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选修课多样化研究(研究方案).doc_第1页
普通高中选修课多样化研究(研究方案).doc_第2页
普通高中选修课多样化研究(研究方案).doc_第3页
普通高中选修课多样化研究(研究方案).doc_第4页
普通高中选修课多样化研究(研究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高中数学选修课多样化研究”研究方案卫效文2011.3“普通高中数学选修课多样化研究”研究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引导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在这样的前提下,具体做法是: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设置多样、灵活、有选择的课程;规定了学科门类以及各学科的课时比例关系,并且对课程的修习时间和课时分配作出规定,要求学生在有选择的基础上,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或获得最低学分。这种灵活而富有弹性的课程结构,为学生打开了选择的空间,让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学会负责,学会规划人生。普通高中仍然属于基础教育阶段,它要为每个学生打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才能和个性,就要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天赋、能力和兴趣。所以新课程理念下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提出:“增设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的课程领域或课程门类,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为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提供理想的课程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发展功能。”因此,在高中阶段开设选修课是适宜的。使每个学生有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的可能。这种安排,不仅能够更好地培养人才,也是真正提高学生素质的必要途径。在新的要求下,学校必须对选修课这个新的领域进行广泛探究,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搞好学校选修课的组织和管理工作;要求学校必须在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形成一个系统的、高效的高中学校选修课管理模式。因此,研究、制定学校选修课课程要求和评价标准,完善选修课选课制度、建立科学的学分制管理,是当务之急。那么,如何保障学生知识基础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建立一套在新课程下更加适合我国普通高中选修课程教育实际的学校管理模式呢?这就是相当有价值,值得研究的问题。在研究条件方面,我们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全市前茅,且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热情很高,整个学校具有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学校在经济上给予有力支持,使科研经费有了保障;学校还成立了以部分骨干教师为主的课题研究小组,明确了各自分工,制定了有关的奖惩制度,规范科研行为,从各个方面确保课题研究得以顺利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样就把课程的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和教师。必修课的教材是现成的国家课程,而选修课、活动课的实施和管理则只能靠学校自己去摸索,在选修课的实施过程中,面临许多复杂的问题,比如课程资源的选用,学生学分管理如何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一套体系,以及教学的组织和管理等,这些东西我们都是没有现成的可供选择的模式,只能靠自己去摸索适合目前高中学校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因此,对普通高中选修课的学校管理研究己成为我校迫在眉睫的任务。课程权力的再分配使学校自主权加强,选修课的学校管理研究将是近期我国课程改革研究的热点之一,它对于学校实现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向学生提供最迫切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所以我们也希望能通过探索和研究,形成一些有价值的经验和一套系统的高中选修课学校管理模式。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原则和基本内容(一)课题研究的目的1.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研究,用理性的眼光重新审视、反思目前的教育,通过实践的探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选修课学校管理体制,同时有助于形成符合校情的独特而明确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2.培养适应新课程教学需要的教师队伍。加强选修课程组织和管理的理论学习,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和课程观念。通过研究,促使所有教师都成为选修课程实施中的一员,理解和把握课程的真正含义,追求课程开放的、动态的、民主的、科学的多种形式,重视学生自身独立的生命价值,追求生活幸福、现实的健康、娱乐、休闲等人文性的需要,发展独特性和差异性。3.落实学校的办学理念。在实践中探索高中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努力发掘学生的潜力,为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打好基础。总之,我们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实验和研究,从各个层面探索一套可操作的、适合的高中选修课理论体系,更好的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二)课题研究的原则1、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尊重和发展师生的个性作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尤其是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是进行教学组织和管理的前提。2、找准学生的兴奋点,着眼于学生的潜能开发。“人的知识和技能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素质教育必须找准学生的兴趣点,接近生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和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有特色发展。3、关注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教材选用的标准、内容应该遵循哪些原则?怎样进行分类?2、所选教材各自的地位及作用?3、针对我校中等偏下学生的具体特点,如何指导学生有效选课?4、如何有效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如何开拓和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实现校内和校外资源的整合?三、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突破点课题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指导学生有效选课;难点是针对我校中等偏下学生的具体特点,在实践和试验中探索适合我校的选修课多样化实施办法;课题研究的突破点在于仔细四、课题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课程设置多样化的另一方面的影响,表现在不断拓宽了学校课程的领域。比如20世纪以来技术的发展,促成了职业技术课和职业指导课的开设;计算机普及使计算机课程成为了大多数国家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等等。课程领域的扩大,更促进了课程设置的多样化。然而,我们在编制新的课程计划时,从课程设置的角度对社会的需要研究得是不够的。教育事业是一个面向未来的事业,学校课程设置必须面向未来,要有超前意识,要从比较长远的观点考虑问题,要立足于现实,更要关心社会的发展。目前,从课程研究的角度,应开展一些专项调查,包括对升入大学的学生的调查,对进入社会的学生的调查,了解他们分布的专业和职业,他们对课程的不同需要。还要研究高校招生制度和国家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趋势和发展情况,科学技术的进步对高中课程的影响,以便为实现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的多样化提供依据。鉴于以上认识,课题研究的对象是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的多样化问题,范围仅限于本校高二年级学生、兼顾一年级学生。五、课题研究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其说明课题研究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试验观察法。具体如下:(1)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 (2)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 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3)确定观察对象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4)制定观察计划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5)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 六、课题研究的起始、结题时间、研究步骤设计及各阶段主要内容与阶段性研究成果设计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初步定为2年(2011年4月2012年4月),共分若干阶段进行:1、理论学习与经验探索,形成方案阶段(2011年5月2011年8月);2、提出初步的选修课组织和管理模式,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即实验阶段(2011年9月2012年2月);3、定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修改和完善课程的组织和管理模式(实验过程中每半学期一次总结交流会);4、形成比较稳定的组织和管理模式,并及时结题总结,推广经验阶段(2012年2月-12月);5、结题,总结并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2012年3、4月)。七、课题成果形式设计各个阶段的相关研究论文、我校学生的特点分析、选课指导方案、实验研究系列论文集、研究报告等。八、完成课题的条件(如可行性、可操作性)分析及保证措施在学生选修课程选择过程中,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坚持“实事求是、积极进取、整体规划、分类指导”的指导思想,并提供以下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领导,加大专家支持力度支持学校选修课程管理,学校建立学校选修课程审议委员会,具体负责学校选修课程管理工作的落实。(二)教研保障。高稳老师是本校高中数学教研组长,在他的指导下,有条件协调全组教师积极配合,也便于协调学校应建立选修课的教学研究制度,建设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开发选修课程的环境。(三)师资保障。本课题研究人员,从教在15年到30年之间,有丰富的教育教学以及教育科研经验,人员选配老、中、青相结合,任职上也便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