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复习之 中庸之道.ppt_第1页
《论语选读》复习之 中庸之道.ppt_第2页
《论语选读》复习之 中庸之道.ppt_第3页
《论语选读》复习之 中庸之道.ppt_第4页
《论语选读》复习之 中庸之道.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读复习之 中庸之道,瑞安十中 陈晓静,24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4分)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参考答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之风) 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追求义,小人追逐利。这种 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朋党论中,即君子交友与小 人交友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义与利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一) 题型例析,【2010年评卷例析】 1、正确引用论语的话给1分,答“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或“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也可给分。 2、写出或体现出君子与小人是不同的,给1分。 3、具体表述出君子和小人不同在“道”或“志”或“义、利”方面的,给1分。 4、 表达流畅,给1分;若表述过于简单,表达分不给。,(二)文本回顾,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11、16)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4、10)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根据以上几则,请试着概括孔子的“中庸之道”的内涵。,中庸之道是儒家的处世原则,主要指折中、适 当、不走极端。行为举止既不过头,又不欠缺,即道德规范上有所节制。,中庸之道不是不讲原则的,它以义、礼为标准,强调是非分明、爱憎分明、善恶分明。,中庸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 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阅读以下几章文字,完成1314题。 (1)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2)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子曰:“乡愿,德之贼也。”,有人认为孔子所说的中庸就是无原则的折衷主义,你赞同吗?请陈述理由,并指出中庸之道的原则及现实意义。,三(1).考题分析与操练,1在行仁义之道的前提下,处理事情既不过分冒进,也不应过分狷介,在事情不断发展之时,行中庸之道可以有效应对时势,通权达变。 2中庸之道强调为人处事要中和,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要保持个人的想法,并不是无原则的折衷主义。,(1)有人认为孔子所说的中庸就是无原则的折衷主义,你 赞同吗?请陈述理由,并指出中庸之道的原则及现实意义。 问题答案展示:,阅读以下几章文字,完成1314题。 (1)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2)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子曰:“乡愿,德之贼也。”,(审题不清楚,漏答。),(不能充分利用题干中的所有信息,信口开河。),问题答案展示: 3中庸并不是一味地随和,更不是无原则的折衷主义。中庸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不是乡愿,是善人好之,恶人恶之。它告诉我们为人处事要有双面,“和”与“严”,圣人亦有怒时,更何况普通人。 4、中庸之道不是无原则的折衷主义。孔子口中的中庸是为人中肯,不偏袒,对事物有区分,不走极端路线。其现实意义是不做太好的人也不做大坏人。,阅读以下几章文字,完成1314题。 (1)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2)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子曰:“乡愿,德之贼也。”,(1)有人认为孔子所说的中庸就是无原则的折衷主义,你 赞同吗?请陈述理由,并指出中庸之道的原则及现实意义。,(以文解文,没有答题思路),(理解、把握不准确),5、中庸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平 衡与和谐。而“折衷”是无原则地退让,是一种立场上的不确定。中庸思想有利于人与人交往之间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而又不会让人觉得是在退让。 6、折衷主义不讲究原则,而中庸之道是以仁为本,具有道德准则的处世之道。在现实中中庸之道是有所坚持,不像折衷主义,阿谀逢迎,没有主见,它能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重要启示。,阅读以下几章文字,完成1314题。 (1)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2)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子曰:“乡愿,德之贼也。”,(1)有人认为孔子所说的中庸就是无原则的折衷主义,你 赞同吗?请陈述理由,并指出中庸之道的原则及现实意义。,(理解、把握不全面),(表达无序),参考答案,孔子的中庸之道不是无原则的折衷主义。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做到正确地喜爱人、厌恶人”,又说“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破坏者”,(析)可以看出,孔子是有爱憎、讲是非的人,而爱憎是非的原则(标准)就是仁德,中庸之道不能偏离仁德,即社会公正。(评)今天我们讲中庸之道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谈),1.审题不清楚,漏答。 2.没有分析,过于简单。 3.不能充分利用题干中的所有信息,信口开河。 4.理解、把握不全面、不准确 5.解题思路混乱,观点不明确 表达无序,答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孔子把人分成了哪几类?你愿意与其中的哪一类交往?请结合上述语录,简要说说理由。,三(2).考题分析与操练,孔子把人分成五类:君子、狂者、狷者、小人、乡愿。 我愿意与君子交往。君子为人处事讲原则,“义之与比”“和而不同”,以仁义和礼为原则,不偏袒,不苟合,符合中庸之道,是一种温和主义; 狂狷者虽有其优点,但过犹不及,平衡得都不够好;小人“同而不和”,表面打得火热,但骨子里不和谐;乡愿先生不讲原则,是道德的破坏者。 所以,我愿意与君子交往。,孔子主张结交“狂狷”之人?你如何理解?,“中行者”行事不偏不倚,适度有原则,属于道德修养达到一定高度的贤人,这样的人毕竟很少,我们常见到的往往是后面两种。(现实是什么) “狂者”志向远大,积极进取,但流于冒进,不切实际;“狷者”清高自守,有所不为,但流于退缩,无所作为。 这两种人都有各自的缺点和毛病,狂者太过,狷者不及。(为什么) 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这两种人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从而用 “中行”的标准来加以调节,使之不走极端而接近“中行”,并能扬其长弃其短,借鉴“狂者”的进取心,学习“狷者”的清高气节,(怎么做)这恰恰是对中庸之道的实践,体现了中庸之道和而不同、通权达变的原则。(这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