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课外天天练26.docx_第1页
2018年高考生物课外天天练26.docx_第2页
2018年高考生物课外天天练26.docx_第3页
2018年高考生物课外天天练26.docx_第4页
2018年高考生物课外天天练26.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天天练(26)一、选择题1(2017年新课标卷,1)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答案】D基因,由图可知等位基因G、g和H、h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个细胞大小相等,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两条染色单体上有由DNA复制而来的两个相同的基因,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A正确;两个细胞大小也相等,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与A项细胞不同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的方式不同,产生了基因组成为ggHH、GGhh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B正确; 4个细胞大小相同,为4个精细胞,两两相同,C正确;虽然4个大小相同的精细胞也是两两相同,但是每个精细胞中不能出现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D错误。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都具有叶绿体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具有线粒体能进行蛋白质合成的细胞都具有核糖体能进行基因表达的细胞都具有完整的细胞核A B C D解析蓝藻无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错误。好氧性细菌无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正确。蛋白质合成一定是在核糖体中进行,正确。原核生物无完整的细胞核,也能进行基因的表达,错误。答案C3下表中动物细胞的部分结构与其功能配对错误的是()。选项细胞结构功 能A内质网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B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能发出星射线,从而牵引染色体运动C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与病菌D核仁在有丝分裂中,调节核膜的消失与重新形成解析真核细胞的核仁是rRNA合成、加工和核糖体亚单位的装配场所,而不是在有丝分裂中调节核膜的消失与重新形成,D项错误。答案D4、(2015年海南卷,9)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错误的是()A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B叶温在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C叶温为25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D叶温为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0【答案】D【解析】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A正确;分析曲线可知,叶温在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B正确;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即净光合速率,叶温为25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小于植物乙,C正确;叶温为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相等,均大于0,D错误。*下图表示云杉林被采伐开垦为农田,农田退耕后的演替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多选)()。A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重建的作用B图中的演替类型既有初生演替又有次生演替C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来越强D在该群落演替过程中,生态位重叠程度在下降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群落的演替条件,难度较小。解析农田弃耕后的演替是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来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来越弱;由于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更加明显,所以生态位重叠程度在下降。答案AD5研究某水域生态系统中藻类(假设是唯一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状况,可先把藻类从已知水体中过滤出来,测定藻类的生物量,并据此推算出该生态系统中藻类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在光照强度适宜时,可成倍提高能量流动的传递效率B藻类细胞中所含色素的种类和比例与水域深度无关C藻类固定太阳能的同时不一定都伴随物质循环发生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取决于藻类所固定的太阳能解析光照强度适宜,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但不能提高能量流动的传递效率;海水深度不同,能透过海水的光的波长不同,分布的藻类不同;藻类固定太阳能是能量流动的开始,同时把无机物制造为有机物。答案D36假设如图所示食物网中水稻固定的太阳能为N,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人类获得的能量()。等于102N大于102N小于101N大于101NA B C D解析假定把人只作为第三营养级,则其获得的能量应等于102 N;假定把人只作为第二营养级,则第二营养级的所有生物获得的能量应等于101 N,故人类获得的能量应大于102 N和小于101 N。答案B7下图为某学生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B该同学的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解离后要用清水漂洗再染色Cf步骤在临时装片上再加一块载玻片的目的是防止盖玻片滑动D换成高倍显微镜观察时首先应找出分裂中期的细胞解析题图为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操作图,其中解离后就染色是错误的;f步骤在临时装片上再加一块载玻片的目的是用拇指按压使细胞分散时,避免压破盖玻片。答案C8韩国“首席科学家”黄禹锡因发表有关人类胚胎干细胞的论文的造假行为,被处以最高处分撤销教授职务。胚胎干细胞是哺乳动物或人早期胚胎中的细胞,可以分裂、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干细胞,再进一步分化形成各种不同的组织细胞。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治疗性克隆可以克隆器官,治疗疾病B胚胎干细胞有细胞周期,神经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没有细胞周期C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白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D如果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造了某血友病女性的造血干细胞,使其凝血功能全部恢复正常。当她与正常男性结婚,婚后所生子女的表现型都正常解析通过转基因技术只改造该女性的造血干细胞,并没有改变其生殖细胞的基因,故其后代会从她那里遗传到血友病致病基因,因此有可能患病;胚胎干细胞是全能性很高的细胞,具有分裂、分化的能力,故有细胞周期;胚胎干细胞可用于治疗性克隆,用来克隆器官;细胞的分化在机体内是不可逆的,高度分化的细胞在机体内失去分裂能力,不具有细胞周期。答案D9科学研究表明生物的物种、年龄、性别、细胞核的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细胞衰老,衰老的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增殖代数会减少。有关实验过程和检测指标不严谨的是()。A分别将老鼠、鸡、人和龟的体细胞在体外培养,对比物种寿命和细胞分裂的次数B在相同的条件下,体外分别培养胎儿、中年和老年人的肺成纤维细胞,统计细胞增殖代数C将老年男性体细胞和年轻女性体细胞混合培养,对比年龄、性别和细胞分裂的次数D将年轻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的完整体细胞融合,另将老年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完整体细胞融合,分别在体外培养,统计细胞增殖代数命题意图以细胞衰老为题材,对实验设计方案进行评价。解析C项中实验设计不严谨,应增加对照组。答案C二、非选择题1、如图甲所示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乙所示为出入方式与浓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1)A代表_分子;B代表_;D代表_。(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膜。(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_。(4)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它们可用图乙中的表示的是_,可用图乙中表示的为ae中的_。(5)维生素D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应是图中编号_;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6)物质通过细胞膜与膜的流动性有密切关系,为了探究温度对膜的流动性的影响,有人做了下述实验: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剂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让两个细胞在37 条件下融合并培养,40 min后,融合的细胞膜上红色和绿色的荧光均匀相间分布。有人认为该实验不够严密,其原因是缺少_实验。本实验可以通过在相同时间、不同温度下培养后,观察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情况来判断实验结果,还可以通过比较_来判断实验结果。该实验最可能得出的结论是_。解析(1)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组成,细胞膜表面还有链状的多糖分子,能与蛋白质结合成为糖蛋白,也可和脂质分子结合成糖脂。(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最重要的特性是选择透过性。(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厚度变小,说明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分子均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种现象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4)ae五个过程中,b、c、d穿膜无需细胞供能,故是被动运输,它们的运输动力完全依赖于膜内外该物质的浓度梯度,但协助扩散还受细胞膜上载体数量的限制,而ae中的a、e两种方式需载体且需消耗能量,其运输方式应属主动运输,即已摆脱浓度制约,甚至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但由于载体的饱和,在达一定程度后,也将不再继续转运。(5)维生素D为脂溶性物质,穿膜运输应为自由扩散,所以选b,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主动运输,所以选a。(6)实验缺乏对照,应增设不同温度处理,通过观察红色和绿色的荧光在细胞膜上均匀分布所需时间长短来比较。答案(1)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多糖(2)选择透过性(3)流动性(4)b、c、dba、e(5)ba(6)对照红色和绿色荧光在细胞膜上均匀分布所需时间的长短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细胞膜的流动性加快2、图1表示一个人工白杨树林的中层食物网简图。苔类与物种C、G和I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物种A、E和F则在白杨树林中部来回飞动寻找食物。(1)图1中共有_条食物链,次级消费者是_;两者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是_。(2)如果因某种原因,物种E突然大量减少,而较长时间内发现A的数量无明显变化,这是因为_。(3)物种A的食物中各种类所占的比例如图2所示。若除去全部物种A一年后,与对照地区相比,该处种类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_将成为优势种,而物种E和F数量大为减少的原因是_。解析(1)分析图1知,图中共有7条食物链,苔类为第一营养级的有2条,白杨树为第一营养级的有5条,次级消费者有I、D、A,其中A与D有共同的食物G和C,且D是A的猎物,因此,两者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2)由于有C、F、G等多种动物与E处于同一营养级,当除去E时,E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可由同营养级的多种生物代替,因则A的数量基本不受影响。(3)分析图2知,除去A,C将大量繁殖,数量增加,会成为优势种。E和F数量急剧减少,可能的原因是:C大量繁殖,占据了白杨树中层树枝的表面,使苔类不能生长,物种E和F因失去食物而数量减少。答案(1)7I、D、AA和D(2)E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可由同营养级的多种生物代替(3)CC大量繁殖,占据了白杨树中层树枝的表面,使苔类不能生长,物种E和F因失去食物而数量减少得分要诀本题考查的知识比较基础,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解题时要逐项分析,尽量与教材相联系,做出准确判断。复习时,要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对比分析,如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对比分析,一个食物网中相关角色的比较分析,各营养级能量多少的比较,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的分析比较及其联系等。3、(2017年江苏卷,30)某研究小组以同一品种芹菜根尖和花粉母细胞为材料,开展芹菜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图1、图2是从两种材料的30个显微图像中选出的两个典型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剪取的芹菜幼根置于2 mmol/L的8-羟基喹啉溶液中处理,以提高根尖细胞中有丝分裂的_期细胞的比例,便于染色体观察、计数。(2)实验中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分别处理根尖、花粉母细胞,目的是_。再用低浓度的KCl处理一段时间,使细胞适度膨胀,便于细胞内的_更好地分散,但处理时间不能过长,以防细胞_。(3)图1是_细胞的染色体,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4)分析根尖细胞染色体核型时,需将图像中的_进行人工配对;根据图1、图2能确定该品种细胞中未发生的变异类型有_ (填下列序号)。基因突变 单体 基因重组 三体【答案】(1)中 (2)去除细胞壁(使细胞分离)染色体吸水涨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