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县教育工作报告--左光虎.doc_第1页
龙陵县教育工作报告--左光虎.doc_第2页
龙陵县教育工作报告--左光虎.doc_第3页
龙陵县教育工作报告--左光虎.doc_第4页
龙陵县教育工作报告--左光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确目标 创新举措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实现新跨越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县 长 左光虎(2011年10月18日)同志们:今天,县委、县政府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分析当前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工作,表彰在推动全县教育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就过去五年全县教育工作做简要回顾总结,对“十二五”时期的教育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一、努力拼搏,“十一五”时期教育工作成效明显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们累计投入2.18亿元,改善办学条件,加强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一)切实履行工作职责,“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两基”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牢固树立实现“两基”打攻坚战、巩固“两基”成果和提高质量打持久战的思想,从抓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入手,全县上下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积极争取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落实县、乡、村和全体教育工作者职责,“两基”成果全面巩固,“两基”质量大幅提高,顺利通过国家教育督导团的检查验收。2010年,全县适龄儿童毛入学率为108.05%,比2005年提高8.35个百分点;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9.01%,比2005年提高5.66个百分点;人均受教育年限达8年,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小学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把排除中小学危房工程纳入“民心工程”、“政府10件实事”加以安排落实。制定了龙陵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规划、龙陵县幼儿教育发展规划、龙陵县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规划、龙陵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规划,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不断加大投入,实施了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项目,全县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同时,加大经费自筹力度,在全县范围内启动了捐资助学活动,五年共募集资金2327.95万元,其中1677.72万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其余资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补助困难学生1436人次。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126校,排除危房面积10.29万平方米,新建校舍面积13.78万平方米,2010年全县中小学生均建筑面积分别达8.6和7.68平方米;中小学生机比分别为17:1和23:1,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三)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全面实施以校长公选制、教师全员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为主的“三制”改革,进一步激活学校内部发展动力,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为建设一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师资队伍,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中小学校长外出考察学习350余人次、教师1200人次,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积极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认真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多渠道选拔人才充实中小学教师队伍,在全县教育系统营造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良好风气。全县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8.4%,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9.4%,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7.8%,均比2005年有较大提高。(四)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通过多年来的摸索实践,打破“学校办在家门口”、“初中不出村、高中不出乡”、“村村办完小”的传统思想观念,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布局调整,有力地促进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目前全县有小学126校(点),比2005年减少71个校(点),学校设施功能、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显著提高。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较快,将龙江中学升格为龙陵县第五中学,有计划地扩大五所完中高中和职业高中的招生规模;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61.2%,比2005年增26个百分点。县职业中学成功晋升为省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新增汽车培训、维修和特种机械培训、旅游、黄龙玉雕刻等专业,形成了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校办企业固定资产达700多万元,年勤工俭学收入近100万元,普高和职高在校生比例为1:0.68,学生“双证”率和就业率均达98%以上。幼儿教育进一步发展,投资225万元新建了县幼儿园教学活动用房,加快推进镇安、象达等幼儿园建设项目,学龄幼儿“入园难”的问题初步得到缓解,全县幼儿入园(班)率达56.01%,比2005年提高12.31个百分点。以教研教改为突破,先后开展了2个市级教研课题和6个县级教研课题研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2011年普通高考上线率98.47%,比2005年提高47.57个百分点,其中本科上线率达58.5%,比2005年提高29.2个百分点;中考600分以上共437人,优分率达32.6%,比2005年提高7.9个百分点。(五)认真落实惠民举措,教育民生问题进一步解决认真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2007年以来,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杂费11.08万人次,提供中小学免费教科书22.28万套;补助中小学寄宿学生生活费7.32万人次,补助资金4102.9万元。广辟扶贫助学渠道,扎实开展“希望工程”和“春蕾计划”,发动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捐资助学,发放救助金800多万元,资助贫困生3000多名。建立了贫困生救助机制,一大批贫困学生得到资助,有效解决了学生“进得来、留得住”的问题。投入资金340多万元,改造、修建学生食堂,配备相关设施设备,有效巩固了“取消小锅灶”成果;投入资金30多万元,购买钢木床1000多张,完全解决了学生睡地铺问题。认真治理教育乱收费,推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在普通高中择校生中严格实行“三限制”政策,加大对违规收费的查处力度。认真落实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及农村留守儿童的照顾政策,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六)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学校育人环境进一步优化始终把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当作事关教育发展的大事来抓,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不断加强和完善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层层签订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书,进一步完善学校人防、物防和技防安全保障体系。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加大对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生活用水的卫生监督力度,全面推进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切实保障学校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建立健全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时有效防控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大力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学校绿化美化建设、“三风”建设、文化长廊建设和学校德育建设,营造健康活泼、轻松愉快的校园文化氛围。全县各类学校在校容校貌、校风校纪等方面都得到较大提高,多年来未发生过校园重大安全事故和影响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同志们,过去的五年,是龙陵教育史上资金投入最大、硬件建设最快、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教育公平性和普惠性显著增强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关心、支持龙陵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和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地感谢!总结“十一五”期间的工作,有利于坚定信心、凝心聚力,有利于再接再厉、开创未来。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一是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县中小学生校舍面积明显不足,D级危房占校舍面积的61%,体育场地和教育设备严重不足。二是教育教学质量不高,优质教育资源明显不足,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在教学设备、管理水平、师资力量、教学质量方面不均衡。三是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部分教师不安心从事教育工作,学风不浓、教风不正,教学观念和方法陈旧。四是全社会对青少年成长的关注度不高,尊师重教、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不浓。对此,全县上下特别是教育系统干部职工,一定要清醒认识面临的新形势,认清肩负的历史重任,切实增强发展龙陵教育事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改革创新、强化措施,为龙陵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二、坚定信心,明确“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的关键时期。中央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全省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为我们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的关于加快全县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四个配套文件,对我县未来五年的教育改革发展进行了战略性、全局性的规划部署,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十二五”时期,龙陵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县”战略,坚持“均衡义务教育、提升高中教育、扩大职业教育、发展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支持民办教育”的工作思路,以均衡发展为主题,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以规范教育管理为抓手,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以优化教育资源为手段,以抓好学校安全为保障,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育管理,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教育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教育布局更加趋于合理,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师德、师风明显好转,实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水平显著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幅度增强,教育发展总体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实现均衡发展,巩固率达到99%以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高考一本上线率达25%,二本上线率达55%;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创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重点发展学前三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 46周岁儿童接受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0%,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85%;坚持发展民族教育,重视发展特殊教育,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实现以上目标,必须立足龙陵实际,始终做到“四个坚持”。坚持优先发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装备和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管理水平,使教育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坚持统筹发展,推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按照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统筹区域教育发展、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不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整体水平,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坚持内涵发展,以提高育人质量为中心,优化学校管理过程,创新管理机制,推进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进学校特色发展,不断促进教育质量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形成学前、小学、初中、高中教育质量良性循环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依靠教师办学,实施“名师和骨干教师工程”,开发教师人力资源,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树立育人为本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三、突出重点,着力推进全县教育改革发展围绕“十二五”期间全县教育工作目标,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县教育改革发展要重点抓好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一)以高职教育为重点,更加注重教育协调发展继续巩固提高“两基”水平。县委、县政府制定了龙陵县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5),通过改善办学条件、整合资源、优化教师结构、健全发展机制,逐步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到2015年,小学六年级及格率达到70%,优分率达到35%;初中学业水平测试845分以上人数达到参考人数的62%,1000分以上人数达到参考人数的32%。着力提升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按照“稳定规模,提升内涵,精细管理,提高质量”的基本思路,认真贯彻龙陵县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5),实行精细化管理,从常规管理抓起,从养成教育抓起,从课堂教学抓起,促进学校管理上水平;进一步落实目标管理,根据入学成绩,分解高考指标,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完善奖惩机制。同时,加强对目标实施的全程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配套的考评机制,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和高考上线率的逐年提高。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认真落实职业教育政策,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力争将龙陵职中创建成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积极探索职业教育集团管理模式,实行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形式,推动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与机制,实现“政府领导、部门联办、教育协调、多校一体”的管理体制和办学机制;围绕市场需求和我县产业发展重点,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扩大黄龙玉加工营销、种植养殖、旅游、农副产品加工等专业的招生规模,建设示范专业或精品专业。到2015年,职业中学在校生人数达5000人以上,建成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学前教育建设工程项目”和我县被列为云南省七个学前教育试点工程项目县之一的机遇,合理规划布局学前教育机构,加大幼儿园项目实施力度,逐步取消小学附设学前班,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新增乡镇幼儿园7所,村级幼儿园32所,改扩建现有幼儿园5所,使全县独立设置幼儿园达到44所。积极探索幼儿园的办园模式,以公办幼儿园为主,认真做好管办分离等办园模式的试点工作,推动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推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民办学校,凡在县城规划区以外兴办民办幼儿园的,政府以土地成本价划拨土地,并给予硬件建设投入10%的资金补助。鼓励利用撤并后的小学闲置校产举办民办幼儿园,对小学闲置校产进行现金收购的可在评估价基础上返还20%的价款用于购置教育教学设备,并返还相关税收作为硬件投入补助;以租赁方式举办的在租金上给予优惠。同时,采取政府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对教育质量好、社会信誉高、收费合理的民办园给予扶持和奖励。积极发展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有关政策,着力抓好筹建一所双语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学校的相关工作。改善民族学校的办学条件,优先把木城中学、木城小学、黄连河小学、芒麦小学等学校建设成为标准化学校,严格落实民族学生的优惠政策。切实保障适龄残疾儿童享受教育,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和普惠性。(二)以改善办学条件为重点,更加注重教育均衡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认真做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学前教育建设工程”等项目,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确保“十二五”期间完成校舍建设资金投入7.5亿元,排除中小学、幼儿园危房20.8万平方米,新建校舍52.88万平方米,达到生均建筑面积增5平方米的目标。多渠道筹措资金。在保证城市教育费附加和乡村两级办学经费全部用于教育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每年安排财政预算专项经费用于学校建设项目资金配套,并每年用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100万元作为项目建设待摊费用,确保财政性教育投入占全县GDP的比例达4%以上。稳步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按照“普通初高中办到县及乡镇,小学办到乡镇、学区或村委会,幼儿园和学前班办到乡镇或村”的基本工作思路,坚持“条件成熟一校、撤并一校、发挥效益一校”的原则,科学规划全县中小学布局,进一步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十二五”期间,上报计划撤并小学30校(点)、初级中学4校,在勐糯镇实施一镇一校试点,长期保留小学96校、完中5校、职中1校、初中6校。布局调整后,全县中学校均学生达1600名以上,小学校均在校生达260名以上。撤并后的小学校舍主要用于兴办学前教育,撤并的初中校舍主要用于小学教育,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切实加强项目工作。认真做好项目规划、储备、申报、实施工作,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扶持,切实加强在建项目工程的质量监管,严把工程质量关,切实把校建工程建成家长放心、老师放心、社会放心、组织放心的“放心工程”。(三)以学校精细化管理为重点,更加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各乡镇、各部门和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全县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深入分析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和完善切合实际的各项措施,促进全县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继续深化教育“三制”改革。以校长公选制、教职工竞聘制、绩效工资制为主,大力实施学校领导素质提升工程,通过选送进修、实践锻炼等形式,促进校长及班子成员专业化成长。完善教师竞聘制度,探索开展县直学校自主招聘优秀教师试点。建立完善教育目标考核奖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充分发挥激励作用。建立教学质量奖励机制,县委、县政府每年安排不低于100万元专项资金,对全县成绩突出的学校和教师进行奖励。建立优秀学生奖励机制,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全县中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奖励。创新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机制。以课改为抓手,以师资培训为重点,以评价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狠抓教学常规落实,促进校风、教风、学风明显好转,切实提高教育整体质量。进一步强化对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管理,健全和完善学校教育教学、教研、德育、后勤工作和教职工履职情况的目标量化责任制管理,逐步实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建立健全县、乡、校三级教研网络,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探索新课改理念下教研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不断提高教研对质量提高的支持。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加强教育督导评估。积极开展窗口学校创建活动,创建一批能起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的品牌学校,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四)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更加注重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继续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推选聘任等方式,择优聘任中小学校长,真正把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较强组织管理能力和较高业务水平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校长岗位上。建立学校领导后备人才储备培养制度,重视培养选拔中青年骨干教师,到2015年,培养储备学校领导后备人才70人。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以实施“国家级教师培训计划”为契机,大力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建立健全教师培训长效机制,继续选派学校校长、骨干教师到发达地区跟班培训学习,积极争取与省外、省内优质中小学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引进教育发达地区的新观念、新思路、新技术,逐步提高全县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教师和校长素质提高工程”,抓好教师全员培训,到2015年,分期分批培训3000名中小学专职教师,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优化教师队伍。完善中小学教师管理体制,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科学考核、合同管理制度,全面实行教师资格准入制,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大力引进高中教育优秀人才,引进发达地区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团队和外地先进学校退休骨干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管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加大交流力度。积极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定期将城区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教师交流到农村和薄弱学校任教,定期派遣农村教师到县城中小学任教学习,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制度,新招聘教师必须在原农村学校任教至少3年,保证农村教师的相对稳定性。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岗位比例,从整体上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十二五”期间,实施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项目,新建农村教师周转房10万平方米,力争解决80%的山区教师住房问题,改善教师生活条件。(五)以校园安全为重点,更加注重教育和谐发展教育安全事关全县社会稳定大局,必须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全力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落实安全稳定第一责任。县教育局要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对校长、教师的安全知识培训,严格落实校园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出现安全事故的学校及相关人员要严肃追究责任。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各学校要把安全工作纳入常规教学日程,做到常抓不懈,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要全方位排查安全隐患,并及时加以整改,对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校园建筑安全等要逐一进行重点清理和整治;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学生自控、自护、自救能力。着力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特别关注和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子女入学问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四、加强领导,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一)加强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