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经济法教师实践能力的自我修炼.doc_第1页
论高校经济法教师实践能力的自我修炼.doc_第2页
论高校经济法教师实践能力的自我修炼.doc_第3页
论高校经济法教师实践能力的自我修炼.doc_第4页
论高校经济法教师实践能力的自我修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高校经济法教师实践能力的自我修炼-高等教育学论文论高校经济法教师实践能力的自我修炼 收稿日期:20131112 作者简介:郑敏,女,硕士,湖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经济法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论高校经济法教师实践能力的自我修炼 郑敏 (湖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咸宁437100) 摘要:经济法教师在实践能力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鉴于教师实践能力对教学以及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文章主要从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实践性知识、实务经验构成等方面来论述教师的自我修炼,以提高其自身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经济法教师;实践能力;自我修炼 中图分类号:C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87(2014)03006303 经济法课程设置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培养法律意识和提高法治观念的基础上,能够从法律的角度正确分析和处理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它的着眼点在于实用。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需要教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实践性教学能力,因为没有实践能力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的学生。然而,由于我国教师对实践性教学存在认识与理解上的不足,加之受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或传统习惯的束缚,多数经济法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有所欠缺,实践性教学没有达到它应有的效果。 一、影响经济法教师实践能力的因素分析 (一)对实践性教学认识不足 我国高校教师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高学历带来的优越感,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可以说是从天之骄子到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优越感使得他们对实践活动不屑一顾;二是教师岗位的“金饭碗”,高校教师虽然实行“合同聘任制”,在合同期内只要不出重大教学事故或违法行为,合同自动续签,教师职业实质是“终身制”,因而部分教师没有危机感,安于现状,敬业精神差,新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没有树立起来,对实践性课程改革不重视,满足于“满堂灌”等老一套教学方式;第三,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和职称评审注重的是量化的科研成果和学历,这必然导致教师只关注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而忽视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某些政策不能满足教学实践性要求 教师的专业知识应包括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高校经济法教师的主要来源是法学专业的毕业生,这些教师虽具有较高的学历,受到法律系统知识训练,理论知识较为完备,但实践性知识却缺乏。过去曾有一段时间,部分教师因兼职律师而实践经验丰富,而其他教师因学校明确禁止兼职而失去了接触法律实务的机会。这些教师即便持有相关行业资格证书如律师资格证也只是一纸证书,实践知识得不到积累,进而设计实践教学流程不合理,阻碍了实践性教学功能的发挥。另一部分教师在校期间并非主修法学专业,而是由经济和管理等专业转为学习和研究经济法,这部分教师并不具备系统的法律知识,法律实务也不详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引入的案例大多只是停留在“举例”层面,主要是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提供相关的经典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其特征是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没有深入的法理分析,不能实现学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目的,致使经济法的教学结果不尽人意。 (三)课程结构不能满足实践性要求 在高校除法律专业外,像国际商务、工商管理、经济学等专业对经济法课程在课时上设置都比较少,从教学时间和实践准备工作等方面来说,教师不愿意因为实践教学而导致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有的甚至为完成理论知识教学而侵占了实践教学课时,致使大多数的实践性教学都流于形式。 二、教师实践能力自我修炼的途径 (一)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自觉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首先必须解决“为谁而教”这一核心问题。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是对教师职业性质和身份的一种定位。即无论教师在高校地位有多高,职称有多高,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教育学生是自己的根本任务。其次,要努力解决“怎样教好”这一教学的实际性问题。如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高校和专业教师重点要关注的问题。只有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才能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必须确立自身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不能将教学工作仅仅视为“生存的工具”,不能因为实践教学会产生很多困难和麻烦,就避而弃之或流于形式。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社会对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更高了,单位的招聘制度已不再拘泥于“高学历”,而是注重于动手能力和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教师的角色必须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成为策划师、引路人、解惑者和指导者,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1 (二)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实践能力 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既有精深的专门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具有教学所需要的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对法律问题不能单纯是法学知识的讲授,而要结合本专业其他课程或跨学科进行引导学习,如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谈公司治理、法律制度,从法律视角谈经济学或行业竞争等问题,这样才能很好地将经济法律与其他课程相衔接,这些都需要教师有广博的学术视野,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而教师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寻找学习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目前,高校有多种学习活动可以参与,如常规培训和专题培训,轮流脱产带薪培训和业余远程自修培训,还有进名校研修、合作培训等。2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运用理论指导教学,更好地提高对实践教学工作的统领能力。 (三)增加法律实务和经济实务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克兰迪宁在知识与课程开发:教师教育的新图景中提出了两个概念:“给老师的知识”和“教师知识”。“给老师的知识”是学科知识或专业知识,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承;“教师知识”是根植其教学工作和生活经验,通过工作和生活的经验积累获得的知识形式,尤其是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个人知识在工作环境和生活中建构而生成的,而且是通常被教师教育工作者忽略的,但却重要的一类知识。3经济法作为应用很强的课程,教师既要熟悉法律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有法律实务和经济实务方面的知识。而“实务知识”究竟从何而来? 首先,通过校外实习基地或校外兼职等增加实践经验。校外实习基地是学校的联系单位,教师应主动参与实习基地的相关业务活动,如合作课题调研、提供法律咨询等,可以及时了解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业务流程和发展动向,增加实务知识。至于校外兼职只有不耽误正常的教育教学,不违反相关的法律、政策,短期兼职应该是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对于这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的“教师兼职”,学校应该予以批准。但兼职行业要结合本专业和课程,围绕“综合能力”的训练来定位。经济法教师可以选择去企业、校外实基习地或律师事务所实践,真实了解企业的运作、管理、财务等方面情况。通过到企业的实际操作可以丰富课堂实践教学中关于企业运作和管理的细节性知识,从而提高其实践性;通过到律师事务所实践,具体接触经济案件、法院开庭审理等各个环节和程序,从实践中获取具体案例的第一手资料,对比法律的规定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如公司治理中存在的侵害中小股东权益问题,公司法、证券法对其保护现状,还存在着哪些侵害行为,立法中哪些没有涉及到等等。教师通过亲身体验对所研究的领域形成自己的思考和研究成果,并运用在实践性教学中,将学科知识与实践中工作场景演练结合起来,贯彻教学过程始终,指导学生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收集信息、筛选素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也为教师授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其次,虚心向同行专家和自己的学生学习。高校经常会聘请企业或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到学校进行专业讲座,教师可以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丰富专业知识,掌握学科新情况,分析与解决新问题;深入同行教师的课堂听课,学习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观摩他们对学生学习的指导,特别是要学习他们实践教学的经验,完善自身的教学;走进学生,聆听学生对课程要求和学习经济法存在的困惑,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着力解决他们在实践性教学方面的需求。 第三,广泛搜集案例,大力开展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对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教师要提高案例设计能力。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在充分考虑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情况下,收集与设计实践性教学案例。如引用优秀成果、司法实践案例以及法制、经济节目等作为案例,可以提高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师独立完成这些案例的收集整理制作工作,能加强对经济法内容重、难点的把握,更好理清经济法课程中的整体线路。教师要提高案例教学的组织能力。主要通过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演绎案例中真实场景,让学生发表见解,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教师及时点评、归纳、总结,如果教师对课堂组织不当,案例教学也不会产生良好效果。教师要提高交往能力。主要体现为师生交往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信息交流能力等多个方面,改变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 笔者总结多年经济法教学工作,认为实践教学能力的好坏关键是教师自身,教师必须认识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克服个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