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测)(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测)(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测)(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测)(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测)(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1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病,有思想家提出:“孔子删述六经,即伊尹太公救民水火之心。故曰载诸空言,不如见诸行事愚不揣有见于此,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该思想家是A 董仲舒B 陆九渊C 王守仁D 顾炎武【答案】D 2把“亡国”与“亡天下”区别开来,后人据此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代思想家是:A 李贽B 王夫之C 顾炎武D 梁启超【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易号改姓,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最早提出此主张的是顾炎武,故C项正确;李贽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排除;B项主张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排除;D项是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君主立宪,排除。3李贽认为“六经”不过是史官过分的“赞美之语”,非但不是“万世之至论”,而且变成了“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这种议论A 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在政治、文化上的统治地位B 是对专制君主的猛烈抨击C 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D 表明李贽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不是万世之至论”和“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表明李贽认为儒家经典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从而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这种议论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故答案为D项。A项说法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李贽批判的是儒家思想,不是君主专制,排除B项;C项说法太过绝对,排除。4对君臣关系,黄宗羲作了独到的论述:君臣有共同的职责,都是为民谋利。顾炎武则作了全新的解释,君主及其各级官吏,不敢于百姓之上任意妄为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我享乐。这些主张A 导致经世致用思想盛行B 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C 是对儒家思想精华的传承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答案】C5“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为此明清之际的儒学家A 否定儒家正统B 倡导工商皆本C 提倡经世致用D 批判君主专制【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说明顾炎武反对理学的空谈,主张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故C正确;顾武炎的思想没有脱离儒家的范畴,仍属于儒学,不可能否定儒家的正统,故A错误;B是黄宗羲的思想,而且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中体现的是反对空谈,没有涉及批判君主专制,故D错误。6(20172018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明清之际学者唐甄说:“二千年来皇帝皆盗贼。”黄宗羲说:“天下为主,君为客”。上述思想A 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B 终结了儒学的统治地位C 削弱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 丰富了理学的思想内涵【答案】A7顾炎武指出:“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认为凡做学问,“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在此,顾炎武A 认为前人研究成果不可超越 B 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C 强调学术研究的自主创新 D 否定明代学术成果重视调查研究【答案】C【解析】材料“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说明其强调创新和独立思考,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顾炎武尊重前人研究成果,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经世致用的精神,故B项排除;材料中并没有体现顾炎武对明代学术的全盘否定,故D项排除。8下表是中国古代某学者阅读论语所做的评语,与其观点最接近的是论语卷一经 文 评 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年谱,后人心诀。按:此为略言,意思是说,这不过如后世作年谱一样,并无深意,乃后人奉以为传心之诀,很无谓。A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B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C 世官为诸子之制,可见选举实为孔子创制D 孔二先生的礼教讲到极点,就非吃人不成功【答案】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这不过如后世作年谱一样,并无深意,乃后人奉以为传心之诀,很无谓”,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李贽对孔子思想主张的态度出发,结合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史实,即可得出正确答案。9周公“制礼作乐”的理念就是不要把人的命运寄托在鬼神身上,而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培养自己的德行,符合礼的规范;顾炎武说“礼者,本于人心之节文,以为自治、治人之具”。这反映二者都主张A 实行民本主义B 血缘关系为纽带C 自觉遵守礼制D 用礼制教化民众【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而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培养自己的德行,符合礼的规范”“礼者,本于人心之节文,以为自治、治人之具”可知二者都主张要自觉遵守礼制,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故C项正确。材料“周公制礼作乐的理念就是不要把人的命运寄托在鬼神身上,而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体现了民本主义,但A项只反映了材料的部分信息,排除。血缘关系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排除。D项只符合顾炎武的主张,排除。10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病,某思想家提出:“孔子删述六经,即伊尹太公救民水火之心。故曰载诸空言,不如见诸行事愚不揣有见于此,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该思想家是A 朱熹B 董仲舒C 王守仁D 顾炎武【答案】D点睛:“经世致用”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学说的重要内容。“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致用”的内涵是“学用结合”,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其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实际,主张研究现实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11李贽的藏书是评述历史人物的著作。其中的世纪部分,讲述的是朝代更替以及帝王个人活动。他将陈胜、公孙述(东汉末年军阀)等列入书中,且每篇都标有明目以示褒贬。如西楚霸王项籍篇题为“英雄草创”,王莽篇题为“篡弑资贼”。该书反映了作者A 以史为据实事求是评价历史B 突破传统改革史书编纂体例C 突破传统等级观念反抗权威D 反对思想束缚提倡独立思考【答案】D【解析】题干提到李贽的藏书内容涉及到了人物的评价,他把陈胜、公孙述(东汉末年军阀)等列入书中,说西楚霸王项籍篇题为“英雄草创”,王莽篇题为“篡弑资贼”,说明李贽的著述已经突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转而开始独立思考,故选D;这也说明李贽这是站在自己对历史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评价和褒贬,所以A不符合史实;李贽的书不属于史书,故B的说法错误,所以排除B;他的书中“讲述的是朝代更替以及帝王个人活动”,说明没有完全突破传统的等级观念,故C不符合题意。点睛:同样一个历史事件,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或者从不同的角度看,都会得出不同的认识。我们读者需要从中读出这些不同,还要学会分析这种不同产生的原因及其不同的影响。这种分析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特征和评论者的立场及其看问题的角度。这一题就涉及到了李贽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做对这一题,需要考虑李贽本人的特点,并从材料出发才可以。12明末清初时,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今日之风雷非昨日之风雷,是以知今日之日月非昨日之日月也。”下列各项,属于该学者观点的是A “众治”B “循天下之公”C “天下为主,君为客”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答案】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明清时期进步的思想家的角度分析关键信息,结合王夫之的思想,正确判断,即可排除其他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得出正确答案。二、非选择题(每题12分,1小题,总共1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儒家学说长期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两千多年历史中,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发展演变,以适应时代需要。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据孟子等材料二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子文集卷七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南宋孝宗佛祖统纪卷48材料四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顾炎武日知录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如何从君民关系的角度来阐述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2)材料二中董仲舒对君权是怎么论述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论述对儒学命运的影响。(3)宋代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依据材料三说明宋代儒学发展的特点。(4)有人说:顾炎武与董仲舒的政治思想具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请依据材料四和材料二说明理由。【答案】(1)主要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理想政治:君主用贤人,行仁政。(2)论述:君权神授影响: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逐渐成为封建正统(统治)思想。(3)特点:增加了儒学的哲学思辨色彩,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本原;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糅合了佛道思想。(4)继承:承认君主的权力。发展: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分权和“众治”。【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从先秦儒学、汉代儒学、理学和明清之际的儒学等方面来分析。【详解】(2)由“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并结合董仲舒这一信息可以得出其关于君权的论述是:君权神授。联系所学可知,董仲舒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