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2009年党委半年工作总结.doc_第1页
镇2009年党委半年工作总结.doc_第2页
镇2009年党委半年工作总结.doc_第3页
镇2009年党委半年工作总结.doc_第4页
镇2009年党委半年工作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共杂谷脑镇委员会2009年上半年党委工作总结暨下半年计划写作思路:一、重建工作,关注民生二、社会主主义民主政治、乡镇机构改革:三、落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四、加强基层政权建设:镇政权建设及村级活动室建设;五、维稳;六、党建:廉政建设、文章结构框架:一、过去半年的工作(一)灾后恢复重建。(二)加大改善民生力度,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三)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四)“三农”工作进一步加强。(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四、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及党建工作镇党委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胜利而奋斗。面对“5.12”汶川特大地震影响及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积极推进恢复重建和应对金融危机,取得了灾后恢复重建的阶段性胜利及灾后经济的恢复发展。现将上半年党委工作总结如下:一、过去半年的工作(一)灾后恢复重建。救灾就是救民,重建就是为民。着眼民生抓重建,抓好重建促发展,能加快的必须加快,能早一天的决不晚一天。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加大力度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加快发展。救灾就是救民,重建就是为民。这是抗震救灾中最值得总结和必须坚持的宝贵经验。恢复重建直接关乎灾区群众的切身利益。坚持以民生优先为基点,尽快完成群众最急需、看得到、感受深的民生项目。努力实现灾区居家有住房,上学有校舍,治病有医院,城镇有功能,水电有配套,连接有道路。坚持优先抓民生项目重建,把住房、学校、医疗卫生设施等作为加快重建的重中之重。 加快灾后重建就是抓住机遇促发展。树立抓重建就是抓发展的观念,抓好重建促发展。着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扎实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为受灾群众安居乐业打好基础。()全面推进民生工程恢复重建。按照民生优先、统筹安排、保证重点的原则,加快城乡住房和教育、卫生等民生工程的恢复重建。优先保障灾区群众的住房建设,到年底基本完成农村居民住房重建任务,全面启动城镇住房重建工作。安排好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确保今年底以上的学生都能在永久性校舍中学习。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规范,既确保建成安全、牢固、群众放心的建筑,又避免超标准铺张浪费。()加快交通、通信、能源、水利、流通等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全力做好灾区公路的保通工作,优先安排干线公路和通县公路的恢复重建,抓好乡村公路建设。加快电网和供电设施恢复重建。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修复,搞好受损堤防、水库的除险加固和堰塞湖治理。()结合群众就业推进产业重建。把安排群众就业与恢复重建结合起来,尽可能多地吸纳灾区劳动力参与到恢复重建工作中。()加强组织协调,推动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顺利实施,进一步做好对口支援工作,优化对口支援方案,及时研究解决恢复重建中的重大问题。(二)加大改善民生力度,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充分发挥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就业的重要作用。把促进发展、扩大内需与千方百计增加就业结合起来,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通过灵活的就业机制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岗位就业和参军入伍,进一步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重点做好就业困难群众、零就业家庭和受灾地区劳动力就业援助工作;切实处理好节能减排、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中涉及的职工安置问题。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体系、职业培训体系和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工作;积极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关注宏观经济变化对就业的影响,做好失业动态重点监测工作。()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社保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水平,调整优抚对象等人员的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加快实施城乡保障性安居工程。大规模开展廉租住房建设,用于补助低保住房困难家庭的实物廉租住房建设。积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加快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加快游牧民定居工程实施进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4)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抓好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各类价格和收费监管,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健全并严格执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建立权责利相对应的法律追究惩治体系。(5)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着力抓好社会管理;健全针对巨灾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和政策措施;强化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落实生产安全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6)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扩大易地扶贫搬迁、以工代赈规模。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三)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努力增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优先发展教育。实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特别要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年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在藏区实现“9加3”职业教育免费就读项目。()着力加强公共医疗卫生。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增强重大疾病防治能力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处置能力。健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继续支持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全面推进“少生快富”工作,在农村实施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和出生缺陷早期干预措施,对农村妇女开展妇科疾病定期检查。()大力发展文化,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别是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工程。(四)“三农”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好形势,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提高农民收入、夯实农业基础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加大投入力度。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快推进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水源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切实办好水、电、路、气、房五件实事,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加快农村沼气池修建,加快农村电网改造,积极推进农村公路改扩建工程,扩大游牧民定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稳定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不少于上年。发展畜牧水产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加快建设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种养业良种繁育体系、农产品批发市场、粮油仓储及现代物流设施。()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继续实施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壮大县域经济。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落实国家保护农民工权益的各项政策,积极支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4)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着力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统筹做好农村其他各项改革。(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按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全镇党员同志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各村(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一)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优化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二)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三)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推进依法行政。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五)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全面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创新农村工作机制,通过改革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扶持典型进行示范引导上来。全面推行乡镇党务、政务公开,规范办事依据,简化办事程序,明晰岗位职责,提高工作效能;通过“一站式”服务,首问负责制度等多种方式,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方式,方便群众办事。改革后将在四方面全面履职,即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农业安,则民心安;农村稳,则民心稳;农村富,则国家富。通过乡镇机构改革,着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立起新型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乡村治理结构,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建设农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六)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保证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四、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及党建工作(一)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推动党性党风建设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保证。继承优良传统,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真抓实干,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成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保证。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加强思想建设。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坚定不移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紧密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思想教育的方法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在党员干部中开展读书学习活动。(三)加强党的建设,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党的宗旨意识、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牢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始终保持心系群众安危冷暖的深厚感情,始终保持为民排解忧难的满腔热情,始终保持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奔放激情,为人民说话,对人民负责,自觉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始终如一的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更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英勇的共产党人始终奋战在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最前沿。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干部就是一个标杆。无数共产党人用朴实的行动,践行着党对人民的忠诚,验证着理想与信念的伟大力量。灾后重建,经年不懈。灾后重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抗震救灾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增强灾区自我发展的能力;把国家支持、社会帮扶同生产自救结合起来,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推进物质重建同构建精神家园结合起来,坚持“两手抓”;把发展经济同保护环境结合起来,建设生态文明让生命自主把握命运和前途,让人民的主体地位得到现实的尊重,这是灾后重建的文化意义,也是执政党“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刻表达。物质重建,文化重兴,社会重构,短短的一年,灾区沿着这三个维度,一砖一瓦重绘破碎的山川、颠覆的家园。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