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八单元脉要精微.ppt_第1页
课件:第八单元脉要精微.ppt_第2页
课件:第八单元脉要精微.ppt_第3页
课件:第八单元脉要精微.ppt_第4页
课件:第八单元脉要精微.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 脉要精微,本单元主要讨论疾病诊法,包括诊病原理、原则及具体方法等内容,其中对脉诊和色诊的阐述尤为详细。,脉要精微的含义:,脉,切脉,这里泛指诊法。要,要领。精微,精湛微妙素问有“脉要精微论”篇名。,一、原文导读 原文 801 黄帝问曰:诊法何如?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1),阴气未动,阳气未散(2),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3),故乃可诊有过之脉(4)。切脉动静(5),而视精明(6),察五色,观五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7),决死生之分(8)。 (素问脉要精微论),校注 (1)平旦:太阳刚升出地平线之时,即清晨、早晨。 (2)阴气未动,阳气未散:文互相备的修辞。言平旦之时,人刚刚醒寤,体内阴阳之气未因进食和劳作而被扰动、耗散。 (3)气血未乱:指体内气血未受到疾病以外因素的干扰,其盛衰状态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来。,(4)有过之脉:指有病变的脉象。过,过失、异常。 (5) 动静:指脉象的变化。 (6) 视精明:即观察眼睛的色泽、动态及视觉。精明,指眼睛和眼神。 (7) 参伍:错综比验,彼此相参互证。 (8)决死生之分:指通过四诊参伍,判断疾病的预后吉凶。决,分辨、判断。分,异也,区别。,导读 1、首先指出诊病的时间以平旦为宜: 其精神实质在于临床诊断要尽可能排除非疾病因素对患者的影响,以获取准确的病情资料,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 2、其次确立四诊合参、全面诊察的诊法原则: 通过四诊彼此相参互证,才能全面掌握病情,把握病势,判断疾病的预后吉凶。,原文 802 夫脉者,血之府(1)也。长则气治(2),短则气病(3);数则烦心,大则病进(4);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5);代则气衰(6),细则气少(7),涩则心痛(8);浑浑革至如涌泉(9),病进而色弊(10),绵绵其去如弦绝,死(11)。 (素问脉要精微论),校注 (1) 脉者,血之府:言经脉为血与气的汇聚之处。李中梓注:“营行脉中,故为血府。然行是血者,是气为之司也。逆顺篇曰: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则知此举一血而气在其中,即下文气治、气病,义益见矣”。 (2)长则气治:长,指脉体长过本位。气治,指气血平和无病。 (3)短则气病:短,指脉体短,不及本位。气病,指气血不足之病。,(4)数则烦心,大则病进:脉数为热,热则心烦不安。大,指大脉,其象满指而大,为邪气有余之象,故表示病情将进一步发展。 (5)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上指寸口脉的近腕部,下指寸口脉的远腕部。张介宾注:“上盛者,邪壅于上也;气高者,喘满之谓。下盛者,邪滞于下,故腹为胀满”。一说上下指人体上部的头面部动脉及下部的足背部动脉,详参素问三部九候论。 (6)代则气衰:脉来缓弱而有规则的间歇,主脏气衰弱。代此指代脉。,(7)细则气少:脉细如丝,主诸虚劳损,血气衰少。 (8)涩则心痛:指脉往来涩滞,主气滞血瘀,故现心痛之症。 (9)浑浑革至如涌泉:谓脉来滚滚而急,如泉水急促上涌,盛于指下。“浑浑”同“滚滚”,水流盛大貌。革,急也。脉经、千金“革”下并重“革”字,“至”字属下读。当从。 (10)色弊:脉经、千金“色”作“危”,“弊”下并重“弊”字,属下读。弊弊,隐也,与下文绵绵义相属。宜从。,(11) 绵绵其去如弦绝,死:绵绵,指脉细微欲绝之象。王冰注:“绵绵,言微微似有,而不甚应手也。如弦绝者,言脉卒断,如弦之绝去也”。为脏气衰竭,生机已尽,故主死。,导读 1、论述脉诊的原理及运用要领。 2、举例说明了脉诊的要点,对脉诊的应用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原文 803 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1),赤欲如白裹朱(2),不欲如赭(3);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4)之泽,不欲如蓝(5);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6)。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7)也。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素问脉要精微论),校注 (1)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姚止庵注:“精明以目言,五色以面言。言目之光彩精明,面之五色各正,乃元气充足,故精华发见于外也”。 (2)白裹朱:指面色隐然红润而不露。“白”,通“帛”,即白色的丝织物。朱,朱砂。 (3) 赭:指代赭石,其色赤而灰暗不泽。 (4) 苍壁:青色的玉石。,(5)蓝:草名,干后变暗蓝色,可加工成靛青,作染料。 (6)地苍:即青黑色的田土。张介宾注:“地之苍黑,枯暗如尘”。 (7)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指五脏之真脏色外露,败象显现,预后不良。见,同“现”。于鬯香草续校书内经素问注:“微,盖衰微之义。精微者,精衰也。五色精微象见者,五色精衰象见也”。,导读 论述望色、察目的原理及要点。由于颜面五色和目之精光神气皆为脏腑精气的外在表现,因此,望色、察目可以了解脏腑精气的盛衰及其病变。,原文 804 五藏者,中之守(1)也。中盛藏满(2),气胜伤恐者(3),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4)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5)也;衣被不敛(6),言语善恶不避亲疏(7)者,此神明之乱也。仓廪不藏(8)者,是门户不要(9)也。水泉不止(10)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素问脉要精微论),校注 (1)五藏者,中之守:言五脏为精神藏舍之处,各司职守。 (2)中盛藏满:中,体内,内脏。盛,邪气壅盛。藏满,内脏之气胀满,即气机壅滞。 (3)气胜伤恐者:意指脾脏功能失调而善伤于恐。气胜,指上句内脏之气胀满。恐为肾志,取土克水之义。另一说此句为衍文。 (4)中气之湿:中土壅滞,水湿不运,湿邪内蕴。中气,指脾胃。 (5)夺气:正气被劫夺、耗伤。,(6)衣被不敛:衣冠不整。被,同“帔”,下裳,裙。 (7)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言语错乱,不避陌生人。 (8)仓廪不藏:指泄泻、大便失禁等。仓廪,此喻肠胃。 (9)门户不要:门户,指幽门、阑门、魄门等。“要”,通“约”。 (10)水泉不止:指遗尿、小便失禁等。水泉,此喻小便。,导读 1、论述闻声问疾的原理及应用要点。 人以五脏为本,五脏藏精舍神,在体内各有职守。病人声音的清浊、语音的高低、语言的正常与否及二便情况,均反映了五脏的功能状况。 2、察五脏得守、失守,可从闻声问疾入手。,原文 805 夫五藏者,身之强(1)也,头者,精明(2)之府,头倾视深(3),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4),背曲肩随(5),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6)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7),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8),骨将惫矣。得强则生,失强则死(9)。 (素问脉要精微论),校注 (1)五藏者,身之强:五脏为身体强健之本。 (2)精明:精气神明。一说指目。 (3)头倾视深:指头低垂不能抬举,目眶凹陷。 (4)背者,胸中之府:张志聪注:“心肺居于胸中,而俞在肩背,故背为胸之府”。 (5)随:下垂之意。,(6)惫:音义同“败”,衰竭之意。(7)偻附:指身体弯曲不能直立,需依附于他物而行。 (8)振掉:震颤摇摆。 (9)得强则生,失强则死:五脏精气旺盛,则身体强健,谓之“得强”,故生。若五脏精气衰败,则身形败坏,谓之“失强”,故死。,导读 论述望形体诊病的原理及要领。 头、背、腰、膝、骨,是人躯体的五个标志部位,心、肺、肾等脏精气居聚之处,又便于观察,因此,通过观察诸府的动静状态,可以了解五脏的功能情况。如头低垂不举,目陷无光,为五脏精气已衰,神气将失;背曲肩垂,为心肺精气衰败,不能上营肩背;腰痛转侧困难,为肾气将败等。这些描述均是古人临床经验的总结,对今天临床仍有借鉴作用。,三、单元小结 1、就诊病环境与时间,提出“虚静为保”、“诊法常以平旦”等要求,要求环境安静,病人心情平稳,医生专心致志。如此,才能获取准确的病情资料,做出正确的诊断。 2、论述各种诊察方法的使用要点与意义,并提出各种诊察方法与资料错综参伍,即后世所说四诊合参,以求病本,成为中医诊法常规。,3、望诊方面,述及望眼神、望面色以及望形态等内容,特别是对望面部气色的原理、方法和临床应用,作了详细论说,并提出光明润泽、含蓄不露的望色要点,为后世望诊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4、对问诊和闻诊本章也有一定论述,如闻语声、问病情等,特别提出问梦、释梦以诊病,开拓了问诊范围。,四、思考题 1、“平旦诊病”的主要精神是什么?。 2、如何理解“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 3、诊察面部气色的要点是什么? 4、举例说明“五藏者中之守”“五藏者身之强”的诊法意义。,后面内容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