3.9万人。西部山区占22%,中东部丘陵区占78%。全镇区面积6平方公里,城镇人口0.25万,城镇化水平32%。一、基本情况:(一)人口状况。全镇辖22个村,210个村民小组,9250户,39000多人,其中农业人口7281户,37100人。2010年人均收入9047元,财政收入5047万元。二、主要成绩(一)群众生活明显提高。1、贫困户明显减少。近年来,全镇采取先急后缓、重点倾斜和先富帮后富、党员干部帮贫困户的措施,使贫困户(低保对象)数量由827户减至现在的450户,377户实现脱贫。群众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农民打工收入明显提高。2、人均占有粮食量明显提高。去年底,我镇粮食总产量达到20085吨,人均占有粮食达到515公斤,贫困户人均占有粮食产量也由280公斤上升到410公斤,增幅31.7%。20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47元,群众生活水平有质的飞跃。(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我镇上下牢固树立“夯实农业基础,稳定粮食生产”的战略思想,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坚持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施工要求,下真功夫狠抓了“四大工程”建设:一是大兴水利工程维修加固库、塘、堰、渠100余处。二是造地工程。马沟、桥沟开垦复垦土地500余亩。三是沼气沼气、水窖示范工程。全镇20个村共修建沼气池1000多口,其中集中供气站两处,共建安全饮水工程5处,一举解决了16个村,6267户,16000多人的饮水难问题,为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打下坚实基础。四是封山有林,人工造林工程。我镇大力实施生态项目建设,抢抓秋冬春三季植树造林良机,共完成人工造林1.5万亩,退耕还林7000亩。通过大做水土文章,夯实了我镇农业基础,提高了农业整体素质。优化了农业生态环境,增强了农业抗灾能力。(三)“五网”建设稳步推进。重手加大了路网、水网、电网、信息网、通讯网“五网”建设,着力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路网方面,全镇共投资4000多万元,新修乡村公路120公里,到去年年底,全镇通公路总里程达到200多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60%以上村实现组组通,电网方面:全镇已实现村村通电、农村农网改造也已全部完成,农村电网日趋合理和规范,农民用电负担正在减轻。全镇已架设联通、移动机站八座,固定电话实现村村通,用户达到3500多部,移动电话由无到有达到17000多部,邮政事业深入全镇角角落落。(四)集镇面貌日新月异。坚持集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思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经过多年建设,岳村集镇已初具规模。目前,镇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集镇常驻人口1.5万人,街道硬化率达到90%,自来水供水率100%,绿化覆盖率达到30%。一个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新型集镇正在崛起。(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全镇已形成了以核桃、药材、禽畜养殖为主导的农业产业格局。核桃面积达到1500亩,药材种植面积800亩。大力推进规模养殖,建养殖小区一座,共有万只以上规模蛋鸡养殖场3个,百头(只)以上规模牲猪、山羊养殖场4个,四业齐举,规模化农业产业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注入新活力。(六)社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岳村镇不断加大科技培训和推广力度,科技对经济的贡献明显提高。全镇现有成人技术学校5余所,科技示范村15个,示范户800多户,科技带头人1000多人,每户已达到一个科技明白人。农民科学种田水平明显提高。同时,不断加大教育和卫生事业投入力度,新建改扩建中小学6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医疗网络建设得到加强,现有中心卫生院1所,农村合作医疗室22个。建有村级文化活动室22个,人口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三、面临的困难1基础设施仍需。村级部分医务人员的素质不高,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部分农户住房陈旧,煤矿沉陷区危房改建困难,农村四改难度大;二是旱涝保收的田地少,耕地质量差,农用水利设施严重不足,有的年久无力维修,发挥不了应有作用。3、结构调整困难多,农民收入低而不稳。 近几年,该镇运用市场机制,结合本地实际,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但成效不太明显。因资金、技术、人才、信息、观念等多种因素制约,产业基地面积小,产品加工单一,龙头企业尚未形成,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脆弱。特色产业在短期内对老区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还不具备较大的拉动作用,致使农民收入低而不稳,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十分有限。 4、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不适应现代化农业需要。目前主体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低,科技推广和应用在农村普及率低,老区群众对新品种、新技术应用普及接受能力差,相当部分劳动力甚至不懂实用技术,造成投资增加,而收入减少,造成经济损失,停留在传统的耕作方式上。5、村级负债严重,基层组织运转难。据调查统计,22个行政村全部负债,有的村高达30万元,沉重的债务使公益事业无钱办,村干部工资无钱发,出现了事难办、无人干的局面。五、几点建议1、加大投入力度,提高造血功能。国家要对老区要进行政策倾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仅老区建设项目应加大投入,还要在扶贫开发、以工代赈、财政支农资金中加大投入,把各项资金捆起来使用,重点解决基础设施,区域特色产业和农产品深化加工和培植龙头企业等带动性的项目上。要把老区建设与扶贫开发工作有区别的来对待,不能等同起来,要把老区村建设与重点村整村推进一样,从省里做出明确规定,规定老区村建设年限、资金额度、建设要达到的标准等,这样,才能使老区村建设即有压力,更有动力,尽快把老区村建设得更好。3、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科技素质。针对目前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的实际,要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要建立市、县、镇、村四级培训网络,市培训到乡镇,县培训到村,镇培训到组,村培训到户。针对当地的主要产业,级级列出培训计划,按计划培训。各级财政要拿出培训资金,确保必需费用。通过培训,达到镇有各方面的高级技术人员,村有初级技术人员,组有技术能人,户有科技明白人。4、加大招商力度,促进老区经济发展。依靠丰富的资源优势,引资金、引项目、引老板来开发,使老区乡镇尽快全部摆脱贫困。5、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基层组织稳定。市里应适当提高村级转移支付标准,特别是村级干部工资补助标准,使他们有钱办事,有能力办事,有收入愿意办事。6、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