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种群和群落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docx_第1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种群和群落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docx_第2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种群和群落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docx_第3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种群和群落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docx_第4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种群和群落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一、选择题1对某地区引入的一种生物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见下表(单位:只)。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种群数量36723398561 521其中在2006年进行调查时,第一次捕捉并标志160只后原地释放,第二次捕捉162只,其中30只带有标志,则下列曲线中与20042006年该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最相符的是()解析:选A由表中数据计算可以得出,2006年的种群数量为16016230864只,再根据20012006年的种群数量,可以确定该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是先增大后减小。2(2017苏州一模)随着“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落实,专家预测,我国人口在未来几年会有一定的增长。下列有关“全面实施二孩”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A会使我国人口出生率显著提高而死亡率不变B对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没有影响C会使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从衰退型直接转变为增长型D有助于改善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解析:选D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后,我国人口出生率会上升,但不会显著提高,和死亡率变化无关;由于新生孩子数量增加,会改善目前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但不会使衰退型直接转变为增长型。3(2017镇江一模)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解决逐个计数的困难,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B为保证计数准确,每次取样都必须稀释C为保证酵母菌繁殖所需的氧气,培养容器必须敞开D为保证酵母菌正常生长,每隔一段时间需换一次培养液解析:选A当酵母菌数量很多时才需要稀释;实验中容器应该密闭;不需要更换培养液。4(2018盐城中学月考)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数量一定增加B出生率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C性别比例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D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解析:选D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数量一般会增加,但也会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A错误;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重要因素,B错误;性别比例只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C错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种群密度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D正确。5(2018徐州四校联考)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和种群数量增长的叙述,合理的是()A调查种群密度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B若调查鱼的种群密度时所用的渔网网眼较大,调查结果会偏高C由于环境阻力小,种群“J”型增长曲线达到K值所用时间较短D自然状态下生物种群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解析:选D 调查种群密度宜选择独生的双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A错误;调查鱼的种群密度时所用的渔网网眼较大,若调查、统计幼鱼个体数,调查结果会偏低,B错误;在理想环境下,种群“J”型增长曲线没有K值,C错误;自然状态下,受空间和资源的制约,生物种群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D正确。6图中字母表示的时刻,种群数量不为K值的是()解析:选Ca时刻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为0,此时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为K值;b时刻之前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b时刻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达到K值,超过b时刻种群数量基本不变;c时刻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长,在两线的交点处,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达到K值;随着时间增加,个体数量增加,d时刻种群数量达到最大(K值)。7(2018启东中学期初)下列曲线及K值的改变与事实不相符的叙述是()AX轴为外界蔗糖溶液浓度,Y轴为叶肉细胞渗透失水量,在b点时,用纤维素酶去除细胞壁,K值将减小BX轴为光照强度,Y轴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b点适当提高CO2至适宜浓度,K值将提高CX轴为时间,Y轴为酶促反应的生成物浓度,在b点适当添加反应物,K值将提高DX轴为时间,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b点增大环境阻力,K值将降低解析:选A 若表示叶肉细胞的失水量与外界蔗糖溶液浓度的关系,则失水量只与原生质层内外的溶液浓度差有关,与细胞壁无关;故在b点时,用纤维素酶去除细胞壁,K值不改变,A错误。在b点适当提高CO2至适宜浓度,光合作用速率增强,K值将提高,B正确。若X轴为时间,Y轴为酶促反应的生成物浓度,所以在b点适当添加反应物,K值将提高,C正确。若该曲线表示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其中b表示环境最大容纳量;当环境条件等因素改变时,K值发生变化,D正确。8(2017南通三模)巴西红耳龟是我国入侵物种之一,在其原产地由于有鹭鸶、浣熊等众多野生天敌猎取龟卵、幼龟,巴西红耳龟数量基本保持稳定。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某湖泊中巴西红耳龟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B在原产地,龟卵、幼龟被天敌猎取导致巴西红耳龟年龄组成为衰退型C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敌,巴西红耳龟在我国将一直呈“J”型增长D在巴西红耳龟种群数量达到K/2时防治,可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解析:选A巴西红耳龟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调查其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A正确;在巴西红耳龟原产地,由于有鹭鸶、浣熊等众多野生天敌猎取龟卵、幼龟,巴西红耳龟数量基本保持稳定,则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错误;一个新的物种进入某地后,起初由于环境条件较充裕,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后由于种内竞争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增加,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C错误;巴西红耳龟的防治越早越好,最迟在巴西红耳龟种群数量达到K/2之前防治,D错误。9下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第1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B第2阶段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C该种群K值为K1D第4阶段后,种群数量也可能迅速减少解析:选C由曲线斜率和基数可知,第1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由曲线斜率可知,第2阶段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该种群K值为K2;第4阶段后,由于种内斗争加剧,天敌增多等因素,种群数量可能迅速减少。10(2018徐州考前模拟)图1是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2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根据图1可知,若t0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t2时其为2NB根据图1可知, 在t1t2时间内,该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C根据图2可知,春节前后,深圳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D根据图2可知,和依次代表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解析:选B根据图1可知,若t1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为K/2,则t2时种群数量为K; 若t1时种群数量为N,则t2时其为2N,A错误。根据图1可知,在t1t2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下降,但该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B正确。春节前后,深圳城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C错误。根据图2可知,和依次代表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D错误。11(2017南通一模,多选)某科研小组调查了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对某群落中主要植物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B调查结果表明高山蒿草种群属于衰退型C随着有效洞穴密度增加小花草玉梅种群密度有增大趋势D高原鼠兔种群数量迅速增长会改变该群落的演替速度解析:选ACD动物有效洞穴密度的调查可采用样方法;本研究中调查了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与几种植物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调查高山蒿草的年龄组成,所以无法判断它是不是衰退型;从研究结果看,随着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的增大,小花草玉梅的种群密度增大。12(2018南京10月三校联考,多选)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同的种群,K值也可能不同B达到K值后种群的增长速率也可能为负值C种群增长的开始阶段不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解析:选ABD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A正确。达到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零;但若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使得种群增长速率为负值,B正确。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刚开始时种群密度较小,种群密度对种群增长的影响也较小,C错误。由于自然界中的资源和空间条件等有限,则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基本不变,呈“S”型,D正确。二、非选择题13(2018武昌调研)以下是某调查小组对某森林生态系统进行调查研究的情况,分析回答:(1)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为了统计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取样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取样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试拟定该方案大致的课题名称:_。据图可知:随样方面积的增大,_;实践证明,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m2。(2)调查小组对该生态系统的几种植物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年份植物20082009201020112012A10.09.28.06.85.5B3.02.11.10.30.1C0.30.61.11.52.3D3.02.00.400如果四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_。该入侵物种在入侵初期类似于_型增长,原因是_。解析:(1)根据图中横坐标和纵坐标,可知该课题的名称为某森林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研究。图中显示,随着样方面积的增大,起初物种数迅速增多,逐渐达到最多后保持稳定。在样方面积为S2时,可以调查到所有的物种,样方面积小于S2时,不能调查到所有的物种,样方面积为S3时,虽然也可以调查到所有的物种,但会增大调查的工作量,故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目的样方面积最好是S2。(2)入侵物种由于生存环境适宜、没有天敌等原因,其种群数量会很快增多,并对本土物种造成危害,故植物C表示入侵物种。答案:(1)某森林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研究(答出“物种数”和“样方面积/大小”的关系即可)物种数迅速增多,并逐渐达到最多后保持稳定S2(2)C“J”生存环境适宜(或资源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142014年1月,美国决定将斥资180亿美元耗时25年来防止五大湖遭到“亚洲鲤鱼”的入侵。请结合图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回答问题:(1)“亚洲鲤鱼”是美国人对青鱼、草鱼、鳙鱼、鲤鱼、鲢鱼等8种鱼的统称。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从中国进口这些鱼类,以改善生态。但随着“亚洲鲤鱼”数量的增加,“亚洲鲤鱼”已在五大湖水域出现,并危害当地的生态环境。图中曲线_符合“亚洲鲤鱼”初期疯狂增长的趋势。这充分体现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所描述的生物有_的倾向。(2)欲调查“亚洲鲤鱼”的种群数量,一般采用_法。(3)依据自然界“种群数量增长”的特点,人类进行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控制在图中_点后进行,原因是_。(4)若图中曲线可用于表示某地蟑螂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蟑螂时只采用毒饵诱杀的办法,则蟑螂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蟑螂数量的方案:_。解析:(1)“亚洲鲤鱼”被引入美国初期,这些种群疯狂蔓延,体现了生物过度繁殖的特性,此阶段的种群数量变化可看成是“J”型曲线增长,如曲线所示。(2)“亚洲鲤鱼”活动范围较大,其种群密度的调查应采用标志重捕法。(3)由于e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所以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在e点后进行。(4)有效控制有害动物数量的关键措施是增加有害动物的生存环境阻力,从而降低有害动物的环境容纳量,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答案:(1)过度繁殖(2)标志重捕(3)ee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4)增加蟑螂生存环境阻力(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考虑均可得分),使其环境容纳量降低(答案合理即可)15(2018苏州期初)今年江南初夏,雨打黄梅无日头,大量雨水泻太湖,科研人员连续对太湖某地点采集并测定水样,结果表明,无机氮浓度和无机磷浓度都明显增加。(1)水体中无机氮浓度和无机磷浓度增加会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其中磷元素进入藻类植物细胞后,以_分子的形式成为细胞膜支架的成分。磷元素还是细胞内_等化合物的组成元素。(2)对采样水中某种单细胞硅藻进行培养时,除适合的培养液和培养温度外,必须的条件是_。(3)在对某种单细胞硅藻的培养过程中,需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每天定时对其进行计数。请回答以下问题:取出的样液中需立即加入固定液,其目的是_。在培养后期计数前通常需要将样液稀释,这是因为_。如果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细胞时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统计出来的数据比实际值偏_,正确的操作应该是_。请用方框在答题卷血细胞计数室图中标出抽样计数区域。解析: (1)磷元素进入藻类植物细胞后,以磷脂分子的形式成为细胞膜支架的成分。磷元素还是细胞内ATP、DNA、RNA等化合物的组成元素。(2)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