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交通工具轻量化新材料产业园”研究报告.doc_第1页
关于建设“##交通工具轻量化新材料产业园”研究报告.doc_第2页
关于建设“##交通工具轻量化新材料产业园”研究报告.doc_第3页
关于建设“##交通工具轻量化新材料产业园”研究报告.doc_第4页
关于建设“##交通工具轻量化新材料产业园”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建设“#交通工具轻量化新材料产业园”研究报告近年来,西夏墅镇依托宏发纵横、大利节能等骨干企业,围绕运用碳纤维、玻璃纤维等原料,经编织技术再加工,初步形成了应用于能源、航空、汽车、造船、国防工业、基础设施、电子、建筑、化工等领域内的中间产品,而且已形成一定规模,在国内行业中具有较高水平。下一步,该镇建议,区委、区政府在既有产业基础上,围绕国家产业政策所鼓励、扶持的交通工具轻量化新材料产业(以下简称交通新材料),大力支持西夏墅镇全面延伸、完善交通新材料产业链,建设区级乃至市级、省级的#交通新材料产业园。一、国内外交通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和国家产业政策(一)国内外碳纤维新材料产业现状1、全球碳纤维市场现状分析碳纤维属于国际上对中国技术封锁的战略性新材料产业,除了航空航天领域要应用外,汽车、风力涡轮叶片及压力容器等市场对碳纤维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2014年全球碳纤维产能约为14.3万吨。国际碳纤维市场依然为日、美所垄断,目前在碳纤维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主要为日本的三菱丽阳、东丽公司以及帝人公司,这三家基本垄断了全球60% 的碳纤维供应。近期,宝马汽车公司( BMW) 与汽车碳纤维生产商SGL 计划投资逾1亿欧元,将合作生产的碳纤维产量从每年3000 吨提高到6000 吨,用来满足不断增长的宝马i系列电动汽车的市场需求,并同时应用在2015年年底上市的新宝马7系车。2、中国碳纤维市场现状分析我国碳纤维产业规模尚小,2007到2014年累计生产碳纤维1.23万吨,从原丝、碳纤维、中间材料至复合材料的全套产业链构建尚不成熟,在产业规模上有一定优势的企业有威海拓展、中复神鹰、江苏恒神、中油吉化、蓝星、山西钢科、中简科技、河南永煤、吉林炭素等。但国内碳纤维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仅就新能源汽车而言,假设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2万辆,目前每辆车约150公斤碳纤维复合材料,即需要18万吨复合材料。此外,海洋防腐领域是具备卓越耐腐蚀性的碳纤维材料的又一潜在市场,我国C919为代表的大型飞机、高速铁路火车以及先进制造领域也在进行复合材料化应用。 (二)国内外玻璃纤维新材料产业现状玻纤产品已在世界各国的交通、建筑、电子电气、消费品、风能发电、航天航空等领域广受应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第一大玻纤生产大国,然而绝对不是技术强国。玻纤行业高端技术的引进、吸收特别是自主研发成果,依然是摆在研发机构和企业面前的首要课题。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特别是消费领域的快速增长,必将带动玻璃纤维消费需求的增加,中国玻纤业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三)中国交通新材料产业政策现状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支持企业提高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交通新材料行业中长期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国务院在中国制造2025 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尤其提出要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轻量化材料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在国家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新材料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中的碳材料包括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和前沿新材料。规划同时还提出产业发展方式为“促进新材料产业有序、集聚、快速发展”;“打造一批新材料小巨人企业;鼓励建立以优势企业为龙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核心企业的产业联盟”;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纲要(20092012年)提出,要大力发展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基于高性能碳纤维、特种玻璃纤维、芳纶和高性能陶瓷纤维等制备技术;重点突破纤维增强聚合物力学性能的关键技术、快速制备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技术;重点培育玻纤增强热塑性片材、纤维增强片状模塑料等技术。大力发展风电、汽车、火车、飞机等设备用复合材料和产业链。二、建设#交通新材料产业园的必要性当前,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和主要推动力,因此建设#交通新材料产业园尤有必要。一是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要求。新常态的“新”,关键应在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面对生产方式、产业组织、商业模式等全方位的创新,新兴经济体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挑战大于机遇。从我区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工程机械、化工、房地产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持续低迷,给全区经济转型升级带来巨大压力,而生命健康、通用航空、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正在逐步挑起大梁。产业形态较为丰富,是一个地区在新常态下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单一的产业结构则往往会给一个地区经济带来困难,典型的如山西的煤炭产业,河北的钢铁产业,东三省的重化工业。因此,积极探索、战略性布局包括交通新材料产业在内的一些新兴产业,是一个地区经济保持健康发展的必要方式。二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以车身轻量化为突破口,打造汽车制造2025的核心竞争力,是促进中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从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看,近几年国际上非常重视汽车用复合材料零部件的设计和生产,宝马公司将碳纤维复合材料用于整车车身的制造,两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I3、I8电动汽车已经面世。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刚度大、材料性能设计性佳等一系列优点,因此碳纤维、玻璃纤维等增强材料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已成为替代传统车身制造材料的一种必然选择。在中国制造2025大背景下,建设交通新材料产业园,大力发展交通新材料产业,不仅是#高新区打造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摆脱汽摩配低端产业形象的突破口,也是#“智造名城”建设迈出的坚实步伐,更是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积极探索。西夏墅以宏发纵横为龙头的交通工具轻量化新材料企业,积极向上对接整机厂、汽车设计等上游渠道,向下推动交通工具轻量化新材料车身、部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已处于产业发展前沿,也为该产业在西夏墅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做强经济增长新引擎的根本举措。“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全球酝酿,由此催生出的新材料技术、新制造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将深刻改变全球工业经济和高端制造业分布格局,将对汽车、轨道交通、航空和船舶等四大交通运输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近年来,中国交通运输产业发展迅猛,特别是汽车、高铁、地铁车辆的需求不断增强,通用航空、私人游艇市场也前景广阔。如何顺应全球交通运输工具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发展的战略趋势,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有一席地位、分一杯羹?加快发展交通新材料产业,形成政府引导支持、企业主体支撑、研发创新机构聚集的专题产业园区,是我区积极抢占汽车、轨道交通等制造业市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可持续增长力的重要手段。三、建设#交通新材料产业园的可行性依托目前骨干企业较为集聚的西夏墅镇来建设区级乃至市级、省级的交通新材料产业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一)区位优势明显西夏墅镇位于#市西北部,区域位置优越,北邻国家一类开放口岸长江#港,即将拓宽的新孟河可建设大型内河港,京沪高铁#站、沪宁高速罗墅湾出口和#国际机场近在咫尺,西连丹阳市,S239、122、338穿境而过,地理环境相宜,水陆空交通便捷。(二)园区相对成熟西夏墅镇已建有4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建有污水处理厂、热能厂、工业水厂等较为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园区道路、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备,聚集了近千家企业,是全区为数不多的较成熟的镇级工业园区。在基本没有市、区级公共资源配套的情况下,努力建设园区,发展特色产业,四至范围清楚,特色产业清晰,一批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产业重要支撑,形成了新材料和刀工具两大特色产业。(三)产业基础扎实西夏墅镇新材料产业主要包括交通新材料、研磨新材料、涂覆新材料、建筑新材料、医用新材料、深冷绝热新材料等,目前拥有各类新材料企业30余家,销售和纳税总量占全镇的30%以上,企业从业人员超5000人。西夏墅镇目前有多家交通新材料生产企业,主营产品大多与汽车相关,从汽车车身来讲,有玻璃纤维、碳纤维经编等复合材料和涂覆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从汽车内装来说,有汽车PU内饰件、深冷液体(液氧、液氢、液化天然气及液氦、液氩、液氮等)储运容器和低温管道绝热材料的生产制造。从新材料的种类划分来看,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不锈钢新材、钛合金材料的生产制造都有涉及,从客户方向来分析,不乏美国通用(GE)、中国中铁、一汽、海马、比亚迪、吉利、奇瑞和黄海客车等国际国内一些大牌汽车和轨道交通制造商。四、建设#交通新材料产业园的实践性交通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是新兴产业,电动新能源交通工具技术不断成熟,对交通工具轻量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2014年汽车年产2372万辆、但千人汽车保有量仍然偏低,交通新材料在汽车领域的需求量十分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西夏墅镇依托宏发纵横等一批民营企业在交通新材料领域的技术优势和产业布局,顺势而为推动交通新材料在整车配套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将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一)目标与定位发展目标:建设以交通新材料产业为龙头,其他新材料产业为补充的专题园区。支持宏发纵横积极对接整机厂、汽车设计公司,推动交通新材料车身、部件产业化,争取在西夏墅形成较完整的交通新材料产业链,加大项目招引力度,集聚上、下游企业入驻。今后一段时期,园区争取聚集100家以上新材料企业,宏发纵横公司力争五年内年产值超50亿元,力争到“十三五”末,形成占地约3000亩,销售规模超百亿元的专题园区,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具有较高知名度、影响力的交通新材料产业基地。发展定位:抢抓国家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打造交通工具新材料产业集聚区。立足全区产业布局,争取把西夏墅镇交通新材料产业发展成为全区新材料产业的重要一翼,与滨开区化工新材料产业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使全区新材料产业连线成片,为全区新材料产业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二)发展思路西夏墅镇将按照“引、育、腾、升”思路积极发展交通新材料产业,一是筑巢“引”凤,引进一批具有示范引领、行业领军的新材料上下游企业及配套企业,实现产业集聚,扩大规模总量;二是重点培“育”,支持以宏发纵横、大利节能等为龙头的新材料企业发展,延伸、拓展产业链条,实现规模扩张;三是拆迁“腾”地,借力孟河拓浚工程、S122以南沿线拆迁、园区拆迁等工作,腾出发展土地;四是转型“升”级,通过科技研发、标准制定、公司上市等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增强发展后劲。(三)工作举措1.瞄准一流目标,做优做好规划初步规划占地约3000亩的交通新材料产业园区,分两期建设:一期地块规划东至S239,西至金山路,南至申江路,北至S122,包括宏发纵横新厂区及周边地块,占地约1550亩;二期地块规划东至银山路,西至浦河,南至微山湖路,北至申江路地块,占地约1250亩。通过科学规划,将园区地块划分为生产制造、物流仓储、科技研发、生活配套等功能模块,打造完整的园区生态系统。2围绕发展重点,做大做强产业一是培育行业龙头。壮大宏发纵横综合实力。2015年宏发纵横投资8000万元,利用新厂区220亩土地,开展交通工具轻量化复合材料项目。目前,已建成3万中试及生产厂房,自主研发了具有完整知识产权的多轴向高速经编机、碳纤维高速经编机,从德国购置了国际一流的工业化喷洒定型装置。预计12月底前可完成设备调试,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1000吨碳纤维预定型增强材料、3万吨碳/玻混编预定型增强材料生产能力,投产后可新增年销售收入6亿元,利税7000万元。未来3年,新厂区将全面投产,致力于规模化生产碳纤维和玻璃纤维混编材料,推动实现年销售30亿元,同时加快汽车车身轻量化部件的研发速度,与国内车企联动,争取将产品纳入新能源汽车车身部件采购目录。5年内,形成国产汽车车身新材料部件规模化制造能力,抢抓202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预计达500万辆的历史机遇,争取实现年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同时,培育10家以上配套型骨干企业,实现产业链稳步健康发展。二是发展重点项目。推进宏发纵横发展三项重点项目:一是发展碳纤维高速经编机、碳纤维高效整经机、碳纤维模压快速成型等配套国产装备。为以碳纤维为代表的新型纤维复合材料低成本、工业化生产提供基础装备,促进轻量化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机械化、持续化、批量化稳定生产,提高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带动碳纤维在汽车工业等领域的应用。二是实施“高性能碳纤维预定型织物工业化制备”项目。开展碳纤维预定型工业化制备技术研究,研制国产主要生产装备,建立碳纤维预定型织物工业化生产线,提升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开发碳纤维和玻璃纤维预定型织物在汽车工业开展示范化应用。三是开展“交通工具模块轻量化复合材料”项目。采用高性能纤维混编预定型增强材料和液体成型工艺,开发模块轻量化新能源乘用车部件,实现在公交、大巴车示范应用。目前,宏发纵横已与北航及#汽车制造商合作,成功开发了6.2米轻量化复合材料大巴(传统6.2米大巴5.9吨,该车3.54吨,减重近40%。在车身刚度、安全性、耐用性、制造成本等方面较传统大巴也有较大优势),并已在“2015上海国际复合材料展”上亮相,现样车已进入路试阶段。明年上半年争取利用该研发成果,推进汽车轻量化部件工业化生产。三是推动链式发展。为进一步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宏发纵横计划2016年投入1亿元,形成年30万辆新能源车用配套复合材料件的生产能力。面向应用需求,将积极引进整车设计公司、团队,建立“材料制备整车设计汽车制造商”上下游联盟机制,加快关键技术协同攻关,构筑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能力。争取5年内,在上游原材料生产企业、下游成品制造企业正式投产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产业链,以宏发纵横裂变式扩张带动产业链倍增式发展。同时,引进物流仓储、贸易代理等配套企业,打通产品流通中间环节。针对交通工具轻量化和新能源汽车发展对材料体系的要求,攻克树脂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件制备等关键技术,开发工业化生产国产装备,形成“碳纤维-预成型体-配套树脂体系-热塑/热固复合材料典型应用”完整的产业链,建立完整的材料体系,加快发展轻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高速列车、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应用。四是形成产业集聚。发起设立交通新材料产业发展基金,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上、下游企业集聚。支持新材料协会帮助开展产业招商,组织开展行业发展论坛和会展,更好地整合全区上、下游企业资源,推进行业企业通力合作、共同发展。园区积极推进产业发展,对交通新材料产业进行全面调查研究,依托宏发纵横创建的江苏省新型轻量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工程中心,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为企业提供信息和研究成果。同时,做好行业联盟,抢夺标准制定。通过联盟的形式实现技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对关键问题进行战略性、前瞻性的部署与实施,促进交通新材料技术研发成果产业转化。五是注重科技创新。针对交通工具轻量化和新能源汽车发展对材料体系的要求,以江苏省新型轻量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工程中心为核心,以研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产碳纤维织物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为突破口,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发展交通工具轻量化自主化重大关键技术,形成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申请和授权专利约20件),充分利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工业大学、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等高校及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在交通新材料技术开发上的技术积累,积极对接科研项目,提升交通新材料及高端国产化装备行业工程化研究开发的能力和水平,搭建产业和科研的桥梁,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核心竞争力提高,为交通新材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科研基础。3紧盯重大项目,狠抓招商引资根据西夏墅镇园区发展实际,加大重大项目招引力度,紧盯目标,细化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项目落地。一是利用平台优势招商引资。以交通新材料产业园为平台,积极对接国家、省、市发展战略,对上争取各类优惠政策,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捕捉企业重大项目发展契机,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西夏墅镇,形成产业集群,提高本地产业能级水平。二是借助资源以商引商。积极与重点企业上下游合作商开展对接洽谈,紧抓发展契机,多方位抢抓项目资源,选优选好发展项目,力促项目成功落户。三是利用第三方招引项目。紧密联系商会、协会、专业咨询公司、事务所等社会组织和机构,抓住媒体推介、展会论坛等宣传推介机会,调动各方积极性,调配各方资源,丰富项目储备。4注重产城融合,建设新型园区以产城融合为依托,借建设园区之机,不断加快基础建设,继续完善配套设施。一是重视基础设施投入。在原有污水处理厂、热能厂、工业水厂等较为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园区基础设施档次,打通银山路、太行山路、岳山路和申江路,形成完善的园区道路网络。进一步优化市政管线等基础设施资源的设置,完善电力、供水、排污、供热、燃气等基础配套设施。二是重视打造宜居空间。结合新北区西夏墅镇总体规划(2012年2030年)、新北区西夏墅镇城市设计及专项规划的规划要求,建设好新孟河两侧的滨水长廊,重点发展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项目,以阳澄湖路为轴,建设T字型商贸中心,打造精致镇区环境,为入驻企业提供宜居宜商的生活空间。三是重视提升生态环境。在企业招引过程中坚持环保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坚持注重生态平衡和科学发展的思路,始终保持西夏墅镇良好的生态环境。5.理顺体制机制,全面优化服务参照滨江经济开发区的现行管理体制,设置园区管委会,和镇政府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