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毕世祥事迹心得体会汇编1.doc_第1页
学习毕世祥事迹心得体会汇编1.doc_第2页
学习毕世祥事迹心得体会汇编1.doc_第3页
学习毕世祥事迹心得体会汇编1.doc_第4页
学习毕世祥事迹心得体会汇编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世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一个魁梧的康巴汉子,倒在了4000多米的皑皑雪山下;一颗深沉的赤子之魂,永远留在了藏区人民群众心中,留在了他所翻越过的每一座大山的深处。毕世祥,这个很普通的名字,随着那一起无情的车祸,无情地消失在藏区人民的视线里,而他所留下的点点滴滴,却在更多人的心中久久萦回。他没有干过惊天动地的伟绩,可每一件小事都是百姓的迫切之需;他没有无比显赫的官职,可在百姓心中他却重如泰山;他没有留下什么遗产,可他留下的精神却足以让一代人感动。翻越高山,为心底那份热爱。毕世祥每年基本上有200天以上在基层或在去基层的路上,每年行程超过8万公里,深入全州18个县325个乡镇,面对面与群众交流。也就是说,几乎每个工作日,他都“泡”在基层,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这个高大的男子,有着一颗博大的胸怀,怀里揣着大山,揣着大山里的一草一木,揣着大山里无数百姓的冷暖饥寒。只因为有着这份深沉的爱,他起早贪黑、夜以继日地行走着、询问着、调查着、思考着、行动着,直到这一切都转化为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幸福。可到了这一刻,他的脚步又迈向了另一座需要他的大山。就这样,他走遍了甘孜州的山山水水、村村落落,用无数的脚步走出了一条走进群众心中的路。走出大山,让生活更加美好。大山深处的美,就像藏在果壳里的珍馐,而有了毕世祥的积极推动,世人才得以共享。海螺沟、稻城亚丁让多少人留恋忘返;俄色茶、牦牛肉让多少吃货大饱口福;独特神奇的藏族文化出国演出,让多少人在惊艳的同时也拉近了民族的距离。他一趟趟地走进大山,又一次次把大山深处的世界展现给外界,一来一往中,山里的人民的生活更富裕了,而山外的人民的精神生活也更丰富了。而他呢,只是在大家的微笑满足着继续着自己那平凡的坚守。严父爱子,靠自己才算本事。毕世祥留给藏区人民的回忆太多,留给儿子的却是“靠自己才算本事”的励志格言。而在触龙说赵太后中,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毕世祥也在为其子计深远,他这句话很质朴却饱含着父亲对儿子的深意。一个手握权利的父亲以自己的言行教育子女要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在这样家风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不管将来身居何位,他定会公私分明、不贪不占,定会清正严明、廉洁奉公。这样的领导干部也让无数“草根”们再一次相信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作为一名80后的年轻基层共产党员,我们要有毕世祥一样大山般博大的胸怀,要拥有一颗慈悲的心,要有挥洒青春、创造梦想的决心,要有勤学善思、不断提高的习惯,要有不怕困难、不惧艰辛的毅力,要有想干事、敢干事的魄力,自觉主动到急难险重岗位接受磨练。在奋斗的崎岖不平的路上,年轻的眼眸里要时刻装着梦和思想,昂首挺胸朝前走,让每一个脚印都坚实而有力量。同时,也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留下乐观的笑容和美好的品质,以自己的言行举止传递世间的真善美。党员干部学习毕世祥同志事迹心得体2月16日上午9时50分,甘孜州委常委、宣传部长毕世祥等3人从康定前往新龙县开展群众工作,在翻越国道318线康定县境内海拔4412米的高尔寺山时,因大雪道路结冰严重,发生事故,毕世祥同志因公殉职,另两名工作人员不同程度受伤。今日7时30分,毕世祥同志追悼会及遗体告别仪式将在康定殡仪馆举行。(12月19日四川在线)四川甘孜州因一曲康定情歌而名扬海内外,如今党的好干部毕世祥用他的生命为这座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大地增添了光辉,添加了注脚生命不息为民服务不止。就在全国上下掀起学习兰辉的热潮的时候,毕世祥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兰辉精神,是巴蜀大地上又一个“兰辉”。笔者认为,无论兰辉还是毕世祥,其光辉形象集中在一点,就是在于走“为民路”,这个“为民路”就是党践行群众路线,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毕世祥的“为民路”体现在把群众捧在手上。时任甘孜副州长的毕世祥,正好对口联系石渠县。石渠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文晓军告诉成都商报记者,震后救援到灾后重建,“一年左右,毕世祥到过石渠17次!”“灾后不少地方道路不通,车辆无法到达,只能徒步。有时早晨匆匆吃点早饭,离开县城,要到晚上才吃得上第二顿饭。”我们党是靠形象赢得群众信赖,习近平同志曾经说过,做好群众工作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大量鲜活的实力表明,毕世祥始终把人民群众当亲人,真心实意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做百姓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毕世祥的“为民路”体现在把责任放在肩上。对党员干部来说,责任是一种职责,一种义务,一种使命。毕世祥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他是儿子、是丈夫、是父亲然而,在家和百姓之间,最终,他把更多的爱献给了百姓。有一次路过丹巴县毕世祥的家时,他看见母亲和妹妹就在门口,就下车握着他母亲的手,说了几句话就上车了,连家门都没有入。他始终对工作充满激情,正如他的同事张建国在笔记中这样写道,“年三十,三天三夜的战斗,毕州(毕世祥)看起来好疲惫,他要求继续保持战斗精神。”什么是当代好干部最大的追求?毕世祥同志的光辉事迹和崇高精神已经作出了最响亮的回答。正是他这种对党和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他才有干不完的事,使不完的劲。学习毕世祥精神心得体会风雪无情夺战友,天地同悲送忠魂。19日上午,因公殉职的甘孜州委常委、宣传部长毕世祥同志追悼会在康定举行。中央、省、甘孜州等相关领导向毕世祥同志送来花圈。 毕世祥是从康定前往新龙县开展群众工作,在翻越国道318线康定县境内海拔4412米的高尔寺山时,因大雪道路结冰严重,发生事故而因公殉职的。毕世祥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典范,他用生命证明了自己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作为每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以毕世祥同志为榜样,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勇气和信心,薪火接力,前赴后继,以饱满的激情和顽强的斗志投身到推进四川“两个跨越”的实践中。 笔者为毕世祥的精神深深感动:毕世祥同志走了,走的太突然了,但他一心为民、一心踏踏实实工作让后人铭记心里。他和兰辉一样,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热爱的地方。他一生勤勤恳恳,一心为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无私的情怀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认认真真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的要求,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崇高品德和高尚情怀,为广大党员干部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古人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毕世祥同志是在走基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工作一线因公殉职的,是为人们利益而死,虽已离去,但却很光荣。这两天可以说,有关毕世祥的新闻在网上各大网站纷纷报道,我想,除了缅怀这位人民好干部外,毕世祥同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还需流传下去,广大党员干部要把这种爱岗敬业、一心为民的精神发扬光大,以好干部毕世祥同志为学习的榜样,继续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