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县蔬菜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1页
京山县蔬菜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2页
京山县蔬菜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3页
京山县蔬菜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4页
京山县蔬菜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京山县蔬菜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admin时间:2010-11-9 16:02:56点击次数: 自1988年实施“菜篮子”工程以来,我国蔬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蔬菜产业已由原来单纯的保障大中城市蔬菜供应拓展到“保供、增收、就业、创汇”四大功能,成了保障城市居民蔬菜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城乡就业和扩大出口创汇的朝阳产业。但是,近几年由于蔬菜产业扶持政策少,推进措施乏力,部分大中城市蔬菜自给率过低,蔬菜价格大起大落,农民“卖菜难”和居民“买菜难”并存等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国务院及省、市政府决定启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根据国务院和省、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及省、市蔬菜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产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十一五”以来,我县蔬菜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保持了持续健康的发展。2009年,全县蔬菜播面12.76万亩,产量30.07万吨,产值4.65亿元,占种植业产值20.4%,食用菌产量(干鲜混合)0.33万吨,产值0.85亿元。基本建成了以城郊新市镇赵畈村、白谷洞村为主的大棚设施蔬菜基地,以永隆镇曾口村为代表的远郊外销菜基地,以石龙、钱场、雁门口、孙桥等镇为主的瓜果菜基地,以罗店镇为主的白花菜加工基地,以三阳、绿林等镇为主的食用菌基地。 市场供应方面,2009年全县蔬菜食用菌社会总产量 38.86? 万吨,其中西甜瓜总产量8.32万吨。蔬菜食用菌商品量约9万吨(不含西甜瓜),全县城镇人口年需消费量8万多吨。从总量上来看,我县蔬菜供给基本平衡,但因品种单一,且上市集中,市场供应不均衡,“淡”“旺”季比较明显,存在结构性缺菜。 (二)优势分析 1、自然条件优越:京山县位于湖北腹地,北倚大洪山,南临江汉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丰富,降雨充沛,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16.1,无霜期23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1978.82012.8小时,年均降雨10201150毫米;全境海拔在950.227米,由西北向东南渐低,依次分为低山、丘岗、平原,具有发展蔬菜产业优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 2、区域优势明显:京山交通便捷,长荆铁路横贯东西,省道汉(口)宜(昌)、皂(市)当(阳)、应(城)随(州)、安(陆)京(山)公路呈“丰”字型贯穿全境,武(汉)荆(门)和随(州)岳(阳)高速公路交汇于工业新城东南12公里处。二个小时左右车程范围可达武汉、宜昌、襄阳、岳阳、随州、荆州等大中城市。东奔西走,南来北往,十分方便,有利于蔬菜产品的运输流通。 3、蔬菜产业优势与特色突出:我县蔬菜产业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市场选择,现已形成自身优势和特色。罗店的白花菜,永隆的坚椒,丁冲的萝卜,石龙、钱场的西甜瓜,三阳、绿林的香菇等产品已成为地方特色和品牌,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三)制约蔬菜产业发展的因素 1、政策扶持力度不大,菜农种菜积极性不高。目前,国家对种植粮棉油等农作物都有补贴奖励政策,但对种植蔬菜缺乏必要的激励措施,加之蔬菜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机械化程度与产业化水平偏低,劳动强度与市场风险过大,这一切都极大地挫伤了菜农的种菜积极性。 2、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抵御风险能力不强。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县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近年虽有所改善,但大多数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先进设施设备配套率较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基地的生产能力与抗灾能力。据调查统计,全县旱涝保收的蔬菜基地面积不足45%。 3、技术力量相对不足,服务手段滞后。我县目前县级只有蔬菜专业技术人员2人,各镇及重点蔬菜生产基地村都没有蔬菜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县、镇、村在蔬菜生产技术服务上都处于缺编、缺钱、缺人、缺物的状况,服务手段比较落后,这势必影响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影响蔬菜产业的长远发展。 4、流通环节过多,市场信息闭塞。由于蔬菜流通中间环节过多,大部分蔬菜销售要经过多个环节才能到消费者手中,中间环节层层加码,导致蔬菜价格虚高。同时,一般菜农缺乏准确及时的供求信息引导,菜农难以预测蔬菜产销趋势,经常会因市场误导而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导致蔬菜生产出现区域性、季节性、结构性过剩,种菜经济效益降低。 二、规划依据、产业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018号)、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鄂政发201057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荆政发201027号)文件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保障市场供给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通过转方式、调结构,加强生产能力建设和市场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蔬菜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的水平,促进我县蔬菜产业提档升级。 (二)规划编制依据 编制本规划的主要依据:2010年中央、省委、市委一号文件,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018号),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鄂政发201057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荆政发201027号),农业部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省农业厅湖北省蔬菜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市农业局荆门市蔬菜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 (三)规划原则 优化布局和突出特色原则:强化资源的利用率,节本增效,以特色原产地蔬菜为主,发展优势品种和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重点沿“四河两岸”(京山河、永隆河、富水河、漳河)的新市、永兴、永隆、罗店、宋河、坪坝等镇打造蔬菜产业带。 以市场为导向原则:瞄准国际、国内市场,优化品种结构,打好“品种差”、“时间差”、“季节差”、“地区差”,提高我县优质蔬菜产品市场占有率。 多元化投入和农民投入为主体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生产基础设施条件,调动农民投入积极性。 扶优扶强原则:充分发挥蔬菜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扶持,做强龙头企业,壮大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蔬菜产品生产流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促进蔬菜产业长期稳定发展。 (四)产业发展目标 1、十二五期末,全县蔬菜基地面积达到10万亩,其中新增4万亩,产量达到50万吨,年产值达7.5亿元;食用菌鲜菇年产量达到2.5万吨,产值1.5亿元。蔬菜为菜农人均纯收入贡献达1000元以上。全县十二五期间各镇蔬菜发展规划面积任务见附表。 2、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达100%,绿色(有机)蔬菜基地面积达10%,获农业部无公害(绿色)蔬菜产品认证达30个,保证市民菜篮子安全供应,蔬菜基地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98%以上。 3、重点扶持蔬菜龙头企业3家,培育蔬菜品牌3个,扶持壮大蔬菜专业合作组织10个,网络带动农户15000户,蔬菜外销量占总产量的40%。 4、建设蔬菜产地批发市场3个,扶持产地建立冷链物流系统。 三、产业区域布局 坚持“保障供应,发展经济”的原则,蔬菜产业按照资源和区位条件进行区域布局,逐步形成城区近郊、交通主干线两侧、“四河两岸”等以资源和地理优势布局的经济结构,促进优势地区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满足广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 (一)设施蔬菜基地 1、重点区域:在城市规划区外的新市、永兴镇的近郊蔬菜村,有一定生产基础的永隆、宋河镇的蔬菜村。 发展目标:主要保证城区蔬菜基本供应量,面向我县3-4月“春淡”市场和8-9月“秋淡”市场,重点建设大棚设施蔬菜和速生菜基地,面积1万亩。 2、主要种植模式 (1)重点蔬菜种类:茄果类、瓜类、豆类、叶菜类。 (2)主要茬口模式:设施蔬菜春提早(茄果类、瓜类、喜温型叶菜,4-7月上市),夏遮阳(早熟耐热的萝卜、白菜、花菜等,7-9月上市),秋延后(茄果类、黄瓜等,9-12月上市),冬覆盖(莴苣、芹菜、越冬萝卜等,1-4月上市)。露地蔬菜则以喜冷凉叶菜、豆类、红菜薹、莴苣等为主,9-12月上市。 3、发展重点:加大设施基地的投入,建立水、电、路、渠、池、棚等基础设施完备的生产基地,提高产出能力及抗灾避灾能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力度;建立健全蔬菜全程质量检验、检测、监管、安全追溯体系。 (二)露地蔬菜基地 1、重点区域与发展目标 重点区域:主要在离城区较远的永隆、罗店、宋河、坪坝等镇的适宜产区建设露地菜基地。 发展目标:重点建设名优蔬菜区、特色菜生产区,形成“一村一品”,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建基地,面积2万亩,弥补城郊菜地供应不足。 2、主要种植模式 (1)重点蔬菜种类:大白菜、萝卜、甘蓝、花菜等喜凉十字花科蔬菜;莴苣、红菜苔等喜凉叶菜;辣椒、番茄、茄子、黄瓜、四季豆、豇豆等喜温蔬菜。 (2)主要生产方式:以地膜+小拱棚覆盖与露地生产相结合。 3、发展重点:优化主栽品种和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净菜上市技术;大力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蔬菜全程质量检验、检测及安全追溯体系;健全农资与市场信息服务体系。 (三)加工、外销蔬菜基地 1、重点区域、发展目标 重点区域:以特色白花菜加工产业为纽带,在适宜白花菜生长的罗店、坪坝镇大力发展白花菜等加工蔬菜生产基地;以永隆镇曾口村为重点发展外销蔬菜基地。 发展目标:积极发展白花菜、萝卜、辣椒等特色蔬菜加工产业,推动蔬菜加工、外销产业的发展壮大,面积4万亩。 2、主要种植模式 (1)主要种植种类:白花菜、洋姜、萝卜、榨菜、辣椒、及豆类、瓜类等蔬菜。 (2)主要生产方式:以露地生产与保护地生产相结合。 3、发展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主栽品种和高产高效周年种植模式,推广蔬菜预冷、包装、冷链贮运技术。培植龙头企业,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组织,整合品牌,开发产品的深加工技术,推动主产区产品提档升级。 (四)水生蔬菜基地 1、重点区域、发展目标 重点区域:雁门口、钱场、新市等地。 发展目标:以莲藕和荸荠为重点,在水源丰富的村组分类建设2万亩标准化水生蔬菜基地。 2、主要种植模式 (1)主要种植种类:莲藕、荸荠、菱角、茭白、芡实。 (2)主要种植模式:深水区莲藕、子莲、菱角、茭白、芡实等一季种植;浅水区可实施保护地栽培、鱼塘种藕、莲藕水稻、西甜瓜荸荠等多种间套种模式。 3、发展重点:加强水生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引进扶持水生蔬菜保鲜加工企业,重点开发藕莲、子莲、荸荠、菱角、茭白等保鲜加工产品。 (五)食用菌基地 1、重点区域、发展目标 重点区域:三阳、绿林、杨集、永隆、宋河、新市、曹武等镇。 发展目标:全县食用菌总产值达 1.5亿元以上,鲜菇产量2.5万吨,出口创汇600万美元以上。 2、主要种植模式 主要栽培种类:山区重点发展香菇、黑木耳等木腐食用菌,棉区以平菇、金针菇为主,粮产区重点发展草菇、双孢蘑菇等草腐食用菌。 主要种植模式:香菇和黑木耳袋料栽培模式;双孢菇等草腐菌菇房、菇棚及稻田地栽模式,平菇、金针菇设施化周年栽培模式。 3、发展重点:大力发展食用菌设施化栽培,增加市场鲜销产品;重点开发推广黑木耳秋季稻田袋料栽培模式、双孢菇秋季稻田地栽模式和香菇夏季反季节栽培模式,建设一批示范推广基地。 (六)西甜瓜基地 1、重点区域、发展目标 重点区域:石龙、钱场、雁门口、孙桥等镇。 发展目标:年播种面积稳定在4.5万亩,总产量9万吨,产值0.9亿元。 2、种植模式:以嫁接抗重茬栽培和高效间套作种植为主。 3、发展重点:一是推广多种栽培模式,大力发展大棚早熟、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延秋栽培等栽培方式,延长西甜瓜供应期,提高经济效益。二是大力发展工厂化育苗。 四、建设重点 (一)建设一批蔬菜示范基地。沿“四河两岸”的重点蔬菜镇、村,开展蔬菜示范基地建设。主要是抓好四个示范基地建设:一是新市镇赵畈村日光温室大棚蔬菜示范基地建设;二是新市镇白谷洞村蔬菜无土栽培温室育苗示范基地建设;三是永隆镇千亩大棚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和千亩“棉改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四是罗店镇千亩露地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 (二)培植发展蔬菜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蔬菜产业发展,抓紧扶持发展一批有我县特色的蔬菜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建立产加销一体化体系,实施“市场+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战略,提高我县蔬菜产品的附加值与市场占有率,提高我县蔬菜产业化水平。重点扶持富水白花菜、仁和白花菜、江花食品等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和赵畈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曾口大棚蔬菜种植等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做大做强“仁和牌”白花菜、“富水牌”白花菜、“辣翻天牌”食品、“江花牌”食品、“丁冲牌”萝卜、“太阳牌”香菇等蔬菜食用菌品牌,加强与湖北财富农业科技园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的合作。通过发展蔬菜加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蔬菜产品的附加值,带动我县蔬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建设一批蔬菜产地批发市场。重点在优势蔬菜产业带建设一批产地批发市场,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平台,定期收集发布蔬菜产品生产、供求、质量、价格等信息,与有关大中城市建立长期稳定、互利合作的产销关系,扶持和发展蔬菜分捡清洗、分等分级、整理包装、预冷处理、速冻保鲜等初加工业,降低产后损耗。 (四)建立健全蔬菜质量检测与监管体系。按照农业部要求,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农产品质检站,在蔬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全程质量追溯信息采集系统。逐步形成产地有准出制度、销地有准入制度、产品有标识和身份证明,信息可得,成本可算,风险可控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按照上级提出的“省长负责米袋子,县市长负责菜篮子”的工作要求,加强政府对蔬菜工作的领导。成立以县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一把手”任成员的“京山县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由县农业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统一组织协调推进全县“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各镇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负责本镇的“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县“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年度考核验收方案,按照百分制考评的办法,每年年底组织专班,对各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菜篮子”工程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力争按期完成“菜篮子”工程建设任务,让全县广大居民真正吃上无污染、无农药残留的质优价廉的“放心菜”。 (二)扩大面积,建优基地。要装满菜篮子,必须先建好菜园子。要把“菜篮子”工程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领导工程来抓,重点是沿“四河两岸”的新市、永隆、罗店、宋河、坪坝、永兴等镇,投资新建成片的高产蔬菜基地。用五年时间,在全县新建4万亩蔬菜基地(其中新建大棚设施蔬菜基地5000亩),使全县菜地保有量达到10万亩以上(其中大棚设施菜地保有量达到1万亩以上),蔬菜年产量达到50万吨以上,蔬菜产品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满足广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 (三)出台政策,加大投入。根据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研究出台扶持蔬菜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是建立蔬菜基地建设“以奖代补”制度。对政府规划范围内新建成片蔬菜基地的,分别对大棚设施和水、电、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