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国金化工厂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1页
山东国金化工厂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2页
山东国金化工厂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3页
山东国金化工厂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4页
山东国金化工厂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1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章程52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53安全投入保障制度,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管理制度64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75文件管理制度96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规定107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158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169安全培训教育制度1710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2011生产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2212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2413特种设备管理制度2514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2815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2916生产设施安全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3017安全作业管理制度3117.1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3217.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3517.3临时用电作业安全管理规定3817.4断路作业安全管理规定4017.5动土作业安全管理规定4217.6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4317.7吊装作业安全管理规定4717.8盲板抽堵安全管理规定4917.9设备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规定5118消防管理制度5319防火、防爆、禁火、禁烟管理制度5420仓库、罐区安全管理制度5621危险化学品出入库核查、登记管理制度5922危险化学品运输、装卸安全管理制度6023承包商管理制度6124供应商管理制度6325变更管理制度642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6627剧毒化学品管理制度6728职业卫生管理制度6829防尘、防毒管理制度7030生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7131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发放管理制度7232事故管理制度7333应急救援管理制度7634隐患排查治理制度7835安全管理绩效考核制度7936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8137工艺设备管理制度8538安全设施管理制度8739安全标准化工作自评管理制度9240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管理制度9341开停车管理制度9442建构筑物管理制度9543电气管理制度9544公用工程管理制度9845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9946危险化学品管道定期巡线管理制度10047厂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制度10248公司档案管理制度10449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0550领导干部带班作业制度10851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定期评审和修订制度10952 管理部门、班组安全活动管理制度11053危险有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11154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11455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11556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11757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11758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11859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12060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12061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管理制度12362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1246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12564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126山东国金化工厂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章程为了贯彻落实公司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保障生产安全,促进公司持续发展,特成立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组 长:杨延良副组长:李方和成 员:金奎宗、张明、史骞、郑良、金宗良、黄炜、杨刚、伊海永、蔡鹏二、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章程1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标准、决议和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2制定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方针、目标,审定公司安全管理制度。3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通报安全检查、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情况,布置安全生产工作。4定期组织分析公司的安全形势,研究制定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措施或计划。5对安全生产管理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难点问题、较大安全隐患和重大隐患进行研究并作出决议。6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要定期组织开展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并对演练后的预案进行评审和修订。7定期组织开展综合安全检查和各项专项安全检查,确保生产安全。8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要定期参加基层安全生产活动。9负责对公司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10定期对公司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并对表现突出的单位或个人进行表彰、奖励。2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1、目的安全生产会议是安全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加强安全管理,做好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车间。公司各类安全工作会议的筹备、召开程序。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4、职责4.1安全科负责人负责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并对各单位的安全生产会议和现场安全生产会议进行监督。4.2各单位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会议的管理,并对所属班组的安全生产会议进行监督。5、控制程序5.1 会议分类及频次要求5.1.1公司级安全会议:公司组织召开的安全会议,包括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政府部门及安监部门在本公司的工作会议等,应每月组织一次。5.1.2部门级安全会议:部门组织召开的安全会议。包括安全例会、事故报告会等,应每周组织一次。5.1.3生产车间安全会议:生产车间召开的安全会议。包括分厂、车间班组安全例会等,应每天组织一次。5.2会议内容5.2.1公司级安全会议内容包括:集中学习新的安全生产法规、条例;总结前期安全工作、安排下期安全工作任务;上级指示传达;重大事故案例分析等。5.2.2部门级安全会议内容包括:集中学习新的安全生产法规、条例、公司规章制度;总结本部门前期安全工作,安排下期安全工作任务;公司最新指示;事故案例分析等。5.2.3班组级安全会议内容包括:集中学习新的安全生产法规、条例、公司规章制度、车间规定、公司、车间最新指示,事故案例分析等。5.3会议要求5.3.1会议要求讲求实效,主持人要在会前充分准备,确定议题,提出意见。5.3.2发言和交换意见要内容具体、语言简明扼要。5.3.3会议内容要有记录,形成决议的问题要由相关部门迅速落实。5.3.4参与人员应准时到会,因事不能到会应提前向会议组织部门请假。会议组织人员应在开会前5分钟到达会议地点,开会人员在开会前3-5分钟到达会议地点。5.3.5会议组织单位应邀请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列席参加安全工作会议。5.3.6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各单位、班组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例会。安全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各单位/车间每月召开一次。5.3.7会议主持人由主管安全的人员担任。公司级安全会议主持人由安全科负责人担任;部门级安全会议主持人由部门负责人担任;班组级安全会议主持人由班组长担任。5.3.8安全生产会议要有记录,主要填写会议名称、会议时间、会议地点、召集单位和主持人、与会单位和人员、会议内容、处理结果等项目。记录要认真、真实,与会人员要签字确认,防止走过场和弄虚作假。5.3.9安全生产会议情况要与责任制挂钩,对安全生产会议制度执行情况较好的根据公司经济责任制的有关条款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未达到要求的要进行处罚。3安全投入保障制度,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建立公司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特制定管理暂行办法。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和使用。3、引用法规及相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60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关于转发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安监总局78号文)的通知4、术语安全生产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5、实施程序5.1公司安全生产费用管理按照“公司提取、安委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5.2安全科根据安全生产费用的规定使用范围、公司安全生产情况、相关二级单位安全项目投资计划及年度安全生产费用提取预算额(由公司财务科负责)。5.3年度安全生产费用投入计划报送主管副经理、公司总经理审批。5.4公司财务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公司计划提取安全生产资金,纳入年度财务预决算,实行专款专用。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费用台帐。5.5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各相关单位应填写安全生产费用月度预算表。由公司安全科审核,财务科确认(需有关领导审批),方可使用。5.6用于安全生产投入的材料,在领用时二级单位开具材料领用单,到安全科签字后,到仓储科办理领用手续。仓储科要对用于安全生产投入的出库材料单独建帐,并每月向财务科提供一份安全生产投入材料出库明细表。对属于安全生产费用规定范围内的材料,如未签字,仓储科严禁出库。5.7财务科建立“安全费用”科目,按时入帐,并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帐,每月进行记录。安全费用当年结余,可转入下年使用 ;当年计提安全费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列支。5.8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按照本单位年度实际销售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逐月提取。安全生产费用计提标准一览表序号全年实际销售收入提取标准备注11000万元(含)以下4%21000万元至10000万元(含)部分2%310000万元至100000万元(含)部分0.5%4100000万元以上部分0.2%5.9安全生产费用应按照以下规定范围使用:5.9.1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监控、检测、痛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泻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 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完善、维修和改善支出。5.9.2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5.9.3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5.9.4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5.9.5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5.9.6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5.10公司在本办法第9条规定的使用范围内,应将安全生产费用优先用于满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提出的整改措施或达到安全生产标准所需支出。5.11年度结余转下年度使用,当年计提安全费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5.12安全生产费用形成的资产,应当纳入相关资产进行管理。5.13公司为职工提供的职业病防治、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所需费用,不在安全生产费用中列支。4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贯彻国务院、省、市有关法律、法规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部门、从业人员。3、职责3.1总经理对考核情况进行审核。3.2安全科对各单位/车间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并根据情况进行考核。3.3财务科负责落实安全生产的奖惩经费。4、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5、考核标准5.1每年年初,由总经理和各副总经理代表公司与各单位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各单位再与本单位组织和人员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确保人人都有自己的安全目标和职责。5.2考核内容分为安全目标完成情况和安全责任履行情况,具体内容详见每年签订的安全目标责任书。5.3安全目标的考核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包括未遂事故)时,按下列标准当月对责任单位进行考核。5.3.1工伤事故的考核(1)发生轻微伤害事故或非等级工伤的轻伤事故,且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低于上年市平工资(月)的,对事故单位按直接经济损失的50%罚款。(2)发生非等级工伤的轻伤事故,且事故经济损失超过上年市平工资(月)的,对事故单位按直接经济损失的40%罚款。(3)发生710级的等级工伤,对事故单位罚款1000元加直接经济损失的15%。(4)发生56级的等级工伤,对事故单位罚款3000元加直接经济损失的10%。(5)发生14级的等级工伤,对事故单位罚款5000元加直接经济损失的5%。5.3.2发生设备、设施或未遂安全事故(1)发生设备、设施或未遂安全事故,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但已影响生产的,对事故单位罚款100500元。(2)发生设备、设施或未遂安全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并影响生产,则对事故单位罚款500元加直接经济损失的5%。5.3.3其他安全目标的考核因其他原因未完成安全目标的,一律扣发年度安全奖。5.4安全责任的考核5.4.1安全科组织定期安全检查,落实安全责任制。5.4.2根据“谁主管、谁负责,谁出问题谁承担”的原则,对发生违章违纪造成损失的,不仅在经济上和行政上对责任人给予处罚,涉及到刑事责任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5考核频次和方法5.5.1安全科按照上述考核标准对各单位安全生产情况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并给予奖励,并建立安全生产奖惩台帐。5.5.2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工伤事故,当月进行考核、惩罚。5.5.3安全科进行考核后,报总经理审批后,由财务科具体落实奖惩经费。5.5.4考核要求对部门、员工工作的评价采取客观公正的原则,考核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员工。5.6奖惩内容5.6.1完成年度安全目标,分别给予单位和负责人各500元奖励,未完成,则扣罚500元。5.6.2认真履行单位和个人安全职责,分别给予单位和负责人各500元奖励,未完成,则扣罚500元。5.6.3安全科汇总各单位考核结果后,统一报总经理审批后,实施奖惩。5.6.4考核结果由安全科存档,并记入安全生产奖惩台帐内。6、相关文件记录安全目标责任书安全生产奖惩台帐5文件管理制度1、目的为使文件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办文速度和发文质量,充分发挥文件在各项工作中的指导作用,根据公文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2、收文的管理2.1 公文的签收2.1.1 签收文件时,要检查收文单位或收件人姓名无误后再进行签收。2.1.2 签收文件时,要对文件的份数、标题等内容逐份清查核对,如发现其中一项不对口,应及时报告主管领导。2.1.3 签收文件应签写姓名并注明时间。2.2 文件的登记编号:对收到的文件,要分类逐件在收文登记薄上详细登记。登记项目一般包括:收到日期、顺序编号、来文单位、发文字号、文件标题。参加各种会议带回的文件、材料,在传达、汇报结束后应交办公室保管,个人不得存放。2.3 文件的阅批与分转2.3.1 凡正式文件应附上“文件处理传阅单”,由办公室主任根据文件内容和性质阅签后,由文书分送领导和承办部门阅办,重要文件或急件应立刻呈送领导(或分管领导)阅批后分送承办部门阅办。为避免文件积压误事,一般应在当天阅签完。2.3.2 为加速文件运转,文书就在当天或第二天将文件送到领导和承办部门,如关系到两个以上部门,应按批示次序依次传阅,最迟不得超过两天(特殊情况例外)。2.4 文件的传阅:2.4.1 传阅文件应严格遵守传阅范围和详细规定,不得将有密级的文件带回家里阅读或随身携带到公共场所,也不得将文件转借其他人阅看。2.4.2 阅读文件应抓紧时间,当天阅完后应在下班前将文件交给文书,阅批文件一般不得超过两天,阅后应签名以示负责,如有领导“批示”、“拟办意见”,办公室应责成有关部门和人员按文件所提要求和领导批示办理有关事宜。2.4.3 文件阅完后,应交给文书,切忌横传。3、发文的管理3.1 办公室负责文件的上报下发,各基层单位和部门一律不得自行向上、向下发送正式文件。3.2 发文的范围:凡是以公司党政名义上报、下发的各种文件均属发文范围。3.3 发文的程序:3.3.1各职能部门需要发文,应事先向办公室提出申请。3.3.2 办公室同意发文后,由职能部门草拟文稿。文搞拟就后,拟稿人应填附发文稿纸首页,详细写明文件标题、发送范围、印刷份数、拟稿单位与拟稿人。3.3.3 部门负责人核稿并签字。3.3.4 办公室文书对文稿内容、格式进行把关,确定分发或报送份数,办公室主任进行审核。3.3.5文书将文稿送公司领导签发。3.3.6经领导批准签发后的文稿交由文书统一编号送打字室打印。3.3.7文件打印清样,应由核稿人校对,校对人员应在发文稿上签名。3.3.8文件打完后,由文书向领导请示是否需要在公司网站公布,如果需要,则上传文件。4、文件的借阅和清退4.1 文件的借阅4.1.1 需要留用的文件,需要向办公室办理借阅手续,明确责任人借阅时间和归还时间。4.1.2借阅人必须做好保密工作,不得翻印和复印,不能转借他人,绝密文件在指定地点阅读。4.2 文件的清退4.2.1 文书应定期对事情已经办妥的本单位文件和上级要求限期清退的文件,进行收缴清退工作。如发现文件丢失,必须及时查明原因和责任者,并如实向领导报告。4.2.2 清退时要加盖清退戳记,保存好文件清退单。5、文件的立卷归档5.1 文件归档工作依照档案法及时整理(立卷)、归档。5.2 联合办理的文件,原件由主办机关整理(立卷)、归档,其他机关保存复制件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副本。5.3 存档时,要求把文件的批复、正本、底稿、主件、附件收集齐全,保持文件、材料的完整性。5.4 要坚持平时立卷与年终立卷归档相结合的原则,重要工作、重要会议形成的文件材料,要及时立卷归档。6、文件的销毁对已不具备归档和存查价值的文件应填写档案销毁清单,经办公室主任审核批准后,可以销毁。销毁秘密文件应到指定场所,由两人以上监销,保证不丢失、不漏销。下发至各基层单位、部室的无密级文件由其自行销毁,并向办公室上报销毁清单。对于违反文件管理制度并造成影响和损失的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罚和经济处罚,由办公室拿出具体处理意见,经领导批示后进行处罚。6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规定1、目的 为了确保与生产装置、设备设施、作业活动、作业环境有关的所有潜在危害都得到识别、风险得到评价,采取明确、适当的控制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及时有效地消除事故隐患。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生产运行过程中,生产装置、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对人员、生产、声誉和环境所造成的潜在危害的识别过程和风险评价控制过程。3、定义 3.1 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3.2 危害识别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3.3 风险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严重性的结合。3.4 风险评价依照现有的专业经验、评价标准和准则,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容忍的全过程。3.5 事故造成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事件。3.6 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事情。4、主要职责4.1 公司经理负责组织公司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工作,负责确定公司重大事故风险,组织落实重大风险的控制措施和隐患治理措施。4.2 生产科负责组织、指导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4.3 各单位负责本单位作业活动危害因素的识别和评价工作。5、成立风险评价领导小组,经理任风险评价领导小组组长,组织风险评价的全过程,评价小组成员应具备一定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知识和能力,包括安全、环保、技术、设备和业务主要管理人员。公司鼓励全员参与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6、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的范围与对象6.1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的范围包括:6.1.1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设备缺陷等;6.1.2建设、施工、检(维)修过程中的各种危害因素;6.1.3装置生产、停工、开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物料泄漏、火灾、爆炸、中毒;6.1.4可能造成职业病、职业中毒的劳动环境和作业条件;6.1.5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6.1.6企业周边环境; 6.1.7危险化学品的管理;6.1.8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6.1.9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1.10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6.1.11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6.2确定评价对象,充分了解相关信息,以便进行全面评价,主要包括:6.2.1可能用到的机械、设备、工具;6.2.2用到或遇到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6.2.3工作人员的能力和已接受任务的培训;6.2.4生产工艺过程和作业程序;6.2.5发生过有关的事故经历、作业环境检测结果等。7、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的方法 根据需要,选择科学、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常用的评价方法有:1)工作危害分析(JHA)2)安全检查表分析(SCL)3)预危险性分析(PHA)4)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5)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6)故障树分析(FTA)7)事件树分析(ETA)8)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等方法。8、危害识别应考虑的因素8.1.1 物(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保护措施和安全装置的缺陷和误动作。8.1.2 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不采取安全措施、误操作、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及其它不安全行为。8.1.3 可能造成职业病、中毒的劳动环境和条件:包括物理的(噪音、振动、湿度、辐射等),化学的(易燃易爆、有毒、危险气体、氧化物等)以及生物因素。8.1.4 管理缺陷:包括安全监督、检查、事故防范、应急管理、作业人员安排、防护用品缺少、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管理等。8.2 危害因素的分类8.2.1 物理性危害因素: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危害、运动物危害、明火危害、高温物质危害、低温物质危害、粉尘危害、气体物质危害、液体物质危害、作业环境缺陷、信号缺陷、其他物理性危害因素。8.2.2 化学性危害因素:易燃易爆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害因素。8.2.3 生物性危害因素:致病微生物、传染性媒介物、致害动植物、其他生物性危害因素。8.2.4 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缺陷。8.2.5 行为性危害因素: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失误、其他行为性危害因素。8.2.6 其他危害。 危害的后果机械伤害、车辆伤害、触电、物体打击、爆炸、起重伤害、火灾、中毒和窒息、淹溺、坍塌、灼烫、高处坠落、职业病、泄漏等其他伤害和财产损失。9、风险评价9.1 风险评价准则确定的依据:9.1.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9.1.2行业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9.1.3公司的安全管理标准和技术规范;9.1.4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9.1.5操作规程;9.1.6设备设施设计说明和使用说明书;9.1.7以往发生过的事故案例等资料。9.2 评价准则9.2.1 评价危害及后果发生的可能性及频率(L)(见附件一) ;9.2.2 评价危害及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见附件二);9.2.3 风险度(R)危害及影响严重性量化值与可能性量化值的乘积(R=SL)。结合所辨别的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的严重性,决定风险的大小以及是否是可以容忍的风险。风险评价结果可分为以下几类:a) 轻微的(R4);b) 可容许的 (R=48);c) 中等的(R=912);d) 重大的(R=1516);e) 不可容忍的(R=2025)。10、风险评价的实施10.1 生产科每年组织定期开展危害识别风险评价活动。10.2 评价人员应对所识别出的事故隐患、职业危害等加以科学评价,确定最大危害程度和可能影响的最大范围,以便采取有效并适当的控制措施,从而把风险降低或控制在可以容许的程度。10.3 评价发生危害事故、事件的可能性,重点考虑危害发生的条件(比如正常、异常或紧急状态发生),现场有否控制措施(包括个人防护品、应急措施、监测系统、作业指导书、职工培训),事件或事故一旦发生,是否能发现或察觉,同类事故以前是否发生过。10.4 确定所识别的危害影响的严重性,重点考虑法律法规要求、伤亡程度、财产损失以及对生产的影响和对本企业形象的影响程度。10.5 评价风险,要结合所辨别的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的严重性,评价其风险的大小。11、风险控制措施11.1 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11.2 根据风险程度大小,采取相应的技术、管理控制措施。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要考虑措施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等。11.2.1 风险控制的技术措施:1)消除风险的措施;2)降低风险的措施;3)控制风险的措施。11.2.2风险控制的管理措施:1)制定、完善管理程序和操作规程;2)制定、落实风险监控管理措施;3)制定、落实应急预案,做好组织、物资准备;4)加强员工的HSE教育培训;5)建立检查监督和奖惩机制。12、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12.1 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由责任单位负责并形成记录;12.2 办公室负责组织相关部门监督检查事故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12.3 遇有异常或紧急情况,执行应急预案。12.4风险控制措施及实施期限(见附件三)13、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常规作业活动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但当本公司组织机构、生产工艺、产品发生重大变化或人身伤害事件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工作。14、通过风险评价的培训,让职工了解本岗位的风险,做到更好的预防和控制风险。附件一: 危害发生可能性及频率L评判准则影响因素分数危害发生的频率(L1)安全检查(L2)操作规程(L3)员工胜任程度(意识、技能、经验)(L4)监测、控制、报警、补救措施(L5)5每月经常发生从不按标准检查没有操作规程或操作规程不严密未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无上岗证无任何措施,或有措施从未使用4每半年有时发生很少按标准检查、检查手段单一,走马观花有规范的操作规程,但从未执行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无上岗证有措施,但只是一部分,尚不完善3每年发生经常不按标准检查、检查手段一般有规范的操作规程,但操作时凭经验一般能正常工作,但经验不足,偶尔出现差错防范控制措施比较有效、全面、充分,但经常没有效使用2每1-2年发生或曾经发生偶尔不按标准检查、检查手段较先进、充分、全面有规范的操作规程,但执行不规范能胜任工作防范控制措施有效、全面、充分,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1从未发生严格按检查标准检查、检查手段先进、充分、全面有规范的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完全胜任工作防范控制措施有效、全面、充分附件二:评估危害及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等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S1)人身伤害程度(S2)经济损失(S3)停工时间(S4)形象受损程度(S5)5违反法律法规死亡、终身残疾、丧失劳动能力10万元停工或误工10天以上山东省内4潜在不符合法律法规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职业病、慢性病、住院治疗5万元2天以上淄博市内3不符合地方法规标准需要去医院治疗,但不需住院1万元停工或误工1天以上,2天以下桓台县内2不符合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规章制度皮外伤,短时间身体不适1万元停工或误工1天以下公司内1完全符合没有受伤无损失没有停工无影响附件三:风险控制措施及实施期限风险度等级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实施期限2025不可容忍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立刻1516巨大风险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立即或近期整改912中等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2年内治理48可容忍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4轻微或可忽略的风险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但需保存记录7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1、目的为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管理,确保公司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行,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生产单位和部门。危险有害因素应定期进行辨识和评估;重大危险源按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进行辨识。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AQ3034-201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AQ3036-2010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AQ3035-201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4、管理机构职责4.1 公司的安全管理职责4.1.1组织全系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4.1.2制定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4.1.3建立健全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系统,严格划分范围,不断完善预测、预警、预案工作;4.1.4组织或参加重大危险源造成事故的调查和处理;4.1.5对直接监督管理的重大危险源做到可控备案。4.2 各生产单位的安全管理职责4.2.1组织所属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规章制度;4.2.2根据公司规定,利用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系统,督促所属车间、科室做好预测、预警、预案工作,建立重大危险源的档案登记、检测评估、监控管理,对存在的问题落实技术方案和资金,并限期整改;4.2.3完善本单位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开展演练,落实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4.2.4 协助或参加重大事故的调查和处理。4.2.5公司各单位按安全责任主体,分别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各单位应定期或及时审核所属车间重大危险源台帐,并负责上报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4.2.6 每年由公司组织开展定期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工作,各生产单位不定期自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公司将以安全检查通报形式及时通报,要求限期整改。5、备案登记、评估和辨识5.1各单位要按照国家、公司的要求,认真完成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至少每两年进行一次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评估工作。5.2对新设立或者新构成的重大危险源,应及时按当地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到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对已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应及时报告注销。5.3 各单位应当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和使用装置、设施或者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并记录辨识过程与结果。5.4 各单位应当明确重大危险源中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人或者责任机构,并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难以立即消除的,应当及时制定治理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 5.5 各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并确定重大危险源等级。危险化学品单位可以组织本单位的注册安全工程师、技术人员或者聘请有关专家进行安全评估,也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安全评估。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需要进行安全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可以与本单位的安全评价一起进行,以安全评价报告代替安全评估报告,也可以单独进行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 5.6 企业应将重大危险源及相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送当地县政府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6、人员培训与应急救援6.1对涉及重大危险源运行、检修、维护及监督管理的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以及安全操作规程、防火防爆、机械和电气、紧急应急救援等安全知识的培训。 6.2 各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使其了解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特性,熟悉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措施。6.3 各生产单位要每半年开展一次现场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7、监督管理7.1构成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公司直接监督或授权各生产单位监督;公司规定的重大危险源,由各生产单位直接监督;对每个重大危险源要采取专业管理与重点监督相结合的方法,责任到人,做到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7.2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做到消防设施、器材齐全有效,消防通道畅通,安全警示标志齐全,与其它建筑物的防火距离符合规程规定。易燃、易爆场所要做到防雷、防静电设施齐全有效。6.3加强对锅炉、压力容器及其它特种设备的监督管理,做到安全保护装置齐全有效,认真开展定期检验,及时消除影响设备、系统存在的缺陷,操作、检修、维护人员必须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7.4严格执行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单位要按照危险化学品的特性与易燃易爆等物品分开储存,生产中设置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装置,使用防爆电器,消防安全措施到位,并控制危险化学品的库存量。7.5其它有可能产生重大人身伤亡、火灾、爆炸及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设备、设施、场所等,由各生产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完善,并落实监督管理责任,确保安全。8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1、目的为了认识和了解与公司生产活动有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并将这些信息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和相关方,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获取、更新,适用性识别和管理。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2008)4、职责4.1 各单位负责不定期获取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识别其适用性,追踪新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及时报安全科备案。4.2 安全科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和各单位安全法律、法规清单汇总后,选择适合本公司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并及时进行更新。4.3各单位负责及时将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传达给相关方。5、控制程序5.1 获取渠道、方式和时机5.1.1 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通过官方网站、行业报刊、数据库和中介服务机构、媒体及上级有关部门等渠道获取。5.1.2 地方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从各级安全监督行政管理部门获取。5.1.3定期两年修订一次,除此之外及时更新。(修订记录见附录一)5.2识别适用性5.2.1 安全科、设备科、技术科根据公司的特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识别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适用性,并两年对其进行一次评审工作。5.2.2应及时将获取的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中的适用条款对相关部门进行传达。5.2.3 当现行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更新时,应重新对相应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进行识别。 5.3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管理5.3.1 相关部门应对本部门获取和识别的安全标准妥善保管。5.3.2 安全科应对各单位已获取和识别的安全标准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进行汇总,建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清单,并监督检查各单位执行情况。5.3.3 安全科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转发给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并传达给相关方(供应商、承包商),并做好相应记录。5.3.4 安全科应将过期或作废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文件及时收回,并进行管理。5.3.5 安全科和各单位应不定期的、经常性的进行识别和获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和安全标准。5.3.6各科室应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贯彻执行情况的符合性评价,并出具评价报告。对评价报告中的不符合项开展原因分析和责任分析,并提出整改计划及制定整改措施,及时、有效的消除违法现象和行为。6、相关文件/记录6.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清单。6.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9安全培训教育制度1、目的为加强和规范公司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职工安全素质,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及职业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安监总局3号令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单位、与公司形成劳动关系的人员、进入公司的外来参观和实习人员等。2.1 应当进行安全培训的从业人员包括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后勤保障部门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2.2 公司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培训,熟悉公司安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理的能力。2.3 未经安全生产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第3号令)4、职责4.1 安全科负责全公司安全培训和安全活动工作,对全公司安全培训和安全活动工作实施监督管理。4.2 安全科应当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和安监总局3号令,建立健全安全培训工作制度,宣传教育安全知识。4.3 财务科负责安全培训和安全活动工作的所需资金。4.4 各部门、分厂车间直接参与安全培训和安全活动工作。5、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5.1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参加政府和公司组织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5.2 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一)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二)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三)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 (四)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五)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六)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5.3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一)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二)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 (三)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 (四)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五)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六)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5.4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5.5主要负责人每季度必须参加一次班组安全活动,每次不少于一小时,负责指导和帮助基层单位开展班组安全活动,做到有记录、有考核,并在班组安全活动记录上签字。5.6基层单位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每月必须参加二次班组安全活动,每次不少于一小时,负责对安全日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组织指导,做到有记录、有考核,并在班组安全活动记录上签字。6、岗位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6.1新上岗的员工必须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后,方能安排上岗作业。6.2其他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可以根据工作性质对其他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6.3新上岗的员工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6.4厂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包括:(一)公司安全生产基本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二)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三)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 (四)有关事故案例;(五)事故应急救援、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及防范措施等。6.5车间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包括: (一)本车间工作环境及所接触职业危害危险因素; (二)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 (三)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 (四)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五)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六)本车间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 (七)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八)有关事故案例; (九)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6.6班组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包括:(一)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二)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 (三)有关事故案例; (四)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6.7岗位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车间级和班组级的安全培训。公司有新工艺、新技术或者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对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