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版高中生物第1单元遗传与变异的细胞学基础单元综合测评.docx_第1页
2016_2017版高中生物第1单元遗传与变异的细胞学基础单元综合测评.docx_第2页
2016_2017版高中生物第1单元遗传与变异的细胞学基础单元综合测评.docx_第3页
2016_2017版高中生物第1单元遗传与变异的细胞学基础单元综合测评.docx_第4页
2016_2017版高中生物第1单元遗传与变异的细胞学基础单元综合测评.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单元 遗传与变异的细胞学基础单元综合测评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6分,共72分)1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一般情况下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B一般情况下减数第二次分裂会发生着丝粒分裂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D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解析】洋葱根尖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故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答案】D2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体内的一组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图产生的子细胞一定为精细胞B图中属于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有C图示5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D该生物的体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解析】理解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图中为有丝分裂图像,为减数分裂图像,其中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像,无同源染色体;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由于该组细胞分裂图取自同一生物体,由图可知该生物为雄性,故图产生的子细胞一定为精细胞。【答案】A3某细胞位于卵巢内,其分裂过程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如下图,则错误的描述是()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第一阶段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解析】甲图染色体已经复制,1条染色体含2条单体和2个DNA;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乙图表示染色体数目减半,1条染色体含2条单体和2个DNA;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丙图表示无染色单体,1条染色体含1个DNA,即染色体还没有复制,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第一阶段,丁图染色体数目减半,无染色单体,1条染色体含1个DNA,可表示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故选D。【答案】D4图A和图B为某动物处于分裂中期的两种细胞,都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关于它们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A的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细胞中央B细胞A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C联会发生在细胞B,而不会发生在细胞AD细胞B的染色体与亲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解析】细胞A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B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所以联会发生在细胞A,而不会发生在细胞B。【答案】C5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过程中B三个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C丙细胞分裂后一定形成2个精细胞D只有甲含有同源染色体【解析】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分裂后产生的细胞可能是精细胞,也可能是第二极体;甲、乙细胞都含有同源染色体。【答案】B6(2016洛阳一模)下列哪一项不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的变化?()A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C外界不利因素可导致染色体变异D存在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核DNA分子数目之比为122的时期【解析】分清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特点是解题关键。动物细胞有中心体,在分裂过程中,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没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有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有丝分裂的前、中期和整个减数第一次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存在染色单体,此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答案】B7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二倍体草莓(2N14)幼苗若干,随机分组,每组30株,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幼芽,得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有两个B高倍镜下观察草莓茎尖细胞的临时装片,发现有的细胞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为56C秋水仙素与龙胆紫一样属于碱性染料,能对染色体着色,从而诱导染色体加倍D实验表明:用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草莓幼苗的幼芽1 d,诱导成功率最高【解析】理解实验过程和染色体加倍机理是解题关键。A选项正确: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秋水仙素的浓度和处理时间;B选项正确:二倍体草莓经秋水仙素诱导成功后,染色体加倍成28,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为56;C选项错误:秋水仙素不能对染色体着色,其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选项正确: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草莓幼苗的幼芽1 d,诱导成功率在处理的组别中最高。【答案】C8(2015浙江高考)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导学号:73730015】A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但细胞周期长短相同B同一生物各种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相同,但G1、S、G2和M期长短不同C若在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有丝分裂前期每条染色体仍含有2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同D减数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每条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的一半【解析】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且细胞周期的长短也往往不同,A项错误。同一种生物各种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也往往不同,且细胞周期中的各个时期也不会长短相同,B项错误。DNA复制发生于S期,因而在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不影响DNA的合成,细胞仍能完成一次正常的有丝分裂,经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中的相同,C项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形成的每个四分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但每条染色体上仍含有2条染色单体,D项错误。【答案】C9(2016上海高考)导致遗传物质变化的原因有很多,图中字母代表不同基因,其中变异类型和依次是()A突变和倒位B重组和倒位C重组和易位 D易位和倒位【解析】由题图可知,变异类型中a、b基因被j基因替换,变异类型为易位;变异类型中c、d、e基因发生颠倒,变异类型为倒位。【答案】D10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的结构或基因序列的变化。如图中的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模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均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B甲、乙在显微镜下均能观察到C甲属异常行为可能导致遗传病发生,乙属正常行为不会导致遗传病发生D甲属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乙属染色体易位【解析】图示甲发生了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属正常减数分裂行为;乙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间的易位,属染色体变异。【答案】D11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A三倍体、重复、三体、缺失B三倍体、缺失、三体、重复C三体、重复、三倍体、缺失D缺失、三体、重复、三倍体【解析】a图多了一条同源染色体,应称为三体;b图增加了4染色体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重复;c图为三倍体;d图少了3、4染色体片段,称为缺失。【答案】C12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中,低温处理根尖的目的是() 【导学号:73730016】A促进细胞生长B抑制DNA复制C促进染色体配对 D抑制纺锤体形成【解析】“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低温的作用与秋水仙素的作用相同,都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选D。【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2题,28分)13(15分)图中AF表示某高等动物睾丸内细胞分裂图像,G表示某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A、C图内的字母表示染色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图像DF属于_分裂;DA属于_分裂,判断的理由是_。(2)图中C细胞和A细胞依次叫做_。(3)写出由一个D细胞经C细胞形成的配子基因型_。(4)图D细胞在分裂产生配子时,A与a的分离发生在坐标图G中的_。(5)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_次,发生在_;DNA分子数目减半_次,发生在_。(6)请在坐标G中画出该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分子变化的曲线图。(7)若图中细胞是卵巢内细胞的分裂图像,则一定需要改的图是_,画出修改后的细胞图像。【解析】图中C图为同源染色体分开,A图为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且移向一极的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B图、E图为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B图中无同源染色体,F图为有丝分裂末期,G图中01为间期,12为减分裂期,25为减分裂期。初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分裂不均等。C图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一个含Ab,另一个含aB。【答案】(1)有丝减数DF中亲子代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DA中子代细胞染色体数目是亲代细胞的一半(2)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3)aB、Ab(4)12(5)1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2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6)如图(7)C图如图14(13分)四倍体大蒜比二倍体大蒜的产量高很多,为探究诱导大蒜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最佳低温,特设计如下实验。(1)实验主要材料:大蒜、培养皿、恒温箱、卡诺氏液、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显微镜、改良苯酚品红染液。(2)实验步骤:取5个培养皿,编号并分别加入纱布和适量的水。将培养皿分别放入4 、0 、_、_、_的恒温箱中1 h。_。分别取根尖_cm,放入_中固定0.51 h,然后用_冲洗2次。制作装片:解离_制片。低倍镜检测,统计_,并记录结果。(3)实验结果:染色体加倍率最高的一组为最佳低温。(4)实验分析:a设置实验步骤的目的是_。b对染色体染色还可以用_、_等。c除低温外,_也可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原理是_。【解析】(2)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诱导大蒜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最佳低温,所以温度应设置为变量,可设置4 、0 、4 、8 、12 等温度。选取根尖0.51 cm,不可过长,主要取分生区的组织细胞。将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固定,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冲洗。装片的制作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四个步骤。低温并不能使所有细胞染色体加倍,所以要统计加倍率来确定最佳低温。(4)不同温度处理是为了进行相互对照,在DNA复制时尽可能使细胞处于设定温度中,以排除其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