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下的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探索.doc_第1页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下的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探索.doc_第2页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下的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探索.doc_第3页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下的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探索.doc_第4页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下的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探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下的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本课题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系作了深入的、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下的中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方案。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对科学地发展职业教育,创新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课题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一是课题中提出的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方案在实践中如何组织实施?二是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方案实施效果的测评与教学方案的进一步修正。三是以本课题研究的成果为指导,重新修订中等职业学校现行专业教学计划。关键词:数控专业 课程 改革劳动力的再生产是人类社会生产的必要条件,教育和训练又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只有获得了这个社会所必需的劳动技能、生活知识、思想意识、行为准则等等,才能融入这个社会,被社会认可,才能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下去。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历史不外乎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因此,不同时代对劳动者的知识、技能、素质有不同的要求,如果一个人的劳动能力达不到社会职业对他的起码要求,那么社会将不会承认其劳动,他也不能获得赖以谋生的职业。也就是说在一定的社会中,每一个从职从业者,都必须达到一定社会的职业道德水准和劳动熟练程度,才能使自己的劳动为社会所认可,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劳动,亦即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资格。社会对职业资格的要求与认定,从古至今都存在着:我国古代的“行会”已对从事本行业的人有许多严格的规定,达不到要求的不被承认是这一行中的人,即所谓“外行”。在当代对职业资格的认定已经成为劳动和人事管理的一部分,职业资格是经政府有关部门、劳动部门或行业认定的,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职业资格的认定已经由社会自发的行为,发展成为政府行为,成为国家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战略措施。产生于生产和经济活动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同时,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又强烈影响着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方向。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依靠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来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总则第八条明确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既是对职业教育的一次挑战,也是给予职业教育一次深化改革和推动新一轮发展的机遇。我们应该怎样牢牢抓住这个机遇,使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辅相承,互相推进、共同发展,变压力为动力,求得职业教育的新完善仍是职教改革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也是本课题所要探索、论证的终极目标。上篇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及实践意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标准,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从业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并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劳动保障部门或国务院有关部门按规定办理和核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是持有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是持有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员工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1994年,劳动部、人事部联合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规定提出“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从业资格是指从事某一专业(工种)学识、技能和能力的起点标准。执业资格是指政府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工种)实行准入控制,是依法独立开业或从事某一特定专业(工种)学识、技能和能力的必备标准。”如:会计岗位证书是从业资格证书,注册会计师就是执业资格证书。所以,职业资格证书的基本属性是证明个人具备从事某种职业资格的有效证件。1996年12月,劳动部下发了关于进行劳动预备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制定了劳动预备制度实施方案。1999年6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工商局联合下发关于积极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的意见,提出从1999年起,在全国城镇普遍推行劳动预备制度。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对未经劳动预备制培训或虽经劳动预备制培训但未取得相应证书的人员,职业介绍机构不得介绍就业,用人单位不得招收录用。2000年3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了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明确规定了用人招用从事技术工种(职业)的劳动者,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其须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工种(职业)目录中共列出了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及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等90个工种(职业)须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这些基础建设,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法律法规基础,确保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健康持续发展。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加入WTO,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经济结构面临着新一轮调整,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要求劳动者具有更高、更强、更全面的能力,特别是具有适应生产和技术发展,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控制制度,调节劳动供给与劳动需求,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国家劳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出自保持社会先进生产力和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应对科技进步和中国加入WTO之后各种挑战,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的重要战略举措。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方向及定位教育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的主体,它有两个支柱:学科性教育和职业性教育,它们各自具有独立的形态,服务于不同的发展目标。学科性教育按照科学体系的内在逻辑,更侧重于理论、知识和学术的严谨和完整,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并随着学科领域的发展而发展;而职业性教育更侧重于生产和工作的需要,直接服务于经济和生产活动,并推动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它按照生产活动的自身规律在职业领域发展。过去我国长期只注重学科性教育,而将职业性教育仅作为普通教育的拾遗和补充。职业教育长期照搬普通教育的模式,甚至本末倒置地要求生产适应教育培训的需要,而不是教育培训适应生产的需要。在市场经济迅速形成和发展的今天,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不断改革发展,一个适应经济活动要求、适应生产变革要求、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的新型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正在迅速形成和发展。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发展、变化的就业、转岗、及下岗再就业的需求,则是职业教育的立足之本。以就业为导向,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就是要促进职业教育的“三个转变”和“两个加强”。所谓“三个转变”,第一就是办学思想的转变,要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明确职业学校的定位和方向。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是职教区别于普教的显著标志。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在于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因此,中等职业教育除进行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外,还进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教学,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与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毕业生的素质标准是具有中等文化科学知识,并掌握一定职业技能,适应一定岗位群的工作需要。学生毕业后,除获得中专毕业文凭外,可获得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可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和汽车驾驶证书等辅助证书。这些证书是每个人在社会竞聘的硬件,它表明一个人的资质和能力。职业技能证书更是从事某一行业的资格认证和准入条件。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怎样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衔接2000年1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与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对于完成专业学习,且成绩合格的学生颁发相应的职业(专业)资格证书。”毫无疑问,中等职业学校中实行两种证书制度,是国家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新增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途径。2002年11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联合发出文件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提出:各地教育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积极推动职业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引导职业学校进一步转变观念,努力使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衔接,意味着职业学校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上、教育教学体系上都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以主动适应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一)、全面理解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学校要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学习、理解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内涵与意义,高质量地执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同时,学校也要向学生宣传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确保学生在完成应有的教学内容后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二)、修订现有的教学计划与大纲职业学校要积极进行课程改革,根据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内容与要求,修订或补充教学计划与大纲的内容,使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资格证书工作的有效机制,为职业学校学生取得现行职业资格证书创造条件。(三)、加强专业师资技能操作水平职业学校要实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关键是要有一支懂理论会操作的专业教师队伍,特别是实训教师队伍。这是我国职业教育的致命弱点,也是职业学校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难点所在。(四)、进一步完善实训教学和考核的设备职业学校要实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另一个必要条件是技能考核设备。如果学生在三年学校教学过程中,包括实习训练过程中从未接触过技能考核与鉴定设备;那么学生不可能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所以,职业学校要在条件许可下尽可能地更新教学设备。(五)、加强与企业、行业的合作,走产教相结合发展之路对于相对教学设施差,或者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的职业学校可以采用与企业和行业合作的办法来实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因为企业和行业具有优良的生产设施和生产一线的技术专家。事实上,职业教育本来就应该紧密依靠企业和行业,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企业和行业需求的职业人才。(六)、争取建立技能鉴定站设施先进、师资优良的职业学校应设立相关的职业资格考核鉴定站,这些鉴定站可以按照学校教育的特点安排考核计划,使职业学校教学与职业资格鉴定有机结合起来。对经过评估认定后的学校或专业给予进行职业资格考核和发证的权力。经教育部门和行业部门联合评估,教学内容适当、教学安排合理、教学质量高的职业学校学生毕业时应自动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下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思路由于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功能定位不同,历来存在着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内容不一致的矛盾。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实际上是根据职业分类和职业岗位标准来进行的。教育部在2000年8月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专业划分与国家产业分类、职业分类相适应,目录中的269个专业所培养的人员能够对应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第二、三、四、五、六大类中的约千余个职业岗位,适用范围广,针对性强,为中等职业学校全面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一个专业一般面向一个职业岗位群,学生同时具有面向一个职业岗位的基本的、通用的、熟练的职业技能,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是职业岗位群中的一个具体的、窄口径的职业或工种,两者不能匹配,就如分母大于分子,不能等而视之。职业学校学历教育的专业设置与现行划分过细的职业资格之间难以对应,由此,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就出现了学生参加本专业面向的资格鉴定考核不易确定的问题,给职业学校组织教学活动和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带来了很大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使职校既能完成学历教育目标,又能使学生顺利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呢?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但最终仍要落实在课程改革上。当前,国内外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大致可归纳为四种类型:即I型、Y型、A型及M型。I型结构,又称专业纵深型结构。它是在一定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向某一专业方向发展,以原苏联和我国高等院校的传统课程体系结构为代表。I型课程体系按不同课程类型有明显的阶段划分,即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及专业技术。Y型结构,又称专业分支型结构。其基础理论及专业理论并不只为一个专业方向服务,而是多种同类专业方向的共同基础。在专业技术学习阶段,学生可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学习。如沈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锻压工艺及设备专业在专业技术课阶段,对学生实行五种专业方向分流,即锻造工艺、锻压工艺及设备、锻压设备、模具设计及冲压工艺。A型结构,也可称基础宽厚型结构。它以基础课面广、根基深厚为基本特点,以日本战后大学改革中进行的“准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为代表。M型结构,也可称纵条型结构。它是以职业岗位的知识与技能要求为依据的,其针对性十分强。加拿大社区学院的课程体系结构即纵条型结构。如动力电子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有四条纵穿六个学期的平行课程线,每一条线有其自身教学目标。如第一条线五门课程是培养专业技能的:第二条线六门课程重在培养电子设备设计能力等。这四条线的教学目标最终组合成岗位职业能力。由于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而A型结构显然是不适合的。M型结构是强调职业岗位针对性的产物,有其可取之处,但是它导致削弱专业理论,降低了学生的适应能力。我们认为Y型结构比较适合于高科技时代的中职教育,它是能容纳针对性与适应性要求的较佳结构模式。建立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以实践教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核心的集群式模块化课程体系是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国外“双元制”、MES 、CBE课程模式,并吸收我国职业教育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教课程模式。该课程结构模式的价值取向,主要为“宽基础、活模块、多方向、人本位”。(一)“宽基础” “宽基础”是指所设课程不是针对某单一职业,而是针对相关职业群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为继续学习打基础,着眼于专业技术训练,着眼于转岗能力和关键能力培养。“宽基础”由四大类构成:文化课程类、工具课程类、能力培养课程类、职业群所需专业课程类。每一类均由一组科目组成,每一科目又由一些模块组成,供不同专业、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发展要求的学生自主选择。“宽基础”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需要准确把握其“度”,既不能片面追求学科知识的广博,也不能片面追求单一职业技能的精深。(二)“活模块”“活模块”是指为适应职业群所设计的知识单元和技能单元,以专业技术训练为主,以职业资格为导向,设置课程结构,组织教学内容,着眼于能力培养。“活模块”涵盖了一个职业群中的几个甚至更多职业所对应的“大模块”,供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灵活组合,供学生根据个性特点和未来需求自由选择,既考虑学生的就业实际,又要兼顾其终身发展的需要。(三)“多方向”“多方向”是为就业服务的。职业学校学生进校即定专业显然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要求。因此,采用“多方向”培养是一种较理想的选择。“多方向”是以基础发展平台组织教学,12年打基础,在专业大类范围内进行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同时还进行专业技术和技能的训练,打好较为扎实的职业素质基础。后一年根据市场需求和受教育者个性、特长、兴趣确定专业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模块整合和模块教学,同时进行技能达标模块的整合并进行强化性训练,以“多方向”应对人才市场的竞争。(四)“人本位”“人本位”是指以完善学生个体人格、提高学生个体素质为目标的课程结构模式。“宽基础、活模块、多方向”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由职业人向社会人发展,培养具有时代精神、做人与做事并重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宽广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有健康的职业人格、自主创业的意识、终身发展的能力。这些都是我们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下篇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下的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方案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开发模式描述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模式是由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定位及培养目标所决定,也是办出职教特色的关键所在。上世纪90年代初,盛行于北美国家的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 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为创建我国职教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按CBE理论及其课程开发模式DACUM (Develop A CurricuLUM)的规则,职业课程的开发程序为:工作分析职责分析任务分析教学分析。这个工作过程的结果有3个,一是产生DACUM图表,即能力图表。二是任务分析表,其内容为完成每项职责和任务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工具、态度。三是由教学分析产生教学模块和教育课程。因此,以职业能力和岗位目标要求为基础开发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首先,是通过职业岗位分析,确定职业岗位的特点、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分析所对应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需要何种综合能力(即职责);其次,就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职业标准,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分析这些综合能力由哪些专项能力(即任务)构成;而这些专项能力又由哪些能力要素所构成,而这些能力要素就是应知应会的知识点和技能项目;再次,以所确定的能力要素为基础,调整组合成专业课程体系。 二、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与课程体系开发(一)、三年制中职教育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本专业培养数控加工和数控设备操作人员与管理人员,从事数控设备的操作、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设备管理与维修、质量检测和产品销售等工作。(二)、岗位知识与能力结构分析与对应的课程设置 中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在生产中主要从事的岗位如下:1)工种计算机操作员职业能力使用电子计算机从事文字、图形、图像等信息处理工作及计算机系统操作、维护与管理的人员专业能力1、 了解计算机基本组成2、 掌握计算机常用软件的使用3、 掌握文字处理技能4、 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5、 多媒体技术基本应用6、 计算机病毒防治知识技能要求1、 能够完成正确操作计算机、软件的安装,能过完成计算机病毒的清除。2、 能够对文字、图形、图像、表格数据进行处理。3、 能过进行微机上网设置4、 上网浏览信息及网上信息下载,电子邮件的收发。课程设置计算机应用基础能力测评中级2)工种制图员职业能力使用绘图仪器、设备,根据工程或产品的设计方案、草图和技术说明,绘制其正图(原图)、底图及其它技术图样的人员。专业能力1、 国家标准制图的基本知识2、 绘图仪器工具的使用及维护知识3、 投影法的概念及投影知识4、 计算机绘图软件应用能力5、 专业图样的基本知识6、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技能要求1、 绘制和阅读轴类、盘类零件图2、 绘制内、外螺纹及其连接图3、 使用一种软件绘制简单二维图形并标注尺寸4、 绘制和阅读支架类、箱体类零件、装配图课程设置1、 机械制图2、 计算机二维制图(CAXA、Auto CAD)能力测评中级3)工种无线电装调工职业能力使用手工工具、仪器、仪表从事电子仪器仪表组合装配与调试的人员。专业能力1、 电工、电子基础理论知识2、 识图绘图基本知识,公差配合知识。3、 仪器仪表的分类、工作原理及调试方法。4、 常用仪器仪表的名称、规格、用途、使用及维护。5、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技能要求1、能看懂电气原理图及接线图2、能绘制简单的电气原理草图3、能正确使用仪器仪表相关工具4、独立完成电气产品的组装与调试课程设置1、 模拟电路2、 数字电路能力测评中级4)工种三维CAD建模师职业能力利用三维制图软件完成零件的3D建模、装配、效果图专业能力1、 国家标准制图的基本知识2、 投影法的概念及投影知识3、 计算机绘图软件应用能力4、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技能要求1、 使用3D-CAD软件工具完成具有50个以上的特征元素的中等复杂零件的三维建模2、 使用3D-CAD软件工具完成10个以上零部件的简单产品的虚拟装配及爆炸分解图3、 使用3D-CAD软件工具完成装配图的二维工程图并打印出图4、 使用3D-CAD软件工具完成装配动画图5、 完成数字文件的输入、输出的接口转换课程设置1、 机械制图2、 三维CAD软件(CAXA、Solid-Edge、 Solidworks)能力测评中级5) 工种车工职业能力操作车床,进行工件旋转表面切削加工的人员。专业能力1、 识图知识、公差与配合2、 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知识3、 机加工基础知识(机加工设备、常用刀具、典型零件加工、设备、工量夹具使用与维护)4、 钳工操作知识5、 电工知识(常用电器种类及用途、电力拖动知识)6、 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7、 质量管理知识8、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技能要求1、 读懂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工作图2、 绘制轴、套、圆锥、螺钉等简单零件工作图3、 正确完成工件的装夹,完成刀具的刃磨、安装。4、 能够完成细长轴、偏心轴、螺纹、大型回转表面的加工5、 能够对机床进行常规检查,及时发现一般故障6、 能够用量块、百分表、正弦规等进行工件精度检查并分析误差课程设置1、 电工技术2、 金属工艺学3、 测量技术4、 数控加工技术能力测评中级6)工种数控车床操作工职业能力操作车床,进行工件旋转表面切削加工的人员。专业能力1、 识图知识、公差与配合2、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知识3、机加工基础知识(机加工设备、常用刀具、典型零件加工、设备、工量夹具使用与维护)4、钳工操作知识5、电工知识(常用电器种类及用途、电力拖动知识)6、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7、质量管理知识8、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技能要求1、 读懂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工作图2、 编制台阶轴、法兰盘的加工工艺3、 正确完成工件的装夹,完成刀具的选用、安装。4、 能编制带有台阶、内外圆柱面、锥面、螺纹、沟槽等零件的加工程序,完成程序调试及加工。课程设置1、电工技术2、金属工艺学3、测量技术4、数控加工技术5、数控设备及编程能力测评中级7)工种铣工职业能力操作铣床,进行工件铣削加工的人员。专业能力1、 识图知识、公差与配合2、 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知识3、 机加工基础知识(机加工设备、常用刀具、典型零件加工、设备、工量夹具使用与维护)4、 钳工操作知识5、 电工知识(常用电器种类及用途、电力拖动知识)6、 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7、 质量管理知识8、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技能要求1、 读懂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工作图2、 绘制带有斜面或沟槽的轴和矩形零件锥套等简单零件工作图3、 能够读懂复杂零件的铣削加工部分的工艺规程,制定平行空系、离合器、齿轮等的铣削加工顺序4、 正确选择工件定位基准,完成工件的装夹,合理选择铣削刀具5、 能够完成平面、台阶、沟槽、键槽、角度面、花键坐标孔、齿轮等的加工6、 能够对机床进行常规检查,及时发现一般故障7、 能够用量块、百分表、正弦规、公法线千分尺样板等进行工件精度检查并分析误差课程设置1、 电工技术2、 金属工艺学3、 测量技术4、 数控加工技术能力测评中级8)工种数控铣床操作工职业能力操作铣床,进行工件铣削加工的人员。专业能力1、 识图知识、公差与配合2、 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知识3、 机加工基础知识(机加工设备、常用刀具、典型零件加工、设备、工量夹具使用与维护)4、 钳工操作知识5、 电工知识(常用电器种类及用途、电力拖动知识)6、 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7、 质量管理知识8、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技能要求1、 读懂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工作图2、 绘制带有斜面或沟槽的轴和矩形零件锥套等简单零件工作图3、 编制矩形体、平行孔系、圆弧曲面等一般难度的工件铣削工艺。4、 正确选择工件定位基准完成工件的装夹,合理选择安装铣削刀具5、 能够完成平行孔系、简单型面等的加工6、 能够对机床进行常规检查,及时发现一般故障7、 能够用量块、百分表、正弦规、公法线千分尺样板等进行工件精度检查并分析误差课程设置1、 电工技术2、 金属工艺学3、 测量技术4、 数控加工技术5、 数控设备及编程能力测评中级9)工种加工中心操作工职业能力操作加工中心机床,进行工件多工序组合铣削加工的人员。专业能力1、 数控机床工作原理2、 编程方法(常用指令代码、程序格式、子程序、固定循环)3、 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4、 质量管理知识5、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技能要求1、 读懂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工作图3、能够制定简单的加工工艺,合理选择切削用量4、正确选择工件定位基准,完成工件的装夹,合理选择、安装铣削刀具5、能够完成钻、扩、铰(镗)等孔类、含有直线、圆弧的二维轮廓加工程序,熟练使用固定循环及子程序。6、 能够对机床进行常规检查,及时发现一般故障7、 能够用游标卡尺、内径千分尺、外径千分尺、角度尺等进行工件精度检查并分析误差课程设置1、电工技术2、金属工艺学3、测量技术4、数控加工技术5、 数控设备及编程能力测评中级10)工种维修电工职业能力从事机械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等的安装、调试与维护、修理的人员专业能力1、 具有基本的电工知识2、 钳工知识3、 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4、 质量管理知识5、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技能要求1、 根据工作内容正确选用仪器仪表2、 能够读懂X62W铣床、MGB1420磨床等较复杂机械设备的电器控制原理图3、 能够使用仪器正确排除55KW以下的交流异步电机、60KW以下的直流电机及各种特种电机的故障4、 能够正确排除X62W铣床、MGB1420磨床等较复杂机械设备的电气故障5、 独立进行X62W铣床、MGB1420磨床等较复杂机械设备的通电调试课程设置电工技术能力测评中级通过以上分析,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有关职业资格能力的实现,对于专业知识的综合要求较高,除了必要的文化基础之外,对于专业知识能力方面,在机械制图、金属工艺、测量技术、电工电子、数控加工技术、数控设备与编程、CAD/CAM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三、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实施计划本教学方案框图如下:(一)在实施教学方案时,对以下方面应加以注意:确定教学内容总的原则是:通过调查研究,深入数控专业涉及的各个领域的一线,对各岗位的要求充分的了解,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具体要求按需选择,即岗位要求必需的知识,通过合理的教材选配,在教学中给予保证;与岗位要求关联不大的知识尽量弱化。1、文化基础部分:在第一年,主要以文化课的学习为主,要求是:内容以必要、够用为度,难度上宜浅不宜深,为专业课的教学打下基础。文化基础部分的课程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需要针对所选教材的教学内容做适当调整,可以删去过难且又对于本专业来说作用不大的部分,增加或强化重点部分。比如:在学习数控编程时需要进行必要的数值计算等内容,在数学知识的讲授上必须保证;在英语部分,对基础英语部分进行一定幅度的压缩,增加部分机电专业英语内容,使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学习合二为一。这也是根据目前生产实际要求提出的,数控专业毕业的学生接触国外先进技术的机会比较多,通过专业英语的学习,争取解决学生在实际工作有可能遇到看不懂简单专业术语的尴尬问题。总之,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和专业有关的基础知识强化,和专业能力要求关联不大的知识弱化。使教师的教学方向明确了,教学效果显著,使教师教的动;学生的学习负担减轻了,学习目的明确了,学生学的会。2、专业知识能力部分:专业课的教学主要集中在第三、四学期完成。对于机械制图的知识,由于它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是机加工行业的交流语言,所以尽量放在第二学期。第三学期主要安排机械加工综合及机床电器综合两部分内容,这部分是学生分流前都必须掌握的。学生的分流在第四学期,因为此前学生已进行了普通车床、普通铣床实际操作训练,这时就根据学生的爱好及他们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指导性分流。在分流后的理论教学中,以数控车削部分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要求最低;数控铣和加工中心方向的教学中,允许的情况下 ,应加入数控车削部分的内容;三维建模方向侧重于软件的应用,但是也应加入部分数控加工训练。第五、六学期,除了选修课程之外,基本上就不再安排理论教学,以实训实习为主。教学中可选择对前述传统教材进行了整合的新教材(知识点以必须够用为度,体现大综合化),使教学中的教学科目以3-4门为宜。使的新课程具有以下特点:1)、以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为导向,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应知要求、应会要求、能力要求设置课程内容。2)、贯彻“够用为度”,即学生将来做什么就学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在专业教学中,原理性的问题简单陈述;公式性的东西简化推导;陈旧性的东西尽量删掉;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适当加强;与操作技能相关的知识突出加强。3)、力求使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穿插进行,改变目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相分离的传统教学方法,并尽可能的保证实训教学时间。在进行专业理论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将课程中的理论、实验、实习教学有机结合,教学现场安排到相关实验、实习室。在教学中,对实习教学的安排有以下几点建议:1) 在第三学期进行普车、普铣实习,为分流打好基础。2) 每一个实训项目要设置一定的考核标准,学生达到考核标准, 方可进入下一个实训项目。3) 第四个学期是学生能力形成的关键,分流后的理论教学与实操技能的形成主要在这个学期,4) 对于教学方向分流后的实习,虽然各有侧重,但是也允许部分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参加其他实习项目。5) 对于数控电加工实习,可以放在第五学期进行。(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所要进行的实习基本目标如下:1、制图实习机械制图是机加工行业的交流语言,中职教育对于这方面的要求,重点应该在于培养学生的看图、识图能力,在此基础上能够应用计算机完成图形的绘制(此处应包括二维、三维图形的绘制)。而对于手工绘图,企业中一般技术工人很少有画图机会,具有较好的徒手绘图能力也就够了。2、普车、普铣实习 主要使学生掌握普通车、铣床的基本操作,能完成台阶轴、细长轴、偏心轴等的车削及刀具刃磨,台阶、沟槽、角度面、花键等的铣削及刀具的选用;能够对机床进行常规检查及一般故障的发现;应用常用量具完成工件精度的检查。通过实习,一方面应是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具备中级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另一方面,使学生在进行数控实习之前,获得必要的机加工知识。3、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常见的电工材料,掌握基本电工工具及万用表的电路测量;掌握常用电工仪表的分类、型号的意义;掌握安全规程及触电急救的常识;会按工艺要求,安装室内外电路线路。4、数控车、铣实习(加工中心) 主要使学生掌握数控车、铣床的基本操作,加工程序的编制及典型零件的车、铣加工,能够正确的选用刀具,能够对机床进行常规检查及一般故障的发现;应用常用量具完成工件精度的检查。5、数控电加工实习 主要使学生掌握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基本操作,加工程序的编制及典型零件的加工,能够对机床进行常规检查及一般故障的发现;应用常用量具完成工件精度的检查。随着课程的进行,学生在具备了相应知识后,就可以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于学生而言,可以考取的公用证书有计算机操作员、制图员,选择考取车工、铣工、维修电工、无线电装调工。最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要求,对他们进行分流,分别是四个方向:数控车床操作工、数控铣床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工、三维建模师。在这四个出口方向上,我们在教学进行的最后阶段,分别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强化训练,以期学生能顺利完成中级职业资格认证。在目前实际生产,在工厂中的分工是很明确的,各负其责,数控车床及数控铣床操作工主要侧重于机床基本操作及手工编程能力的培养,加工中心操作工在此基础上加强CAM教学,而三维建模师主要侧重于产品计算机三维建模。需要指出的是,最近国家社会劳动与就业保障部提出,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将新增100余个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另外还将对原有的职业资格标准进行相应修改与修订,从而进一步规范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这对本项目的实施给与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四、配套的措施与建议(一)理论教学内容1、核心教材学校自行编制目前,统一发行的数控加工及编程方面的教科书是大而化之具有普遍性的,不可能对各个学校有针对性,它既不能满足各个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教学目标,又不可能适合于各个层次的学生。比如:在数控加工基础核心教学中,可根据本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写校编教材,目前各个学校购置的数控实习设备所采用的数控系统各不同、机床生产厂家不同,使的机床在操作、编程方面有着多多少少的不同,如果采用统一教材,势必使得理论教师在课堂上按照课本教一遍,到实习工厂后实习教师在按实际情况讲一遍,造成了诸多不便。2、加强CAM教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是近年来工程技术领域中发展最迅速、最引人注目的一项高级技术,它已成为工业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的应用及发展正引起一场产品工业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革命,作为CAD/CAM技术的主要载体,CAD/CAM方面的应用软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数控设备,它功能的发挥更离不开CAD/CAM方面的应用软件。在数控车削加工中,由于它所加工的零件多属于回转体,程序的编制难度一般不是很大,基本可以用手工编程。而对于数控铣削加工,简单零件还可以用手工编程,而对于复杂零件特别是用到三轴甚至四轴联动加工,程序的编制很难甚至不能用手工完成,这时必须使用相关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软件来完成零件的造型及加工程序的自动生成。2004年国家职成司等三部委在华中科技大学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紧缺型人才培训班上,也特别强调了CAD/CAM在生产中重要性、相关人才需求的迫切性。让学生通过实习运用好以上软件,对于其就业的帮助是相当大的。对于分流到数车、数铣的学生要着力加强这一部分的教学。3、切实发挥好选修课的作用数控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知识、加工方法、加工理念层出不穷,这部分知识只有随时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及技能的基础上,及时对本行业的新知识加以了解,扩大学生视野。对于数控加工行业,CAM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数控加工中经常用到的软件有:AutoCAD2000、Master CAM、Pro/Engineer、UG、CATIA、Cimatron等,软件种类众多,想通过正常的理论教学去完成是不现实的,这主要是一则教学时间上不允许,二则学生的层次不同,对于此类软件的接受能力也不同,这时只有通过选修课来实现这一部分教学目标。AutoCAD2000是AUTODESK公司开发的二维制图软件,作为一个基础性的软件,随着其产品的日益成熟,在二维制图领域该软件已经比较的完善,在生产实际中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