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时同步试题.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时同步试题.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时同步试题.doc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时同步试题.docx_第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时同步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单项选择题1“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一思想最早出现于A海国图志B孔子改制考C西学东渐记D资政新篇【答案】A 2鸦片战争后,“西学中源”说一度盛行,一些有影响的学者宣称,西学源于中学,是中学在西方的流传和发展。因此,“采西学”是“失礼求诸野”,是光复旧物。这种说法A缺乏事实依据且毫无价值 B客观上有利于人们接受西学C成为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 D成为人们向西方学习的障碍【答案】B【解析】A表述不恰当,错误;“西学源于中学,是中学在西方的流传和发展”有利于减少西学传播的阻力,客观上有利于人们接受西学,故B正确,D错误;“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C错误。32018年,全国高考教育改革若火如荼,追思中国近代两大学堂,指出其相似点 A以维护专制统治为办学目的B西学教育思想已经风靡一时C都是政府重视文化教育的体现D秉承“中体西用”的办学宗旨【答案】D【解析】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学堂,其办学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万木草堂是康有为在广州创办的以“中体西用”为办学宗旨,故选D;康有为开办万木草堂是为了宣传维新思想,提倡君主立宪制,而非君主专制,A项错误;当时仍然是传统儒家思想为主流思想,西方办学理念刚刚出现,不可能风靡一时,B项错误;万木草学堂是私人办学,C项错误。41864年曾国藩在江宁府学创建金陵官书局,刊印图书以经史为主,诗文次之,其对编译西方科技著作也颇为重视,刊印了几何原本、重学等书籍。曾国藩此举A兴办民用工业以自强求富B重整儒学以镇压太平天国C中西兼备以推动思想启蒙D以中学为本辅以强国之术【答案】D 5张之洞在其劝学篇中讲“西学为用”的篇幅多于讲“中学为体”的,并在序中明言,中学以“致用为要”。1902年,张之洞与刘坤一合奏“变法三疏”,言用而必言西。这些现象反映出A“中学为体”的思想已被清政府抛弃B现实需要是洋务派取舍中西学的标准C洋务派坚持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D张之洞推动了洋务运动向深入发展【答案】B【解析】从材料“多于讲中学为体的中学以致用为要”“1902年言用而必言西”中可以看出,随着现实发展需要,洋务派对中学与西学的取舍标准有所变化,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抛弃”;C项包含在B项之中;洋务运动在甲午战后失败,故D项错误。6下图是一幅名为日本,巨人杀手的漫画。漫画中,中国巨人狼狈不堪地摔倒在地,小矮人手持军刀,双脚踏在巨人身上。针对漫画中这一现象所引发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 A地主阶级迈出近代化历程第一步B农民阶级反抗压迫绘制理想蓝图C资产阶级初步尝试变革社会制度D无产阶级承担民主革命领导任务【答案】C 7康有为通过重塑孔子形象、高悬大同理想,并用西方政治伦理学说论释儒家经典,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文化对接和调融、重塑和创造,是儒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行为的重要影响是A重新树立孔子的思想权威B减少近代化过程中的文化认同危机C使晚清保守思想大行其道D推动了传统思想与民主科学的结合【答案】B【解析】康有为之所以把重塑孔子形象看的很重,是因为他要将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传播到中国,为了更好的宣传,就借助于孔子的权威,所以B符合题意,而A不符合题意;康有为通过这种做法是在宣传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故没有出现C所述结果,故排除C;他的做法推动了传统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的结合,而不是与科学民主的结合,故D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8“中国倡民权者以先生为首,然其实施政策,以为中国积数千年之习惯,其民智未开,骤予以权,固自不易。盖独有所见,非徒感今上之恩而已。”材料中先生的政治主张是A主张民主共和B提倡民主科学C主张君主立宪D倡导中体西用【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新思想。材料提及“中国倡民权者以先生为首其民智未开,骤予以权,固自不易”,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先生是指康有为,以康有为代表的维新派首倡君主立宪制来实现中国的民权,但因中国思想不解放而难行,C项正确;A项指孙中山,B项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张,D项是洋务派的主张,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9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指出:“未有其民愚陋怯弱涣散混浊,而国犹能立者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新民云者,非欲吾民尽弃其旧以从人也。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梁启超强调A新文化的民族性 B改造国民素质C对传统文化更新改造 D新文化的融合性【答案】B 101893年,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列举了大量生物进化论的通俗比喻,对人类“优胜劣汰”观进行了批判。严复将其前半部分“翻译”为天演论,提出再不变法将循优胜劣败之公例而亡国亡种。在此严复A择取西学理论宣传维新B成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C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D借助儒学反对君主专制【答案】A【解析】由材料“提出再不变法将循优胜劣败之公例而亡国亡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严复引进达尔文的进化论宣传变法的必要性,A符合题意;B是林则徐;C是魏源;D与材料所述不符,其利用的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不是儒学。11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之处在于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B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D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欧洲的文艺复兴和中国的维新变法,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比较相关史实的能力。文艺复兴时期,进步的文学家和艺术家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帜来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维新变法时期,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借助孔子的外衣传播维新思想。故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A、B、C三项,选择D项。12维新变法时期,以倭仁为代表的保守派,顽固坚持传统,反对变法。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也不赞成国家制度转变为西洋模式。各省督抚大多采取消极观望态度。这反映A缙绅士大夫观念都很保守B维新缺乏有力的政治支持C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软弱D制度变革不符合各方利益【答案】B 二、非选择题13近代中国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这种新陈代谢表现在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各个方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洋务运动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于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 “病人心之肆落,吾不能忍也。噬纪纲之亡绝,吾不能忍也;视政治之魔败,吾不能思也;伤教化之陵夷,吾不能忍也;见法律之蹂躏,吾不能忍也;睹政党之争乱,吾不能忍也;慨国粹之丧失,吾不能忍也;惧国命之分亡,吾不能忍也。”辛亥革命后康有为的言论(1912年)(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具体说明洋务运动如何“异于传统”又“难于挣脱传统”。并结合史实说明它如何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康有为发表此言论的原因。【答案】(1)“异于传统”: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创办近代海军;开办近代一批新式学堂。“难于挣脱传统”: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只学西方先进技术,不学西方先进制度、文化)。说明: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对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2)观点:感叹中国传统文化、伦理的丧失,指责辛亥革命以后北洋军阀政治的腐败,民族危机的加深。原因:康有为的爱国主义精神,坚持君主立宪、厌恶共和,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的社会发展概况。 第(2)问,第一小问,康有为的观点可以从材料中概括得出。第二小问,用从康有为的主张入手分析,康有为是君主立宪派,立宪保皇,维护中国儒家的传统道德。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严复是近代中国系统翻译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第一人,通过翻译天演论,将达尔文进化论带到中国,并使之超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范畴而具有了世界观的社会意义,又通过翻译穆勒名学(原名逻辑学体系)和名学浅说,将逻辑归纳法和演绎法介绍到中国,其中对培根的经验归纳法尤为重视。并将之与陈、朱学派的“道问学”相印证,而猛烈抨击陆、王学派的“心性之说”。严复的翻译,创造性地启用很多几乎死亡的中国古代文字,如天演、公理,适者生存等,从而在西方的新式理论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间建立起一种既紧张又内在的相关性。材料二 严复不仅不曾全盘接受西方理论,并且还试图重新纳入中国的传统资源中去吸纳它们。换句话说,严复从来不曾认为中国的自身资源是必须摒弃的。严复在为天演论和穆勒名学所做的序文和按语中,曾用易理阐西学,人们多半以古代佛经翻译的“格义”说作为解释,似乎这仅仅是一个解释的技术或工具的问题。但学术史家钱基博在1936年的经学通志中却不这样看,他把严复作为晚清经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赫然列之于“易学家”之列,而且将天演论作为其中的代表作品。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本杰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翻译西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