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代史第12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试题.docx_第1页
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代史第12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试题.docx_第2页
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代史第12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试题.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程标准1以张謇举办实业为例,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了解人们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了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考情分析近三年百色中考考情分析2019年中考预测年份考点知识点题型题号分值2018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选择题72分本单元近年主要考点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本单元重点2017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京师大学堂选择题92分2016【考点清单】见必考知识背记手册的P18典题聚焦1(2018百色中考)以下为1913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表.出现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年份厂家资本工人1913年689家33亿27万多人1920年1795家50亿55万多人A.外商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B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C西方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实力雄厚【解析】题干给出的“1913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表”表明这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较快,这主要得益于西方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个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故选C项.2(2017百色中考)今年是文革后恢复高考40周年.北京大学是众多学子梦寐以求的理想学府,它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是为了顺应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需求而创办的,其最早创办于(A)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戊戌变法期间,清政府决定创办京师大学堂.故选B项.巩固提升1历史学家章开沅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其中张謇选择的“实业”得到迅速发展是在(C)A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B辛亥革命期间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国民党统治期间2(2015百色中考)“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他的“兴国之梦”是(D)A变法图强 B民主共和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3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张謇的大生纱厂、荣氏兄弟的福新面粉公司、范旭东的大久精盐公司等一批民族企业.从行业上看,他们主要集中在(C)A农业 B重工业C轻工业 D军事工业419141918年,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春天.导致这个“春天”出现的原因是(D)海外华侨竞相回国投资近代企业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清王朝的扶持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A BC D 5“上海的街头,人们开始换洋装,穿西式礼帽,称为文明帽;手拿西式手杖,称为文明棍”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B)A鸦片战争后 B辛亥革命后C新中国成立后 D改革开放后6某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孙中山先生的一生.在该书中,描写1912年时中国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现象是(B)女子缠足男子剪掉辫子穿翎顶补服跪拜礼鞠躬、握手礼“老爷”“大人”等称呼“先生”“君”等称呼A BC D7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下令废除了“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男子之间的称呼改用“先生”或“君”.这表明(C)A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B传统习俗被彻底打破C平等的观念得到传播D盲目祟尚西方文明82017年2月11日,上海市举办了“起步中国现代出版”专题展,以纪念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创办120周年.下列图片中,适合展示的是(B)A土地改革房产证 B商务印书馆褒奖状C小岗村“生死文书” D中共七大代表证9报纸是我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传媒工具之一.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很快发展为全国著名的大报,被誉为“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的报纸是(D)A中外纪闻 B国闻报C民报 D申报10近代中国,海禁大开.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描述,最不准确的是(C)A当时使用的课本和字典都由商务印书馆出版B轮船只是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出现C电影和报纸已经很普遍,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能看到D照相只是极少数有钱人家的奢侈享受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厂数(不包括矿山,单位:家)年份19121913191419151916191719181919工厂数1737375033342923材料二1915年,荣氏兄弟集资30万银元在上湾创申新纺织公司,建立申新纺织第一厂,荣氏兄弟占股60%,由荣宗敬任总经理.后来公司不断发展,从1家厂逐步扩大到9家厂,但随后遭受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政府的双重压榨,濒临瘫痪.新中国成立后,该厂曾成立过股份公司,1955年实行公私合营.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及其原因.答: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原因: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有识之士的倡导;“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思潮.(2)根据材料二,归纳概括出荣氏家族企业的发展轨迹.并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曲折的主要原因.答:轨迹:创办发展衰落再发展.主要原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