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学生的心声——班主任与每个学生.ppt_第1页
聆听学生的心声——班主任与每个学生.ppt_第2页
聆听学生的心声——班主任与每个学生.ppt_第3页
聆听学生的心声——班主任与每个学生.ppt_第4页
聆听学生的心声——班主任与每个学生.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聆听学生的心声 班主任与每个学生,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吴增强 教授,一、由学生成长状况引起的思考 二、当前学生成长重要主题 三、典型案例分析,一、由学生成长状况引起的思考,生活状态 生命安全 生命健康 人生价值与生死观 几点思考,生活状况调查,睡眠不足8小时的:小学生10%,初中生43%,高中生64.2% 精神状态随年级升高而下降 自由安排的时间不多 家庭幸福感 生活满意度,精神状态,交通安全意识,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性健康知识、性观念调查,“青春期身体发生的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回答正确率: 初中生14%,高中生为12.7% “爱滋病传播渠道有哪些?”回答正确率:初中生69.7%,高中生67.9% “对于异性朋友和同学的性要求”,选择无奈接受的: 初中生为32.7%,高中生为25.1%,人生价值观选择: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小学生:健康、安全、成就 初中生:名望、美貌、安全 高中生;财产、贞操、权力,生命观模糊,你相信人能够死而复生吗?,(17.2%初中生和31.1%的高中生相信生死轮回),对弱者的态度,几点思考,关怀学生健康成长面临两难诀择 社会文化多元性,对于学生成长具有两面性 随着学生年龄增长,社会文化影响越来越大 小学生是行为规范、榜样示范最佳期 中学生价值判断与理性选择能力日趋重要 心灵对话是当代教师与学生基本交往方式,二、当前学生成长重要主题,心智的和谐发展(优秀生辅导) 关注弱势学生群体(留守生辅导) 厌学与动机激发(厌学生辅导) 青春期辅导(异性交往困惑生辅导) 正确使用网络(网络成瘾生辅导) 自我认同与健康情绪(情绪失调生辅导) 社会适应与技能(行为偏差生辅导) 危机预防与干预(灾后生辅导),心智的和谐发展(优秀生辅导),优秀生也需要心理关怀 学生是完整的生命体 如何对待别人的关注与评价 过于在乎别人会丧失主体精神 如何与别人沟通 人际交往是一种智慧,案例: 好孩子的思维盲点,我一想到将来考不取重点大学,心里很担心 我与名人比较,他们太伟大了,而我太渺小了 我常常感到自己很自卑,别的同学比我强 我没有什么优点 我从来没有失败过,我害怕失败,我认为失败是耻辱 我做什么事都要有100%的成功,关注弱势学生群体(留守生辅导),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体现教育公平 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值得关注 培养学生的抗逆力,心理弹性现象学描述,Emmy Werner(1982)报告了一项长达30年的纵向研究,她的研究开始于1955年,她发现,在700个多民族样本中有将近200个处于危险状态,其主要的环境因素有四个:母亲预产期压力、贫穷、日常生活不稳定、父母亲的心理健康问题。Werner发现200个高危儿童中有72个尽管处境危险但做得非常好。,心理弹性理论(resilience),心理弹性力 是指儿童在面临压力和逆境时,没有被击垮而是很好地应对了这些危险处境的能力。 心理弹性力强的儿童的特征: 更加积极地对待问题;能够得到别人积极的关注;能够接受和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心理弹性的内部和外部保护性因素 内部保护性因素包括儿童的潜在特质、能力、自我信念 外部保护因素包括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心理弹性的过程模型,身心平衡 状态,回到初始 平衡,伴随丧失的 平衡,功能紊乱 失衡状态,更高水平 平衡整合,重新整合,瓦解,应激事件,保护性因素,厌学与动机激发(厌学生辅导),厌学原因分析 内部动机激发 提高自我效能 克服习得性无能 外部动机激发 有效的奖赏 课堂环境,习得性无能 (learned helplessness),什么叫习得性无能 是指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认知缺失:失去正常的判断能力,形成固定的消极观念 情绪缺失:情绪低落、抑郁、悲观、无精打采 动机缺失:行为上没有任何努力的企图 动物的习得性无能 学业习得性无能 社交习得性无能,学业习得性无能的模式,失败的 信息,消极的 情感体验,消极的 防御机制,逃避 学习,成败归因,消极的 自我信念,成就目标对学习行为影响,内隐智能观 目标导向 现有能力知觉 行为模式 自主倾向 实体理论 操作目标 高知觉 (寻求挑战,高 (智力是固定的) (目标在于获得 坚持性) 能力的积极评价/ 自弃无助 避免消极评价) 低知觉 (回避挑战,低坚 持性) 增长理论 学习目标 高知觉 自主倾向 (智力是可以 (目标在于增长 或低知觉 (寻求挑战、激励 训练的) 能力) 学习,高坚持性),克服习得性无能的建议,重视过程,不要太在乎结果 失败情境合理归因 建立适当期望,获得成功体验 强化自我评价,谈化他人评价 学会消极情绪的自我调节,青春期辅导(异性交往困惑生辅导),理解少男少女性朦胧 异性交往是青少年的心理需求 异性交往是青少年人生的重要任务 若干建议 道德规范 情感升华 行为自制,正确使用网络(网络成瘾生辅导),网络是个双韧剑 青少年上网动机 什么是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的辅导策略,青少年上网动机,网络虚拟可以满足青少年想象力 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与成人世界平等对话的平台 满足青少年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学习求知、社会交往、展示自我、娱乐休闲),网络综合症诊断标准,1下网后总念念不忘网事。 2总嫌上网的时间少而不满足。 3无法控制用网时间。 4一旦减少用网的时间就会焦躁不安。 5一上网就能消散种种不愉快。 6上网比上学做功课更重要。 7为上网宁愿失去重要的人际交往和工作。 8不惜支付巨额上网费。 9对亲友掩盖频频上网的作为。 10下网后有疏离、失落感。,网络综合症对策,分清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界限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拓展学生兴趣特长 提升学生精神境界 增强网络安全意识,自我认同与健康情绪(情绪失调生辅导),自我认同是青少年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 增进学生的自我认同 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 情绪健康是青少年人格发展的钮带 青少年情绪发展特点 青少年情绪问题 青少年情绪管理,积极情绪与情感,情绪的功能 积极情绪体验 愉快、平和、宁静、幸福感、乐观 积极情感 爱、淡泊、温柔、同感、责任感、正义感 情绪问题辅导,情绪管理,认知调整法 客观评价自我、克服错误思维方式 愉快情绪法 自得其乐、笑口常开、助人为乐、成功体验法 负面情绪消除法 合理宣泄、松弛法、目标转移法 自我防御法,社会适应与技能(行为偏差生辅导),什么叫学生行为偏差 行为偏差的类型 行为偏差原因 行为偏差的干预,什么叫儿童行为问题,行为问题是指一种持久的、反复发生的、反社会的、侵犯性的或反抗性的行为(WHO,1988) 行为问题是指妨碍儿童身心健康、影响儿童智能发展,或是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孙煜明,1992) 行为问题是指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主要表现在攻击反抗、违纪越轨、焦虑抑郁、孤僻退缩以及各种身体不适等方面(吕勤,2003),攻击性行为,原因分析 生理上内分泌不平衡 错误模仿影视暴力行为,以此为荣 参加了不良团伙,染上恶习 被别人过度压制,心里过于紧张,一遇机会全部释放。 不能控制自己冲动过激的情绪。 辅导策略 了解学生在哪一种情境最可能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应尽可能避免此种情境出现。 把可能打架的学生相对隔离,保持距离,以避免惹是生非。 引导他们懂得爱与尊重别人,以爱的情感冲淡他们对同学紧张、敌对的情绪。,攻击性行为2,尽可能强化他们非攻击性行为,以培养积极的行为抵制非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避免强烈的惩罚,如罚站、禁闭、当众辱骂。 创设和谐友爱的集体气氛,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当的关注、赞赏和认可。 让学生做一些需要体力的服务性活动,如发薄子、打扫教室、拿教具等,以缓解其精力无处释放的紧张状态。 个别咨询,帮助他们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节。 对于打架的学生要作冷处理,让他们各自写下打架的起因、经过以及自己的认识。,案例:心理失衡的男孩,问题概念化 攻击性强、人际关系紧张、欺骗行为 个案特点 自尊心强、好表现、报复心理、欺软怕硬,案例:辅导策略,分析 不当家教与个体因素相互作用,形成错误观念;对质错误观念 槽糕至极“人世间没有什么同情,只有看谁狠” 任意推断“我被处分了,今后全完了”、“老师同学知道我是被领养的孩子,都看不起我”(有时很自卑) 绝对化“我聪明、帅气,他们凭什么看不起我”(启动敌视与攻击) 干预策略 改变家庭教育方式 挑战错误观念 代币制强化,危机预防与干预(灾后生辅导),校园冲突与干预 灾后心理干预 创伤性应激障碍与干预 青少年自杀预防和干预,什么叫创伤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一种常见的危机状态,它包括心理创伤后的自杀和药物滥用,遭受强奸、突然丧失亲人、暴力侵犯、绑架等恐怖经历以后的心理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梦里再现应激事件、心神不宁 睡眠差 退缩、感觉麻木、焦虑、思维不连贯 攻击性行为 过于兴奋,受惊反应明显 肾上腺素、及其代谢水平偏高,受性侵犯和重度攻击学生的辅导建议,学校对攻击者予以严惩,张扬正气。 辅导教师协同班主任为学生创设一个安全的环境对其进行情绪安抚 对于诸如性侵犯的事件,要将知晓范围限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 对于心理症状明显,超过学校辅导教师专业能力的,应该立即转介到医院相关科室就诊,切误拖延。,灾后学生危机应对,如何认识灾后的创伤与悲痛 是发生在不正常状况下的正常反应 大部分幸存者有“自我恢复”能力 少部分人若无法自我康复,通过评估再进行心理干预 教师应该做什么 提供安全环境 提供心理支持 寻求专业人员援助,校园危机发生: 第一时间要做六件事,告知学生和教师相关安全注意事项,提供必要的紧急医疗援助,并让大家尽快镇定下来; 联络有关方面提供救援和帮助,并及时向老师和学生通报救援开展的情况; 保护现场,等待有关方面的处理; 正视现实,应对媒体,准备危机事件事实报告; 运送伤员,确认死亡情况; 同家长或家庭成员进行联系。,三、典型案例分析,案例“投石问路” 班主任处理方法的得与失 案例背后的深层思考,案例“投石问路”,对性格孤僻的学生该如何教育? 激怒学生开口说话是关键吗? 学生宣泄完心中郁闷情绪后教师还该做些什么? “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