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银公路(宁夏境)盐池至中宁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青银公路(宁夏境)盐池至中宁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青银公路(宁夏境)盐池至中宁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青银公路(宁夏境)盐池至中宁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青银公路(宁夏境)盐池至中宁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报告由环保资料网--收集整理国环评证甲字第3601号青银公路(宁夏境)盐池至中宁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 委托单位:宁夏交通厅评价单位:长 安 大 学完成时间:二零零六年三月1 工程概况1.1项目地理位置拟建公路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灵武市、红寺堡开发区及中宁县境内,呈东西向展布于青银公路和京拉公路之间,地理位置界于东经10537 10734,北纬3722 3749之间,与途径该区域的S302基本平行。1.2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路线起点 路线起点位于盐池县城东约6.8km东郭庄村东北处的青银公路古窑子至王圈梁段高速公路K139960处,距宁陕省界约1.3km。 路线终点路线终点位于中宁县城东北6.5km京拉公路宁夏段K247+100处。 路线走向D方案路线总体走向自东向西而行,自盐池县城东始,并在此布设盐池东枢纽互通式立交,路线沿宁夏哈巴湖自然保护区以南布线,向西南跨过G307、隋长城,至惠安堡北布设惠安堡一般互通式立交;路线继续向西南过红墩子,经李家高庙、跨老虎沟、沙坝头沟,骆驼脖项沟、苦水河、沙泉乡北、小河、甜水河、跨蛇腰沟、过海子塘南侧,至红寺堡开发区北布设红寺堡一般互通式立交;路线经过红寺堡后,向西沿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北侧跨过红柳沟、双阴洞沟、单阴洞沟,跨恩和至红寺堡公路后,再沿恩和至红寺堡公路南侧布线,终点止于中宁县恩和乡东侧石京拉公路宁夏段,并布设恩和枢纽互通式立交。D方案路线全长15962km。路线方案见附图。 主要控制点路线主要控制点为盐池县东郭庄村、青山乡、冯记沟镇、惠安堡镇,红寺堡开发区、中宁县恩和镇。1.3 路线建设规模按一次建成四车道高速公路的标准,设计速度为100km/小时,路基宽度260米;项目推荐方案建设长度15962km,全线设置完善的交通标志、标线,设置护栏和隔离栅等设施。全线设置管理、监控分中心1处,养护中心1处,养护工区 2处,服务区3处,停车区3处,主线收费站l处,匝道收费站5处。图1-1 拟建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图1-2 拟建项目位置示意图2 工程分析 拟建公路项目组成和主要环境问题见表。表 项目组成和主要环境问题项目主要环境影响主体工程路基路面工程公路全长159.62km路面:沥青混凝土占地:24528.8亩永久性占地:占用耕地,破坏植被,生物量流失,居民搬迁和再安置;施工期:水土流失和施工扬尘等;营运期:地表径流污水,危险品运输风险事故,交通噪声及为期排放,动物通道和交通阻隔桥梁和立交工程大桥3560m/14座,中桥1327m/11座,小桥187m/7座;互通式立交8处,分离式立交20处,天桥13座,通道115处,涵洞373处施工期:水土流失及对跨越和经过河流水环境的污染;桥梁施工对水体的影响;营运期:地表径流污水,危险品运输风险事故,汽车噪声和尾气排放、行洪及泄洪。辅助工程施工便道养护区2处服务区3处停车区3处管理、监控分中心1处养护中心1处匝道收费站5处主线收费站1处施工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排放;营运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洗车废水排放。储运工程灰土拌和场取、弃土场建筑材料、物料运输沥青拌和场施工期:土地占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施工粉尘以及沥青烟尘等;营运期:土地复垦、植被恢复;临时占地:植被破坏,生物量损失(短期影响)和水土流失。本报告由环保资料网--收集整理3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结论拟建公路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途经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灵武市、红寺堡开发区、中宁县4个市、县、区,12个乡镇。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结论拟建公路沿线水系属于黄河支流,评价范围内主要河流为苦水河、甜水河、红柳沟、清水河等。项目沿线地表水石油类、COD、NH3-N达类水质标准。项目所在地区水环境质量良好。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结论通过对拟建公路的现场调查可知,公路沿线村庄和居民较分散,人口密度小,居民基本为农业人口,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环境空气中NO2、TSP、SO2值均低于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浓度限值的二级标准值,这些数据从总体上反映了公路沿线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声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结论通过调查,了解到本公路评价范围(沿线两侧200m范围)内没有医院、敬老院、幼儿园及学校;沿线共有大、小村庄或居民点共8个。拟建公路沿线评价范围内村庄较少,无大型工矿企业噪声源。盐池中宁公路评价范围内的村庄,除红墩子因受国道211交通噪声的影响外,其余村落噪声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类环境噪声标准。沿线环境质量良好。4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4.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盐池中宁高速公路全线永久占地24528.8亩,公路沿线受影响损失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原和沙漠,分别占永久占地的44.25%和35.2%;其余依次为水浇地、旱地,分别为永久占地的14.73%和5.14%,宅基地、河滩和林地较少。公路建设占用的林地仅45.6亩,林木蓄积量低,生物量较小,对区域内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公路占用基本农田约4874.3亩,应尽量减少占用和分割影响,并采取合理的补偿措施。 公路沿线无珍稀野生动植物,项目建设和营运对沿线动植物影响不大,对沿线林业区划影响甚微。 项目临时占地在采取了合理的恢复措施后,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且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其影响将有可能不复存在。综上所述,项目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不存在不可控制的影响,从生态环境角度看,项目建设可行。4.2 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盐池中宁公路交通噪声对沿线敏感点的影响主要是夜间影响,经预测营运近期至远期沿线各敏感点昼间噪声均无超标。夜间环境噪声预测评价结果表明营运近期(2010年)二道湖、陡沟子、红墩子噪声超标,超标量分别为5.6dB、1.3dB和1.9dB。中期(2016年)夜间噪声超标的有徐记梁、陡沟子、二道湖、赵记塘、长山子和红墩子,二道湖超标量为 dB7.9 dB,其它村庄超标在0.6dB3.9dB。营运远期(2024年)由于交通的大量增加,沿线8处村庄的夜间噪声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其中陡沟子、二道湖、红墩子超标量较大,分别为5.3、9.7和5.8dB,其余村庄超标量较小,在0.9dB3.2dB。2施工期环境噪声影响是短期行为,只要加强管理,实施环境监理及监测,采取防治措施可使影响降至最低程度。3公路沿线农房基本为砖木、土木结构,施工过程中在距路线较近的村庄路段,合理设置施工区域,施工机械振动影响较小。由以上声环境影响评价看,项目环境噪声不存在不可控制因素。4.3 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拟建公路沿线经过的主要河流为黄河支流,由于拟建公路与这些河流的关系全是跨越式通过,所以项目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对这些水域的影响较小。 项目全线共设收费站5处、服务区2处、管理分中心1处。管理所和收费站生活污水水量较小,但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较高,需设化粪池+好氧塘处理系统对废水进行处理后用于服务区及中分带的绿化用水,做到“零排放”。 拟建公路在水域路段运输危险品车辆风险事故概率虽然很小,但这种小概率事件的发生是随机的,在营运期应该高度重视,加强管理,防止污染事故发生。4.4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 盐池中宁公路投入营运后至2024年公路汽车尾气中排放的NO2浓度不会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即符合评价标准要求。2.公路沿线环境敏感点的污染物浓度预测值在2024年前全部符合GB3096-1996中二级标准,即符合评价标准要求。3.公路施工期车辆运输扬尘将对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一定影响,需采取必要措施。 4.盐池中宁公路虽然增大沿线NOx的浓度和NOx排放量,但由于项目建成后改善了行车条件,减少地区的排放时间,吸引交通量有效地提高行车速度而使汽车尾气排放总量降低,潜在地改善地区总的环境空气质量。总之,盐池中宁公路的建设对环境空气的影响相对较小,从区域环境空气的角度分析,该公路的建设是可行的。4.5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并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经过合理选线,项目推荐方案路线走向已避开了盐池县、中宁县等县、市、区的地区规划。 项目建设将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促进和保证作用。 项目设置了充分的交叉工程,有利于地方道路的通行,对沿线民众的出行基本无影响。 项目建设征用耕地对地区的土地利用格局无影响,对地区总体农业生产影响不大。但对沿线地区,尤其是被直接征用耕地的村庄、村民有影响,在短期内将使经济收入减少,生活水平降低。采取征地补偿、耕地调配、调整及发展高效农业等措施,可使影响降至最小程度。 项目建设拆迁民房,将使拆迁户的生活受到较大影响。采取拆迁赔偿,对困难户及脆弱群体实行扶持政策,可以使影响降至民众能接受的程度。项目的建设将不可避免的横穿规划中的马家滩、积家井煤炭开发区,通过路线的调整,已将其对矿产资源的压覆降至最小。项目的建设将会跨越明长城,推荐方案拟建桥跨越,保证净空高度,切实保护明长城遗址。综上所述,从社会环境角度分析,盐池中宁高速公路建设可行。5 水土保持方案本项目建设扰动原地貌面积为29205.22亩,新增水土流失面积为29205.22亩,施工期水土流失总量58.9万t。 在建设施工期间,水土流失急剧增加,水土流失总量达58.9万t,且水土流失形成快,流失集中,强度大,危害较大。 公路主体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为49.5万t,占新增水土流失量的84.04%,产生的时段主要集中在施工期,公路竣工后由于路面工程的完工,路基面不再产生水土流失,其余路基边坡及开挖迹地还有轻度的水土流失。 根据工程中水土流失的特点,建议在初步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本地区降雨主要集中于7、8、9三月,工程建设要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尽量避开雨季施工,以减少水蚀产生的水土流失。 上述预测结果表明临时工程区新增水土流失虽然不是很大,但其造成的水土流失也不容忽视,所以应对其提出设计要求,由主体工程设计单位在下阶段设计中实施,确保水土保持工作落到是实处。 从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和水土流失量预测结果来看,工程将扰动原地貌、破坏植被面积,使项目区水土保持功能在一定时期内大为降低甚至丧失,从而可能造成局部的 ,破坏生态环境。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措施(见水土保持方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6 方案比选 经过各方局部阶段推荐案与比较方案的比较,从环境角度出发,推荐方案的优点较明显。 本环境影响报告建议采用推荐方案,与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推荐方案一致。7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7.1 工程中已采取的环保措施及评价 路线方案选择和具体位置的确定已考虑减少占地拆迁、空气污染和交通噪声造成的影响。 采用高速公路标准,结合沿线地形、地质情况,采用100km/h设计车速,适度掌握技术指标。 重视环境保护,尽量使线形与地形、地物相协调,尽可能避免高填深挖,少拆迁建筑物,少占良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设计平面线位的同时,结合地质水文条件选择纵面线位所处高低位置,尽可能使填挖平衡,减少废方和借方。沿河岸布线尽量避免挤占河道,线位满足设计洪水位要求。 项目在选线阶段充分考虑了沿线城镇的发展规划,推荐线位与之基本协调。 线位布设避开石油、天然气管线等工程设施。7.2 环评中提出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7.2.1 项目设计阶段应完善的环保措施 水土流失防治和土地资源保护 噪声 景观保护 生态保护 水环境保护 环境空气质量保护 社会环境保护7.3 施工期环保措施 施工管理对策与建议 生态环保措施与建议 噪声防治措施 空气污染防治 水环境保护 社会环境保护 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绿化措施 施工组织方案7.4 营运期环保措施 生态保护 绿化管理 交通噪声8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 通过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本工程得到了建设地点附近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